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26例儿童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结果 对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的检出率:IVP为37.5%、B超为82%、CT为90%。结论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首选的影像诊断是B超,CT优于B超。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肾上腺占位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64例肾上腺肿块术前经B超,CT以及MRI诊断,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其中肾上腺皮质癌4例,转移癌6例,肾上腺腺瘤18例,嗜铬细胞瘤25例,肾上腺囊肿7例,肾上腺皮质增生肥大3例,肾上腺结核1例。研究显示B超、CT以及MRI诊断正确符合率分别为83.3%、95.1%、96.4%。结论:B超是筛选诊断肾上腺肿块的首选方法,CT和MRI诊断正确率较高,两者无明显统计差异,是肾上腺肿块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和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手术方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肾上腺转移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5年收住的4例经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转移癌的B超、CT及MRI的影像学特点。4例均经B超、CT检查,其中1例经MRI检查。结果:B超与CT的影像学表现相似,均表现为肾上腺区形态不规整、密度不均匀的肿块。MRI显示肾上腺区形态不规整,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的不均匀肿物。结论:B超、CT是诊断肾上腺转移癌的主要方法。对于有原发肿瘤伴肾上腺区肿物者应考虑转移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SPECT/CT 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在肾上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 SPECT/CT 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42例拟诊肾上腺疾病的患者SPECT/CT 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B超、CT、MRI、尿-香草基杏仁酸(VMA)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42例拟诊肾上腺疾病的患者中SPECT/CT 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8例(42.85%),肾上腺髓质增生7例(16.67%)。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13例嗜铬细胞瘤和3例肾上腺髓质增生SPECT/CT 131I-MIBG显像分别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3例(阳性率100%)及肾上腺髓质增生3例,明显高于MRI、CT、B超及24小时尿VMA。结论:SPECT?蛐CT 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对嗜铬细胞瘤、异位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髓质增生具有良好的定位、定性价值,明显优于B超、CT、MRI、尿VMA等检查。  相似文献   

5.
SPECT/CT ~(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在肾上腺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SPECTCT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42例拟诊肾上腺疾病的患者SPECTCT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B超、CT、MRI、尿-香草基杏仁酸(A)及术后病理结VM果。结果:42例拟诊肾上腺疾病的患者中SPECTCT131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8例(42.85%),肾上腺髓质增生7例(16.67%)。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13例嗜铬细胞瘤和3例肾上腺髓质增生SPECTCTI-MIBG显像分别诊131断为嗜铬细胞瘤13例(阳性率100%)及肾上腺髓质增生3例,明显高于MRI、CT、B超及24小时尿VMA。结论:SPECTCT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对嗜铬细胞瘤、异位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髓质增生具有良好的定位、定性价值,明显优于B131超、CT、MRI、尿VMA等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SPECT/CT ^13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对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42例拟诊肾上腺疾病的患者SPECT/CT ^13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B超、CT、MRI、尿-香草基杏仁酸(VMA)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42例拟诊肾上腺疾病的患者中SPECT/CT ^13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8例(42.85%),肾上腺髓质增生7例(16.67%)。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13例嗜铬细胞瘤和3例肾上腺髓质增生SPECT/CT ^13I-MIBG显像分别诊断为嗜铬细胞瘤13例(阳性率100%)及肾上腺髓质增生3例,明显高于MRI、CT、B超及24小时尿VMA。结论:SPECT/CT ^13I-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对嗜铬细胞瘤、异位嗜铬细胞瘤和肾上腺髓质增生具有良好的定位、定性价值,明显优于B超、CT、MRI、尿VMA等检查。  相似文献   

7.
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诊断及图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B超检查诊断肾上腺肿瘤36例,重点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不断提高超声对肾上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6例,系我院1990-2000年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偶发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1月-2003年10月医院收治的6例肾上腺偶发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病人均为体检中发现,其中4例B超、2例CT检查诊断为肾上腺偶发囊肿,4例行开放手术,2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随访5例囊肿无复发。结论肾上腺偶发囊肿临床少见,诊断主要靠B超和CT,需注意:与周围器官的占位性病变鉴别;区别囊肿的良恶性;鉴别囊肿有无内分泌功能。手术是肾上腺囊肿治疗的主要方法,腹腔镜下手术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53-1154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诊断仪器设备为患者进行疾病的诊断,包括CT、B超以及MRI,根据诊断仪器设备的影像学资料来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然后再对患者进行病理学切片检查,与诊断仪器设备的影像学资料相对比,并对两者的对比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分析,得出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结果于肾上腺肿瘤的进行仪器设备诊断,较B超、MRI来说,CT的总体检出率最高(P<0.05),接近于病理学切片的检查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CT对肾上腺肿瘤进行诊断,影像学资料清晰,肿瘤类型容易辨别,对于肾上腺肿瘤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肾上腺恶性肿瘤B超定位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B型超声在定位诊断肾上腺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作为B超检查的肾上腺恶性肿瘤33例。结果:病理证实其中恶性嗜铬细胞瘤(PHEO)20例,占60.61%(20/33),皮质腺癌11例占33.33%(11/33),肉瘤及恶性淋巴瘤各1例占3.03%(1/33),B超定位诊断符合率93.94%(31/33),结论:B超由于兼具安全,价廉,定位准确,便于复查等优点是发现肾上腺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肾上腺囊肿的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肾上腺疾病,临床误诊率较高。章咏裳曾报道2例,术前均误诊;孟亚丰报道8例,术前B超正确诊断2例,CT检查亦有3例被误诊。我科1970年1月~1994年10月共收治肾上腺疾病216例,其中肾上腺囊肿9例,术前正确诊断4例。本文就我科误诊的5例及本病的诊断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占位病变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对肾上腺占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肾上腺占位患者CT图像,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76岁,平均年龄34岁;有临床表现22例,无临床症状者8例,均与B超对照观察重建,CT对肾上腺占定位清楚,敏感性为97%(B超63%),根据占位病灶内各种组织不同CT值的测定,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CT对肾上腺占位定性明确,准确性为93%(B超46%)。在各类肾上腺占位病变中,髓样脂肪瘤、血肿及囊肿的CT表现具有特异性,对独立作出诊断;嗜铬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结核干酪灶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而其它肾上腺皮质良、恶性占位灶的CT表现亦具有特点,CT可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并能对恶性肿瘤作出术前分期及估计预后。结论 CT是发现和诊断肾上腺占位的首选方法与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肿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型超声对肾上腺肿瘤的定位和定性与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作过B超检查的肾上腺肿瘤36例.结果超声显像诊断结果与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超声定位符合率97.2%(35/36),定性符合率86.1%(31/36).结论对于典型的肾上腺肿瘤,超声结合临床其它检查术前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对双侧巨大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双侧巨大肾上腺髓性脂肪瘤,患者均行B超、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CT、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探及3个块影,静脉肾盂造影提示肾外占位病变,CT和MRI明确了肿块性质。结论:CT和MRI对肾上腺髓性脂肪瘤的诊断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梁月有  郑克立  戴宇平  丘少鹏 《新医学》2001,32(12):730-731
目的:总结对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的24小时尿儿茶酚胺均有不同程度升高(690nmol/24h-1023nmol/24h),静脉肾盂造影提示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3例;单行B超或CT检查提示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分别为6例和5例;B超结合CT检查提示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7例。9例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术后平均存活期为8.5个月至38个月,中位数16个月;3例经儿茶酚胺检测,B超及CT检查诊断为肾上腺恶性嗜铬细胞瘤,因一般情况差或广泛远处转移未行手术,其中1例行化学治疗,均于9个月内死亡,结论:检测24小时尿儿茶酚胺,并行B超及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肾上腺在B超声像图的多形性及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肾上腺的病变提供超声诊断学价值。方法选择150例正常人的肾上腺B超声像图总结和分析,观察肾上腺的形态及其周围的毗邻结构。结果声像图切面可见三角形、新月形、V字形或Y字形中等回声区。结论肾上腺形态变化大,肾上腺其前方结构毗邻变化较大,决定了肾上腺病变向前生长时有不同的方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6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6例获1.5~15年随访,均正常,均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B超、CT及MRI是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基本手段,手术是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8.
囊性静止型嗜铬细胞瘤误诊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例 1 女 ,42岁。因 B超发现左肾上腺囊肿 1周诊断为左肾上腺囊肿入院。无胸闷、气促、头晕、面色苍白发作 ,无晕厥史 ,无腰部酸痛 ,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入院时 BP12 0 / 75mm Hg,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平软 ,包块未及 ,双肾无叩痛 ,B超示左肾上腺一 10 cm× 8cm大小囊肿 ,CT提示左肾上腺囊肿 ,CT值 15 HU,强化不明显 ,2 4h尿 VMA不增高。术中探查时血压无明显波动 ,术后病理示嗜铬细胞瘤 ,痊愈出院。例 2 男 ,5 7岁。因体检发现左肾上腺占位 2 d,B超、CT示左肾上腺囊肿 ,拟左肾上腺囊肿入院。血压正常 ,查体无殊。…  相似文献   

19.
肾上腺肿瘤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总结14例肾上腺肿瘤的诊治.结果:14例肿瘤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例,嗜铬细胞瘤4例,均以高血压为主要症状,入院后均行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9例皮质腺瘤,1例肾上腺皮质结节性增生,4例良性嗜铬细胞瘤.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肾上腺肿瘤的定性诊断:化验检查;定位诊断:B超,CT检查;治疗: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上腺成熟畸胎瘤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肾上腺成熟畸胎瘤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文2例均为成年女性,B超检查示肾上腺占位性病变,CT检查示肾上腺髓样脂肪瘤可能,2例均行手术治疗痊愈,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术后分别随访8个月和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肾上腺成熟畸胎瘤是较罕见的生殖细胞来源肿瘤,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