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承德市5599名小学生蛔虫感染调查分析承德电业疗养院侯新利双桥区学校保健所杨文贤,秦付珍承德县上板城医院郭晓菊关键词蛔虫,感染,调查肠蛔虫病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造成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我们对承德市5599名小学生蛔虫感染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市区13...  相似文献   

2.
似引蛔线虫又称蛔虫,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寄生于小肠,引起蛔虫病及并发性疾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威胁人体健康。为了解我县农村小学生蛔虫感染情况,为防洁蛔虫感染提供第一手材料。作选择谢集乡308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农村留守儿童肠道的蛔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某乡镇的10所小学与幼儿园中的320名留守儿童与590名非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良加藤式后涂片法,对其蛔虫卵进行检查,对其肠道蛔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感染率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36岁年龄段的儿童感染率略高于76岁年龄段的儿童感染率略高于714岁年龄段的留守儿童,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农村留守儿童感染率略高于非留守儿童,为有效降低留守儿童的肠道蛔虫感染率,要求相关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肠道蛔虫感染工作进行重视,并做好肠道蛔虫感染的预防工作,进而降低肠道蛔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本地区儿童弓形虫病及蛔虫病的感染情况,为今后的预防工作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357名小学生血清弓形虫IgM、IgG抗体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对蛔虫卵进行检测.结果 在357名小学生中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5.32%(19/357),其中IgM阳性者6例,IgG阳性者13例;蛔虫卵( )58例,阳性率为16.25%(58/357).结论本地区还存在弓形虫病及蛔虫病病人及传染源,应给予有效重视.  相似文献   

5.
蛔虫病在我国青少年中发病率较高,尤以农村为多。本文就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外用等方法对肠蛔虫、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 1、诊断依据及辨证分型蛔虫病的诊断依据比较明朗,临床主要表现有:面部、巩膜有虫斑,舌质红或淡红,有便蛔史,大便化验有蛔虫卵。蛔虫性肠梗阻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在脐周可摸到大小不等的条索状包块。胆道蛔虫则还  相似文献   

6.
蛔虫感染和蛔虫病在我国分布甚为广泛,尤其在农村地区儿童感染普遍而严重,影响健康、发育,有的还会危及生命。研究蛔虫卵在自然环境中的抗力和发育情况,可对防治蛔虫病流行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国内对蛔虫卵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尚少,在南方地区尚无这方面的资料报导,因此作者从一九六四年开始进行本项研究,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肠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尤其在儿童,某些地区感染率高达90%以上,严重的影响正常生长与发育。为验证和摸索更多的驱治蛔虫方法,我们对粪检蛔虫卵阳性的小学生采用针刺驱虫取得一定效果。现将近几年来驱治1,279例蛔虫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蛔虫病和蛲虫病均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成人与儿童都能感染,但儿童发病率高,农村高于城市(农村蛔虫病感染率达90%,蛲虫病达65%~75%)。在温暖、潮湿、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比较普遍。病因和自我诊断蛔虫病是人们吃了成熟蛔虫卵污染的生蔬菜、水果或泥土而感染。虫卵进入人体后约需75天经幼虫发育为成虫,寄生在小肠内,每个雌虫每天产卵约20万个,随粪便排出体  相似文献   

9.
儿童蛔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呈世界性分布.据统计,我国14岁以下儿童近3亿感染蛔虫者约1.9亿,主要为农村儿童和年长儿童[1],由于儿童生理解剖和机体免疫系统的特点,儿童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给临床诊断带有一定困难,蛔虫病往往影响儿童的食欲和肠道功能,妨碍儿童生长发育,其并发症较多,有时甚至危及生命,必须提高认识,积极防治,现将其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肠道寄生虫感染(主要是指蛔虫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肠道疾病,过去我国儿童少年蛔虫感染率很高,近年来由预防措施和卫生条件的改善,儿童少年的蛔虫等寄生虫感染率有了明显的降低。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区儿童少年现在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状况,为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2003年对我区  相似文献   

11.
蛔虫病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应以显微镜下检到类便中的虫卵为诊断依据,民间把儿童面部出现不规则形浅色斑片即“虫斑”作为蛔虫感染的标志,常常见到有些家长带了脸上有“虫斑”的儿童来找医生,说是这孩子肚里准有蛔虫,要求给予配服驱虫药。 “虫斑”与蛔虫感染究竟有没有关系?是否可以作为蛔虫感染的标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笔者特  相似文献   

12.
蛔虫病是农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劳动人民的健康危害很大,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亦有不良影响。本病的并发病多,病情复杂,有时发病危急,甚至成胁病人的生命,因此必须总结经验积极防治。现将我院自1976年元月~1980年12月共收住院的蛔虫病213例,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213例均为来自农村的住院病人。治疗前后均有蛔虫排出,确诊为蛔虫病。其中成人73例,儿童140例,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73岁。病人年龄为:1~10岁者120例,11~15岁者20例;16~35岁者52例;36岁以上者21例。1至10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成人的发病率较低。213例中肠蛔虫病120例,胆道蛔虫症41例,蛔虫性肠梗阻17例(其中因肠坏死手术后死亡1例),蛔虫中毒性脑病者13例,蛔虫病并菌痢者9例,肠伤寒并肠蛔虫病者2例,坏死性肠炎并蛔虫病者2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甘肃省人体蛔虫病流行状况和态势,评估防治效果,为制定蛔虫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以生态区和各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副层抽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调查。感染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10市(州)24个县(市、区)70个抽样点共调查17 937人,蛔虫感染326人,阳性率1.82%,326份人体蛔虫感染阳性样本,轻度感染320例,中度感染5例,高度感染1例,构成比分别为98.24%、1.47%、0.29%。男性感染率为1.81%,女性为1.82%,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普遍易感蛔虫,蛔虫感染率0~<5岁组最高(4.39%),年龄组感染率采用趋势χ2检验,随年龄增加蛔虫感染率降低(Z=36.4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龄前文化程度感染率高于其他组(P<0.01);山区地形感染率高于其他3类地形(P<0.005)。黄土高原-江河源区-甘南生态区人群蛔虫感染率低于其他生态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群蛔虫感染率较高的地区是武威市、定西市、酒泉市、陇南市,感染率分别是4.40%、3.20%、2.44%和1.96%。结论 甘肃省人群蛔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显著下降,但蛔虫病仍是危害儿童健康的重点寄生虫病。 土源性线虫病在甘肃省局部特别是边远山区流行严重,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山区及儿童人群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蛔虫病是我国流传最广的肠道寄生虫病。有的学者估计:我国总人口的70%以上有蛔虫感染。也就是说,九亿七千万人中有六亿八千万是蛔虫患者,其数量之大,影响之广,是任何疾病都无可比拟的。特别严重的是中、小学生,感染率很高。有的学者调查:某农村小学生的蛔虫感染率达98.36%。还有的学者报导:一个农村小学中学生的蛔虫感染率竟达100%。严重的蛔虫感染常常引起肠蛔虫症和胆道蛔虫病等并发症,并且还导致一些人的营养不良,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随着四化建设的胜利发展和五大寄生虫病被逐渐地控制和消灭,一场防治蛔虫病的战斗  相似文献   

15.
胆道蛔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壮年。我科在运用四逆散治疗兰尾炎、胆石胆囊炎等急腹症时,其中部分病例的病因与蛔虫有关或兼有蛔虫病者,仍获良效。故我们选用此方加乌梅、川椒等治疗胆道蛔虫病以观察疗效。现将最近一年收治的胆道蛔虫病50例初步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蛔虫病的临床症状决定於各个病人的特点,感染的程度和时间,则决定於它寄生的部位。可以分为蛔虫病的游移时期,肠内寄生时期及肠蛔虫病的合并症三方面来谈。 1.蛔虫病的游移时期:出现在感染后的第7—15天,相当於蛔虫在血管与肺脏内游移的时期。在肝脏与肺组织中蛔虫幼虫穿过的地方有出血现象,并出现有大量嗜酸性白血球的发炎灶。在实验动物身上,当蛔虫游移很严重的时候,在肺和肝里有显著的病变。在蛔虫感染很轻时,病人肺部浸润性病灶并不明显,临床症状也少,只有在X线检查时才可以发现。在第一二天,或与肺中出现病灶的同时,血内嗜酸性白血球升高。嗜酸性白血球的数量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宁夏人体蛔虫感染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兴庆区等17个县(区)46个调查点,对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中蛔虫虫卵。结果人群蛔虫感染率3.82%(670/17 557),标化感染率3.69%。地区以原州区最高,为8.99%;年龄以5~岁组感染率最高(6.38%)。回、汉民族蛔虫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龄前儿童、学生蛔虫感染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χ2=68.19,P0.05)。轻、中、重度感染者分别占78.3%、18.8%和2.9%;蛔虫感染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经济条件差、原始的耕作方式、饮用不洁水源和未开展过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等因素均是造成蛔虫流行的重要因素。结论宁夏全区蛔虫感染因素依然存在,提示今后仍需加强对南部山区等高感染地区,尤其是14岁以下儿童及农民等重点人群的蛔虫病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是常见急腹症,尤多见于农村儿童和青年,大多数病员经内科积极治疗能获得痊愈。我们根据氧气驱蛔的原理,采用口服双氧水治疗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副作用少。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蛔虫性肠梗阻45例,男19例,女26例,年龄2~38岁,以3~12岁居多(33例,73.3%)。胆道蛔虫病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5~54岁,以15~30岁为(24例,75%)。一年四季均有发生。2 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无手术指征的病员按以下步骤服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宁夏人体蛔虫感染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兴庆区等17个县(区)46个调查点,对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中蛔虫虫卵.结果人群蛔虫感染率3.82%(670/17 557),标化感染率3.69%.地区以原州区最高,为8.99%;年龄以5~岁组感染率最高(6.38%).回、汉民族蛔虫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龄前儿童、学生蛔虫感染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χ2=68.19,P<0.05).轻、中、重度感染者分别占78.3%、18.8%和2.9%;蛔虫感染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经济条件差、原始的耕作方式、饮用不洁水源和未开展过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工作等因素均是造成蛔虫流行的重要因素.结论 宁夏全区蛔虫感染因素依然存在,提示今后仍需加强对南部山区等高感染地区,尤其是14岁以下儿童及农民等重点人群的蛔虫病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病30例孙兵(贵州省中医研究所附院贵阳550008)胆道蛔虫病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治疗胆道蛔虫病一般主张镇静、解痉止痛、抗感染,待症状缓解后驱蛔虫治疗。这种西医一般治疗方法,病情易复发,治疗疗程长,易合并胆道感染或蛔虫死于胆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