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有两种:一种是“完全”蛋白质组学,目的是检测一种细胞类型或一种组织内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另一种是“差异”蛋白质组学,主要是筛选和鉴定不同种类或状态下各样本之间蛋白质组的区别与变化[1]。1蛋白质组学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概念与意义蛋白质组学(  相似文献   

2.
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蛋白质组是指一种细胞、组织或有机体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双向电泳、质谱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复合物纯化技术、酵母双杂交系统、噬菌体显示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本文对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技术方法以及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原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人类基因组图谱构建的完成 ,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 (post genomeera)。蛋白组学 (proteomics)成为大规模、高通量蛋白质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 ,为人类疾病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1,2 ] 。环境理化生物因素暴露可改变蛋白质组的表达 ,导致疾病的发生。人类蛋白组组织(humanproteomeorganization ,HUPO)的成立大大促进了环境与蛋白质组的交互作用的研究[2 ] 。一、蛋白质组和生物标志物1.蛋白质组 (proteome)和蛋白质组学 :最早见于 1995年[3 ] 。蛋白质组指细胞表达的蛋白质整体。尽管一机体不同细胞的基因组基本相同 ,但由于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蛋白质组是指一种细胞、组织或有机体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双向电泳、质谱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复合物纯化技术、酵母双杂交系统、噬菌体显示技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本对蛋白质组和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技术方法以及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原医学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是目前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最常用蛋白质的技术,通过利用蛋白质的等电点与分子量特性将蛋白质分离,与质谱技术(mass spectrometry,MS)联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细胞或组织样品中整体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情况〔1-2〕。然而实验操作过程中,双向凝胶电泳图谱中的蛋白质点的分辨率与重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细胞或组织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及其表达模式,其三大基本支撑技术是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营养蛋白质组学应运而生,迅速成为营养学研究的新前沿.本文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技术及其在营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细胞或组织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及其表达模式,其三大基本支撑技术是双向电泳技术、质谱技术以及计算机图像分析与大规模数据处理技术。随着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营养蛋白质组学应运而生,迅速成为营养学研究的新前沿。本文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技术及其在营养学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组(proteome)是指细胞或组织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集合体,而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则是指研究蛋白质组的科学。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蓬勃发展。但是,蛋白质才是生物体执行功能的直接载体,使得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尤显重要。而脑在解剖、组织、细胞以及分子水平的复杂性,为利用蛋白质组学的高通量、高效率分析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分类、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研究不同细胞或组织表达的全部蛋白质数据库的构建与细胞在不同状态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已成为研究热点,标志着蛋白质组学1日寸代的到来。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比传统的凝胶电泳、Westem blot和ELISA更为方便和快速的研究蛋白质的方法。本文主要从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分类、研究与应用进展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了极低浓度氢醌(HQ)刺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蛋白质表达差异,用肽指纹图谱初步鉴定了数个差异蛋白,有助于阐明低剂量化学物刺激诱导细胞应答反应的分子机制,为发展低剂量毒物测试系统,建立正确的环境污染物的危险度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卵泡液是由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和膜细胞等共同分泌的一种含多种蛋白质的生物液,其作为卵母细胞生长的微环境或培养基,直接影响到卵泡的发育和卵母细胞的成熟。过去十几年,对卵泡液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新蛋白筛选及疾病相关蛋白等的识别上。本文从卵泡液新蛋白的筛选、年龄相关生物学标志鉴定、确定卵泡成熟标志、疾病相关标志的筛选和体外受精(IVF)成功的标志等5方面介绍近年卵泡液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筛选和鉴定某些生殖和发育相关的关键蛋白,并可能成为卵泡液中的生物标志,可用于预测卵母细胞的质量、受精及胚胎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质谱技术不断发展,精子蛋白质的检测已实现高通量化,蛋白质组学也成为研究精子的重要工具之一。概述人正常精子的蛋白质组学、精子获能相关的蛋白质组学及临床上少、弱、畸形等异常精子的蛋白质组学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蛋白质组学对睾丸组织特异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testis specific,GAPDHS)、外致密纤维蛋白(outer dense fiber protein,ODF)、A激酶锚定蛋白(A kinase anchoring protein,AKAP)及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等蛋白结构、功能及丰度改变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增进对精子发生、精子功能及受精机制的理解;同时筛选出部分关键蛋白,如人可溶性半乳糖凝集素3结合蛋白(lectin galactoside-binding,soluble 3 binding protein,LGALS3BP)、组蛋白丛1 H2ba(histone cluster1,H2ba,HIST1H2BA)、苹果酸脱氢酶2(mitochondrial malate dehydrogenase 2,MDH2)等可能成为男性不育病因分析及研究的靶标,对探索男性不育机制、探索男性避孕新靶点有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Scientists have long been interested in measur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imuli on protein expression and metabolism. Analytical methods are being developed for the automated separ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all of the proteins within the cell. Soon, investigators will be abl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an experiment on every protein (as opposed to a selected few). This review presents a discussion of recen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proteomics in addition to exploring current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16.
马鹏  余开焕  任俊  宋湧  汪逵 《职业与健康》2011,27(16):1895-1897
蛋白质组学是以双向凝胶电泳、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分析三大技术为支撑,从整体生物机体的角度研究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蛋白质。作为研究胰腺炎的新方法,蛋白质组学在寻找和发现这类疾病新的标志物、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开发新的药物治疗靶点、预测疾病的转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其方法应用于肺癌的相关研究,有助于揭示肺癌的发病机制、寻找早期诊断标志物、预测转移与预后及选择治疗方案。科学的内部矛盾以及科技进步推动着肺癌蛋白质组学的不断发展,其发展是一个从还原论到系统论,最终实现还原论与系统论辩证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Proteomics and its role in nutrition research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ang J  Li D  Dangott LJ  Wu G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06,136(7):1759-1762
There are approximately 100,000 proteins in humans with variou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The complement of proteins in the organism as well as their interactions is defined as the proteome. Its analysis (proteomics) by highly specific, sensitive, and accurate MS has been made possible with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or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of proteins and large peptides. Currently,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roteomics technologies involve either specific digestion of proteins (the bottom-up approach using 2-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multidimensional protei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or direct analysis of intact proteins after their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the top-down approach and 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Proteomics holds great promise for discoveries in nutrition research, including profi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etary and body proteins; digestion, 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of nutrients; functions of nutrients and other dietary factors in growth, reproduction, and health; biomarkers of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disease; and individualized requirements of nutrients. The proteome analysis is expec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major nutrition-associated problems in humans and animals, such as obesity,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ncer, aging, and intrauterine fetal retardation.  相似文献   

19.
20.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进展期与好转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进行差异表达的蛋白分析,鉴定与结核性脑膜炎相关的蛋白质。方法取进展期与好转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脑脊液全蛋白,软件分析找出差异表达蛋白,再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期与好转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总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产生差异的点有68个,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10~100)×103,等电点值为pl3~pl10;鉴定出3个与结核性脑膜炎相关的蛋白质,分别为超氧化物歧化酶、视黄醇结合蛋白及38×103糖脂蛋白。结论 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有可能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候选标志物、治疗或疫苗候选物,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