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的改良术式--胃小弯和胃底部浆肌层切开术(LFS)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方法:用狗为实验对象行LFS,观察手术前后胃组织内胆碱能纤维和壁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胃固有膜、粘膜下层和肌层内的胆碱能纤维明显减少,壁细胞的泌酸功能受到极度抑制。临床应用LFS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2例,其中合并幽门梗阻4例,全部病例随访5 ̄15年,VisickⅠ级28例(66  相似文献   

2.
1991年2月至1996年12月,我院采用胃底壁圆形切除、食管胃一层吻合法,行食管中段上段癌手术26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66例中男性204例,女性62例。年龄34~72岁。其中发生吻合口疾4例(1。5%),吻合口狭窄5例(1.88%)。手术方法:采用左胸左颈或有胸左颈(右颈)吻合。食管游离至颈部至少肿瘤上scm,胃底通过食管床拉至颈部,先在食管须切平面上1.scm缝合食管后壁肌层和胃底浆肌层3~4针,切除直径4cm圆形胃底壁浆肌层,暴露粘膜下层缝扎粘膜下血管,同时在其中间剪除直径3cm圆形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切断食管肌层,长出肌层Icm处…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6年7月至1999年6月,开展食管贲门癌切除,胃与食管吻合方法改进手术50例。吻合方法胃后壁浆肌层与食管肌层间断缝合3针,而后胃后壁与食管后壁及胃前壁与食管前壁全层,用3~0无创可吸收合成线连续缝合,胃前壁浆肌层与食管前壁间断缝合3针。手术结果治疗组无吻合瘘及吻口狭窄,术后2~3周出院,随访2个月至3年,未发现吻合口狭窄。对照组20例,用常规吻合方法,术后发生吻合瘘2例,吻合口狭窄1例  相似文献   

4.
杨胜波  薛黔  蒋彦军  张永 《贵州医药》2008,32(11):967-969
目的探索胃壁内迷走神经和血管的分支分布。方法改良的Sihler's染色法。结果迷走神经前、后干在贲门附近分别发出2条和3条初级神经支,其中胃前支与胃后支主要集中在贵门至角切迹之间发出次级支,在胃壁呈扇形分布。胃后壁胃体部的分支及分支间吻合比胃前壁密集。胃前、后支在贲门附近的小弯侧有交通支,在大弯侧有广泛吻合。各动脉血管支从胃壁进入肌层深面,分支分布类似地图上的交通路线。胃前壁上血管分支相对后壁少,粗大,形成了胃体近端和幽门部两个密集分布区;胃后壁在胃底部和胃体中部分布密集。胃壁内血管有干吻合和细支吻合。胃小弯与幽门口区属于相对乏血管区。结论为适应胃运动、调节胃酸分泌等功能需要,胃的神经血管分布不均匀,存在密集分布区与稀疏区。  相似文献   

5.
浙江医大附属二院外科等对幽门窦无明显病变而需外科处理的十二指肠溃疡、胃小弯溃疡和胃高位溃疡等,采用胃泌酸细胞密集区切除术治疗31例,效果良好。此法特点是切除胃体泌酸细胞密集部分,而保留幽门窦和支配它的迷走神经分枝从而完整地保存幽门窦之功能;  相似文献   

6.
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术74例体会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030600)赵仁昌,张聪,周毅民,魏喜贵,程书栋,王波,王建文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很难避免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为此1988年4月至1991年7月间,我们采用邵令方[1]介绍的“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法”共74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74例中,年龄37~71岁,平均56岁;男性51例,女性23例;其中食管癌31例;贲门癌43例;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27例,主动脉弓下吻合47例。手术方法:①74例均经左侧进胸,常规切除肿瘤食管后,距食管近侧断端3cm处完成吻合口后壁之食管一胃浆肌层三针间断缝合。按食管口径之大小切开胃壁,准备行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术(见图1)。②在吻合口周围作前、后、左、右相对称的四针食管胃全层缝合,除吻合口前壁的一针缝线暂不打结外,其余均打结作为牵引线(见图2)。③经贲门切口或胃小弯侧切口将上述四针牵引线用血管钳拉入胃内,吻合口即随之进入胃腔,部分拉至贲门切口之外(见图3)。④分别向四个不同的方向牵拉牵引线,并结扎吻合口前壁之一针缝线,使吻合口张开呈四方形(见图4)。⑤在四条牵引线之间行食管胃全层间断吻合,间距约  相似文献   

7.
采用ABS灌注法对30例新鲜胎儿尸体(6-10月)的胃壁内动脉的微血管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浆膜下丛呈干型,血管稀疏;肌丛由浆膜下丛和粘膜下丛返支构成,各部肌层血管密度,大弯最高,小弯最低;粘膜下丛在胃底部密度最高,幽门后壁和胃小弯密度最低;粘膜动脉发自粘膜下丛,动脉间有吻合支,粘膜丛血管密度胃底最高,小弯最低,粘膜血管丛内未见到动脉-静脉吻合。  相似文献   

8.
近30年来随着基础理论研究的进展,采用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在国外已渐盛行,其中又以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更为人们所重视,但其疗效尚不十分满意,溃疡复发率高达5~10%。在国内,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近年来已在一些地区和单位开展和研讨。但胃大部切除术仍为当前外科治疗溃疡病的主要术式而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我院1965年1月至1974年12月十年内溃疡病施行胃大部切除  相似文献   

9.
王平生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20-1020
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由于切断了小弯侧部分迷走神经,特别是胃小弯溃疡切除时致肝胃韧带游离过高,迷走神经胃前支被全部切断,导致术后胃壁张力减低,胃蠕动减弱,胃壁呈扩张状态。加之吻合口水肿,致术后胃的排空发生障碍,出现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反苦水但无阵发性腹痛。X线检查残胃呈扩张少蠕动等。中医辨证多属胃气虚弱,胃气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残胰重建方法胰胃吻合(PG),降低胰痿并发症。方法:应用胃后壁与残胰相对合部位,胃后壁浆肌层切开,上唇与残胰腹侧间断缝合,胃粘膜层戳一小孔,胰管内置管放入胃腔,胃粘膜与胰管用无损伤吸收线间断缝合数针,浆肌层下属与残胰背侧间断缝合,胰管引流管从胃前壁戳孔引出腹腔外。结果:胰胃吻合(PG)43例,并发胆痿1例,胰瘘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切口裂开3例,无手术死亡。1-3月内行胃镜检查24例,发现胰胃吻合口21例,胰管造影显影良好。胃液分析,总酸度偏度,pH值2.83.5之间,淀粉酶测定正常。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操作方便,胰胃吻合血运好,无张力,胰痿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11.
例1:男,53岁,食管下段癌。2010年12月29日在全麻下经左胸行食管下段癌切除,制作管状胃,于弓上与食管胃吻合器吻合,术后第9天食管胃造影检查提示残胃瘘。2011年1月8日经左胸探查,见胃小弯切缘近胃底侧有3 cm长破口,胃前壁切口闭合处裂开,吻合口1/2裂开,胃壁肿胀。切除吻合口,游离胃,碘伏盐水冲洗胸腔,缝合胃壁瘘口。拆开膈肌缝线,将  相似文献   

12.
胃浆肌层片和大网膜组合瓣修补食管破裂河南驻马店159医院胸外科(河南驻马店463000)淮宗让,许开国自1986年以来,我们为6例食管破裂病人采用胃浆肌层片和大网膜组合瓣修补,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8岁,...  相似文献   

13.
1980年 Taylor 报道胃小弯肌内迷走神经切除术(以下简称肌内迷切术)的动物实验研究,1982年 Walker 报道16例胃小弯肌切开术,虽效果满意但观察时间仅一年。本院于1982年2月至1983年  相似文献   

14.
浆肌层瓣下食管胃吻合86例报告漳浦中医院外科陈宽敏贲门癌、食管癌根治术中,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为其严重的并发症。为预防该并发症,作者自1978~1993年以浆肌层瓣下食管胃吻合术根治贲门癌、食管癌86例,未发生以上并发症,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5.
穿孔、出血和狭笮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传统的胃大部切除术后常存在一些严重并发症而影响患的生活质量。自1970年Johnston首创用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其并发症后,欧美国家相继开展。我院于1979年基于PCV的原理,设计了扩大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extended parietal cell vagotomy,EPCV),只切断分布到胃的支配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分支,使胃酸显下降,溃疡得到愈合。因保留了胃窦和幽门神经支,保留了胃的完整性,从而维持了胃的正常容积和排空功能,使得手术更加符合生理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食管胃三层套入吻合法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胃黏膜对食管黏膜、胃浆肌层对食管肌层、胃浆肌层对胸膜或颈肌的三层套入吻合法治疗胃贲门癌178例、食管癌120例。以同期采用胃食管全层吻合治疗的胃贲门癌112例、食管癌98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析。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治疗组分别为0.38%、0.38%和0.77%,对照组分别为1.42%、4.76%和4.2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本吻合法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对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胃、肠道吻合法,几乎均为全层内翻加浆肌层内翻二层吻合。近来少数医生推荐一层吻合法。作者自1986年以来,用胃,肠道一层吻合术,行各种胃肠手术45例,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 患女,17岁。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年于2006-07-24入院。1年前出现上腹部锐痛,伴贫血症状,以胃炎及缺铁性贫血治疗。2月前出现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及黑便2次。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余无异常。胃镜示:胃底隆起性病变(间质瘤?淋巴瘤?)。病理活检示:(胃底)胃肠道间质肿瘤。免疫组化示:CK(-),CD117(+),LCA(-),CD34(+)。术前诊断:胃间质瘤。在全麻下行胃楔形切除术。术中见胃体前壁近胃底处可见-3cm×3cm肿物,质硬,周围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切除肿物及周围2cm的胃壁全层。术后病理回报:胃间质细胞瘤,细胞较丰富(有潜在恶性)。术后经过平顺,7天出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胃憩室常常于两面端的部分 ,也就是在胃底小弯侧后壁贲门口下方和幽门前区 ,大弯侧极为罕见。胃憩室病因尚有争论 ,分先天性、后天性两种 ,常单发 ,有人认为主要是胃底环肌缺如 ,斜行肌薄弱 ,使贲门附近胃壁薄弱。由于胃内压作用 ,使它逐渐向外膨出而形成憩室 ,也有由于胃周粘连形成牵引性憩室 ,本文病例均为内压性憩室。现将本院收治 1例胃大弯侧憩室报告于下。患者男性 ,43岁。反复上腹部疼痛 5年余 ,近日加重 ,伴恶心呕吐收治入院 ,以前未经检查均按消化性溃疡治疗未见好转。无发热畏冷 ,无腹泻、腹胀 ,但有时感到胸闷、气促 ,无肝炎史。…  相似文献   

20.
胃食管反流与哮喘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实验证实迷走神经在食管-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而胆碱能神经递质和胆碱受体可能在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示抗胆碱能药物在胃食管反流性哮喘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