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肺癌新辅助放化疗、全肺或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较高,探讨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预防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痿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12月在18例行新辅助治疗后全肺或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中采用带蒂肋间肌瓣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其中右全肺切除3例,左全肺切除8例,右上肺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2例,左上肺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3例,左上肺支气管肺动脉双袖式肺叶切除2例.结果:18例肺叶或全肺切除术中预防性采用带蒂肋间肌瓣者全部临床治愈,无术后血胸、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11.4天.术后1月开始行术后辅助化疗3~6周期,术后随访6月以上无1例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结论:肋间肌瓣由于血供丰富,取材方便,创伤小.包埋加固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预防支气管胸膜瘘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尤其用于新辅助治疗后、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或支气管成形术的吻合口的加固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是一种可行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慢性结核性脓胸外科治疗及2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科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80例慢性结核性脓胸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230例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双侧2例),41例采用胸廓成形术,9例采用胸膜肺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例脓腔全部清除、瘘口闭合、肺内结核病灶稳定、肺功能明显改善,其中2例胸廓成形术后形成漏道经再次手术愈合。结论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治疗的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闭合器闭合法对肺癌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BPF)发生的影响。方法将肺癌肺部切除术患者142例依照采用支气管残端处理法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47例采用单纯结扎法,B组47例采用单纯间断全层缝合法(Sweet法),c组48例采用单纯支气管闭合器闭合法;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支气管胸膜瘘发生情况。蛄果3组患者的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分别为6%(3/47),4%(2/47),4%(2/47)和5%(2/48),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肺癌切除术后采用支气管闭合器闭合法的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与其他方法相比差鼻不大.在可接警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结核病变与气胸的关系,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09年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62例气胸中经过休息,胸穿排气肺复张11例(17.74%),胸腔闭式引流复张34例(54.83%),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治愈8例(12.90%),进展为脓气胸并支气管胸膜瘘6例(9.67%),经胸改加肺瘘修补术治愈,因肺结核空洞破溃而行肺叶切除术2例(3.22%),因肺结核严重,呼吸衰竭死亡1例(1.61%)。结论:肺结核并发气胸时,症状急,病情重,及时恰当的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胸膜瘘为肺、支气管和胸膜腔间相互穿通所形成的瘘管,多见于各种类型肺结核行肺切除手术的病例.尽管现代胸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以及抗结核药物化疗的快速进展,使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已大大降低[1],但目前仍有1%~3%的患者并发此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包虫并发肝支气管胆瘘形成的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颀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9年6月收治了囊性肝包虫病合并胆瘘病例44例的临床资料,均行外膜内完整摘除术与肝切除术,观察并分析术中所见胆瘘不同的解剖特点,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本组患者采用的两种治疗方法均获治愈,囊腔引流管拔除时间为8~60天。平均15天。结论: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与肝切除术作为治疗肝包虫并发肝支气管胆瘘的两种常用根治术式,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咽瘘是全喉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7.6%~65%。咽瘘一般发生于术后7~14天;一旦发生,病人的精神压力、经济负担均较大,所以减少咽瘘发生率是全喉切除术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1998~2007年共施行全喉切除术53例,发生咽瘘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尿石症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27例妊娠合并尿石症患者,其中14例肾绞痛合并轻度梗阻或感染者行保守治疗,12例结石合并重度感染、梗阻或肾功能不全者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或经输尿管逆行插入双J管引流,1例左输尿管结石合并脓肾者行开放性肾切除术一结果:除1例出现胎膜早破而胎儿流产外,全部病例均获良好疗效,孕妇症状明显好转,肾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肾绞痛合并轻度感染及梗阻者,可保守治疗。结石合并梗阻及严重感染、肾功能不全者,应行外科治疗。依患者个体情况决定外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老龄肺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108例60至76岁老龄肺癌的诊断及治疗。71例纤维支气管镜检阳性,开胸诊断37例。病肺切除89例,开胸探查活检19例。结果:本组108例病人中95例随诊,未切除组12例,8例术后化疗,生存期9至18个月。肺段切除11例,生存期2年6例,2至3年6例。肺叶和全肺切除71例,1例术后半年死于支气管肺炎合并右心衰竭。5年生存率36.8%。结论:老龄肺癌发病率逐步增多,对老龄肺癌患者应及时诊断,尽早行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年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发生胰瘘合并出血的原因及抢救治疗措施。方法:川顺分析我院2006年6J{一2叭0年12月进行的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历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胰瘘1例,经引流管冲洗后胰液减少后拔管痊愈而出院发乍胰瘘合并出血1例,经非手术抢救成功而带管出院。结论:引流通畅、持续冲洗、合理使用止血约及抑酶约物、及时输血足抢救胰瘘台序H;血强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6月~2009年6月74例肺结核患者分别给予X线和CT影像学检查,对比X线和CT影像两种表现,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4例中X线平片显示52个空洞,CT显示113个;X 线显示空洞引起肺内支气管播散11例,CT显示24例;X线平片显示空洞周围卫星病灶47例,CT 显示72例;X线显示结核空洞外侧胸膜增厚5例,CT显示10例;X线无1例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CT显示纵隔内及肺门旁淋巴结肿大4例,少量胸腔积液6例.统计学显示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在空洞型肺结核诊断中作用大,其诊断肺结核准确率明显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穿刺手术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结核性胸膜炎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采用胸腔穿刺术抽胸水后胸腔注射尿激酶;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胸水,胸腔内不注射尿激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胸膜肥厚、粘连程度.结果:治疗组胸膜肥厚、粘连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疗效肯定,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处理方法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收集2002年7月~2009年5月期间收治先天性耳前瘘管合并感染104例,分析其不同处理感染的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疗效。结果:104例患者均获痊愈。感染控制后行瘘管切除29例,复发1例,二次手术治愈;感染期手术治疗75例,2例复发,二次手术治愈。结论:合理的切开引流及脓腔冲洗,对迅速控制瘘管感染至关重要;及早彻底切除病灶是治疗耳前瘘管较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管引流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于2005年8月~2009年8月对收治的直肠癌患者进行了保肛术并对实施三管引流的患者实施了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吻合口瘘6例,经三腔引流管治愈,1例患者因出现腹膜炎、发热而行结肠造瘘,其余患者均临床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5.2±10.8)d。结论:三管引流法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疗效明显,操作方便,辅以必要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治疗方法,观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院住院诊治的1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胸膜腔穿刺抽气、单纯胸腔闭式引流、胸腔闭式引流加用药物胸膜固定术、腋下小切口手术和胸腔镜手术等方法治疗。结果:本组1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均治愈出院,单纯采用胸膜腔穿刺抽气治疗者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者复发率较高,腋下小切口手术以及胸腔镜手术者未有复发。结论:对气胸长期不愈又不适宜手术治疗者可用药物胸膜固定术;腋下小切口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宣降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者37例,采用自拟宣降平喘汤治疗,每日煎服1剂,分上下午各服1次,7剂为一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呜音明显消失,有19倒,占51.4%;显效:喘息症状及肺部哮呜音明显好转,有7例,占18.9%;好转: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有好转,有6例,占16.2%;无效:喘息症状仍明显,有5例,占13.5%。总有效率86.5%。结论:宣降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时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行PPH术的46例重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结果:本组46例手术时间为10~40min,平均16.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术后发生尿潴留12例;术后吻合口即刻出血21例,迟发型出血1例;肛门疼痛8例;术后1月发现吻合口狭窄1例,无直肠阴道瘘。结论:PPH治疗重度痔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通过规范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大多数并发症均可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老年急性胆囊炎病变的最佳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来收治的7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病员的外科处理方式。结果:单纯行胆囊切除54例,行胆囊造瘘7例,胆囊化学性切除2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0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5例。治愈72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7.7%。结论:老年性胆囊炎如无绝对禁忌证,应及早手术治疗,并重视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这样才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结果:本组20例患者中婴幼儿哮喘5例,3岁以上儿童哮喘1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3例。结论:对患者进行积极宣传教育,使患者能够规范用药,控制或减少发作,同时注意改善生活和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或触发因子,参与正常的体育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2例首程单纯放射治疗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时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3%碳酸氢钠水溶液合漱,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计划的、系统的、全程的护理干预。结果:放射治疗后4周,干预组口腔黏膜炎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口腔黏膜反应,延缓黏膜炎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放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