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治神”一词出自《黄帝内经》 ,首见于《素问·保命全形论》中“凡刺之真 ,必先治神”之句。有关治神的记载 ,在古今医著中多有阐述 ,诸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素问·徵四失论》、《素问·针解篇》、《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终始》、《灵枢·本神》、《灵枢·小针解》等篇 ,以及《类经》、《标幽赋》、《金针梅花诗钞》 ,等文献均明确指出治神的意义及针刺操作的相关性 ,强调针刺操作必先治神 ,其临床意义非常重要。1 何谓治神 治神 ,古代医家又称本神、调神、定神、守神。 神 ,中医学认为 ,心藏神 ,心主神明 ,脑为元神… 相似文献
2.
3.
针刺效果常常与针感的传导直接相关,因此进针时,医患双方进行精神交流,在针刺之前给病人以暗示,在行针之时给予启发,可以引导强化病人的针感传导意识,患者体验得气后会产生循经感传,更好地配合治疗,也容易接受暗示,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治神”,是指在针刺治疗过程中,通过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集中医者的精神,使针下易于得神取气的一种方法。体现在与察神、定神、调气、修身、针刺手法、守神及针后摄调关系7个方面,强调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自始至终注重治神,对提高针刺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刺手法中的治神与调气太原市中医研究所(030009)王镜太原市妇幼保健院李忠兰针刺手法是取效的关键,而手法之要,尽在医者心手之间。心为神之主,而行针调气全在于手。心手相应,神气相合,贯无形之神气于有形之形体,才能取得理想的功效。笔者试就针刺手法中的... 相似文献
6.
7.
8.
正《素问·宝命全形论》168之"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强调了针刺治疗疾病时治神的重要性。笔者结合针灸医籍文献的学习和临床体会,就针刺治神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探讨如下。1凡刺之要,无忘治神何为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综合反映,是对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脏腑以及精、气血津液活动外在 相似文献
9.
靳瑞教授针刺治神经验介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靳瑞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岭南针灸新学派“靳三针疗法”创始人,从事针灸教学、临床、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其针刺治神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导引图》是清代一部日常实用保健导引功法图集,彩色手绘,有图24幅,附有文字解说。原图今藏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为单幅图装裱成经折装,图中文字解说首尾钤有"敬慎山房"、"玉铭"、"崑寿"诸印。"敬慎山房"可能是收藏者的堂号,而"玉铭"、"崑寿"有可能为作者之名与字。书中"眩"字缺末笔,乃避康熙名讳,但保留"虚"字,表明不避孔丘之讳,可能为清康熙早期的作品。从人物造型、发式及服饰、家具等背景看,类似明代形制,故图形底本可能年代更早。书中24幅图表示24种导引功法,其16种有治病作用,8种有强身作用,以设问作答的方式给出文字解释,说明功法作用。原图集为孤本,现有多种翻刻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神启闭针刺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用醒神启闭针刺法加基础治疗,B组用常规针刺法加基础治疗,治疗10 d后,采用CSS、FMA和MBI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1)2组治疗后C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A组较B组优(P0.05);2)2组治疗后FMA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1),A组降幅更大(P0.05);3)2组治疗后MBI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A组优于B组(P0.05)。结论:醒神启闭针刺法可有效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常规针刺法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济生肾气丸治疗阴阳两虚糖尿病肾病(DK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阴阳两虚DKD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配合济生肾气丸,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单一症状评分、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模式下醒神启闭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PSD)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h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卒中单元模式下醒神启闭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Th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10、IL-17a、干扰素(IFN)-γ]水平、神经细胞因子[神经营养因子(NT)-3、脑源性神经因子(BNDF)、酪氨酸激酶B受体(TrkB)]表达、自动思维量表(ATQ)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试(RBAN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39/43)高于对照组的72.1%(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和6周,观察组焦虑/躯体化、体质量减轻、日夜变化、抑郁阻滞及绝望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10、IL-17a、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BNDF、Trk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T-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BA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AT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模式下醒神启闭针刺治疗PSD,能够纠正炎性因子水平紊乱,调节神经功能,从而进一步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认知功能,缓解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5.
陈爱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2):60-62
目的 探究针刺结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气阴两虚型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18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用参松养心胶囊对2组患者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增加针刺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并比较评价.治疗效果包...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结合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医学研究及患者临床症状,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理及论治思路。认为机体阳气亏虚导致清气和能量不足,继而影响水谷精微化生,致使阴血亏虚,有形物质的凝聚及形成乏源,为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因病机。治疗当重视温阳补肾、健脾养血,以达助阳化气、辅阴成形之功;“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中医论治骨质疏松症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但遣方用药当根据证候虚实、病邪性质调整,方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邹氏肾科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提出了“慢性肾炎脾肾阳虚证逐渐减少,气阴两虚证逐渐增多”的新观点,并找出了变化的原因,创新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慢性肾脏病气阴两虚证动态变化规律,制定了慢性肾脏病辨证分型新标准。1986年,邹氏肾科于第二届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研讨会(南京会议)上提出将气阴两虚证作为一个独立证候应用于中医肾病的辨治,并总结了气阴两虚证的辨证要点,认为慢性肾脏病气阴两虚证以气阴两虚为本,兼有水湿、湿热、血瘀、湿浊等标证。邹氏肾科创始人邹云翔教授据此创制了益气养阴方,其功效为补益肾元、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渗湿利水,后逐渐形成邹氏肾科治疗慢性肾脏疾病补益肾元、和络渗湿法。经临床验证并新药研发,邹氏肾科团队将此方开发为黄蛭益肾胶囊,2002年此药获国家三类新药证书(国药准字Z20020086)。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予26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针刺腧穴治疗,取穴曲池、合谷、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太溪、阳陵泉,伴随上肢症状者加尺泽。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隔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1个疗程结束后记录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结果:1.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26例DPN患者中,痊愈1例,占3.8%;显效6例,占23.2%;有效14例,占53.8%;无效5例,占19.2%。总有效率为80.8%。2.治疗后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对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二至天癸颗粒对高龄肾气阴两虚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融合素蛋白(Mfn2)及线粒体膜电位的调控作用。方法将86例行IVF-ET治疗的高龄肾气阴两虚证患者单盲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安慰剂组各43例。2组均采用拮抗剂方案(GnRH-ant方案)降调节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中药治疗组于IVF-ET治疗前3个周期始,自月经第3天起给予二至天癸颗粒。取卵日收集卵泡液并提取颗粒细胞,分析各组患者妊娠结局,检测Mfn2 mRNA表达及蛋白的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安慰剂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1.%(16/38)、26.3%(10/38),中药治疗组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升高的趋势。与安慰剂组比较,中药治疗组Mfn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P<0.01),Mfn2蛋白表达量及△Ψm荧光强度比值升高(P<0.01)。结论二至天癸颗粒可提高高龄肾气阴两虚型IVF-ET患者卵泡液颗粒细胞中Mfn2及线粒体膜电位的表达,对高龄肾气阴两虚型IVF-ET患者临床妊娠率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