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皮脂腺功能与活性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较快发展,也使皮脂腺相关疾病-痤疮的发病机制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思路。本文主要从皮脂腺功能角度总结近年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皮脂腺的主要调控激素-雄激素在皮肤内的代谢、皮脂腺分泌异常脂质及皮脂腺细胞本身所具有的免疫功能等与痤疮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医治疗痤疮多从肺、脾、胃辨证论治,但对部分病人疗效并不让人满意[1],尤其是对女性患者[2]。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其太过或不及,均会影响痤疮的发生发展。女性痤疮常有于经期前加重、伴有月经失调等特点[3-4]。  相似文献   

3.
痤疮的病位在皮,肠腑损伤,腑病及肺,肺主皮毛,故肠道菌群失调会参与或加重痤疮的发病。皮生痤疮,内合于肺,肺病及肠,又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二者紧密联系,存在相关。本文基于 “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痤疮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以及肠道菌群在中医中药干预痤疮治疗中的作用,为痤疮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肺生理上与皮毛紧密关联,在病理上也相互呼应、相互影响。肺为娇脏,易受外邪所害。外邪如风、热、湿、毒等从皮毛而入,首先犯肺,传变入里导致肺卫不宣,从而出现多种皮肤症状,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包括痤疮等。临床上由风湿犯肺、肺卫不宣导致的寒湿型痤疮往往单纯应用祛风胜湿方药疗效欠佳。因此笔者经过思考,根据中医肺主皮毛的理论,选用祛风解表剂荆防败毒散治疗偏于寒湿型痤疮,祛风胜湿宣肺解表,该方取得了较好效果。应用本方治疗痤疮,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特色,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多表现为颜面部、胸背部多发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皮脂溢出,主要与毛囊皮脂腺分泌旺盛、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感染有关~([1])。痤疮在中医又称"肺风粉刺",与肺、胃、大肠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性实证居多,主要为实热、湿热。随着对肠道菌群的逐步探索,发现痤疮患者存在肠道稳态失衡表现,即"皮肠同病"。笔者认为,中医理论"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与"肠-皮肤"轴有异曲同工之妙,故立足于此中医理论,探讨肠道菌群与痤疮的相关性,提出重视中医药多种手段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改善痤疮症状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类型与痤疮发病的相关性,探讨中医体质因素在痤疮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并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在广州地区生活3年以上的痤疮患者109例,正常人37例(对照组),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所制定的体质分类方法,分别统计痤疮患者和正常人在各类型体质中的分布,用SPSS 17.0做非参数检验比较痤疮患者不同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结果 痤疮患者的体质主要为湿热质(F型)、阳虚质(C型)、阴虚质(D型)、痰湿质(E型),非痤疮患者的体质主要为阳虚质(C型)和气虚质(B型);对两类人群的体质做非参数检验,得到痤疮患者与非痤疮患者的体质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正常人与痤疮患者体质类型分布存在差异,湿热质、阳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可能对痤疮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某种内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痤疮相当于中医学的"肺风粉刺".传统中医学认为面部皮肤主要为肺经与胃经所司,痤疮是由于肺胃血热所致.  相似文献   

8.
作者评价了80例肾移植受者因西罗莫司治疗诱导痤疮的临床特征。48例男性中36例(75%)和32例女性中2例(6%)发生痤疮。从皮损分布和临床、细菌学及组织学特征可区分其为西罗莫司诱导痤疮,而非寻常痤疮,但二者治疗相似。该研究的主要局限性为缺乏无西罗莫司治疗的对照组。西罗莫司抑制表皮生长因子似乎可以解释这种痤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痤疮炎症机制中的炎症细胞因子及其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是痤疮发生的重要病理过程,控制炎症是治疗痤疮的主要环节,然而痤疮发病中的炎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分子水平上对痤疮的炎症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对炎性因子及其基因表达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雄激素对痤疮影响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所以导致发生痤疮的主要因素——雄激素成为众多医家关注的热点。就雄激素对痤疮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