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大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胃黏膜pH值及血内毒素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及大黄治疗组,各32例.比较两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氧合指数、胃黏膜pH值及血内毒素水平.结果 大黄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大黄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低于空白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氧合指数、胃黏膜pH值及血内毒素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小时后大黄治疗组氧合指数、胃黏膜pH值及血内毒素水平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大黄能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胃黏膜pH值及血内毒素水平,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但临床实验简单较安全,有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 (应激性溃疡 )是脑出血常见且严重并发症之一 ,对患者预后影响较大。作者以大黄联用西咪替丁预防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的发生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6年 9月~2 0 0 2年 1月入院的 90例病例 ,均符合以下两项重症脑出血诊断标准 :①经头颅CT检查 ,出血量≥ 5 0ml或脑干出血 ;②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或瞳孔改变。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西咪替丁组 40例 (男 2 7例 ,女 13例 ,年龄 48~78岁 ,平均 60 .5岁 ) ,其中基底节区出血 3 6例 ,脑干出血 4例。大黄联用西咪替丁组 (简称联用组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联合盐酸戊乙奎醚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应激性溃疡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同时加用盐酸戊乙奎醚1 mg肌肉注射,每日2次.观察两组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及胃内pH值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干预组同时进行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措施,评价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结果:1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共68例(48.23%),干预组73例出血29例(39.73%);对照组68例出血39例(57.35%)。结论:干预组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预防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97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成功出院和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24.49%,低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成功出院率、病死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通过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恢复胃动力,中和胃酸,降低炎性因子发生率,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减少死亡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赵雯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5):551-552,598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脑出血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西咪替丁对应激性溃疡及出血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7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中显效27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30例中显效23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的止血时间及胃内的pH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可安全有效的治疗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咪替丁,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度烧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中,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33%,干预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14%,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进行比较,X~2=4.631,P=0.03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重度烧伤患者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何勤 《华夏医学》2009,22(3):472-47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危重症患儿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危重症患儿早期干预设对照组和干预组比较,进行前瞻性观察.结果:实施早期干预治疗,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X2=6.992,P<0.01),两组患儿病死率差异有极显著性(X2=12.321,P<0.01).结论:危重症患儿应激反应引起的内环境变化,及早采取预防措施,能显著降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危重症患儿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经头颅CT或MR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纽和对照组各40例,亚低温组在常规药物治疗脑梗死的同时加用亚低温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及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云南白药和冰牛奶治疗消化道应激性溃疡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及冰牛奶在应激性溃疡治疗中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40例治疗病人通过胃管给药与随机选择的40例传统应用甲氰咪呱和止血敏治疗作为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纽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5%,两组治疗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X^2=7.81,P<0.01;结论云南白药联用冰牛奶治疗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给药方法简便,效果显,无明显毒副作用,认为是治疗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碳酸氢钠洗胃防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应激性溃疡的效果与观察。方法将80例HIE患儿按床号奇、偶数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基础护理、治疗相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碳酸氢钠洗胃。结果干预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碳酸氢钠洗胃防治新生儿HIE应激性溃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西咪替丁的干预,观察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是否降低.方法 67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按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同时给予西咪替丁400mg/12h静脉给药,对照组给予标准治疗.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治疗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无差异.结论 西咪替丁的干预对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丁力晓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1):1564-1564
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81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病人系本院2002年至2006年之间住院病人,所有病人均符合以下条件:年龄≥50岁,既往无消化性溃疡、肝病、出血性疾病等病史;均于起病24h内入院;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两组,43例为奥美拉唑组,38例为法莫替丁组。其中  相似文献   

14.
伍萍 《浙江实用医学》2003,8(4):229-229,231
目的 观察胃液pH动态监测对预防严重烧伤病人应激性溃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价值。方法 对重度烧伤的 112例胃液pH动态监测组与 98例未监测组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监测组明显少于未监测组 (P <0 0 1)。结论 胃液pH动态监测是判断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一个良好指标 ,对早期诊断和预防消化道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机制和防治。方法:分析2002-2008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5例,其中应激性溃疡出血113例。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针剂(洛赛克针剂)可以降低发生率,应用地塞米松发病率高。结论:应激性溃疡出血与重型颅脑损伤和糖皮质激素应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6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术及异烟肼50mg和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每周2次,共20~24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及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8%(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异烟肼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提高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纳美芬治疗对预防重度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9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大黄联合纳美芬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吸氧,20%甘露醇脱水,营养神经细胞药物,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及常规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生大黄、纳美芬治疗,大黄联合纳美芬治疗时间均为5d。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保留胃管,每天早晨抽取胃液作潜血试验,每天行大便潜血试验1次。结果治疗组无新出现一例出现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表现,胃液及大便潜血试验均阴性,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有8例不同程度出现呕血、黑便,胃液及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等情况,有效率80.0%。结论早期应用生大黄和纳美芬能有效减少重度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王宝凤 《安徽医学》2013,34(12):1847-184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 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7.32%.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可行性。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药治疗组45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中药汤剂(百合、丹参、柴胡、黄芩等)加减治疗,水煎服,日1剂,4周为1疗程;西药对照组40例,单用西药治疗,进行2组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显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治愈28...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方法:对两组各6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例分别应用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奥美拉唑组中有4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为6.1%。西咪替丁组中有16例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发生率2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比西咪替丁更能有效地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