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和干扰素γ(IFN-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级、Child-Pugh B级、Child-Pugh C级各20例)、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18,IL-18BP,IFN-γ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述4组的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4组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8,IL-18BP,IFN-γ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IL-18,IFN-γ水平随着肝硬化Child-Pugh评分上升而进行性升高,而IL-18BP则在Child-Pugh B级最高.IL-18,IFN-γ,IL-18BP与TBIL成正相关,与ALB,PTA成负相关(P<0.05).结论 IL-18,IL-18BP,IFN-γ参与了宿主对HBV的免疫应答,三者之间存在相互关系,检测三者的水平有助于判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1β、IL-18和γ-IFN的临床意义.方法 8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A(35例)、B(30例)、C(15例)3个组,正常对照组为80例正常人.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IL-1β、IL-18和γ-IFN水平.结果 肝炎后肝硬化组血清IL-1β和IL-18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γ-IFN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B、C 3组各指标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hild-Pugh分级C组IL-1β和IL-18指标最高,γ-IFN指标最低.结论 IL-1β、IL-18和γ-IFN是反映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损害程度及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可以为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复制对血清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定量PCR、ELISA法检测136 例不同类型慢性肝病患者(10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3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95例HBV携带者及20名健康献血者(对照组)外周血HBV-DNA复制与IL-12和IL-18表达水平。结 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组IL-12及IL-1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HBV-DNA高复制组(HBV-DNA ≥105•mL-1)IL-12及IL-1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HBV-DNA <103•mL-1)(P<0.05);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炎肝硬化患者组及不同HBV携带者组之间IL-12及IL-18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慢性肝病患者HBV复制水平与IL-12和IL-18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r=0.74,P<0.05;r=0.80,P<0.05)。结论: HBV复制活跃程度影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IL-12及IL-18的表达,HBV复制程度越活跃,慢性肝病患者IL-12及IL-18表达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在肝炎后肝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3例肝炎肝硬化病人和2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IL-10、IL-18的水平,观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腹水、血清白蛋白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IL-10、IL-18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肝功能child-pughA、B、C级组血清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child-pughA级组血清IL-10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功能child-pughB、C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腹水组、无腹水组血清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有腹水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腹水组、对照组(P〈0.05,P〈0.01);血清IL-10水平与血清IL-18水平呈负相关(r=-0.51,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r=0.566,P〈0.01),与血清IL-18水平呈负相关(r=-0.315,P〈0.0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IL-18水平呈正相关(r=0.677,P〈0.01),与血清几-10水平呈负相关(r=-0.339,P〈0.01)。结论IL-10、IL-18在肝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其水平与肝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在MP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MPP患儿60例,检测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6、IL-10和h-CRP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MPP急性期患儿血清IL-6、IL-10和h-CRP水平明显增高,MPP恢复期显著降低(P<0.01);MPP急性期血清IL-6、IL-18水平与hs-CRP正相关(P<0.05);血清IL-6与IL-18与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6、IL-18和h-CRP等炎性介质参与了MP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血清IL-6、IL-18和hs-CRP水平有助于MP病情严重程度的判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IL10、IL18在肝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法分为3组:childpughA级组19例、childpughB级组23例和childpughC级组20例。采用ELISA法检测3组患者和2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IL10、IL18的水平。结果childpughA、B、C级组血清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childpughA级组血清IL10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childpughB、C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腹水组、无腹水组血清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有腹水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腹水组、对照组(P<0.05,P<0.01);血清IL10水平与血清IL8水平呈负相关(r=-0.51,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r=0.566,P<0.01),与血清IL8水平呈负相关(r=-0.315,P<0.01);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与血清IL10水平呈正相关(r=0.506,P<0.01),与血清IL18水平呈负相关(r=-0.463,P<0.01);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血清IL8水平呈正相关(r=0.677,P<0.01),与血清IL10水平呈负相关(r=-0.339,P<0.01)。结论IL10、IL18在肝炎肝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其水平与肝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和IL-10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肺癌免疫、发生、进展、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TNMⅡ~Ⅳ期的肺癌患者共4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进行了以铂类药为主的化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月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另对7例死亡患者于临终前检测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同时取3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47例肺癌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之组间比较血清三组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比较P<0.001;肺癌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的血清IL-6、IL-8和IL-10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早期患者;16例化疗有效,病情稳定和缓解的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7例化疗无效、病情进展者血清IL-8、IL-10测无明显下降,IL-6进一步升高;7例死亡患者临终前血清IL-8水平有持续升高的趋势.结论 IL-6、IL-8和IL-10在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清IL-6、IL-8和IL-10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作为辅助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4、IL-34、IL-10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AR组,60例非变应性鼻炎作为NAR组,并选取同期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取三组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34(IL-3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R组与NAR组的血清IL-4、IL-34均高于对照组,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AR组的血清IL-4、IL-34高于NAR组,IL-10低于NAR组(P<0.05);Roc分析血清IL-4、IL-34和IL-10对AR患者具有诊断价值(P<0.05)AR患者血清IL-4与血清IL-34呈正相关(r=0.344,P<0.001),血清IL-10与血清IL-34呈负相关(r=-0.234,P=0.022)。结论 血清IL-4、IL-34以及IL-10水平异常升高与AR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方有根  雷德利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994-199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和IL-8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IL-6和IL-8,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A组(22例)、B组(25例)、C组(20例),并与正常对照组65例作比较。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和IL-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B、C三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血清IL-6和IL-8水平是反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度及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探讨sICAM-1I、L-18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IL-18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CAM-1(698.64±270.14)I、L-18(45.94±4.33)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ICAM-1(214.62±72.31)(P<0.01)I、L-18(5.13±3.24)(P<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0.4464,P<0.01)。结论:sICAM-1I、L-18可能参与慢性肝炎的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1.
毕恒 《河南医学研究》2022,(24):4459-4462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13(CXCL-1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患病组,并以1∶1选取同期8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对比两组血清因子水平、肝功能,比较患病组不同病情程度血清因子水平、e抗原阳性和阴性血清因子水平、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因子水平,分析血清因子水平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患病组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患病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轻度患者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较中度、重度低(P<0.05);e抗原阴性血清IL-6、CXCL-13水平较e抗原阳性低,e抗原阴性血清IL-18水平较e抗原阳性高(P<0.05);治疗7、14 d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IL-6、IL-18及CX...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探讨其对急慢性肝炎诊断、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44例检测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结果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NF-α、IL-6、IL-8水平低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IL-6、IL-8参与急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过程,其血清水平与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有关,动态测定血清TNF-α、IL-6、IL-8水平有利于监视病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80例慢性肝炎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和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炎患者血清IL-6和IL-8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和IL-10水平的变化与慢性肝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细胞因子IL-6、IL-8和IL-10在慢性肝炎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炎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0例单纯2型糖尿病病人(DM组)及40例伴有DR的2型糖尿病病人(DM+DR组)血清IL-10和IL-18水平,以无2型糖尿病及DR的4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DM组、DM+DR组IL-1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DM+DR组IL-18高于DM组,差异均有显著性(F=6.34,P<0.05)。DM+DR组、DM组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6.45,P<0.05);DM+DR组、DM组IL-1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DR的发生与血清IL-18水平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8与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IL-8和IL-10水平变化与HIE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8与IL-10的水平。HIE组32例,对照组24例。结果HIE治疗前血清中IL-8与IL-10水平明显高于HIE治疗后及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中度高于轻度、重度高于中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血清中IL-8和IL-10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L-8和IL-10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中IL-8与IL-10水平变化对判断HIE病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IL-4及IL-10检测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3例COPD患者(分为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及15例健康者的血清,采用竞争放射免疫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其中IL-4及IL-10水平。结果COPD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患者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急性发作期的IL-10水平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但缓解期IL-10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4及IL-10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过程,而IL-10水平变化与病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HBV复制对血清中细胞因子IL-18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HBV复制应用聚合酶链;IL-18水平应用ELISA等方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的HBV—DNA、IL-18水平进行了平行测定,比较HBV复制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IL-18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组的IL-18含量与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HBV—DNA高复制组(HBV—DNA含量〉10)IL-18含量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炎肝硬化患者组之间IL-18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因子IL-18活性在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HBV复制与血清中细胞因子IL-18水平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在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患者检测外周血中HBV—DNA、IL-18水平对判断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为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HBV-DNA高复制,抗-HBc阳性与抗-HBc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AL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18水平。把患者分为抗-HBc阳性组和抗-HBc阴性组,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HBV-DNA定量、ALT和IL-18水平测定。结果:两组HBV-DNA复制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ALT活性抗-HBc阳性组显著高于抗-HBc阴性组(P<0.01);两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抗-HBc阳性组显著高于抗-HBc阴性组(P<0.01);血清IL-18水平与ALT呈显著正相关(r=0.601,P<0.01)。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的炎性损伤过程,血清IL-18可作为判定乙型肝炎免疫状态及活动性监测的一项指标,对指导治疗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IL)-32、IL-6及IL-8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功能衰竭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0例)、肝功能衰竭患者(40例)和健康对照者(60例),比较3组间和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乙型肝炎患者间的IL-32、IL-6和IL-8水平.结果 肝炎组和肝衰竭组的IL-32、IL-8及IL-6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肝衰竭组的IL-32、IL-8及IL-6均高于肝炎组(均P<0.05);且病情越严重,IL-32、IL-8及IL-6值越高(均P< 0.05).结论 IL-32、IL-8及IL-6细胞因子的水平会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可以用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对病情加以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思考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水平与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8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0例重型肝炎患者的IL-6、IL-8、sTNFR水平。结果:慢性活动性肝炎及重型肝炎组血清IL-6、IL-8、sTNFR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慢性活动性肝炎除IL-6外(P>0.05),其余各指标均低于重型肝炎组(P<0.01)。结论:测定乙肝患者血清IL-6、IL-8、sTNFR水平对判断须后、监控病情及考核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