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肿瘤或异常细胞,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按照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来源不同分为:骨髓移植、脐血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造血干细胞迄今仍然是一种高风险、高费用、高难度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用于恶性血液病和非血液系统疾病.现对我科三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rrjk》2017,(1)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多见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是将他人的造血干细胞(不包括同卵双生)移植到受者体内并正常生长繁殖的一种治疗方法。目的是建立供者型的正常造血与免疫,以取代受者原有的异常的造血和免疫系统。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是目前治疗各种血液病、肿瘤的最有效地方法。主要用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放疗、化疗后造血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3.
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s,HSCT)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的恶性细胞或抑制受者的免疫系统,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者,使受者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很多恶性及非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和一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有研究报道将HSCT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多发性硬化,而且已经有临床试验开始尝试用HSCT与实体器官移植结合的方式使受者形成对供者的免疫耐受,从而使移植的实体器官更好的存活^[1-2]。  相似文献   

4.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主要并发症。其根本原因是供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差异。根据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具有粘膜损害、斑丘疹(手足、掌、面、耳、颈部)、黄疸、肝功异常、腹泻、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临床特征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特点,着重阐述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时皮肤皮疹的护理、腹泻的护理、饮食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5.
预处理是指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给予受者大剂量化疗或放化疗的处理措施,其目的是抑制受者的免疫反应,减少排斥,腾空骨髓的造血细胞龛,以利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并以最大限度杀灭白血病细胞。我院于1998年至今应用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2)预处理方案对69例患者进行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髓移植 (BMT)是将别人或自己的骨髓移植到体内 ,其本质是移植造血干细胞。由于干细胞有不断自我复制和分化为成熟血细胞 (红、白细胞、巨核细胞 )及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 ,故移植后可重建受者的骨髓造血和修复人体淋巴组织与单核细胞的免疫功能。BMT包括同卵挛生同胞间的移植 (  相似文献   

7.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的最佳方法之一。移植前预处理的目的是杀灭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及肿瘤细胞,使骨髓处于功能抑制、细胞龛腾空状态,以利于造血细胞的植入;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或消灭受者对植入造血干细胞的排斥反应。由于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应用,极易合并感染、出血及药物副作用所致的严重合并症,这些都将影响移植的成败,其中良好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是确保移植成功的一个关键。1996~2006年期间笔者对22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采取全环境保护、积极预防并发症、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心理护理等措施,使患者均如期顺利接受移植术,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吲哚胺2,3二氧化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IDO)通过诱导色氨酸分解,调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及T细胞等途径实现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后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及提高移植物存活率。调控吲哚胺2,3二氧化酶已成为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标志变化的意义。方法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和直接法G显带分析染色体;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结果22例白血病患者中,12例(CML5,AML7)男性患者allo-PBSCT供者为女性(其姐妹)移植后多次复查染色体核型为46,XX(女性核型);未见Y染色体及其他畸变染色体核型,说明移植后供体造血干细胞取代患者恶性克隆造血干细胞造血,移植成功。本组13例CML患者allo-PBSCT,均在移植成功后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检查提示得到缓解。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白血病细胞遗传学检测可指导后续治疗选择,亦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染色体核型和基因标志是决定移植后微小残留病(MRD)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微卫星(STR)位点多态性,建立移植后嵌合体检测方法,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观察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5个STR位点,提取10例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受者的骨髓或外周血DNA,PCR扩增后经银染分析其多态性,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嵌合体定量分析。结果 5个STFI位点具有高度多态性,在移植供受者间鉴别率高,适合进行嵌合体检测研究,银染法敏感度在90%左右。结论 STR-PCR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的灵敏、准确度高的检测方法,但银染法灵敏度欠佳,应采用更为灵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2018年1月~2020年1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120例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时间在3~80d,其中有42例患者为I-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有13例患者为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0例非血缘关系移植中有26例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其中有17例为I-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有9例为I-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结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严重并发症,如果越早发生该并发症,患者的症状越严重,预后的效果越差;其发生的主要因素为非血缘关系移植。  相似文献   

12.
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主要致病菌有假丝酵母菌属和曲霉菌属.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预处理相关的严重黏膜炎、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导致的皮肤和黏膜屏障损伤,糖皮质激素与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导致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容易发生IFI.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淋巴瘤细胞白血病发生率、疗效及预后等情况.方法:对331例淋巴瘤分析,33例合并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MCL),其中23例为中-高度恶性淋巴瘤.结果:LMCL 91.54%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高度恶性淋巴瘤占69.30%,LMCL治疗缓解率45.5%,1例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生存期2~18月,中位生存期5.2月.结论:淋巴瘤患者应常规行骨髓象检查,以尽早诊断LMCL,治疗选择新方案(包括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是实体器官移植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移植物失功和移植受者发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此,对移植受者进行必要的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是降低移植失败和提高移植受者生存率的关键所在,而普遍预防和抢先治疗是两种常见而有效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是经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剂预处理,清除受体内的肿瘤细胞、异常克隆细胞,阻断发病机制,然后把造血干细胞移植给受体.使受体重建正常造血及免疫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手段。与骨髓移植相比,PBSCT有如下优点:(1)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收集比较方便,无需麻醉,也无需多部位骨髓穿刺之  相似文献   

16.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苯中毒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苯中毒致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方法 用HLA配型全相合的女性供者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 1例苯中毒致SAA男性患者。输入单个核细胞数为 9.4 1× 10 8 kg、CD34 阳性细胞为 12 .4 9× 10 6 kg、粒 -巨噬细胞系祖细胞集落数为 8.2× 10 5 kg。预处理方案由环磷酰胺加全身照射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组成 (环磷酰胺总量 12 0mg kg ,全身照射为 8Gy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总量 6 0mg kg)。为防止植入失败 ,移植后第 18天再次输入供者白细胞层 ,其中单个核细胞数为 9.0 2× 10 8 kg、CD34 阳性细胞为 10 .6 2× 10 6 kg、粒 -巨噬细胞系祖细胞集落数为 6 .3× 10 5 kg,并用环孢菌素A和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 输入单个核细胞后白细胞最低值为 0 ,血小板最低值为 3× 10 9 L ;中性粒细胞于移植后第 2 1天开始大于0 .5× 10 9 L ,血小板于移植后第 2 8天开始大于 5 0× 10 9 L。移植后第 4个月出现皮肤局限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受者染色体转为 4 6 ,XX ;ABO血型由B型转为O型。结论 此例为国内首例采用Allo PBSCT治疗苯中毒致SAA并获得成功 ,为苯中毒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癫痫病例的临床特点,加强对移植后癫痫的认识。[方法]观察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针对并发癫痫的病例,描述性分析其临床规律和特点。[结果]在104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中,有8例病人并发癫痫,发病率为7.69%。移植后癫痫的发生诱发因素为:药物、颅内出血、系统性真菌感染以及代谢性脑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也常常与癫痫相伴。癫痫患者中患病后存活率低,仅有3例病人存活,死亡率高达75.00%。[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并发癫痫预后差,积极处理诱发因素是最重要的癫痫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异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已增到571例[1],呈迅猛发展的趋势。1996年我国就有4家医院allo-PBSCT获得成功。它是一种继骨髓移植(BMT)|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后的一种较有前途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由于auto-PBSCT时移植物中尚存在肿瘤细胞,同时机体又缺乏抗肿瘤细胞能力,因此移植后肿瘤复发率高。而allo-PBSCT是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造血因子动员造血干细胞后,在造血功能良好的健康供体的外周血管中,用…  相似文献   

19.
岳瑛  宗珊  车志丹  何津  王金莉  郑乐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191-4192
脐血移植因来源广泛、采集容易、其造血干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分化能力,所包含的免疫细胞在移植中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较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很有希望成为骨髓移植的替代方法.但目前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脐血造血干/祖细胞的绝对数量较少,使其目前仅能主要应用于儿童患者;移植后造血重建恢复时间延迟;脐血造血干/祖细胞植入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指将各种来源的正常造血干细胞包括骨髓干细胞、外周血干细胞或脐带血干细胞在患者接受超剂量化疗或放疗后,通过静脉输注植入患者体内,重建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被摧毁或已衰竭的造血及免疫功能.HSCT的理论基础是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的能力.HSCT不仅重建了患者的造血功能,亦重建了患者的免疫功能[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