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阴道镜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21,自引:3,他引:121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91年5月至2002年4月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1407例,行镜下定位取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近4年来CIN的发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发病年龄在30-39岁的病例占80.29%,经病理确诊CIN406例,包括CIN Ⅰ209例,CINⅡ104例和CINⅢ(包括CIS)93例;慢性宫颈炎625例,湿疣187例,息肉139例,其他50例(包括宫颈纳氏囊肿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乳头状瘤9例),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准确性为79.67%,敏感性为96.06%,特异性为73.03%,阳性预测值为59.095,阴性预测值为97.86%。CIN在阴道镜下的图像以醋酸白色上皮的出现率最高为83.50%,对CIN诊断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与点状区和(或)镶嵌同时存在时,对CIN诊断的敏感性下降,特异性升高,结论: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价值在于其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在国内适合作为CIN的筛查方法,统一阴道镜的评分标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中检测HR-HPV,预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浸润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诊断为ASCUS的248例患者分别进行HR-HPV检测、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在ASCUS患者中,CIN发生率为41.1%(102/248),高级别CIN(CIN2、CIN3)和浸润癌发生率为9.3%(23/248);在HR-HPV阳性组CIN检出率为68.1%(92/135),在HR-HPV阴性组CIN检出率为8.8%(10/11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30,P〈0.001)。阳性组发生CIN和浸润癌的风险是阴性组的22.037倍[OR(95%CI)=22.037(10.479~46.342)]。HR-HPV检测CIN和浸润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1%和91.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分别为90.1%和70.5%。阴道镜拟诊CIN和浸润癌126例,检出率为80.4%(82/102),其中高级别CIN和浸润癌20例,检出率为87.0%(20/23);阴道镜检测CIN和浸润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1%和83.6%;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分别为80.4%和69.9%,与HR-HPV检测功效相似,关联系数为r=0.833;而阴道镜检测高级别CIN和浸润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98.7%;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和97.8%。结论 HR-HPV阳性的ASCUS患者CIN发生率高,即行阴道镜检查;HR-HPV阴性患者可不行阴道镜检查而不会增加高级别CIN和浸润癌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阴道镜图像特征与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阴道镜图像特征与意义,评价阴道镜图像特征对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6年7月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629例,行镜下定位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CIN组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镶嵌、腺口白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CIN组,高级别CIN组镶嵌、点状血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级别组.根据阴道镜拟诊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醋酸白色上皮或白环加点状血管或镶嵌对CIN诊断的符合率为84.8%.醋酸白色上皮或白环加点状血管加镶嵌三联征图像对CINⅢ诊断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4.6%,阴性预测值为99.1%;对CIN Ⅰ~Ⅲ诊断的特异性为98.9%,阳性预测值为89.4%,阴性预测值为74.1%.结论:阴道镜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醋酸白色上皮和白环对CIN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如与点状血管和(或)镶嵌同时存在则特异性增高.初次阴道镜检可疑时应进行常规活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镜、人端粒酶RNA组分(hTERC)基因扩增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早期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经阴道镜初步诊断为宫颈病变的219例患者,应用荧光染色体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扩增、表面等离子谐振技术(SPR)检测HPV感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阴道镜诊断宫颈CINⅠ级59例,CINⅡ级76例,CINⅢ级56例,宫颈癌28例,与组织学最终诊断相比较,两种方法有相关性(P<0.05)。②hTERC基因在宫颈炎性病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的阳性扩增率分别为7.9%,10.9%,44.6%,63.2%和82.6%,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③132例进行HPV分型检测的患者中,高危亚型感染54例,低危亚型感染29例,阴性49例, HPV阳性患者的感染类型同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级有关(P=0.041 9)。④同时进行hTERC基因及HPV检测患者中,54例HPV高危亚型患者hTERC基因发生异常扩增者33例,29例低危亚型中发生异常扩增7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阴道镜作为宫颈病变的初诊手段有一定的漏诊和过度诊断;HPV高危亚型感染可能是导致hTERC基因异常扩增的因素之一;hTERC基因扩增和HPV感染与宫颈高级别病变的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直接诱因;阴道镜、HPV和hTERC基因联合检查是判断早期宫颈病变进展并做出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阴道镜图像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目的 评价阴道镜图像对宫颈疾病尤其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的诊断价值。方法  2 0 0 3年 4月至 2 0 0 4年 3月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对 2 4 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根据阴道镜图像定位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根据阴道镜拟诊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 ,完全符合率是 6 1 2 5 %,包括相差一个级别在内者符合率为 95 %。对CIN诊断敏感性为 84 31 %、特异性 6 2 43%、阳性预测值 37 72 %、阴性预测值 93 6 5 %。结论 阴道镜图像对应阴道镜拟诊与组织病理学有较高的符合率 ,对CIN的诊断价值在于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的优点 ,适合作为CIN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92,自引:0,他引:192  
目的 评价影视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影视阴道镜观察宫颈细胞病理学异常和尖锐湿疣患者共275例。在阴道镜指引下行宫颈活检术265例、宫颈管刮取术(ECC)8例、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237例。结果 (1)影视阴道镜在诊断子宫颈病变中的敏感性为95.9%、特异性为77.7%、阳性预测值为84.5%。(2)影视阴道镜观察,93.8%正常转化区符合组织学诊断,有6.1%的假阴性;76.2%醋酸白上皮符合亚临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诊断,有23.7%的假阳性,白嵌二联征、白嵌点三联征与宫颈癌的组织学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 影视阴道镜诊断子宫颈病变的结果准确、可靠,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诊断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存在假阳性,而诊断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外阴尖锐湿疣合并宫颈病变17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外阴尖锐湿疣(CA)患者合并宫颈病变的情况,方法:经病理确诊的175例外阴CA患者在阴道镜下取宫颈组织活检,其中152例应用PCR或免疫组化技术做HPV11/6,18/16分型检测,用同期无外者在阴CA的100例宫颈病理作对照.结果:宫颈CA15例,占病理诊断宫颈HPV感染81例的18.5%,外阴CA得合并宫颈HPV亚临床感染(SPI)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占5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0%(P<0.001),宫颈CA及SPI中CIN发生率为50.62%,明显高于宫颈慢性炎症及疣样病变的CIN发生率(P<0.05);宫颈光滑组中SPI,CIN,慢性炎症及疣样病变等宫颈病变的发生率较宫颈糜烂组无明显差异,HPV18/16型感染组宫颈CA,SPI和(或)CIN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PV11/6型感染组(P<0.01)。结论:对女性生殖道HPV感染在治疗外在湿疣的同时,更应重视宫颈临床感染,应借助阴道镜,组织病理及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早期发现SPI及CIN,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杂交捕获Ⅱ代法(HCⅡ)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与病理组织学结果相对照,探讨HPV-HCⅡ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4月至2005年2月对因可疑宫颈病变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的739例患者行HPV-DNA HCⅡ检测、阴道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HCⅡ检测HPV-DNA高危型阴性228例,30.9%(228/739);阳性511例,69.1%(511/739)。HPV-HCⅡ检测高危型阴性病例中,低度以下病变(慢性炎症、CINⅠ)96.1%(219/228),高度病变(CINⅡ、CINⅢ及癌)3.9%(9/228)。随病变程度加重,高危型HPV感染率逐渐增高,CINⅠ73.9%,CINⅡ92.9%,CINⅢ95.8%,宫颈鳞癌100.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HPV-HCⅡ的敏感性为93.8%(135/144),特异性36.8%(219/595),阴性预测值96.1%(219/228),阳性预测值26.4%(135/511)。结论在宫颈病变的诊断中HPV-HCⅡ敏感性高,特异性低,有良好的阴性预测率。  相似文献   

9.
阴道镜活检78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阴道镜活检和HPV感染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782例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并有病理结果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①782 例共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293例,包括CTN Ⅰ 139例(17.8%),CIN Ⅱ90例(11.5%),CIN Ⅲ 64例(8.2%);宫颈浸润癌13例(1.7%);子宫内膜癌3例(0.4%);其余为:炎症451例(57.7%)、宫颈湿疣22例(2.8%).②宫颈病理学阳性组(包括CTN和宫颈浸润癌)和病理学阴性组(包括炎症和宫颈湿疣)的HPV阳性率分别为52.0%和40.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③HPV阳性者较HPV阴性者年龄显著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阴道镜检查对CIN和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HPV感染是宫颈癌和CIN的重要原因,HPV阳性者的年龄显著低于HPV阴性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治疗后随访的手段和方法,包括随访时间、间隔时间和评估手段。方法:2011~2012年在我院进行CIN手术治疗并规律随访的患者685例,随访18~42个月,采用间隔4~6个月进行HPV检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等评估手段,将其结果与设定的3个临床结局[痊愈、HPV持续感染、CIN残留(复发)]比较,分析其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月,HPV检测的阴性预测值为97.9%,阳性预测值为42.6%;HPV(-)+TCT(-)的阴性预测值为98.2%,阳性预测值为73.1%;HPV(-)+Colp.(-)的阴性预测值为98.4%,阳性预测值为54.5%。3者检测结果的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预测值以HPV+TCT方法更准确。术后12月复诊患者中,HPV、HPV+TCT和HPV+Colp.检测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9.7%,77.8%,77.8%,均高于术后6个月;而阴性预测值者低于术后6个月。结论:HPV检测是CIN手术治疗后随访和评估较好的手段;6个月内HPV检测阴性对CIN临床预后的阴性预测更准确;HPV阳性预测值与临床结局的关系,HPV与TCT联合检查最准确;12个月的随访阳性结果比术后6个月的结果对残留/复发病例的预测更准确。  相似文献   

11.
12.
阴道镜检查的适应证、质量控制与专科医师培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阴道镜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利工具,规范阴道镜检查指征,做好围检查期的准备,采用正确的检查方法并对图像予以合理判读,才能得到有效满意的结果,阴道镜专科医师的培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The recommendation is made that the colposcope be used in the diagnosis and/or management of vulva and vaginal neoplastic disease. Four examples of such use are offered to fortify this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正确认识宫颈"糜烂"以及冷冻治疗的特点.方法 80例有症状的宫颈"糜烂"患者,50例阴道镜下冷冻治疗,30例激光治疗.观察镜下图像及疗效.结果 阴道镜下所有患者未发现异常上皮或血管.冷冻和激光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 宫颈"糜烂"是一种生理变化一般无需治疗.对部分有症状患者,冷冻治疗是一经济、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正确认识宫颈“糜烂”以及冷冻治疗的特点。方法80例有症状的宫颈“糜烂”患者,50例阴道镜下冷冻治疗,30例激光治疗。观察镜下图像及疗效。结果阴道镜下所有患者未发现异常上皮或血管。冷冻和激光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宫颈“糜烂”是一种生理变化一般无需治疗。对部分有症状患者,冷冻治疗是一经济、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74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IN) 10年来发病情况 ,并对其筛查诊断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回顾总结 1993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经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的 2 10 7病人 ,检出 74 4例CIN ,分析CIN检出的情况及宫颈涂片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对其诊断的意义。结果 CIN的检出率逐年升高 ,宫颈涂片细胞学人工阅片筛查CIN的敏感度为 4 3 9% ,电脑辅助细胞学分析系统 (CCT)筛查CIN的敏感度为72 7% ,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度为 88 0 %。 35岁以下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患者中CIN检出率明显高于 35岁以上者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CCT对CIN的检出有明显提高 ,优于人工阅片 ,阴道镜指导下宫颈活组织检查是诊断CIN的敏感方法。 35岁以下ASCUS患者的处理更应重视  相似文献   

17.
阴道镜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阴道镜的诞生,为临床医生拓宽了视野,提供了一种寻找宫颈病变、早期发现宫颈癌的重要辅助诊断手段。阴道镜是介于肉眼和低倍显微镜之间的放大内窥镜,利用强大的光源照明,直接放大检查宫颈与下生殖道病变,以便定位活检。因此,阴道镜检查最主要的适应证就是筛查宫颈癌,而宫颈细胞学结果异常是阴道镜检查最常见的指征。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