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机采血小板2U的质量保证和供者安全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机器采集血小板的 2U质量及其对供者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用MCS○R+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 2U后 ,收集供者采后抗凝全血 1ml检测血常规 ,收集机采血小板成品 1ml(原液 )作血小板计数。结果 ①机采血小板终成品计数检测≥ 2 5× 1 0 1 1 /U达 87 3%。②所有被检测的供者采后血小板平均计数 1 6 0× 1 0 9/L。结论 对身体健康、采前Plt≥ 2 5 0× 1 0 9/L、体重 >5 5kg的供者机采血小板 2U是安全的。有选择性机采血小板 2U既能保证血小板质量满足临床应用 ,也能达到缓解供者不足以及降低机采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适合本地区1次采集2个治疗量血小板采前MCV、Hct、Plt指标。方法以本站45名1次无偿捐献2个治疗量单采血小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其采前外周血MCV、Hct、Plt和采后血小板制品的Plt,对采集血小板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捐献者采前Plt≥200×109/L,Hct为0.40~0.45,MCV为86~90fl时,其2个治疗量血小板采集合格率分别为90.3%和88.9%。结论血小板捐献者采前MCV为86~90 fl,Hct为0.40~0.45,Plt≥200×109/L范围时,可以1次采集2个治疗量血小板,经采集后观察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机采血小板不同回输方式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集前后血常规指标变化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 Trima分离机采集单份血小板(10 U),血浆回输的41名献血者作为观察组;正常回输的41名机采献血者作为对照组。对献血者采集前(15~60)min采集后(10 min)的血常规WBC、RBC、Hb、Hct、Plt、MCV、MCH、MCHC指标变化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不同回输方式对献血者采集前后的WBC、RBC、Hb、Hct、Plt变化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浆回输方式能减少献血者血细胞的损失,可推荐血站日常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双份机采血小板对捐献者血常规的影响,以评价双份机采血小板的效率和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深圳市血液中心进行机采血小板捐献者100名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份机采组和双份机采组,每组50名。在机采前和机采后(献血后5 min),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其血常规。在机采时,注意观察捐献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捐献者机采血小板成品合格率为100%,捐献者生命体征均基本平稳。采集前、后,两组捐献者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集后,两组捐献者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s,PLT)均较采集前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采血小板前,两组捐献者WBC、HGB、RBC、HCT、PL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机采血小板后,两组捐献者WBC、HGB、RBC、HC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L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后,两组捐献者外周血中PLT的计数均高于国家标准。结论双份机采血小板方法既高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设定2 U单采血小板个体化采集标准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对单采前血小板个体化采集标准进行理论推导,确保采集后献血者血循环中Plt≥100×109/L,终产品Plt含量达5.0×1011/2 U质量标准,献血者单采前Plt最低必须达5.0×1011/TBV(全身血容量)+100×109/L的个体化标准,并对个体化采集标准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 304名献血者单采2 U血小板后,献血者血循环中Plt均≥100×109/L(P<0.05),终产品Plt、WBC、RBC含量符合质量标准。结论符合单采前Plt≥5.0×1011/TBV+100×109/L个体化采集标准的献血者,单采2 U血小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CS-3000plus、MCS+和AMICUS等3种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的效果,为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收集广西血液中心2004年1月~2012年6月3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的资料和3种机型机采血小板的质控抽检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在3种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产量预设定为2.5×1011/U与5.0×1011/U以及MCS+未使用过滤去白细胞管路时,依据单采血小板国标,MCS+采集1 U和2 U血小板产品中红细胞的混入量和血小板含量合格率分别为72.99%(154/211)、88.57%(93/105)和97.16%(205/211)]、89.52%(94/105),(分别为P<0.01和P<0.05);MCS+在采集1 U时血小板含量合格率较高[97.16%(205/211);AMICUS与CS3000plus单采血小板产品血细胞计数合格率相应为83.42%(166/199)与79.84%(99/124);3种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的Plt总合格率为77.62%(496/639),其中血小板含量合格率90.92%(581/639),红细胞混入量合格率84.66%(541/639),白细胞混入量合格率99.53%(636/639);采集1 U时Plt合格率平均为92.77%(308/332),采集2 U时Plt的合格率平均为88.93%(273/307);血细胞分离机显示的终产品血小板数与质控抽检的血球计数仪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CS-3000plus、MCS+和AMICUS3种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成品白细胞混入量≤5.0×106个/U的合格率分别为15.32%(19/124)、22.78%(72/316)与49.75%(99/199),(P<0.05);用MCS+与AMICUS同一种机器采集1 U或2 U血小板时,其成品中白细胞混入量≤5.0×106个/U的合格率相应为24.17%(51/211)、20.00%(21/105)和49.48%(48/97)、50.00%(51/102)。结论目前血站常用的3种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的血细胞计数合格率>75%,抽检结果落在质量控制指标范围内,血液采集和制备过程可控;不同机器单采血小板的红细胞与白细胞的混入量合格率有些差异,机采血小板质量应结合质控抽检结果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献血者 ,男性 ,42岁 ,农民 ,身高 1 70 cm,体重65 kg。一年前有献血史 ,2 0 0 1年 1 1月 30日来本中心进行机采血小板。采前血常规检测 :WBC5 .7×1 0 9/L;RBC4.75× 1 0 12 /L;Hb1 68g/L;PLT1 87× 1 0 9/L;HCT 44.7%。方法与结果1 应用百特 ( CS- 3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 1人份 ,采集参数 :全血流速 5 0 ml/min;抗凝剂 /全血比例为 1∶ 1 1 ;ACD- A用量 30 0 ml;处理血量 330 0 ml;血浆量 1 30 0 ml。采集过程正常 ,献血者无不适反应。停机后取下产品 ,其外观混悬良好 ,片刻后产生血小板聚集 ,肉眼观察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2种采血袋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制剂的质量。方法分别用四联采血袋和六联采血袋各采集400 mL全血30袋,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并评价血小板质量相关指标。结果六联袋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质量:容积为(37.97±5.70)mL/2 U、Plt计数为(8.06±1.41)×1010个/2 U、RBC混入量为(2.64±0.83)×109个/2U,其他多项生化指标均较四联袋略好;四联袋所制浓缩血小板的质量:体积为(45.60±4.32)mL/2 U,Plt计数为(5.63±2.04)×1010个/2 U,RBC混入量为(4.73±2.37)×109个/2 U,2组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联袋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质量优于现有四联袋分离系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献血者骨代谢平衡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骨标志物图示分析法(bonemarker plot)对35名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采集前、后血骨代谢特异性标志物(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蛋白C端肽,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骨形成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OC)的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结果采集后2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采集前(P<0.05),β-CTX和OC的平均升幅分别为(64.5±47.1)%和(34.7±25.2)%。bone marker plot分析显示采集后骨转换水平大幅升高(P<0.05);骨平衡向骨吸收增强方向偏移(P=0.01)。结论机采血小板过程对献血者骨代谢平衡的影响的特点为以骨吸收增强为主的骨转换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枸橼酸钠对机采血小板捐献者骨代谢和骨转换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捐献(A组)和1年内捐献6次以上(B组)的健康机采血小板捐献者各39名,捐献前和捐献过程中均不服用钙剂。分别于采集前和采集后1 h内留取血液标本分离血清,采用ELISA方法测定捐献者血清骨钙蛋白(OC)、护骨素(OPG)、骨桥蛋白(OPN)和1型胶原C端肽(CTX-I)水平。结果 A、B 2组采集后血清OC、OPG、OPN和CTX-I水平均明显高于采集前水平(均为P<0.01);B组采集前4项观察指标水平明显高于A组采集前水平(均为P<0.01);B组采集前OPG水平明显低于A组采集后水平,而前者OC、OPN和CTX-I水平明显高于后者(均为P<0.01)。结论以ACD-A抗凝、不服用钙剂的机采血小板捐献者捐献后骨代谢、骨转换活动活跃,长期反复捐献者骨转换长期维持较活跃状态,溶骨过程占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多次机采血小板对西宁地区献血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到本中心8—10次机采血小板的献血者200名,依据2组献血者在青海的生活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2组献血者献血前、献血后1星期、2星期时血常规相关指标(WBC、RBC、Hb、Hct、Plt))和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FⅤ、FⅧ)]。结果 2组献血者献血前、献血后1周、2周时血常规相关指标WBC、RBC、Hb、Hct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献血者献血前、献血后1周、2周时血常规相关指标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水平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献血者献血前、献血后1周、2周时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进高原人员和常驻高原人员白细胞、红细胞数量发生明显代偿性升高,长期缺氧造成血小板减少,短期血小板升高,但多次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凝血功能没有明显影响,其采集方式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采集模式单采血小板后献血者外周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3名采用间隔采集模式(2 U→1 U→2 U)及22名采用连续采集模式(每次均为2 U)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在单采血小板前后,分别测定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_LCR)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结合其各自体重指数(BMI)分析。结果采用间隔采集模式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单采前与4周后Plt(×109/L)分别为282±46和277±51,采用连续采集模式单采前与4周后Plt(×109/L)分别为307±55和291±53(均为P>0.05);2种采集模式单采血小板组间单采12个月前后其MPV、P_LCR和PDW比较均有减少趋势,其中连续采集模式组在单采12个月前后血液的MPV(fL)分别为8.6±0.46和8.0±0.47(P<0.05)。BMI<24的献血者采用连续采集模式单采前和下次单采前的Plt(×109/L)分别是298±60和264±45(P<0.05)。结论选用不同采集模式除考虑献血者外周Plt外,还需综合参考MPV、P_LCR、PDW和BMI等指标,对BMI<24的献血者宜采用间隔采集模式,以确保献血者身体健康和采集血小板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块收缩试验用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血小板功能试验筛查,以提高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方法常规采集1 500名自愿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样,进行Plt检测同时进行血块收缩试验(血浆法)。结果受检的1 500名献血者中,采集前Plt≥150×109/L的有1 394人次(92.93%);采集前Plt<150×109/L需要淘汰的有106人次(7.07%);血块收缩试验不合格需要淘汰的有91人次(6.07%)。结论血块收缩试验是反映血小板功能的重要试验,其应用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筛查,对提高机采血小板制品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有效的杜绝血小板制品"有量无质"情况的发生。该试验简便易行,成本较低,适合于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机采血小板前后献血者凝血参数的变化,探讨一次采集2个治疗量血小板对献血者安全的影响。方法以本站39名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其采集2个治疗量机采血小板前后PT、APTT、Fb、F、F、F等6个凝血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采集后Fb、F、F、F的含量较采集前降低(P<0.01),但仍在正常生理范围内;采集前后PT、APTT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凝血功能方面来说,捐献2个治疗量机采血小板对于献血者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56~60岁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在56岁前后献血前的外周血象变化,为我国安全实施推广高龄献血者的招募保留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血液中心2017~2019年56~60岁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自其首次捐献单采血小板共计6769人次的献血次数,按性别和年龄分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外周血象水平波动情况,有统计学差异则采用图基法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男性56岁前后和女性56岁前后各组外周血象水平,P<0.05。其中,女性56岁后与56岁前的Plt分别为(274.33±49.47)×109/L及(296.61±44.89)×109/L、RBC分别为(4.48±0.35)×1012/L及(4.4±0.3)×1012/L、Hb分别为(125.87±9.08)g/L及(128.33±8.79)g/L相比较,P<0.05,而其WBC分别为(6.29±1.36)×109/L及(6.26±1.46)×109/L、Hct分别为0.39±0.05及0.39±0.02相比较,P>0.05。男性56岁后与56岁前的Plt分别为283.94±59.63)×109/L及(283.5±62.7)×109/L比较,P>0.05,而其RBC分别为(4.94±0.39)×1012/L及(4.91±0.35)×1012/L、Hb分别为(137.15±12.83)g/L及(141.29±10.67)g/L、WBC分别为(5.77±1.23)×109 /L及(6.03±1.26)×109/L、Hct分别为0.42±0.03及0.42±0.03相比较,P<0.05。56岁后男性Plt与女性相比,P>0.05。56岁前后男性的RBC、Hb、Hct均高于女性(P<0.05)。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在56岁后献血前外周血象指标不合格率升高,P<0.05。结论 56~60岁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其血前外周血象水平在56岁前后有所波动,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因此现行政策下献血总体是安全的。但该人群生理调节功能有所下降,因此其献血前外周血常规需加强监测,以保障血液质量及高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次机采1、2 U血小板对献血者生理指标的影响及所得血小板的质量。方法抽选1次机采1、2 U血小板献血者各30名分为2组;采用美国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观察2组献血者机采后献血者Plt、凝血酶原消耗时间、血块收缩时间、束臂试验和所得血小板的含量的黏附、聚集功能及其生化指标。结果 2组献血者机采后献血者Plt、凝血酶原消耗时间、血块收缩时间以及血小板产品的含量、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功能及其生化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 U组6.6%,2 U组10%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重度不良反应。结论符合条件的献血者一次机采2 U血小板是有安全性和可行的,采集的血小板产品质量符合《机采成分血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单采血小板间隔时间由4周缩短至2周,探讨频繁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外周血血常规的影响。间隔期缩短至2周,并且每年献血24次后对献血者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2013年9月-2015年10月,间隔2周采集1次血小板,1年捐献血小板24次的献血者,观察分析每次捐献前外周血血常规参数。结果 58名献血者间隔2周捐献1次血小板,24次捐献前外周血血常规有一定的波动。Plt和RBC,第1次与第24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Hb和WBC,第1次与第24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采血小板献血间隔期短至2周后,献血者血常规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需要增加观察的时间,以确保献血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街头固定车屋开展机采血小板的优势,寻求解决临床血小板供应紧张的途径。方法对咸阳血站在站内和街头固定车屋开展的机采工作,从采集量、捐献人次、性别、年龄、职业、满足临床需求及机采血小板采集室环境监测和机采血小板质量检测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相同跨度时间段内,街头固定献血车屋机采血小板采集量比站内机采室增加了2 855 U,增长378.1%;机采捐献人次增加了1 354人次,增长209.0%。街头机采室环境监测和机采血小板质量检测均符合标准要求。结论在街头固定车屋开展机采血小板工作直观、方便、安全,且便于招募和采集,更有利于建立和壮大机采献血者队伍,满足临床血小板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长期高频血小板捐献者凝血功能及健康状况变化,探讨其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南阳市中心血站以最高频率(2周/次)连续捐献血小板≥24次的捐献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捐献者首次捐献血小板后(第1次检测)及连续单采血小板达6次(第2次检测)、12次(第3次检测)、24次(第4次检测)后,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小板采集后血常规参数、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叶酸、清蛋白及血栓弹力图相关参数。结果 4次血小板采集后血常规血细胞压积(Hc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Hct、MPV及PDW和第4次MPV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血小板采集后TPO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和第4次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次检测K值、α角及最大振幅(MA)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3次K值、α角及MA均显著低于第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年内未观察到每两周单采血小板2U的捐献者出血或血栓风险,健康状况良好,但捐献者TPO水平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碳酸钙口服片和咀嚼片对多次机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血清Ca2+和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016年6月15日至7月15日,于深圳市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的76例多次机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3组:碳酸钙口服片组(n=27,机采前20 min口服碳酸钙D3片1片),碳酸钙咀嚼片组(n=25,机采前20 min口服碳酸钙D3咀嚼片1片)非未补钙组(n=24,机采前未服用任何补钙制剂).采用MCS+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3组献血者血小板.并且分别于血小板机采前(机采前20 min),机采开始时,机采过程中(机采开始后约30 min),机采结束时,留取献血者静脉血5 mL.分别采用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3组献血者的血清Ca2+和PTH水平.于血小板机采结束后,向碳酸钙口服片组和碳酸钙咀嚼片组献血者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对所服用碳酸钙制剂的满意度.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3组献血者在血小板机采不同时间点的血清Ca2+和PTH水平,以及碳酸钙口服片组和碳酸钙咀嚼片组献血者对碳酸钙制剂的满意率.3组献血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血小板机采前、机采开始时,3组献血者的血清Ca2+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采过程中,碳酸钙口服片组、碳酸钙咀嚼片组及未补钙组献血者的血清Ca2+水平分别为(2.26±0.06)mmol/L、(2.28±0.04) mmol/L和(2.24±0.06)mmol/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7,P=0.04);碳酸钙口服片组与碳酸钙咀嚼片组,碳酸钙口服片组与未补钙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0.36);碳酸钙咀嚼片组与未补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采完成时,3组献血者的血清Ca2+水平分别为(2.25±0.06) mmol/L、(2.26±0.04) mmol/L和(2.17±0.05)mmol/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9,P<0.01);其中,碳酸钙口服片组和碳酸钙咀嚼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但是均高于未补钙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小板机采前、机采开始时,3组献血者的血清PTH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采过程中,碳酸钙口服片组、碳酸钙咀嚼片组及未补钙组献血者的血清PTH水平分别为(110±21)pg/L、(102±26) pg/L和(161±40) pg/L;碳酸钙口服片组与碳酸钙咀嚼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但是均低于未补钙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机采完成时,3组献血者血清PTH水平分别为(95±23)pg/L、(91±25)pg/L和(147±38)pg/L;碳酸钙口服片组与碳酸钙咀嚼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但是均低于未补钙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本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2份,均填写完整并收回.碳酸钙咀嚼片组献血者对碳酸钙制剂的满意率为92.0%(23/25),高于碳酸钙口服片组的59.3%(16/2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42,P<0.01).结论 血小板机采前20 min口服碳酸钙咀嚼片,可使多次机采血小板男性献血者于机采过程中及机采结束后血清Ca2+和PTH水平保持稳定.碳酸钙咀嚼片口感良好,服用方便,可用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