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P—R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黄海云  陈明 《心电学杂志》1998,17(2):69-70,26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P-Q段下移的临床意义,以心电图出现2个肢体导联(Ⅱ、aVF)和2个以上胸导联(V_2-V_6)p-Q段下移>0.5mm并超过24h为P-Q段下移的诊断标准,将72例首次出现Q波型的下壁或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P-Q段下移组(11例)和无P-Q段下移组(61例)进行观察。结果:P-Q段下移组超声心动描记术显示室壁运动指数、心室壁瘤和心包积液的发生率以及临床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下移组(P<0.05)。认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P-Q段下移是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体检心电图P波增宽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体检人员的常规心电图与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心电图P波增宽的因素。方法将6323例体检人员常规12导联心电图按P波时限分为P≥0.12s组和P<0.12s组,观察P波增宽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饮酒、吸烟、嗜盐、超体重的关系。结果①6323例受检者中,P≥0.12s者1382例,占21.86%。②体重超标、高血脂、饮酒、吸烟、嗜盐、高血压、高血糖均对心电图P波增宽有影响。结论心电图P波增宽可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坚持健康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对双峰P波发生较多的风心病、心肌梗塞、阵发性房颤进行观察,并随机抽取心电图100份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观察组双峰P波发生率、P波时间、双峰P波峰距、PTFv_1及Macruz指数,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双峰P波出现导联,风心病见于多数导联,心肌梗塞与梗塞部位密切相关,房颤及对照组多发生于胸导联:双峰P波可能与室上性心律失常有关:“二尖瓣型”P波对病因诊断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甲亢治疗前后P波振幅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所致的房早、房颤、房扑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已受到普遍注意,但有关甲亢引起心电图P波改变的报道较少。本文就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部分甲亢病人心电图P波测定结果,对P波振幅在甲亢病人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选择具有甲亢临床表现,通过测定血清FT3、FT4确诊的甲亢患者70例,其中男18例,年龄33~54岁(37±8岁),病程1~5年;女52例,年龄25~56岁(32±12岁),病程2~6.5年。所有病人无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等心肺疾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的走纸速度和测量方法对P波离散度 (Pwd)测定的影响。方法 选择 18~ 80岁的健康成人 2 80例 ,用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收集资料 ,测定最大P波时限 (Pmax) ,最小P波时限 (Pmin) ,计算二者差值为Pwd ,测定时由两人同时测定或同一人不同时间测定 ,同一导联需连续测量3- 5个P波 ,取其均值 ,再将两人的结果或不同时间测量的结果平均作为该导联的P波时限 ,同时观察2 5mm/s与 5 0mm/s两种走纸速度对Pwd值的测定的影响 ,并对测定方法的可重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 1)两种走纸速度的Pwd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 2 )用人工目测的方法测定的Pwd值有较好的重复性。结论 采用不同人同一时间测量以及同一人不同时间测量的方法得出的Pwd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好的重复性 ,心电图的走纸速度对Pwd值的测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P波时间与P-R段时间的比值,可反映心室的舒张功能状态。正常时其比值保持在1.0 ̄1.6之间。本文测定了潜在型克山病患者心电图P/P-R段比值,并与健康人心电图进行了配对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克山病组其比值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提示,P/P-R段比值增高对克山病早期心功能不全(舒张功能不全)的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 ,15岁。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埃森曼格氏综合征并经手术纠正。心电图示窦律 ,频率 5 7次 min。P波时间 0 .10s,P波在Ⅰ导联中呈驼峰状 ,双峰时距 0 .0 5s,Ⅱ、Ⅲ、aVF、V1 ~V6 导联P波显著高尖 ,尤其是V1 导联P波高达 0 .9mV ,P波高尖的导联其PQ段下移 0 .1mV以上 ,尤以Ⅱ、Ⅲ、aVF导联为甚达 0 .2mV ,此为P波复极波Ta重迭在PQ段上所致。V1 导联R波高达 1.4mV ,Ⅱ、Ⅲ、aVF导联各R波振幅在 2mV以上 ,V2 的S波深达 2 2mV ,显示左右心室电压显著增高 ,除aVR、aVL导…  相似文献   

10.
1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电图P波振幅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21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心电图 P 波振幅,轻、中、重度患者分别为0.12±0.02、0.17±0.03、0.21±0.05mV,与对照组(0.10±0.04)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若以后者的(?)±2SD 为阳性,患者治疗前的阳性率为34.6%,减量阶段为7.6%,维持阶段为0。P 波振幅阳性的患者伴左室肥厚、房颤、早搏者占34.2%,阴性者仅14.5%。并讨论甲亢患者 P 波振幅增高的机理,认为 p 波振幅可作为甲亢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数字心电图机对QRS波、P波及ST段描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心电图机是对模拟心电图机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继承了模拟心电图机的信号放大和采集系统,而且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数字滤波和模数信号转换,有效地控制了工频干扰和基线漂移,使数字心电图更加“逼真”,尤其是应用了数字热线阵描记系统,有效地消除了阻尼引起的波形失真,消除了模拟心电图机应用热笔描记心电图时振幅一偏转角误差,消除了热笔描记心电图时波形粗细浓淡不均匀现象。数字热线阵描记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模拟心电图机描记低频响波形失真的难题,极大地保持了心电波形描记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因此,与传统的模拟心电图机相比,数字心电图机描记心电图的QRS波、P波和T波有不同程度的改变,sT段的形态更加真实。多数学者认为数字心电图波形的时限和间期改变并不足以影响临床诊断,也没有相关的对比研究报道这种差异的实际意义,而是数字心电图机自动分析软件重新定义了P波、QRS波、T波及ST段的测量点,造成自动测量的参数比人工测量的数值普遍增加,在临床上大多数医生以数字心电图机提供的测量值作为参考,再以传统的诊断标准来判断做出诊断结论,毫无疑问,这样会增加某些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ST段上的Ta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 ,37岁 ,临床诊断 :重症肌无力而入院。入院时心电图示 :房性 P波 ,其率为 188次 /分 ,呈 3:2下传心室 ,各波段在正常范围。心电图诊断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伴 3:2房室传导。 (血液生化检查 :血钠 16 8mmol/ L、血钾 3.96 mm ol/L、血钙 2 .44 mm ol/ L)。 5天后 ,心电图检查见图 A:窦性 P波 ,PP间期相差 >0 .12秒 ,心率平均 5 8次 /分 ,PR间期0 .16秒 ,QRS形态与前图相当 ,于胸导联 QRS波后见数个图 1 说明见文内波相连或融合。为确认各波的属性及形态 ,采用 :1、于 V3导联测得 QT间期 0 .5秒 ,(从 Q波至箭头指处 ) ,Q波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心电图 P波 / P- R段比值和二尖瓣血流频谱 E/ A比值诊断左室舒张功能(L VDF)异常的价值。方法 测量 89例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等患者的心电图 P/ P- R比值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二尖瓣频谱 E/ A比值 ,并与 76例正常人对比分析。结果  P/ P- R比值诊断 L VDF异常的敏感性高于 E/ A比值 ,特异性及准确性无显著差别。结论  P/ P- R>1.6可提示 L VDF异常。  相似文献   

15.
P波离散度(P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中测定的P波最长时间(Pmax)与最短时间(Pmin)的差值,它反映了心房复极的不均匀性,是近年发现和提出的预测房性心律紊乱、阵发性房颤的体表心电图的1个新指标。本文测量45例阵发性房颤和45例对照组的Pd和Pmax,旨在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改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81岁,平素健康,1996年10月24日因头晕、胸闷1天就诊。体检:血压18.6/8kPa(140/60mmHg),心率38次/分、无杂音、律齐,X线胸片心影正常。心电图检查(附图):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QTc0.46s。入院后静注阿托品0...  相似文献   

17.
房室折返和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逆行P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根据临床心内电生理检查法分析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和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心电图,发现逆行P波(P')区别AVRT与AVNRT及对房室旁道(Ap)初步定位准确性高,简便迅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电图P波宽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P波宽度变化的意义,观察合并和不合并左心室肥大的原发性高血压各40例的体表心电图P波宽度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并与30例非心血管病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P波宽度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不合并左心室肥大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说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大可引起P波宽度变化,可作为判断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P波切迹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本文对P波切迹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本文共记录 336例心电图 ,其中 16 3例为健康对照组 ,173例为高血压组 ,高血压组中随机选择 4 8例 ,按P波时限分两组 :高血压A组 (P波时限 <0 11秒 )及高血压B组 (P波时限≥ 0 11秒 ) ,分析高血压A组、B组心脏临床异常事件检出率及对高血压A组、B组及正常人组P波时限、峰间距、麦氏指数、PtfV11均值检验。结果 健康对照组P波切迹阳性率为 2 0 % ,而高血压组为 5 3% ,高血压A组心脏临床异常事件检出率为 19% ,高血压B组为70 % (P <0 0 1) ,均值检验说明PTfV1对宽时限P波切迹有一定参考价值。结论 宽时限P波切迹提示心脏临床异常事件发生可能 ,按P波时限可分Ⅰ°、Ⅱ°及Ⅲ°P波切迹 ,除左房大外 ,尚有不完全性左房内传导阻滞可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