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nuorinenuorodeoxyd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融合显像在头颈肿瘤的原发灶诊断、复发的检测和诊断分析未知原发肿瘤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7例已确诊头颈部原发肿瘤或转移癌,进行^18F-FDGPET-CT全身显像,并与临床资料对照。结果鼻咽癌组治疗前4例PET-CT均查出原发灶,其中2例确诊有颈淋巴结转移,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鼻咽癌放疗后12例中4例PET-CT检查鼻咽部及颈部淋巴结均为阴性表现,符合临床和病理诊断;2例放疗后原发灶复发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1例查出颈部淋巴结及全身多处转移经随访证实;6例鼻咽原发灶PET-CT检查阴性表现.但4例颈部显示淋巴结转移经病理检查证实,2例肺部、纵隔等有转移灶未经病理检查证实。未知原发肿瘤颈淋巴转移组4例患者PET-CT均检出原发灶,3例病理检查证实,另1例未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他头颈肿瘤组7例治疗后患者中,2例患者无复发转移表现,5例不同部位肿瘤检出原发部位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有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1例放弃治疗未经病理检查证实。结论^18F-FDGPFT-CT将PET提供的肿瘤代谢图像和CT提供的解剖图像结合,对头颈原发肿瘤诊断,检测治疗后肿瘤复发,不明原因转移癌原发灶的诊断及远处转移灶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无颈转移临床表现的头颈癌患者颈部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临床上有30%的颈部潜隐性病灶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作者对27例头颈癌患者进行术前CT及MRI检查,提高了颈转移诊断的准确率。本组病例的原发部位包括腮腺、口腔、口咽、喉咽、喉部及原发部位不明者,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查、CT扫描、MRI检查及颈廓清术。颈转移的CT诊断标准包括:①淋巴结最大直径大于或等于15mm;②淋巴结有中心坏死;③有3组或更多的8~15mm的异常淋巴结群;④组织层消失。结果,27例中11例颈部临床检查为阴性,16例可触及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氟 脱氧葡萄糖 (18 fluorinefluorodeoxyglucose ,18F 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 ,PET) CT融合显像在头颈肿瘤的原发灶诊断、复发的检测和诊断分析未知原发肿瘤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 7例已确诊头颈部原发肿瘤或转移癌 ,进行18F FDGPET CT全身显像 ,并与临床资料对照。结果 鼻咽癌组治疗前 4例PET CT均查出原发灶 ,其中 2例确诊有颈淋巴结转移 ,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鼻咽癌放疗后 12例中 4例PET CT检查鼻咽部及颈部淋巴结均为阴性表现 ,符合临床和病理诊断 ;2例放疗后原发灶复发经病理检查证实 ,其中 1例查出颈部淋巴结及全身多处转移经随访证实 ;6例鼻咽原发灶PET CT检查阴性表现 ,但 4例颈部显示淋巴结转移经病理检查证实 ,2例肺部、纵隔等有转移灶未经病理检查证实。未知原发肿瘤颈淋巴转移组4例患者PET CT均检出原发灶 ,3例病理检查证实 ,另 1例未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他头颈肿瘤组 7例治疗后患者中 ,2例患者无复发转移表现 ,5例不同部位肿瘤检出原发部位复发或颈淋巴结转移 ,有 4例经病理检查证实 ,1例放弃治疗未经病理检查证实。结论 18F FDGPET CT将PET提供的肿瘤代谢图像和CT提供的解剖图像结合 ,对头颈原发肿瘤诊断 ,检测治疗后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例病理证实为侧颈淋巴结转移而甲状腺无恶性病变的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患者25岁女性,因发现右侧颈部肿物1年,2周前肿物细针穿刺活检见乳头状结构入院,初步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甲状腺恶性征象,全身未查见原发灶,于全身麻醉下行颈部右侧淋巴结取检术,病理回报为淋巴结转移性甲状腺乳头状癌,...  相似文献   

5.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病例的临床分析,以了解其临床特点及颈部淋巴结的分布,为临床对此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头颈外科1988~1998年间收治的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30例的临床特点,颈部淋巴结分布,治疗方法。结果:30例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病例的5年生存率为56.14%,10年生存率40.19%。原发灶出现率为30%,颈部淋巴结复发率为33.3%,远处转移出现率20%。淋巴结分群结果符合原发部位与颈部淋巴结之间的转移规律。预后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复发,出现远处转移和颈部治疗方法与预后相关。结论:颈部淋巴结的位置与原发肿瘤来源之间的转移规律有助于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正确诊断。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将可疑原发病灶包括在治疗中,并根据可疑原发肿瘤的类型选择手术或放射治疗。颈部转移灶的处理以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加术后补充放疗的控制率为佳。  相似文献   

6.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病例的临床分析。以了解其临床特点及颈部淋巴结的分布,为临床对此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头颈外科1988-1998年间收治的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30例的临床特点,颈部淋巴结分布,治疗方法。结果;30例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病例的5年生存率为56.14%,10年生存率40.19%。原发灶出现率为30%。颈部淋巴结复发率为33.3%,远处转移出现率20%,淋巴结分群结果符合原发部位与颈部淋巴结之间的转移规律,预后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复发,出现远处转移和颈部治疗方法与预后相关,结论:颈部淋巴结的位置与原发肿瘤来源之间的转移规律有助于原发不明的颈部转移性鳞癌的正确诊断,在此基础上,应积极将可疑原发病灶包括在治疗中,并根据可疑原发肿瘤的类型选择手术或放射治疗,颈部转移转正的处理以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加术后补充放疗的控制率为佳。  相似文献   

7.
颈部转移癌存在着一部分无法通过常规方法发现原发病灶的转移癌,即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寻找出颈部转移癌的原发灶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价值。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寻找颈部原发灶不明的转移癌方法也越来越多,寻找出颈部转移癌的原发灶对于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试对寻找颈部转移癌不明原发灶的传统及新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收集初诊为成人侧颈区良性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探讨良恶性的鉴别要点,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2月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成年患者,初步诊断为鳃裂囊肿或囊性水瘤。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影像学以及病理学资料。结果 共37例初诊为颈部良性囊肿的患者中,最终总恶性率为13.5%(5/37),其中口咽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3例。颈部肿块存在分隔或囊壁局限性增厚是成人侧颈区孤立囊性肿块最终诊断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P<0.05)。结论 成人孤立侧颈区囊性肿块需要警惕为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癌。对于成人侧颈区孤立囊性肿块,尤其当颈部肿块存在分隔或囊壁局限性增厚时,需要结合多种诊断方法,排除颈部不明原发灶转移癌。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11年中,曾治疗49例原发病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病人。其中31例(63%)采用治愈疗法,所得3年治愈率为39%。虽然这些病人的疗法各不相同,但已发展成为有系统的治疗法:病人颈部病变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上皮样癌,或为未分化的恶性肿瘤,而原发灶不明者,采用全程放疗(总量6000~7000R,每周接受1000R)。放射野对向鼻咽、梨状窝、舌根部及颈部;如经放疗后,颈淋巴结仍能触及,继之进行颈廓清术。最后依此法所治疗的11例,6例获得长期存活。文内曾对这种病变进行全面论述,并分析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颈淋巴结肿大患者中有3%~6%转移癌原发灶不明。关于此类患者症状、颈淋巴结位置和组织学、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原发灶位置及生存率尚未明确。为了解这类病人诊断、治疗及预后。对美国密执根大学医疗中心1978~1992年48例原发灶未明头颈转移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48例患者中,男34例,女14例,平均年龄60岁(39~80岁);症状持续时间平均5.5月(2周~24月);通常表现为颈部包块;左侧24例,右侧22例,双侧2例。其中30例包块大小有详细记载,<3cm10例;>3cm且M6cm12例;>6c…  相似文献   

11.
头颈外科     
20050143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CT融合显像在头颈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李湘平…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39(5) 298~301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 CT融合显像在头颈肿瘤的原发灶诊断、复发的检测和诊断分析未知原发肿瘤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7例己确诊头颈部原发肿瘤或转移癌,进行18FFDGPETCT全身显像,并与临床资料对照。结果:鼻咽癌组治疗前 4例PETCT均查出原发灶,其中 2例确诊有颈淋巴结转移,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鼻咽癌放疗后 12例中 4例PETCT检查鼻咽部及颈部淋巴结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区域的特点及术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8年7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将术中肿瘤原发灶及根治性颈廓清术中的颈淋巴结标本按区域标记逐一进行病理观察,确定肿瘤原发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区域。术后随访3~5年,观察淋巴转移与患者的关系。结果 18例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88.9%(16/18);颈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区域为LevelⅡ区、LevelⅢ区,转移率分别为73.1%、69.2%;其次为LevelⅣ区8.3%,未发现LevelⅠ区、LevelⅤ及LevelⅥ区淋巴结转移。结论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区域同侧为主,以LevelⅡ、LevelⅢ区常见。颈淋巴结位置的下移和转移淋巴结的直径与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区域的特点及术后治疗策略,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8年7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35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将术中肿瘤原发灶及颈清扫术中的颈淋巴结标本按区域标记逐一进行病理观察,确定肿瘤原发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区域.通过随访3~5年,观察转移及预后.结果 29例下咽癌总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86.2%(25/29),颈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区域为Level Ⅱ区、Level Ⅲ区,转移率为73.8%、69.0%,其次为Level Ⅳ区7.7%,未发现Level Ⅰ区、Level Ⅴ及LevelⅥ区淋巴结转移.结论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区域同侧为主,以Level Ⅱ、Level Ⅲ区常见.随着颈淋巴结位置的下移及转移淋巴结直径的增大,患者的预后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14.
鳃裂囊肿系先天畸形,位于颈上1/3胸锁乳突肌前缘之下,因与颈深淋巴结在同一位置,所以要区别该部位的肿物是原发于鳃裂上皮的癌或系转移癌常有困难。作者温习了1967~76年间的161例无其他处原发癌的颈侧包块的手术结果,其中154例为鳃裂囊肿,男性68例,女性70例;儿童16例。经病理切片证实7例为癌症,5例为鳃裂原发癌,2例为转移癌。关于原发性鳃裂癌的诊断,从来就有争论。Martin等(1950)温习了世界文献中报告的250倒后提出四条诊断标准:(1)颈部肿瘤必须位于从耳屏前经胸锁乳突肌前缘止于锁骨的这一条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luorine Fluoro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融合显像在颈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7例颈部肿块病人,CT或MRI发现可疑病变28处,其中鼻咽癌放射治疗后6例,肺癌治疗后3例,甲状腺癌手术后3例,下咽癌放疗后1例,不明原发灶4例,行全身或颈部PET-CT检查,其结果与临床病理报告对照。结果17例患者,共28处PET-CT显像阳性20例,阴性8例;对照病理结果,假阳性1例,假阴性1例,18F-FDGPET-CT诊断颈淋巴结转移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5.0%,87.5%,92.9%。结论18F-FDGPET-CT结合PET提供肿瘤代谢图像,CT提供解剖图像,在颈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及监测复发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原发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占头颈癌4~5%。为明确最初外科治疗对这些病人颈部控制率与生存率的影响,对54例原发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及未分化癌的病人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全部病人就诊时均有持续1~12个月的颈部无痛性肿块。累及右颈26例  相似文献   

17.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部淋巴结引流丰富,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其原发灶复杂,易误诊。对淋巴结转移癌的原发灶进行及时定位和正确治疗,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在治疗此病中的重点内容。本文就近年来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甲状舌管癌     
原发于甲状舌管残余或甲状舌管囊肿的癌十分罕见。作者们在纽约大学医学中心15年期间共收治7例甲状舌管癌,现将近期治疗的4例报导如下。患者男、女各2名,年龄32~48岁;症状仅为颈前中线部位肿物,时间2月~8年,一例就诊前自觉肿物逐渐增大。局部检查,肿物局限性,坚硬,轻度波动感,位于颈中线舌骨上下平面。颈部均无淋巴结,甲状腺扫描显示甲状腺摄  相似文献   

19.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是指颈部肿块病理证实为转移癌,经全面检查,直到对之行特定治疗结束时仍未找到原发灶者而言。本文报道行放疗的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28例,占同期放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的1.2%。男女比率为3:1。平均年龄为44.5岁。转移癌类型:鳞癌11例,未分化癌5例,腺癌2例,淋巴上皮癌、乳头状柱状细胞癌各1例,癌未定型8  相似文献   

20.
成人颈部无痛性、硬性肿块多来自头皮或上呼吸道与上消化道粘膜肿瘤之转移,但偶而虽经详细检查仍不能发现原发瘤,故有时可对最常见的部位——鼻咽部、扁桃体、舌根及梨状窝随机活检。然而,如临床上肿瘤不明显,其结果常为阴性。近期的研究表明,在各期活动的彝咽癌患者,抗EB病毒抗原——早期抗原(EA)和壳抗原(VCA)抗体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是未分化和非角化型癌的滴度较高。因此这种血清学检查可用来发现隐匿的鼻咽癌。本文报告44例隐匿的或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来发现隐匿的鼻明癌。血清学滴定分三种,即对VCA的IgG抗体和EA以及对VCA的IgA抗体,其中以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