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的研究显示,Rho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应用Rho激酶抑制剂对急性缺血性脑损害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和治疗作用[1,2].盐酸法舒地尔(fasudil)属于Rho激酶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钙离子拮抗药,通过抑制平滑肌收缩最终阶段的肌球蛋白轻链的磷酸化,从而起到扩张血管和对缺血脑组织的保护作用[].笔者对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例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超早期脑血管造影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2004年3月至2007年4月住院的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动脉溶栓治疗患者进行分析.分析溶栓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随访溶栓后24 h的NIHSS评分及3个月时mRS评分.结果 77.3%(17/22)的患者术后复查头CT/MRI可见新发责任梗死灶,动脉溶栓治疗后24 h NIHSS评分显著改善者11例(50%),3个月随访mRS 0~Ⅱ者15例(68.2%)临床结局良好.结论 超早期血管造影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溶栓术后疗效较好,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动脉内溶栓(IAT)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5例发病在8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病人行IAT治疗.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疗效标准评定.临床疗效评价在溶栓后30 d进行,结果 5例病人溶栓后4例部分/完全再通,1例未通,临床治愈3例,显效1例,发生脑出血1例.结论急诊动脉内溶栓是安全可行的,是卒中早期的理想治疗.  相似文献   

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常见病,约占脑血管病的80%。经动脉内溶栓治疗超早期的急性脑梗死,被认为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中医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治疗经验,亦是目前中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进行动脉溶栓后,联合中药治疗,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及相关血清学指标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治疗24 h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少情况作为早期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组(有效组,治疗前后NIHSS减少≥4分)34例,对照组(无效组,治疗前后NIHSS减少4分)4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早期溶栓治疗情况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效果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研究不同预后结局患者血清总胆红素、Beclin-1蛋白、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PR)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既往脑卒中史、心房颤动发生率、发病至溶栓时间、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出现心房颤动、LDL-C异常升高、发病至溶栓时间3 h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效果的显著危险因素(P0.05);死亡组患者血清Beclin-1蛋白、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hs-CPR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出现心房颤动、LDL-C异常升高、发病至溶栓时间延长是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静脉溶栓效果的危险因素,治疗后患者Beclin-1蛋白、尿酸,hs-CPR水平与患者预后有关,可为患者预后情况的监测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梗死(ACI)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死、致残率极高.目前ACI仍无特效疗法,早期溶栓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治疗的关键.但由于ACI往往起病急骤,发病至就诊时间多已超过溶栓时间窗;而且溶栓治疗有很多禁忌;此病又多发于老年人,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极少能符合溶栓条件[1].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我院应用香丹注射液联合血栓通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1].超早期溶栓治疗虽然有效,但是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超过溶栓治疗时间窗,且老年患者生理储备功能低下,伴发疾病多,多数不适宜溶栓,故急性期缩小梗死灶面积、挽救病人的神经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丁苯酞是近年来研发的一种新型抗脑缺血药物,能改善缺血区微循环,保护线粒体,对抗自由基,改善缺血区的能量代谢,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我科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的研究发现Rho激酶抑制剂对急性缺血性脑损害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和治疗作用。本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48 h内选择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选择2007年9月~2008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男52例,女34例,平均年龄(69.3±9.5)岁,病程在48 h内。所有患者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  相似文献   

9.
对于18~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时间窗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安全和有效[1].但是,对年龄≥80岁患者溶栓并发出血风险增高和预后差,几个标志性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溶栓大规模临床试验均排除或仅纳入很少的80岁以上急性脑梗死患者[2].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重症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且并发症多,预后差.由于溶栓时间窗和其他溶栓禁忌证的限制,临床可行溶栓治疗的患者较少.而纳洛酮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竞争性阿片受体拮抗剂,早在1981年就被报道静脉注射后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1].近几年研究报道,早期应用纳洛酮对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代谢、促进意识恢复有较好的疗效,但对其应用剂量国内外尚有争议[2,3].本研究就采用大剂量纳洛酮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高,且致残率、病死率高。发病在4.5 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各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推荐,可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著名的NINDS试验[1]及ECASSIlI试验~[2]均为静脉溶栓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静脉rt-PA溶栓治疗急性超早期脑梗死也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得到最强推荐的治疗方法~[3,4]。然而,我国在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12.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是体内普遍存在的一条信号通路,它通过调节细胞内肌动蛋白骨架的聚合状态而扮演着"分子开关"角色,参与多种细胞功能.Rho/Rho激酶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抑制Rho/Rho激酶信号通路能够取得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肝素亦用于治疗发病2个月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但近年来的国际多中心试验和循证医学的论证认为,肝素治疗,除在预防静脉血栓、肺栓塞和心源性梗死治疗中应当推荐外,而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未见有肯定疗效[1].国内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显著疗效[2].本研究回顾分析2003年4月-2005年3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17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关键是使闭塞的血管尽早再开通 ,尽快恢复缺血脑组织的再灌流 ,减轻脑组织的损害 ,使神经功能迅速恢复。近 2 0年来 ,随着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 ,已较广泛地开展了脑梗死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介入治疗手段包括 :(1)选择性动脉内溶栓 ;(2 )狭窄血管的球囊扩张术 ;(3)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 ;(4 )脑静脉或静脉窦局部溶栓治疗。1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疗法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国内外已广泛开展了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溶栓疗法的研究 ,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经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经血管内选择性溶栓治疗 49例 8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以评估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患者均急诊行头颅CT检查 ,31例经股动脉插管 ,全脑血管造影确认脑梗死 ,再选择性将导管插入患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并注入尿激酶 5 0~ 75万单位行接触性和区域性溶栓治疗。对照组 18例行常规治疗。结果 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 71% ,有效率为 83%。 2 3例颈内动脉系和 4例椎基动脉系梗死在溶栓后 2周内神经损害体征明显改善 ,2例死亡。溶栓组改良爱丁堡 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 (MESSS)评分改善 (2 1.6± 13.6 )分 ;对照组改善 (5 .9± 5 .3)分。溶栓组发病时间越短其疗效越好。结论 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是一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具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脑梗死具有极高的致残率,给患者家属及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神经节苷脂是一种新型的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可诱导体外神经分化和体内神经修复,对于急性脑梗死具有潜在治疗价值,用于脑缺血的早期可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毒性,减轻继发性脑损害,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1].近年来我院应用神经节苷脂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尿激酶动脉溶栓与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3例,其中动脉溶栓组31例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静脉溶栓组12例行rtPA静脉溶栓.观察动脉溶栓组血管再通.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lkin scale,mRS)评分评价2组转归.结果 动脉溶栓组完全再通18例(58.1%),部分再通7例(22.6%),血管再通率为80.6%,并发有症状颅内出血3例,死亡1例.尿激酶动脉溶栓组与rtPA静脉溶栓组90 d时转归良好率(74.2%对66.7%,x2=0.24,P=0.622)和有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9.68%对8.33%,x2=0.19,P=0.892)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在治疗时间窗内尿激酶动脉溶栓能显著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急性期临床症状和远期转归,近期疗效和远期转归均与rtPA静脉溶栓相当.  相似文献   

19.
有研究表明,大约有60%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伴有语言障碍,其中出现失语症的比率高达30%,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若早期给予及时有效治疗,可提高生存质量[1,2].我科于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对1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高压氧疗法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急性卒中治疗概述--过去、现在和将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去10年间,对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探索的努力取得了几项重要的成就,但也有不少令人意想不到的失败.2项主要的成就都与溶栓有关.第1项是1995年报道的NINDS rtPA(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院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试验,这项研究证实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后3小时内开始静脉内应用(Ⅳ)rtPA可明显改善3个月时的结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