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现将我院1990-01~2004-01治疗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30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1986年以来,本中心血浆置换病房对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用血浆置换(PE)合并红细胞去除,并辅以小剂量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简介男2例,女1例,年龄54~71岁,临床表现均有头晕,颜面、手、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红细胞单采术在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Haemonetics MCS 全自动细胞分离机采集病人的红细胞,每例患者采集红细胞2次,每次采集三个循环,共采集红细胞1200ml(含Hct 0.80L/L)。结果 8例患者经过2次红细胞采集后复查血常规见红细胞计数,Hct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红细胞单采术能迅速降低病人的红细胞计数及Hct,同时口服羟基脲,效果满意,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孙云凤  蒋宁一  石丽红 《新医学》2011,42(4):268-268,27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静脉放血、化学治疗、干扰素治疗及骨髓抑制治疗。放射性核素磷[32P]是PV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因有引发继发性白血病的危险,临床应用较少。该文报道了1例PV患者先后经历了5次放射性核素磷[32P]治疗,一直较好地生存,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提示,放射性核素磷[32P]在PV的治疗中仍然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命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PV)是一种慢性克隆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现就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1 发病概况 PV发病率报道不一。早期统计每年 0 .6~1 8/ 10万。近期资料每年有 1.9/ 10万 (1935~ 1989年 ,美国 ) [1] 及每年 2 .6 / 10万 (1980~ 1984年 ,瑞士 ) [2 ] ,我国目前尚无大系列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全球发病男性略高于女性(1 2~ 2 .2∶1) ,年龄偏轻者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随年龄增长 ,发病率升高 ,发病高峰年龄为 6 0~ 80岁 ,高峰年龄段发病率可超过每年 2 0 / 10万。资料还显示PV的发病与人种有关 ,其中犹太人 ,…  相似文献   

7.
红细胞单采术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红细胞单采术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应用全自动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的红细胞 ,抗凝剂与全血比例为 1∶9。首次采集结束后 ,间隔 3d后进行第 2次采集 ,同时口服羟基脲治疗。结果  3名患者RBC及Hb降至正常水平 ,临床症状消失 ,出院后 6个月随访 ,状况良好。结论 单采红细胞术对降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红细胞数、Hb和Hct迅速 ,配合药物治疗 ,其效果快、操作简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系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粒系、巨核细胞持续过度增生的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红细胞量及全血总量绝对增多,主要表现为特有的紫红色皮肤、脾肿大、血液粘滞度增高等,形成血栓或出血,晚期可发生骨髓纤维化、骨髓衰竭,也可发展为急性白血病[1].目前通过血液成分分离机进行红细胞单采的方法治疗,可以快速降低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明显改善症状,而且比传统采用静脉放血的方法更方便、安全、有效.现对采集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少见、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造血系统疾病。血液学特征为骨髓造血功能亢进、红细胞数与血总量的绝对数增多、血粘度增加。临床特征为皮肤红紫、脾肿大以及出现血管性与神经性症状[1] 。笔者应用 CS- 3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 ,通过治疗性红细胞置换术 ( Therapeutic Red Cell Exchange,TRCE)治疗 1例重症 PV患者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 ,男 ,72岁。因发热半天 ,失语 ,四肢抽搐 3h而入院。患者半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自觉发热 ,未予重视 ,3h后突发失语伴四肢抽搐呈…  相似文献   

10.
红细胞去除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红细胞去除术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1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例.观察组应用红细胞去除术进行治疗,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对照组采用静脉放血疗法.结果 2组治疗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下降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红细胞去除术明显优于静脉放血疗法,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红系细胞异常增多为主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本站自1999年5月-2003年10月采用血细胞分离机作红细胞单采联合羟基脲、α-干扰素治疗PV患者13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原因未明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是以红细胞系统异常增多为主的一种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病人体内的红细胞及全血容量绝对增多,血液黏稠度增高,常伴脾肿大。病人皮肤红紫、头昏、头痛、高血压、肝脾肿大,还可有血管与神经系统症状。静脉放血是真性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2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行红细胞单采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采集前重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重点评估患者静脉并选择合适的静脉途径;采集中保持静脉采集通畅,保证足够的血液流速,观察不良反应;采集后复查血常规并输液,安全将患者送入病房。结果本组20例患者红细胞单采治疗过程顺利,均未发生低血钙综合征。采集治疗后,患者头痛、头胀、头昏症状明显改善,颜面部皮肤紫红缓解。结论做好采集前后的心理护理、采集中密切观察,积极处理出现的问题,是采集顺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1992年至今收治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误诊17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7例,年龄50~74岁,中位年龄60.5岁.本组均符合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15.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春光  张雅西 《新医学》1992,23(2):68-69
  相似文献   

16.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指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超过正常值,Hb、HCT亦相应增高的一种原因不明慢性进行性骨髓造血活性普遍亢进的疾病.属于骨髓组织异常增生的肿瘤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皮肤红紫和血管及神经系统为特征[1].  相似文献   

1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病凼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发病率国外报道为0.6~1.6/10万,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无明显地区差别。由于临床不多见,很容易发生误诊。对我院1997/2006年误诊的1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造血干细胞水平的异常克隆性疾病,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增高为主要特征。中位发病年龄6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相当。年发病率各家报道差别巨大。自日本的0.2/百万至瑞典歌德堡的28/百万。发病症状多样,涉及到多系统。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误治疗。2005—03/2007—02我们遇到4例分别从消化、心内、神经内科转入血液科,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病因不明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PV的红系祖细胞不依赖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内源性红系集落(EEC),并对其他多种造血因子敏感、存在凋亡异常、造血千细胞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受体和信号传导异常。最近研究表明PV、原发性骨髓纤维化(IMF)、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与JAK2酪氨酸激酶突变(JAK2 V617F)之间有密切联系。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导致酪氨酸磷酸酶活性改变是PV发病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资料【例 1】 男 ,6 0岁。因呕血、黑便半年余 ,加重 2天就诊 ,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合并消化道出血收入院。半年来曾因呕血、黑便以肺心病 2次住外院治疗。本次入院后经止血、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呕血停止 ,但仍有黑便 ,并因几次查血常规异常升高而转入血液科。转科后查体 :面部紫红色 ,球结膜充血 ,唇发绀 ,皮肤注射部位可见淤斑。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肝右肋下触及边缘 ,脾左肋下 2cm。血常规 :血红蛋白 2 10 g/L ,红细胞 6 70× 10 12 /L ,红细胞比积 0 5 8,血小板 35 6× 10 9/L ,白细胞 32×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