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桂林市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患病人群的抗体水平和腮腺炎病毒的基因分型,为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静脉血免疫球蛋白G抗体;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的病毒MuV小疏水蛋白基因的序列和基因型,构建SH基因亲缘关系树。结果 本次调查的桂林市263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抗体阳性率为81.75%,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P=0.668),但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16,P=0.003)。不同性别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3,P=0.092),而不同性别的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5,P=0.011)。有、无和流行性腮腺炎免疫史不详者三组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4.61,P=0.100;H=1.85,P=0.413)。从263份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6株腮腺炎活病毒和19例咽拭子核酸阳性标本,均为F基。结论 桂林市婴幼儿流行性腮腺炎免疫水平偏低;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桂林市腮腺炎流行主要是由F基因型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天津市健康人群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需求。方法2007年3月采集0~57岁健康人群608人份血样品,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运用直线相关分析抗体阳性率,保护率GMC与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分别为70.39%、16.78%和12.34%;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78%,65.79%和73.52%;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为2 488.10 IU/L、200.4 IU/ml和759.91 U/ml。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与发病率存在明显相关关系(P0.01),而GMC与麻疹发病率没有显著性相关;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阳性率、GMC与发病率无相关关系。结论本次调查显示2007年天津市麻疹人群抗体GMC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率和抗体水平较低,2剂次的麻腮风疫苗(MMR)纳入免疫规划既有助于消除麻疹,也有利于控制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前时代人群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解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疫苗前时代杭州城乡人群免疫状况,为制订免疫方案提供依据,并积累本底资料,于1995年对城乡<50岁的927人进行了腮腺炎血凝抑制(HI)抗体调查.结果:HI抗体阳性率为55.77%,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为3.06±3.61;城区HI抗体阳性率和GMRT分别为56.65%和3.11±3.75,乡村分别为54.61%和2.99±3.44;男性分别为54.55%和2.94±3.51,女性分别为57.05%和3.19±3.72;城乡或男女HI抗体阳性率和GMRT的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人群HI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先升后降,<5.5~9、10~14、15~19、20~29、30~39、40~49岁组的HI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28%、53.30%、75.17%、75.86%、61.60%、62.71%、65.75%,其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32.15,p<0.01).结果提示:10岁以下儿童,特别是1~4岁儿童是预防腮腺炎的重点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广元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免疫情况,找出免疫空白,加强防控。方法 2014、2018年两年分别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每年随机选择1个县区的210名健康人群作为监测对象,采集血标本进行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广元市2014年、2018年健康人群总体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62%和64.29%;两年抗体阳性率均是0~2岁组最低,3~4岁组升高,5~6岁组有所下降,15~岁组、≥20岁组最高;接种两剂次腮腺炎疫苗的人群抗体阳性率大于未接种、接种一剂次和接种记录不详人群;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4—2018年广元市共报告腮腺炎病例10 236例,发病年龄段以5~6岁、7~14岁为主,与抗体水平结果相吻合。结论 广元市健康人群腮腺炎抗体水平偏低,应加强重点年龄段人群的预防接种工作,必要时开展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8年绵阳市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抗体水平,为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按<18月龄、18月龄~、3岁~、5岁~、7岁~、15岁~、≥20岁组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健康人群,调查免疫史,检测血清流腮IgG 抗体。运用χ2 检验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结果 健康人群流腮IgG抗体阳性率为64.88%。7个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在13.11%~83.28%之间(χ2=556.000,P<0.05), <18月龄抗体阳性率最低,为13.10%,最高是3岁~组,为83.28%。随年龄增长抗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χ2=59.825,P<0.05)。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4,P>0.05)。有1剂次及以上免疫史人群抗体阳转率是76.81%,不同接种剂次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P>0.05)。 结论 绵阳市健康人群尚未形成预防流腮的有效免疫屏障,须尽早实行2剂次流腮疫苗的免疫程序,加强预防接种各操作流程的规范性管理。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儿童风疹、腮腺炎抗体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平  司源  关蓉晖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0):1229-1230
目的了解陕西省健康儿童麻疹、风疹、腮腺炎的抗体水平。方法采集1~14岁健康儿童血标本225份,检测麻疹、风疹、腮腺炎抗体。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维持>94%。城市儿童风疹和腮腺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1~2岁组最高(27.74%,28.94%),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农村儿童风疹和腮腺炎体阳性率1~2岁组最低(24.2%,21.2%),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结论陕西省健康儿童对风疹和腮腺炎的免疫力较低,有必要对所有1岁儿童接种麻风腮三联疫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济南市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控制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2。07年济南市各区(市、县)医疗机构诊断为腮腺炎的全部病例进行血清腮腺炎病毒IgM抗体检测。[结果]检测血清493份,腮腺炎病毒IgM抗体阳性的217份,阳性率为44.01%。腮腺炎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城区为32.55%,城乡结合处为26.19%,农村为62.76%(P〈0.01);1~3月为27.94%,4~7月为40.47%,8~9月为43.48%,10~12月为57.45%(P〈0.01);1~3岁为16.D0%·4~12岁为45.89%,13~20岁为56.58%,21~68岁为41.18%(P〈0.01);托幼儿童为24.56%,小学生为49.60%,中学生为53.62%,成人为46.55%(P〈0.01)。[结论]济南市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发病人群主要为中小学生和托幼儿童,腮腺炎病毒IgM抗体阳性率农村高于城区和城乡结合处。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 了解本市健康人群麻疹、腮腺炎、风疹的抗体水平。  [方法 ] 采集 0~ 5 0岁健康人群血标本 5 43份 ,检测麻疹、腮腺炎、风疹抗体。  [结果 ] 小于 8月龄组麻疹抗体GMT最低 ,接种麻疹疫苗后抗体GMT显著升高 (P<0 .0 0 1) ;小于 8月龄组及 8月龄组风疹抗体水平最低 ,1岁接种疫苗后风疹抗体显著升高 (P <0 .0 0 1)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有所下降 ,抗体阳性率维持在 85 %以上 ;小于 8月龄组及 8月龄组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最低 ,1岁以上各年龄组抗体水平显著上升 (P <0 .0 0 1)。  [结论 ] 上海市现阶段实行麻疹疫苗、MMR疫苗的接种程序比较合理和有效 ,但应该进一步开展上海市育龄期妇女风疹抗体水平调查和MMR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 ,研究预防未及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策略、育龄期妇女接种风疹疫苗免疫策略 ,预防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九江市健康人群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九江市健康人群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采集九江市浔阳区1~≥7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843人份,采用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检测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风疹抗体共检测血清843份,抗体阳性率83.51%,几何平均滴度(GMT)1∶93.96。腮腺炎抗体共检测血清834份,抗体阳性率71.46%,GMT1∶4.76。结论由于<5岁儿童风疹感染率为58.64%,腮腺炎感染率为38.58%,建议对≤5岁儿童接种风疹和腮腺炎疫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潍坊市健康人群风疹、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抗体水平和自然感染情况。方法采集潍坊市高新区1-≥70岁健康人群血清标本843人份,采集血球凝集抑制(Ⅲ)试验检测风疹和腮腺炎抗体。结果检测843份血清中的风疹抗体,抗体阳性率83.51%,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3.96。检测843份血清中的腮腺炎抗体,阳性率为71.46%,GMT为1:4.76。结论由于≤5岁儿童风疹感染率为58.64%,腮腺炎感染率为38.58%,建议对≤5岁儿童进行风疹和腮腺炎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行株基因型分布和变异情况。方法通过SH基因的序列分析,与其他基因型参考株进行同源性比较,构建亲缘进化树。结果17株病毒均属于F基因型,VAC-S79属于A基因型,各流行株间核苷酸最大差异为5.4%,与F基因型代表株Z77158(兰州)、Z77160(上海)核苷酸最大差异分别为4.8%和7.0%;与疫苗株的核苷酸差异为14.6%~15.9%。结论近2年北京地区流行的优势株为F基因型,未发现基因型间变异,但存在较大的型内差异,有变异增大趋势,需进行持续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健康人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体水平, 为制定水痘和带状疱疹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在河南省郑州、漯河、周口地区抽取的654名1~70岁健康人群进行血清标本采集, 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VZV-IgG抗体。结果河南省健康人群中血清VZV-IgG抗体阳性率为70.64%, 抗体平均滴度为(1 834.05±246.71)mU/mL;1~3、4~6、7~13、14~20、21~35、36~45、46~60 和61~70岁健康人群VZ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44%、35.89%、70.73%、88.75%、95.40%、97.78%、80.68%和56.47%, 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90.11±24.37)、(168.64±50.19)、(700.18±193.55)、(1 275.77±352.78)、(2 412.48±591.76)、(2 795.21±644.25)、(3 116.35±610.57)和(2 537.84±551.40)mU/mL, 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滴度均随年龄增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P=0.000);各年龄组不同性别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滴度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郑州、漯河和周口地区健康人群VZV-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5.64%、72.42%和60.43%, 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2 436.15±847.76)、(2 294.03±645.58)和(1 538.37±306.84)mU/mL, 不同地区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平均滴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河南省健康人群血清VZV-IgG抗体水平较高, <7岁儿童和>60岁老年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2009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和掌握江苏省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的麻疹免疫现状,对其抗体水平进行监测。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正常人群麻疹IgG抗体并计算阳性率。结果:2009年共监测5 075份标本,阳性率93.69%,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66,P〈0.01)。不同地区之间麻疹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异(χ2=151.97,P〈0.01)。结论:江苏省健康人群的麻疹抗体阳性率普遍较高,发生大范围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个别地区个别年龄组仍有阳性率偏低现象,应注意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18年输入性B3基因型麻疹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筛查和扩增麻疹病毒核酸阳性咽拭子及Vero/Slam细胞培养阳性产物。对麻疹病毒N基因羧基末端634个核苷酸片段进行扩增测序,比对分析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结果 分离获得2株麻疹病毒株,18条病毒核酸序列。所有福建株在亲缘关系上与WHO B3基因型参考株同属一个分支,其中标本MV18-41和MV18-42与2018年分离于中国香港地区的毒株(HongKong.CHN/35.18)核酸同源性为100.0%;其他毒株序列与2018年分离于日本的毒株(Mvs/Osaka.JPN/38.18/B3)同源性最高(99.9%)。福建株与除B3基因型外,23种WHO不同麻疹基因型参考株之间比较,福建株与B1基因型参考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性最小,分别为95.1%~95.4%和95.3%;与H1基因型参考株同源差异性最大,其中与中国目前优势流行的参考株MVi/Hunan.CHN/0.93/7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差异分别为88.7%~89.0%和87.3%;在病毒N蛋白羧基末端150个氨基酸位点上,福建株与疫苗株(Shanghai-191)之间存在13个变异位点,但这些位点并未引起该蛋白区域的功能变化。结论 福建省成功分离获得2株B3基因型麻疹毒株,B3基因型麻疹病毒是福建省发现的新基因型麻疹病毒,在补充和丰富福建省麻疹病毒分子流行病学本底资料的同时也进一步警示必需加强输入性病例的监测,才能更好地完成福建省麻疹病毒的控制和消除工作。  相似文献   

15.
RT-PCR快速检测腮腺炎病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腮腺炎病毒的核酸快速诊断技术。方法:在腮腺炎病毒核蛋白基因(NP)的保守区域设计一对半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和半巢式PCR方法扩增腮腺炎病毒特异性核酸片段。结果: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扩增腮腺炎病毒357bp和232bp的核酸片段,而对麻疹、风疹和流感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腮腺炎病毒的灵敏度,1次PCR可检测出10CCID50,2次PCR反应可达0.1CCID50。采用该方法从流行性腮腺炎患含漱液标本中能直接检出腮腺炎病毒核酸条带。结论:该方法能特异、敏感地检测临床标本中腮腺炎病毒,是快速诊断腮腺炎病毒感染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并分析乌鲁木齐市高新区3~15岁在校生腮腺炎病毒抗体水平,为腮腺炎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高新区六所学校3~15岁在校生共560人,采用酶联免疫法定性测定血清腮腺炎病毒抗体。结果 各年龄组腮腺炎病毒抗体总体阳性率为78.92%,7岁~和14~15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均为90%,其余各组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5岁~与12岁~达最低值;不同性别、民族腮腺炎病毒抗体阳性率无差异;常住户籍儿童抗体阳性率高于流动儿童,且抗体阳性率与接种剂次成正比。结论 高新区3~15岁在校生腮腺炎病毒抗体阳性率较低,为预防该疾病在本区爆发,各接种点应加强对流动儿童接种管理,提高适龄儿童含腮腺炎成分疫苗接种率,做好学前查验证及第二剂次加强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飒  陈艳  郭淑霞  张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100-3101
目的评价儿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组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在12~18个月接种过流腮疫苗的1~8岁儿童共769名,用酶联免疫法原(ELLSA)定性测定流腮IgG抗体。结果 1岁~组的抗体阳性率最低(31.15%),2岁~组抗体阳性率最高(67.19%),2岁~组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并进行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22,P﹤0.005),男女间腮腺炎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7,P﹥0.05),常住儿童抗体阳性率高于暂住人口(χ2=3.92,P﹤0.05)。结论石河子市儿童接种1剂次腮腺炎疫苗后,腮腺炎抗体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建议采取2剂次的接种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河南省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16485例,发病率为17.53/10万;90.80%的病例集中在2-15岁人群,以学生最多,男女发病比为1.78:1;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每年的3-7月和次年1月多发。结论河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处较低水平,但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疫情监测和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