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药烈香杜鹃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为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花属(Rhododendron L.)植物,野生常绿灌木,是藏药达里的一种植物来源[1-2],藏语称其为"大勒嘎布",俗称小叶枇杷、白香柴、鬼枇杷、野枇杷(甘肃)、黄花杜鹃、香柴(青海)。生长于海拔2 700~4 900 m的高山地区,常见于山腰阴坡、灌木丛或林中,主要分布在青海门源、海东、黄南、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及四川北部、甘肃、陕西、山西、云南等地,资源极其丰富[3]。  相似文献   

2.
藏药达里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藏药达里的本草考证结果认为:杜鹃花科的樱草杜鹃Rhododendron prinmulaeflorum、烈香杜鹃R.anthopogonoides均为藏药达里的原植物,但樱草杜鹃应是正品,烈香杜鹃则是达里在安多地区使用的同类品。  相似文献   

3.
李忠琼  迪庆晋美 《中药材》1997,20(7):332-335
藏药达里的原植物主要为杜鹃花科植物樱草杜鹃Rhododendron primulaeflorum和烈香杜鹃R.anthopogonoides。本文主要对樱草杜鹃的花、叶进行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的研究,并与烈香杜鹃进行比较,为鉴别藏药达里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飞  焦海胜  周素琴  张鸿燕  赵慧 《中成药》2008,30(2):292-294
气管炎四号为我院自制制剂,经过20多年临床应用证实具有化痰平喘,止渴解痉的作用。其处方组成为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烈香杜鹃、黄芩、淫羊藿、莪术等加工制成的片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为规范药品质量,保证临床疗效,本研究对黄芩、烈香杜鹃和莪术3味药材进行了薄层鉴别,并采用HPLC测定该制剂中君药淫羊藿的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定量定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α-环糊精包合了烈香杜鹃挥发油,并对其包合物做了初步确证实验。粉末状烈香杜鹃挥发油包合物可用于散、冲、片剂等剂型,有利于提高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6.
金背枇杷叶学名:Rhododendron PrzewalskiiMaxkn.(陇蜀杜鹃1别名:光背杜鹃、野枇杷。基原: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陇蜀杜鹃的叶。性味:凉,苦,有大毒。  相似文献   

7.
周燕雪  宋霞  逯雯洁 《中成药》2010,32(4):619-621
目的:提高烈香杜鹃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建立TLC法鉴别烈香杜鹃药材;采用HPLC同时测定烈香杜鹃药材中金丝桃苷、槲皮素的含量。结果:TLC鉴别烈香杜鹃药材色谱清晰;金丝桃苷进样量在0.114μg~1.25μg(r=0.999 4)、槲皮素进样量在0.040 76μg~0.448 4μg(r=0.999 9)的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8.57%(RSD为1.02%),97.53%(RSD为1.3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简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能有效控制烈香杜鹃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5,(9)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烈香杜鹃不同药用部位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有量。方法烈香杜鹃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0 mm×250 mm,5.0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50∶50);体积流量1.0m L/min;检测波长360 nm。结果烈香杜鹃花、叶和嫩枝中的金丝桃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分别在0.061 2~1.224μg(r=0.999 8)、0.052 6~1.052μg(r=0.999 9)、0.010 5~0.210μg(r=0.999 6)和0.020 6~0.412μg(r=0.999 4)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RSD为2.3%)、98.6%(RSD为2.8%)、95.7%(RSD为1.3)、97.1%(RSD为2.7%)。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而且烈香杜鹃嫩枝中不仅槲皮素的含有量较高,同时也存在山柰酚和异鼠李素,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喉舒宁片中对香豆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喉舒宁片由白花蛇舌草、穿心莲、山芝麻3味中药制备而成,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的治疗。该制剂的质量标准[1]只规定了鉴别项目,尚无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香豆酸为芳香族酯肪酸类化合物,具有抗癌[2]和抗心血管病[3]的作用,并对肝的诱变和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4]。此类化合物如桂皮酸、咖啡酸、绿原酸等均有明显的药理活性,且对人体安全。白花蛇舌草药材中含有对香豆  相似文献   

10.
建立烈香杜鹃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并验证其在烈香杜鹃药材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金丝桃苷为内参物,建立芦丁、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相对校正因子(RCF),计算烈香杜鹃样品中其他4种黄酮类成分的质量分数,同时考察其系统耐用性和色谱峰的定位,采用一测多评法(QAMS)和外标法(ESM)分别测定12批来源不同产地的烈香杜鹃药材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质量分数,并对2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结合烈香杜鹃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数据,就药材批次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表明,芦丁、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1.242 6,0.990 5,0.535 0和0.781 3,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得12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指纹图谱和聚类分析数据表明分类情况与该药材的产地分布情况相一致。这表明建立以金丝桃苷为内参物,同时测定芦丁、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的一测多评法是准确且可靠的,可用于烈香杜鹃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HPLC测定滇白珠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白珠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Franch.)Rehd的根,其植物亦称满山香、透骨草、老鸦泡、透骨香[1,2],产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区,质量标准在《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中药大辞典》和《中国民族药志》中均有记载。它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跌打损伤、慢性气管炎和风寒感冒等[3,4]。曾从滇白  相似文献   

12.
HPLC测定十味龙胆花颗粒中龙胆苦苷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恩源 《中成药》2005,27(8):984-985
十味龙胆花颗粒主要成分为龙胆花、烈香杜鹃、甘草、川贝母等10味中药组成.  相似文献   

13.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李维林  吴菊兰  张涵庆 《中草药》2006,37(11):1632-1634
枇杷叶系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的干燥叶,是一味常用中药,收载于历版《中国药典》供临床使用。枇杷叶归肺、胃经,具清肺止咳、降逆止呕作用,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逆喘气、胃热呕逆、烦热口渴[1]。目前已经从枇杷叶中分离出三萜酸[2~5]、黄酮类[6,7]、多酚[8]、倍半萜及其苷类[5,9,10]等成分,其药效主要集中在三萜酸的抗炎[2]、降血糖[4]和抗病毒[5]活性方面。日前日本科学家发现其新三萜皂苷具有抗癌活性。为进一步寻找与其药理活性相吻合的有效成分,探求有意义的活性成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药材资源,笔…  相似文献   

14.
映山红片是以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的干燥叶为原料的浸膏片,经532例慢性气管炎临床试证,总有效率为88.7%。其中显效率和近控率分别为64.1%和31.6%。从映山红叶的总黄酮中分出得到五种单体结晶,为槲皮素、槲皮甙、金丝桃甙、映山红素(Matteucinol,即紫花杜鹃甲素)及映山红甙(Matteucinin),均为祛痰、镇咳的有效成分。经病理生理初步观察,映山红总黄酮可增强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提示对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并能使慢性气管炎病人升高的血  相似文献   

15.
刘凯  祝清灿 《中国现代中药》2016,18(11):1499-1501
目的:提高妇洁搽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妇洁搽剂中烈香杜鹃精油、猪毛蒿精油、苦参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妇洁搽剂中烈香杜鹃精油、猪毛蒿精油、苦参的定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
烈香杜鹃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民霞  赵建强  苑祥  陶燕铎  邵赟  梅丽娟 《中草药》2016,47(21):3769-3772
目的对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MCI、硅胶柱色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烈香杜鹃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出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反式阿魏酸(2)、山柰酚(3)、二氢槲皮素(4)、去甲丁香色原酮(5)、4-(3,4-二羟基苯基)-2-丁酮(6)、3,5-二羟基甲苯(7)、熊果酸(8)、3,4-二羟基苯甲酸乙酯(9)、procurcumenol(10)。结论化合物1~3、5~7、9、10均为首次从烈香杜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6、9、10为首次从杜鹃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立涤痰平喘胶囊中烈香杜鹃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的量为指标进行筛选。结果: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为:烈香杜鹃浸泡3h,加入10倍量水,提取6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效率高,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诃甘露药浴颗粒解热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杰拉旦  周小梅  杨全余  陈秋红 《中成药》2005,27(10):1232-1233
金诃甘露药浴颗粒(以下简称"药浴颗粒")源于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藏医古方之一--五味甘露药浴汤散,是藏医独具特色的洗浴制剂[1],现已收载于部颁藏药标准[2],该复方由圆柏叶、烈香杜鹃、大籽蒿、麻黄等藏药材组成.具有祛风通络,发汗止痒,增强自身免疫等功效[3~5],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特殊疗效[6,7],为了验证其临床疗效,我们对其抗炎、解热镇痛以及免疫调节等作用进行了药效学研究,旨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烈香杜鹃油滴丸中苄基丙酮的含量。 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5 ∶5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8 nm。 结果 :HPLC法分离良好,样品中杂质不干扰苄基丙酮的测定。苄基丙酮进样量在1.5~75μg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r =0.999 9( n =7),平均回收率为101.3%,RSD 1.3%。 结论: 本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强,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烈香杜鹃油滴丸中苄基丙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甘肃产香青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滑艳  汪汉卿 《中草药》2003,34(1):19-21
香青 Anaphalis sinica Hance是菊科香青属中的一种 ,主产于我国北部、中部、东部及南部 ,生长于低山或高山灌丛、草地、山坡和溪岸 ,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1] 。全草入药 ,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消炎等作用 [2 ] ,但对其化学成分及挥发油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香青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鉴定。1 仪器与材料HP6890 / 5 973GC- MS仪 ,HP- 5 MS( 30 m×0 .2 5 mm× 0 .2 5μm) (美国 HP公司 ) ,香青于 2 0 0 0年 9月采自甘肃省兰州地区石佛沟 ,由张永红博士鉴定为香青属植物香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