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器官移植的社会伦理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玲 《医学与社会》2006,19(5):24-25,29
器官移植是通过手术用一个健康的器官去替换该丧失功能而无法挽救的器官,从而使生命个体重新获得正常的生理机能。通常分为自体移植、同系移植、同种移植和异种移植。它被誉为“21世纪医学之颠”,为人类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已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器官移植而重新获得了健康。器官移植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的希望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器官移植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几代人半个世纪的艰辛努力,取得了广受世人瞩目的成绩.每年的移植总数量达1万例左右,仅次于美国而居全球第二位.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开发与成熟,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与生活质量也在稳步提高.器官移植成为救治多种终末期器官疾病最有效的医疗手段,是当代医学发展极具代表性的前沿技术.  相似文献   

3.
迄今,全世界的器官移植数已达到80多万例次。而且人的各种重要器官,如心、肝、肺、脾、肾、胰、骨髓等都可以移植。与其他医疗手段比较,无论从对病人的治愈率还是从病人接受移植后的生存时间来看,器官移植都是无可非议的,甚至是最好的和独一无二的。器官移植的发展还对整个社会和全人类倡导了一种新的现代社会的人文精神,即利他的行为和精神,这就是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为社会。这种爱心和奉献也给现代社会增添了新的值得肯定的高尚道德和温馨的互助互爱的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4.
器官移植作为脏器终末期疾病的临床治疗手段,在过去10年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无论是临床器官移植实施例数,还是移植成功率、术后存活率均有显著的提高.这些成就一方面得益于器官保存方法、临床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对影响移植效果的基本免疫过程的深入了解,以及更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的发现及合理使用.但是伴随着器官移植的成功,器官供体短缺的问题日渐严峻.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来源标准扩大之后,移植病理学在器官质量评估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参照器官移植病理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19版)——肝移植/肾移植和相应器官移植的指南,综述了供者器官病理学评估的基本原则、活检时机、活检方法和目前国际上采用的组织病理学评估标准,为供者器官质量评估提供准确的病理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推荐理由: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脏器功能衰竭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器官短缺是制约器官移植工作开展的全球性问题。在临床实践中,移植器官保护技术对提升移植器官质量,改善受者预后发挥重要作用。中国肝移植注册中心、国家肝脏移植质控中心等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器官移植及器官保护临床实践与研究进展,对2016版中国移植器官保护专家共识进行...  相似文献   

7.
韦林山  黄海  霍枫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919-1920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人体器官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扭转目前国内器官供需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提高大众时器官捐献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移植的法律法规,各省市也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对器官捐献移植运作流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但是,目前在国家层面,器官捐献移植仍无统一的运作流程,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严重制约了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本文从器官捐献的基本概念出发,总结分析了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移植的基本组成结构。以运作流程为视角,将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移植过程划分为器官捐献流程、器官获取流程、器官分配移植流程和器官移植后的总结分析流程,并对每个流程的具体运作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使逝者的善意延续,使患者获得新生.遗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无疑是一个孕育善果的过程. 在器官移植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患者有望通过这一技术延长生命、改善生存质量.而且,一直被固守的传统生死和殡葬观,也有松动的迹象,越来越多的濒死者及其亲人不再排斥器官捐献行为.作为医者,自然乐于实施更多的器官移植手术,救死扶伤,积累经验. 然而,看似三方共赢的善果,其在中国的孕育过程却充满了艰辛和挫败.通过阳光渠道进行的器官捐献和移植数量,与中国人口大国的身份不相匹配. 当前中国的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恰似《蜜蜂的寓言》中,被主神誓言诅咒的蜂巢——貌似每只蜜蜂都善良、正直,诚实,却一片萧条,无法结出硕果.  相似文献   

9.
造血嵌合体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真  赵树铭 《重庆医学》2007,36(24):2504-2506
近年来,器官移植逐渐成为终末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常规治疗选择。但是,由于免疫抑制药物的大剂量使用,器官移植的短期疗效较为满意,但长期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不高,尤其是慢性排斥最终导致移植器官功能衰竭,且免疫抑制剂治疗缺乏特异性,可导致移植受体机会性感染且易患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人类开始了肾脏移植的动物实验和异种、异体肾组织和肾器官人体移植的临床实践。在反复的失贩与挫折中,认识到异己组织器官在受者体内不能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在于机体内免疫系统对异己组织的不相容性。现代免疫学的进展,给器官移植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移植器官不能长期生存的主要障碍,逐渐得以突破,使器官移植学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移植事业正蓬勃地向健康可持续化、国际化的轨道上迈进,器官移植也为越来越多终末期器官疾病患者带来福音。在器官移植整个医疗过程体系中,可大体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供体器官的捐献过程,另一部分是受者的移植过程,因此整个过程中要涉及到三个方面:捐献方(供者及其家属)、院方(医院及移植医生)、受方(受者及其家属)和两条关系:捐献方与院方、受方与院方,由于在教育程度、生活地域及文化背景上存在差别,有许多医学专业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及伦理规定不易理解,捐献方与院方或受方与院方对此常常产生许多误解和纠纷,也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和财产的损失,不利于移植事业的发展。因此,为了加快中国器官移植事业的进程,推动器官移植的发展,防范和解决器官移植医疗过程中医疗纠纷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脑死亡患者作为器官移植供体来源的提法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但也遇到了诸多困境和问题,如脑死亡患者的死亡判定、脑死亡患者的意志遵循、脑死亡患者供体器官的管理、脑死亡患者供体器官的经济补偿等,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和医疗环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借鉴国外器官移植相关法律,严格遵守《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完善立法和人体器官移植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3.
猪器官与细胞在人类移植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旦猪的器官能够用于人的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我们将获得无限量的、无损伤的细胞和器官供体用于器官移植,而来自死亡或活体的人类器官供体将逐渐废弃.此外,可以利用基因修饰动物源供体减轻(至少部分减轻)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目前,对于实施猪到人的器官移植,有3个主要障碍:强烈的免疫排斥;跨种系感染的潜在危险,特别是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将来对移植受体和社会的伦理问题.本文将第一次针对如何克服目前异种移植障碍所进行的工作进行讨论,也将详细讨论一些使用猪器官潜在好处,还将对一些尝试将猪细胞移植到人的经验教训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4.
国外的器官捐献及移植的概况我国器官移植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历经40余年的不断探索和艰难发展,目前器官移植的数量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器官移埴大国,且患者、器官长期存活时间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虽然目前我国器官移植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器官资源的短缺,仍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加入等待移植的队伍.因此发展器官捐献,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李媛  张珊 《中国医药导报》2014,(2):163-165,168
近年来国际医学伦理学的焦点关注内容是器官移植中的活体器官移植.只有完整完善对活体器官捐献的医学伦理学方面的审核,才能尽可能地阻止各种形式的器官买卖与各类类似的非法交易.本文从伦理学角度,探讨了器官移植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发展器官移植事业,需要更进一步改进和更新相关的伦理学理念和移植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张维维 《医学综述》2013,19(5):774-776
器官移植是器官疾病终末期治疗的有效途径,为患者提供再次生存的机会,但移植后免疫排斥又成为治疗成功的最大障碍,是移植界面临的首要难题。血红素氧化酶1(HO-1)是体内血红素代谢分解的限速酶,其在移植后的器官保护作用已被普遍认知。通过诱导HO-1在体内过度表达,促进Foxp3基因的表达,刺激scurfin蛋白表达,增加脾脏及外周血中Foxp3+T调节细胞(Foxp3+Treg)数量,增加CD4+CD25+T细胞,抑制CD4+、CD8+T细胞,从而达到抑制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的目的,同时还能减轻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缓解细胞损伤,提高移植器官存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器官移植是治疗终末期疾病的重要手段,而供体器官的质量是影响移植成功率的决定性因素。为了缓解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扩大标准的供者(ECD)器官移植不断增多,而ECD的热缺血时间增加,导致供体器官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研究表明,亚低温(32-35℃)有降低组织缺血再灌注及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能有效地维护器官质量和修复器官损伤,是器官移植领域新的热点。本文就亚低温在器官质量保护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器官移植是各种终末期器官功能低下和衰竭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才刚刚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供体器官的缺乏,一直制约着中国移植事业的发展。为满足器官需求,一种移植医学新角色——移植协调员就此产生。协调员的工作从寻找潜在的捐献者、积极地与家属沟通到器官移植的完成,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移植器官协调员的发展历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器官移植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医学史专家都认为器官移植医学的出现和发展是20世纪人类生物医学领域里最重要的进展之一.大概正因为此,上个世纪初(1912)、中(1960)、末(1990),有3位从事器官移植医学工作的医生和生物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他们分别是法国器官移植实验外科医生Alexis Carrel,英国的移植免疫生物学家Pe-ter Medawar和美国临床器官移植的先行者Joe Murray.世界科学界对他们工作的肯定与表彰,实际上是对成千上万生物医学工作者辛勤从事的器官移植医学的认可与鼓励.器官移植医学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从一个古老的设想,一个大胆但不成功的尝试,发展成了一个牵联学科极广的医学专业.根据美国新近公布的材料,截止到1999年7月,全美国共有263所器官移植中心分布在各个州,包含了880个不同器官移植的Pro-grams,全职从事器官移植的外科医生,达六百余名,加上移植内科医生、护理人员、移植免疫人员、社会协调工作人员、器官库工作者,总共约有数万之众.据美国全国器官分享互联网(United Network of Organ Sharing,UNOS)在1999年报告公布1998年全美各移植医学中心实施了肾移植12 032例,肝移植4 339例,心移植2 307例,胰肾联合移植966例,肺移植859例.若加上其他器官移植(如单纯胰腺移植、小肠移植、心肺联合移植等),共有20 989位患有晚期器官衰竭而濒于死亡的患者得益于器官移植的治疗.该报告还公布了全美截止到1998年平均病人及器官的一年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蔡常洁  李敏如 《广东医学》2011,32(16):2077-2078
器官移植术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这部分患者术前病程长,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并因此影响手术预后.术后及时的营养补充可缩短器官移植患者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合理的营养支持除了补充每天所需热量外,对移植器官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除了常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和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外,现有研究显示外源性特殊成分的供给有助于移植器官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