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考察复配抗生素粉针后静脉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变化。方法:将28个厂家产效期内青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等62种粉针剂溶配于100ml氯化钠注射液中,利用库尔特计数仪计数直径大于2.0,5.0,10.0,25.0μm的粒数,得每1ml复配液所含抗生素粉针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复配后有46个批号的制剂不含25.0μm以上的粒子,占样品总数的74.19%,6批制剂不含10.0μm以上的微粒,1批制剂不含5.0μm以上的粒子,分别占9.68%和1.61%,含2.0μm以上粒子数<1000个/ml的有5批,占8.06%。结论:各样品基本符合美国药典注射用抗生素粉针剂不溶性微粒的限度要求,但不同厂家、来源和批号的产品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2.
3.
侯亚平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0,(5)
大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国药典》对输液中不溶性微粒进行了严格的限量控制。静脉用中药注射液是与大输液相类似的无菌制剂 ,我院临床上通常是将茵栀黄注射液、苦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加入输液中与输液同时静脉滴注。为了考察静脉用中药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分布情况 ,笔者作了如下实验。1 仪器与药品双人超净工作台 ,SED— 2 0 2型 (安徽蚌埠净化设备厂 ) ;KF- 4型微粒计数器 (湘西仪器仪表总厂天平仪器厂 )。氯化钠…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5种中药注射剂加入输液后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方法:模拟临床用量在2种常用溶媒中稀释成输液,测定5种中药注射剂在输液不溶性微粒。结果:5种中药注射剂的原药不溶性微粒符合规定,但配成输液后其不溶性微粒大量增加,其中2种不符合《中国药典》对静脉注射剂的要求。结论:输液加入中药注射液后不溶性微粒的明显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9种中药注射液不溶性微粒的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探讨中药注射液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将9途中药注认分别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中,用微粒分析仪对其微粒进行测定。结果:≥10μm的微粒显著增加。结论:应在提高输液质量要求的同时提高静脉注射针剂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七种中药注射液与输液配伍后的不溶性微粒考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静脉输液中微粒过多会造成局部血管堵塞 ,供血不足 ,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牙肿、过敏反应、热源样反应等[1]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起效快、作用持久、副作用小 ,临床上常与输液配伍静滴 ,而其与输液配伍后 ,配伍液的澄明度合格但不溶微粒超标 ,潜在危害较大。本研究对几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的配伍液进行了不溶性微粒检测 ,证实了输液配伍后澄明度合格而不溶性微粒超标的可能性 ,并观察到不同粒径的不溶性微粒倍增程度不同。1 材料与仪器1 .1 实验材料 :葡萄糖注射液 ( GS,…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静脉用中药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数目及各环境因素如洁净程度、放里时间,温度等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纯中药针剂和与输液配伍后在各考察因素条件下不同时间点采取的样品,采用智能输液微粒分析仪测定微粒数目。
结果 7种纯中药针剂不溶性微粒较多;临床非洁净条件下的配伍可增加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数1:在15,25℃条件下随放里
时间延长,经配伍的含中药注射别的输液中10≥μm微粗数明显婚加;而在20℃条件下其变化不大。在相同放里时间,巧,
25℃时多数样品中≥10μm,≥25μm不溶性微杜数明显高于加℃时的数目。结论生产厂家应进一步改善制剂工艺,提高
产品质童。提示临床应在洁净环境、适当温度(20℃较好)及临用前配伍药品,并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滴注完毕。 相似文献
9.
光阻法检查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存在可直接影响注射液的质量 ,中国药典 1995年版前只规定采用显微镜法对其进行法定检查 ,而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光电检测方法 ,例如USP2 4版收载了光阻法 ,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中检测方法是原有显微镜人工检查法和光阻法并列。以下对光阻检测法做一简介。1 检测原理含有一定微粒的液体流经一狭长检测区时 ,与检测区垂直的入射光被微粒所阻挡 ,产生一定程度的遮光现象 ,从而投影在光电接收器件上的透射光强度会有所减弱 ,根据理论公式[1] ,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大小与阻挡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 ,不同截面积的粒子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中药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所致临床不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药粉针与中药水针中的溶性微粒进行对比,同时阐述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从而确定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是潜在的、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大气污染颗粒物已成为全球人口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直接相关。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2.5,PM2.5)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有效干预已成为我国国民基本的民生需求和医药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关联规则挖掘和共词聚类分析等方法,从国内PM2.5研究团队、研究单位地区分布、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及健康相关研究热点等方面,对2003—2013年国内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中大气颗粒物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为相关研究人员,特别是医药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及时、快速了解国内PM2.5研究信息和发展动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参莲方对颗粒物(PM)暴露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究其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参莲方低、高剂量组(4.32、8.64 g·kg-1)、罗氟斯特组(3.46 mg·kg-1),每组10只。预给药灌胃1周后,于第8天和第11天除正常组滴注生理盐水外,其余组气管滴注PM混悬液建立PM暴露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继续给药至实验结束。末次染毒48 h后检测大鼠肺功能。随后处死大鼠,观察肺部形态学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肺部CD68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肺损伤标志物肺表面活性物质A(SP-A)、克拉氏细胞分泌蛋白16(CC16)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IL-1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功能下降,肺组织出现明显组织结构损伤,并有明显的PM沉积和CD68阳性细胞浸润,肺组织炎症因子IL... 相似文献
13.
14.
静脉药物配置环境下13种中药注射剂配置后不溶性微粒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13种中药注射液在静脉药物配置环境下配置后在不同时间及不同药物浓度中的不溶性微粒。方法:模拟临床输液配置操作过程,对浙江省中医院临床常用中药注射液配置后,采用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测定进入病人静脉前液体中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药物配置后的不溶性微粒数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药物浓度增大,不溶性微粒数增多;输液配置完毕后,放置时间越长,不溶性微粒数越多。结论:我们在配置静脉输液时要根据临床规定用量,控制药物的浓度,不宜过大;输液配置完毕后要尽快用于病人,减少输液的放置时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改变,在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服务模式成为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改革过程中探讨的热门领域和实践前沿[1]。我院于2001年成立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并在3年临床实践中与临床药学服务相结合,不断探索和研究临床药学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以期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1·1收集2001年8月~2004年8月我院住院病人数量和静脉配制中心静脉输液配制的数量、品种及金额等情况。1·1·2随机抽取2001年8月~200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肿瘤科、妇科、产科住院输…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栝楼不同部位(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对卷烟烟气总粒相物(Total particulate matter,TPM)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增殖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TPM诱导BEAS-2B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0μg·mL-1TPM)、红霉素组(阳性对照,10μg·mL-1TPM+5μg·mL-1红霉素)及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不同浓度给药组[10μg·mL-1TPM+400、800、1200 ng·mL-1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正丁醇提取物)]。药物作用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IL-6、IL-8、TNF-α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IL-8和TNF-α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BEAS-2B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细胞上清液中IL-6、IL-8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细胞IL-6、IL-8、TNF-α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组的瓜蒌皮、瓜蒌子、天花粉均可以促进BEAS-2B细胞的增殖(P<0.05,P<0.01);400、800、1200 ng·mL-1瓜蒌皮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6、TNF-α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800、1200 ng·mL-1瓜蒌皮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8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400、800、1200 ng·mL-1瓜蒌子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8、TNF-α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400、800、1200 ng·mL-1天花粉组的细胞上清液中的IL-6、TNF-α含量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栝楼不同部位(瓜蒌皮、瓜蒌子和天花粉)正丁醇提取物可能通过促进BEAS-2B细胞增殖,抑制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2):152-153
目的:分析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退药现状和原因,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年1月至12月静配药物调配中心的退药共11948份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退药原因主要有医师因素、护士因素、患者因素和药品因素等。结论:应通过优化PIVAS退药流程、规范退药管理、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以及与药师的沟通协调来减少退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2005年8月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目前为十一个病区提供抗肿瘤药物的配置。由药师负责收方、审核、发药、复核等工作,并根据抗肿瘤药物的相互作用、剂量强度、不良反应等来安排批次(给药先后顺序)。发现疑问及时与病区核对医嘱,改变了以往由中心药房按病区汇总发药,药师无法核对医嘱,很难发现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同时避免了因医生、护士等非药学专业人员对药学专业知识不如药师深入、全面,难以发现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实践证明,药师在药物配置工作中认真审核处方、医嘱,是有效减少不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是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