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运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体会如下。心律失常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可影响血液循环,诱发和加重心功能不全,甚者可致死亡。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多数医家经临床研究认为其主要病机是心气不能主血脉,血脉运行失畅所致,辨证分型为气血不足、阴阳两虚、气滞血瘀、痰热瘀阻等,常用方为炙甘草汤、生脉饮、瓜蒌薤白白酒汤、温胆汤、血府逐瘀汤等。笔者根据本病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病情反复的特点,认为气阴不足、心络闭阻、虚火内扰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养心阴,补心气,通心络,除心烦,定惊悸为本病的基本治则。笔者5年…  相似文献   

2.
白虎汤为伤寒、温病的常用方剂,用之得当,确有立竿见影之效。但用不得当,也极易偾事。因此,探讨一下它的临床运用法则,是有实际意义的。伤寒阳明病有在经、在府二证,其来路大约  相似文献   

3.
高热是内科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据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统计,高热占内科急症的70%左右,当前治疗高热多采用中医温病学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的单位对体温39℃以上的多种感染性疾病880例进行了分析,其中卫分、气分证占93%,可见气分高热是临床上治疗的关键阶段。本文根据气分证的特点及病程中  相似文献   

4.
一、竹叶石膏湯的組织和功用《伤寒论》竹叶石膏汤(下称本方)主治“伤寒解后,虛羸少气,气逆欲吐者。”原文甚简。但本方与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麦门冬汤有一定的联系。鉴别这四个方剂的异同,有助对本方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笔者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1下肢湿疹男,65岁,2008年11月诊。反复发作双下肢皮肤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10余年,喜饮酒,常年感下肢皮肤灼热,即使严冬下肢均无法盖被,曾在多家大医院就医,诊断为双下肢湿疹,给予激素治疗后皮疹部分消退,但仍频繁发作。双下肢大片皮肤潮红,轻度肿胀,  相似文献   

6.
正白虎加桂枝汤最早载于《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由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桂枝组成,功能清泄里热,兼解表寒。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等症。后世多用于治疗热痹证。笔者用白虎加桂枝汤加味治疗外感之证收到满意疗效,介绍于下。例1:燕某,男,39岁,2019年11月19日来诊。发热恶寒,头痛(以左前额角一鸡卵大范围为显),口渴多饮7天,曾在当地大队医疗站治疗无效,并疑为脑部肿瘤。证见面赤气粗,以手按左前额,身有微汗,渴欲  相似文献   

7.
小半夏加茯苓汤出自仲景《金匮要略》,由半夏、生姜、茯苓三味药组成。功能和胃止呕,引水下行。是治疗停饮上逆呕吐证的方剂。本方禀秋金收降之性,以能下达降胃安冲之半夏为主药。茯苓利小便,令水下行而痞消,化胃中痰饮为水液,善理脾胃。生姜味辛性温,其辛散之力,善化痰理气,止呕吐,且能解半夏毒。故半夏降逆、生姜利气,茯苓导水,合之为涤痰定呕,和中温胃之剂。临床实践,本方应用不仅限于“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而擅长于治脾胃虚寒,寒  相似文献   

8.
六和汤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一,其主要作用乃调和六气,匡正拒邪。原方注解云:“如风、寒、暑、湿之邪,伤脾则泻,伤胃则吐,伤肺则渴,伤膀胱则溺赤。阴阳相爭则寒热往来,或霍乱转筋。脾主四肢,伤则倦怠。伤酒亦以溫散为治……”方虽平  相似文献   

9.
白虎汤被称为寒剂之祖方。而后来的桂枝白虎汤、苍术白虎汤、化斑汤,甚至有的学者(陆九芝)认为溫病中辛凉解肌法、甘寒清热法等都是继承仲景《伤寒论》白虎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伤寒论》白虎汤主证归纳起来有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四大症(但不必全见),而以热厥、神昏谵语等为副证。在特殊情况下,由于汤明热郁则  相似文献   

10.
白虎湯首見于張仲景伤寒論,为治陽明病主要方剂之一。所謂陽明病系伤寒(广义的)三陽証中常見的病。在一般輕症或未经误治的伤寒病过程中是不会見到陽明証候的;反之,如果临床上出現本証时也即表示病症已发展至较为严重的阶段了。在治疗上,对陽明经证,若能正确地及时使用白虎湯剂,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所周知,近年来已有下少报导有关白虎湯剂对治疗流行性乙型腦炎、大叶性肺炎等病有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疗效。方法除针对西医不同病种采用相应的病因治疗外,巾医以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经中医辨证治疗发热,尤其是顽固发热性疾病,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竹叶石羔湯为竹叶、生石羔、半夏、人参、麦冬、甘草、粳米七味組成之。有“清热生津,益气养胃”的作用,玆将在临床运用的点滴体会,介紹于后,請同道們批評教正。 (一)流脑后期余热不清患者:平瑞英,女,四十七岁,农民,住如皋县龙舌公社顾元大队,1964年12月8日診。主訴:(其夫代訴)于12月8日下午8时,突然恶寒不适,旋即高热,呕吐(噴射性),继而神志昏蒙,来院求治。检查:体溫(腋下)39.9℃,神志不清,两目直視,头汗淋漓,項强,輾轉翻侧不安,上肢及胸  相似文献   

13.
王慧颖 《光明中医》2006,21(11):46-47
临床辨证属于阳明气分热盛之症,均可应用白虎汤,根据兼证,加入芦根、滑石类药,勿使湿与热相合,其势必孤,挟痰则酌加清化之品,挟燥则不忘养阴润燥,守"保胃气,存津液"之旨;年老体虚之人,可法白虎加人参之意,热退之后,不可骤补,恐炉火虽灭,而灰中有火,宜小其制,参竹叶石膏汤意处之,多以清热养阴,益气生津收功.临床中用于感染性高热属于阳明热证者,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4.
白虎加人参汤治疗顽固性发热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虎加人参场出自《伤寒论》,仲景用洛阳明经证兼见烦渴不解者。笔者在临床中应用该方治疗顽固性发热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三一股资料共观察病人18例,其中男8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6岁;无名发热3例,风湿热2例,肺结核4例(其中2例为结核性胸膜炎),老年性肺炎2例,产后发热2例,伤寒4例,病毒性脑炎1例;体温376C~39.SC;病程最短者15天,最长者4.5个月。其中大部分病人接受过西药抗炎等治疗而效果欠佳。就诊时主要症状:发热,烦渴,饮水不解,口干,汗出或无汗,肢倦无力,食欲不振,面色白,舌质…  相似文献   

15.
白虎汤是《伤寒论》阳明热证的主方,该方三见于《伤寒论》,临床辨证属于阳明气分热盛之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均可应用,考之临床,具有阳明热证主症而又兼他症者不少,如挟湿、挟痰、挟燥等,尤以挟湿为多,治疗上当参叶天士《温热论》之说,加入芦根、滑石类药,勿使湿与热相合,挟痰则酌加清化之品,挟燥则不忘养阴润燥,谨守仲景“保胃气,存津液”之旨;又当查地域之南北高下,体质之阴阳虚实,节气之变化:南方乃湿热之地,病常挟湿,年老体虚之人,用药可法白虎加人参之意,夏季多兼暑湿,秋季多兼燥邪,用药则应有所进退,热退之后,不可骤进补剂,参竹叶石膏汤意处之,多以清热养阴、益气生津收功。笔者在临床中用于感染性高热辨证属于阳明热证者,每获良效,举数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对肿瘤性发热患者应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味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该院接收诊治的肿瘤性发热患者9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吲哚美辛展开诊治处理,观察组采取白虎加人参汤加味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缩短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肿瘤性发热患者应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味治疗方式实施救治,临床治疗结果显著,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体温状况,缩短患者退热时间,加快患者病症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归脾湯”一方,是宋朝名医(?)用和所創制的,記载于所他著之《济生方》内,为后世医家治疗“虚損劳伤”的常用方剂。今就个人对本方的理論认識和临床运用經驗,論述于下。謬誤之处,希加指正。方义分析《济生方》記载归脾湯的組成是: “白术茯苓(去木) 黃芪(去芦) 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一两人參 木香  相似文献   

18.
风湿热类似祖国医学的热痹范畴,临床表现多为恶寒发热,或壮热口渴,或渴不欲饮,汗出,游走性的关节疼痛,痛处红肿灼热等症状。我科在1971—1972两年中,收治风湿热11例,用中药白虎加桂汤为主,部分病例配合耳针治疗,近期疗效满意,兹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也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笔者2002年9月~2006年10月采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配合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白虎汤的临床运用余军呼市中蒙医医院(010030)吴海生乌盟铁路医院(022000)1994年8月12日收稿白虎汤见于《伤寒论》,是治阳明经证的主方,方中石膏清热除烦为良药,知母清热养阴为臣药,甘草、粳米和胃养阴为须药。药虽四味,却具有清热除烦养阴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