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易敏  杨晓琴  刘雅娟  张波 《护理研究》2009,23(32):3006-3006
随着人们对艾滋病、乙型肝炎等血源性传播疾病认识的逐渐提高,医用乳胶手套成为医护工作者进行自我保护和防止病原菌交叉感染的重要保护措施.但是直接与皮肤接触有可能引起变态反应[1].薄膜手套单薄、易破、不耐用,达不到自我保护作用.为此,我们采用薄膜手套隔离乳胶手套法进行操作,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实习护生医用手套使用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在临床护理操作时医用手套的使用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 对在我院实习的大专以上实习护生中随机抽取1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医用手套使用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100份问卷中,有18%的护生错误地认为戴手套可以替代洗手;护生普遍对无菌手套、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PE薄膜手套的使用指征模糊,唯有换药时戴无菌手套回答正确率最高,达85%.结论 手套使用是职业防护的薄弱环节,实习护生在这方面知识比较缺乏,应高度重视并给予实习护生全面系统的医院感染控制知识教育,加强自我防护,有效地控制医院获得性感染.  相似文献   

3.
薄膜手套隔离法防治乳胶手套引起的接触性皮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手术医生、护士因为职业的需要必须戴手套工作,并且使用频繁、接触时间长.但乳胶手套可导致手部皮肤发生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其特点为在接触后6~48h出现手部皮肤瘙痒、干燥或皲裂,常伴红斑和水疱,严重者造成局部红肿,大面积溃烂.我们采用PE薄膜手套隔离法进行防治,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术中手套微穿孔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和分析手术中手套微穿孔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护。方法:收集7个科室手术用乳胶手套共390只,于术后采用水密封法检测微穿孔。将数据按术者角色、手术种类、手术持续时间及微穿孔部位等编码,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微穿孔与有关因素的相关性。同一因素内两两比较用χ2检验。结果:微穿孔率为19.2%,微穿孔的发生与术者角色(Wals=19.475,P=0.000)、手术种类(Wals=29.132,P=0.000)、手术持续时间(Wals=8.858,P=0.014)、手套层数(Wals=7.234,P=0.007)和器械传递方式(Wals=6.791,P=0.009)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骨科与整形外科手术,术者与器械护士的手套微穿孔发生率高;手术持续时间越长,微穿孔发生率越高;右手穿孔占61.3%,左手穿孔占38.7%;拇指占28.0%,食指占42.7%,中指占13.3%,环指占2.7%,小指占1.3%,手掌占12.0%。双层手套及器械盘传递方式微穿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术中手套微穿孔发生与手术种类、术中角色和手术持续时间相关。采用器械盘传递器械,戴双层手套;缩短手术时间或在手术中更换手套,有利于降低手套微穿孔的发生率,对保护手套的完整性,防止双向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鼻骨骨折、鼻出血、鼻窦炎等较常见。为减轻患者疼痛、防止术后局部组织充血或出血,术后需放置冰袋冷敷,传统方法使用的医用橡胶冰袋体积大、不易固定、接触不紧密。2008年2月以来,我们应用一次性乳胶手套制成冰袋冰敷患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制作:一次性乳胶手套(7.5号),检查有无漏水,在手套内面结扎手套拇指、无名指、小指,保留手套中指、示  相似文献   

6.
周艳  商临萍 《护理研究》2023,(9):1612-1615
对连续静脉采血时是否可以进行手套消毒、手套消毒效果、手套消毒次数、更换手套是否进行手卫生进行综述,指出国内尚缺乏对手套类型和消毒剂更优搭配的相关研究,在进一步研究中除了考虑消毒剂与手套类型的搭配时,还应探索手套消毒时间和剂量的最佳应用,达到科学、经济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中戴手套情况及影响戴手套操作因素的调查,结合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时戴手套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临床护理人员在进行抽血等护理操作中使用医用手套的比例低,不同工龄和职称的护士在护理操作时戴手套情况都有显著的差异性,随着工龄的增加和职称的提高,护士在护理操作时戴手套的意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也增强。影响戴手套操作因素的调查中戴手套时影响操作和担心病人有意见占相当比例。结论应加强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的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制定相关措施和保障制度,以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感染率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如何选用优质的乳胶手套替代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 :医院想限制乳胶手套的使用并用无粉末产品替代 ,这样做是否会引起健康和安全风险 ?答 :虽然使用天然橡胶手套的替代品减少了暴露乳胶抗原的机率 ,但是化学合成手套并非十全十美。关键问题是化学合成手套对于细菌、病毒或者血液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例如 :乙烯基手套通常较乳胶手套保护性差 ,且易受损。而诸如睛类、氯丁、热塑合成橡胶之类的新型合成手套能提供相似或更好的保护性和持久性。同乳胶手套一样 ,化学合成手套也能导致过敏反应。它们可能留有类似在乳胶中发现的化学添加剂 ,因为两者的生产过程类似(即硫化作用 ) ,化学合成手…  相似文献   

9.
<正>无菌乳胶手套是手术室最常用的一次性医疗物品之一,也是外科手术必不可少的用物。在手术室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乳胶手套除了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无菌,预防医源性感染,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污染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体位摆放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材料:一次性乳胶手套一副、生理盐水500 ml、丝线。制作方法:一次性手套内灌注500 ml生理盐水,手套口丝  相似文献   

10.
史香云  王海英  曹瑞兰 《全科护理》2008,6(35):3208-3208
骨科手指外伤清创时,由于伤口出血多,有效的止血很有必要,而每次在病人上臂打气压止血带止血又比较繁琐,加之病人感觉很不舒服,可以在消毒、麻醉、铺无菌巾后,拆开无菌手套包装,用剪刀剪下乳胶手套边上的皮圈,在患指根部扎紧,打活结。皮圈弹性好,可以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也可将用过的手套剪下皮圈后扔掉,皮圈随整理好的清创包一起消毒后备用。  相似文献   

11.
刘丹  胡英莉  孙红  袁秀芳  周文华 《现代护理》2007,13(5):1213-1214
目的了解急诊医护人员手套应用的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对在急诊工作的医护人员,在未干预、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记录更换手套的应用情况。结果医生在接触病人时的手套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接触自身时的正确率;护士在接触自身时的手套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接触病人时的正确率;在接触自身时手套使用的正确率上,护士显著高于医生。结论急诊医护人员手套使用是职业防护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2.
庄玉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4):3282-3282
胸腹部或面颈部烧伤患者使用听诊器听取心率或呼吸音时,由于皮肤破损和创面渗出,用后听诊器往往会留有患者体液,一旦消毒不够彻底,再给其他患者使用时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结合长期的临床工作,发现一次性薄膜手套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手套对术中医患双方起到保护作用[1]。但手术操作中手套破损现象很普遍,尤其是骨科手术,接触锐利器械、骨碎片等机会较多,导致手套破损的几率增大。笔者对骨科手术手套破损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4.
戴无菌手套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教材上介绍戴无菌手套的方法是:左手持手套的反折部位,右手对准五指戴上(在操作过程中,先戴左手或右手都行);然后,用已戴手套的右手插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面内部,左手对准五指戴上。其缺点是:这样戴第1只手套没什么问题,而戴第二只手套时,在手背侧,手套的外面极易卷进去,与皮肤接触,造成手套污染。笔者自1999年9月始使用一种新的戴手套的方法,经临床和教学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戴无菌手套的新方法——三角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传统方法戴无菌手套,最突出、最难克服的问题是:戴第2只手套时,手套外面(无菌面)内卷造成无菌手套污染。笔者通过不断的观察、尝试、实践,根据物理力学知识找出了造成该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改良了无菌手套的戴法,在教学实践中收到极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乳胶外科手套的缺陷安徽省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233000)蒋萍,姜从桥一百多年前乳胶手套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技术,防止手术人员免于接触强的消毒剂而引入手术室。使用中发现有三大明显的缺陷,本文就这一问题及对策作一综述。1.手套润滑粉末最初使用的乳胶手套是煮...  相似文献   

17.
所有侵入性医疗护理操作,常规需要戴无菌外科手套,以防病原体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双向传播。自100多年前无菌手套被引人手术中,外科手套根据医疗需求,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如去蛋白天然橡胶乳胶和三层无菌手套技术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无菌外科手套的发展历程与最新进展、制作材料、防护功能及破损风险因素等作一综述,指导医务人员正确选择外科手套。  相似文献   

18.
把普通的胶手套的指头部分一个个剪下来备用,当自己手指不小心受伤的时候就把相应的胶手套的指头套在受伤的手指上如果有松动就拿一点胶布或创可贴把指套的口包住那么就不会掉下来了。这样做又可以保护到受伤了的手指头不会接触到细菌,又方边工作,例如为病人打针、抽血不用整只手戴手套,不会没有了手感,而且这样一天下来手也不会有汗也可以有效保护我们护士姐妹的纤纤玉手。  相似文献   

19.
顾敏霞  陈萍 《护理与康复》2008,7(6):465-466
无菌乳胶手套是外科手术必备物品之一,在手术过程中,常因手套破损或手套尺寸不合适等原因,使这些未使用过的手套被丢弃。本院手术器械小组将这些手套收集后,制作成标本取物袋、血管牵引带、细引流皮片等,经环氧乙烷灭菌后应用于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常用化学消毒剂对不同材质医用手套渗透性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医用手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染料渗透试验方法,对某省部分医院门诊医疗操作中医用手套重复使用或消毒剂消毒后重复使用的情况及手套的渗透性进行评价。结果 静脉采血过程中一次性医用手套的使用率为81.25%,不同患者之间不能做到手套一人一更换,有部分护士在对不同患者采血间隙采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手套。分别接触碘伏、苯扎溴铵或氯己定等消毒剂20~120 min后,乳胶、丁腈、PVC手套对染料的渗透性增加。结论 一次性医用手套多次用消毒剂擦拭后重复使用可增加手套的渗透性,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