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开发一个较好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检测程序,以帮助作出决策特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并通过相应测试和训练使听力障碍患者从人工耳蜗植入中获得最大好处。方法:患者信息管理软件用Delphi6设计,数据库采用Paradox7。数据库二维表结构按照人工耳蜗植入前后常规测试项目例程规则精心设计,分别用于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临床检查记录,各种听力评估测试结果,等等。各数据表以患者编码字段互相关联,使能在设计用户操作界面时使用主/从模型从而作到一条患者记录对应多条检查测试记录。结果:开发了一个数据库应用软件用于管理人工耳蜗植入患者信息,同时科学、便捷地帮助了人工耳蜗植入中心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程序的执行。结论:国内人工耳蜗植入中心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易于查询和统计分析的软件。克服了人工耳蜗厂商提供的接口软件无中文界面,难以理解和操作的缺陷,满足了人工耳蜗植入专家组对耳聋患者进行测试和数据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手术护士对21例患儿进行周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的电钻管理与使用、电凝管理、耳蜗植入体取放等系列手术配合。结果:全部病例术中检测效果满意,术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作者建立的系列手术配合方式效果肯定,能提高人工耳蜗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人工耳蜗植入病人院内健康教育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4-2015年在我院行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2 000余例患儿实行规范化的精细化护理,评价术中感染率。结果 2 000余例手术患儿无一例发生术中感染。结论在婴幼儿人工耳蜗手术配合中开展精细化护理,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舒进 《护理研究》2004,18(3):522-522
人工电子耳蜗是近年来随着仿生学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特别是多导人工电子耳蜗技术的发展,更为助听效果不佳的病人提供了改善听力的新途径。电子耳蜗的基本原理是人工耳蜗的语言处理器将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编码的电信号,由植入的电极刺激螺旋神经节细胞;再由听神经将信号传人大脑产生听觉。植入人工电子耳蜗是使先天或后天性重度感音性耳  相似文献   

7.
杜玉凤 《现代护理》2004,10(6):564-565
目的 调查人工耳蜗植入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 对150例人工耳蜗植入病人及家属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资料采用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结果 由于人工耳蜗装置昂贵,植入技术要求高,康复时间长,病人及家属迫切需要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结论 护理人员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人工耳蜗植入现已成为治疗全聋和重度聋的首选 ,但耳蜗装置昂贵 ,植入技术要求高 ,且术中术后短时无法判断使用效果。我院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期望值 ,了解耳蜗知识 ,掌握保护植入部件及自我护理的技能 ,形成良好的语训方法和习惯。1 临床资料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11月共完成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 5例。男 4例 ,年龄 15个月~ 4 9岁 ,女 1例 ,35岁 ,其中幼儿 2例。术后随访 3~ 2 2个月 ,其中女性语后聋植入者听力恢复良好 ,能无障碍交流并工作 ,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例成人男性术后听力有增进 ,2例患儿术后声感、言语感知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护理配合在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借鉴。方法将本院儿科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患儿纳入本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60例术中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加强术中护理配合,包括体位护理、体温护理、麻醉护理、手术切皮前护理、术中输液护理、电钻使用护理和人工耳蜗植入护理。对比两组术中治疗依从性和出院时患儿家长护患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依从性更好,患儿家长护患满意率更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意外发生。结论在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加强术中护理配合,维持患儿舒适体温,加强麻醉护理,并给予术前术中全面护理,有助于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人工耳蜗植入术临床应用进展以及手术相关部位的解剖特点。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6-01/2006-12与人工耳蜗植入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cochlear implantation,indicatio,ncomplication,dissection,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6-12相关文章,检索词为“人工耳蜗,适应证,并发症,解剖,电诱发的前庭蜗神经复合动作电位”,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同时手工查找相关书籍。资料选择: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00余条,进一步查找全文,选择与人工耳蜗植入术相关应用解剖、人工耳蜗植入术适应证、并发症及术后效果相关文章,纳入观察对象为人的临床研究,无论有无对照均纳入,筛除明显重复文献以及综述类文章,最后纳入40条文献进行综述。资料提炼:40条文献中研究人工耳蜗植入的解剖学文章有16篇,介绍人工耳蜗植入应用进展的文章有17篇,总结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调试及效果的文章有8篇。资料综合:①人工耳蜗植人术经面神经隐窝入路较理想,距圆窗龛较近,有利于电极插入,但该入路靠近面神经管,手术操作时应注意保护面神经。②随着科技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人工耳蜗植入的病例选择标准已放宽。耳聋的发病的原因和植入耳蜗的年龄对语后聋患者的术后听力效果影响并不明显,但对语前聋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越早其疗效越好,而且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前残余听力较好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的效果比残余听力差者疗效要好。③内耳结构的异常影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进行,但术前影像学的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正确判断。④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术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手术后对电刺激动态范围的准确调试。结论:目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已经成为重度以上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常规治疗手段,术前评估和术后正确调试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人工耳蜗植入病人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方法对150例人工耳蜗植入病人及家属采用自行设计的"健康教育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资料采用百分构成法进行分析.结果由于人工耳蜗装置昂贵,植入技术要求高,康复时间长,病人及家属迫切需要健康教育与康复指导.结论护理人员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陈静  刘世喜 《华西医学》2004,19(4):673-674
近年来,在中国,随着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日益重视,借助于VER、OAE、ABR等先进技术,越来越多的聋儿在出牛后便被筛选出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新生的聋儿约有2~4万人,更有大量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的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这些聋儿如果得不到及时止确的听力语言康复,必将严重影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能力,最终成为家庭、社会的严重负担,更谈不上为社会贡献力量了。  相似文献   

13.
人工耳蜗植入中的相关解剖与面神经功能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相关的部分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找出与手术相关的因素,为临床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取成人颞骨40侧(左:23,右:17),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了锥隆起及面神经管的高度、面隐窝和鼓室窦的深度。结果:锥隆起的高度为(2.2&;#177;0.07)mm,面神经骨管的高度为(3.8&;#177;0.1)mm,面隐窝的深度为(1.8&;#177;0.09)mm,鼓室窦的深度为(2.9&;#177;0.11)mm,统计学表明锥隆起与面隐窝有相关性(R=0.55,t=3.82),因此两者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锥隆起不仅为后鼓室的重要解剖标志,也为面神经第2膝、茎突复合体、4个隐窝和5个骨嵴的解剖标志,并且锥隆起越高面隐窝相应的越深。文中数据为中耳手术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数据。对手术中避免面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工耳蜗的研制经过了30多年的历史,1996年多导人工耳蜗在国内用于临床以来,现在己成为极重度聋和全聋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1999年1月至2003年3月我科采用澳大利亚Coohlear公司生产的Nuclues24型多导人工耳蜗,为15例患者手术,无一例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术后经听觉言语康复训练,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它能代替病变受损的听觉器官,把声音转换成编码的电信号传人内耳耳蜗,刺激残存的听神经纤维,由大脑产生听觉。帮助双耳重度或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听力损失90分贝以上)获得或重获听觉,从无声世界回到有声世界。2002年11月27日至2003年9月22日,我科引进澳大利亚的24导人工耳蜗,成功地为10例耳聋患者进行了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度耳聋和全聋患者在生活上、心理上、社会交往上存在很大困难,也无法借助助听器改善听力。人工耳蜗是目前唯一能使全聋患者恢复听觉的医学装置。1995年北京协和医院及国内其他一些医院先后引进澳大利亚Nucleus22导装置,成功地为全聋成人和儿童施行手术植入。我院...  相似文献   

17.
郑虹  秦学玲 《华西医学》2003,18(3):315-316
目的:通过对已植入人工耳蜗的语前聋儿童在手术中,手术后早期和调试中所遇问题的总结,探讨术中术后和调机中的特别注意事项。方法:9例在我院接受人工耳蜗植入,开机至少6月的语前聋儿童被纳入本次分析。采用回顾临床资料和进行自由声场测试纯音,言语察觉率和开放式,闭合式言语分辨率的方法评价人工耳蜗补偿听力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被成功地植入了人工耳蜗。手术并发症计有电极滑出耳蜗1例,术中穿破外耳道后壁2例,术后出现术侧面肌抽动2例。自由声场纯音听阈测试,均在30~35dB SPL。言语察觉阈35~40dB SPL;言语分辨率(除3例外),开放式大于50%,最佳者达到78%;闭合式大于80%。4例植入时间较长的学龄期儿童已进入普通小学学习。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术加术后言语训练,能达到改善听力,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并对术中寻找圆窗龛困难,术后出现的电极滑出和面肌抽动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工耳蜗植入已成为重度或极重度耳聋患者的常规临床治疗方法,随着人工耳蜗装置的不断应用和完善,现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儿年龄在逐渐下降。为保证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最后成功,除了良好的适应证选择和精湛的手术技术外,手术前后护理同样重要。患儿年龄小,沟通障碍,术后易感染及家属康复知识缺乏等出现的护理问题,需要专业人员、患儿和家属共同配合来完成。  相似文献   

19.
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 ,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恰当的期望值 ,帮助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成功康复。方法 :利用文字、手语、图片配合宣传手册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入院前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教育。结果 :3 8例人工耳蜗均能够被正确使用 ,保养良好 ,3 0例植入者在康复机构语训、5例在家由父母训练、3例缺乏训练 ,10位儿童已经进入正常学校学习。结论 :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庭进行人工耳蜗系统的健康知识教育 ,是保证人工耳蜗手术成功康复的重要因素 ,体现了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发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叙事研究是针对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言语康复能力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最重要的康复效果之一是听觉康复及可以言语,目前针对人工耳蜗植入患儿叙事能力的研究集中在西方国家,对于汉语儿童的研究鲜有报道,而且,针对汉语叙事结构分析至今未形成一套系统的评价标准。因此,本文综述叙事研究及其在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