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腺瘤的临床特征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其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6月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例肝外胆管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ERCP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7例患者入院排除手术禁忌后,择期行ERCP,术中胆管造影见胆管不同部位显影中断,均予以导丝引导下细胞刷检及超细活检钳胆管内活组织检查,病理提示胆管腺瘤,6例患者选择ERCP治疗,1例患者ERCP术后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随访6~12个月,6例患者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2个月并发胆管炎。结论 ERCP作为微创检查手段,有助于明确病因和判断病情。当患者存在外科手术禁忌或暂时不愿选择外科手术时,ERCP可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能很好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胆总管十二指肠瘘(choledochoduodenal fistula,CDF)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胆肠内瘘,临床少见。目前针对CDF的治疗手段除了外科手术进行胆道重建外,还可尝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进行治疗,与ERCP治疗胆瘘类似,通过放置鼻胆管引流,促进CDF的愈合,从而避免外科手术。本文报道1例ERCP诊治肝移植术后CDF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41.0℃,伴腹痛、全身乏力、双下肢酸痛。叭培养为大肠杆菌,人住我院肝胆外科予以头孢他啶类、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正常,复查血培养阴性出院。  相似文献   

4.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十二指肠内瘘是临床少见病例,常规检查方法不易诊断。内镜下经瘘口逆行胆管造影及取胆管结石是最好诊断和治疗方法,我们在近3年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肌管造影术(ERCP)检查580例,共发现该病14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4例患者中,男6例,女8例,年龄32—75岁,平均48岁。全部患者均经B超和CT诊断为胆总管结石,ERCP后确诊为胆管十二指肠内瘘。患者中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囊结石2例、有胆囊结石手术切除史者6例、乳头旁憩室者3例、十二指肠球部或降部溃疡4例;伴有肝功能异常并黄疸者8例、血白细胞升高者12例。2.器械:日本产十二指肠镜、碎石篮,美国产碎石/取石  相似文献   

5.
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 of the bile ducts,BPMT)和胰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tumor of the pancrease,IPMT)临床少见[1-3],不易早期诊断。解放军第四〇一医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治BPMT和IPMT患者各2例,发现两病有共同的特点。本研究拟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其规律。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胆瘘一例龚彪周岱云张凤梅患者男,56岁,因原发性右前叶肝细胞癌在全麻下行右肝前叶不规则性切除。术后第6天出现右胸腔积液(中等量),右膈下积液。抗感染治疗并反复抽胸水及膈下积液无效。术后第23天行ENBD。选用OlympusJF-1...  相似文献   

7.
网篮取石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诊疗过程中的常见操作,因结石较大而嵌顿于乳头口者时有发生。本文报道1例取石网篮嵌顿于肝内胆管的ERCP病例,以期引起内镜医师对这种罕见情况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 ,75岁 ,因腹痛、腹胀、咳嗽、咳痰 2 0天 ,病情加重伴黄染、咳金黄色痰 1周入院。患者半年前曾因胆总管、左肝内胆管结石 ,右肝叶细菌性肝脓肿在本院外科诊治。因患者拒绝手术 ,经予以肝脓肿穿刺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PTCD)等处理好转出院。  入院时查体 :体温 38 5℃ ,营养较差 ,中度黄染。胸廓略呈桶状 ,肋间隙稍宽 ,右下肺触觉语颤增强 ,叩诊略呈实音 ,双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散在细湿罗音 ,以右下肺甚 ,伴少量干罗音。腹略呈蛙状腹 ,软 ,剑突下及右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 ,肝于右肋下及剑突下 3 5cm可及 ,质韧 ,边缘稍钝…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胆胰疾病1147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胰胆管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单纯诊断性ERCP逐渐被治疗性ERCP所取代[1,2]。本文对6年来我们研究所1147例ERCP进行了分析。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自1996年1月至2002年1月,我所采用内镜进行ERCP诊治1147例患者,男591例,女556例,年  相似文献   

10.
自1980年10月至1985年6月,我院施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165例。本文试作分析,以求改进。一、一般资料165例中,男85例,女80例;年龄为13~74岁。其中住院患者134例,门诊患者31例。(一) 检查原因:原因不明的发作性右上腹痛43例,黄疸29例,腹部包块2例,胆石  相似文献   

11.
阿米巴肝脓肿并肝胃内瘘一例陈文华患者女,72岁。十年前出现上腹胀痛、伴畏寒发热、黄疸,曾以“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多次住院治疗好转。半月来上腹胀痛、恶心呕吐伴发热再次住院。体检:慢性病容,剑突下压痛,可触及一个鸽蛋大包块,缘不清,余无特...  相似文献   

12.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诊治胆胰疾病61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一项为胆胰疾病患者广泛接受的诊断和治疗技术。由于该技术的不断发展及高科技辅助器械的开发研制,使得这项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治疗性ERCP逐渐取代部分胆胰疾病的外科手术。本文对5年来宁夏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610例ER-CP进行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9-01~2003-01,我们采用内镜进行ERCP诊治610例患者,其中男273例、女337例,年龄20~84岁,平均50·7岁。1·2方法诊断性ERCP采用Olympus TJF-30型十二指肠镜,患者术前禁食6h,检查前肌注阿托品0·5mg,静脉推注安定5~10mg,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诊断及治疗胰胆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寻找提高ERCP操作成功率以及防止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2003年1月~2005年7月,我院接受ERCP诊断及治疗的患者916例,记录并分析其操作过程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在916例患者中,总操作成功率为94.7%,共有128例患者接受十二指肠乳头肌预切开术。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4%(50例),其中包括胰腺炎33例,胆管炎10例,消化道出血4例和消化道穿孔3例。另外,有297例患者出现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占32.4%)。结论对于胰胆道疾病患者,诊断性和治疗性ERCP是安全有效的诊治措施,其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胰腺炎、胆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和高淀粉酶血症。十二指肠乳头肌预切开术有助于提高ERCP选择性插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通过4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涵盖诊断和治疗两方面多种手段的一个代名词,国外已将其称之为"ERCP相关手技(ERCP re-lated operation)"。到今天,更多深层次的含义是定义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离断合并胆瘘较少见,可通过胆道重建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进行治疗,但二者难度均较大。本文报道1例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离断并胆瘘,通过ERCP分阶段予鼻胆管、支架引流联合治疗,成功治愈。  相似文献   

16.
正胆管支架引流术是治疗胆道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常见并发症主要有支架移位、阻塞和肠道穿孔等。其中,支架移位可分为近端和远端2种,其总发生率约为13.4%,当支架远端移位到肠道,可能会引起术后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相关性十二指肠穿孔~([1]),进而引起胆漏及急性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上需高度警惕~([2])。本文报道1例胆管支架远端移位致ERCP相关性十二指肠穿孔,并实施钛夹封闭术成功救治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7.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联合SpyGlass内镜直视系统(简称SpyGlass)诊断胆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 of the bile duct,IPMN-B)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ERCP联合SpyGlass检查的IPMN-B 9例患者资料,分析其ERCP及SpyGlass特征、并发症、病理、预后等资料。9例IPMN-B最终诊断5例良性,4例恶性;成功实施ERCP 9例,SpyGlass技术成功8例。内镜见乳头开口黏液流出5例,ERCP球囊取出黏液8例。所有患者ERCP见胆管广泛扩张伴充盈缺损,SpyGlass见胆管内黏液。SpyGlass显示病变黏膜呈“鱼卵状无血管像”(Ⅱ型)3例,“鱼卵状伴血管像”(Ⅲ型)1例,“绒毛状”(Ⅳ型)4例,8例明确病变范围。1例SpyGlass发现病变累及肝内外广泛胆管,因此建议肝移植,避免外科手术探查。1例Ⅲ型病灶SpyGlass检查进行直视下活检,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与术后病理吻合。9例均无并发症发生。ERCP联合SpyGlass可明确IPMN-B病变范围,为后续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其诊断IPMN-B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邹晓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12):2687-2692
儿童胰腺疾病多表现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的慢性胰腺炎及外伤所致的胰管断裂等,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近年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逐渐成为儿童胰腺疾病诊治最重要的手段。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对ERCP及相关技术在儿童胰腺疾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关进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ly,ERCP)是胰胆管疾病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我院自1999年10月至2003年6月行诊断性和治疗性ERCP共326例次,同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外应用经皮肤肝穿刺胆管造影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e Cholangiography,简称PTC)来了解肝外胆管阻塞情况及鉴别肝外胆管阻塞与肝内胆汁淤滞,有了较大的进展。有的作者还认为可用来协助某些非外科性肝胆疾患的诊断。随着PTC的广泛应用,经皮肤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drainage of the biliary tract,简称PTD)也逐渐开展。它主要用于降低肝外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扩张了的肝内胆管的压力,以减低血清胆红素含量,改善患者的一般情况,从而为进一步施行外科手术创造条件;或者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过度衰弱的或因其他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