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涵义,认为其来源于《易经》,对中医学的治疗目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致病因素日益复杂,导致医疗模式的转换和治疗的个体化,使得“和”这一治疗精神重新被重视,其代表的治疗方法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和Ⅰ号"、"采和Ⅱ号"治疗冻伤的实验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验证“采和Ⅰ号”、“采和Ⅱ号”治疗冻伤的效果。方法:以免为动物模型,-196℃2.5s致Ⅱ度冻伤后进行动物治疗试验。另对冻疮患者的201个冻疮面作治疗效果观察。结果:冻伤动物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用药4d,疮面可以痊愈,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临床观察表明,其止痒、消肿作用明显,“采和Ⅰ号”、“采和Ⅱ号”治愈冻疮的平均时间为4.70d和3.04d.即使冻疮发生溃烂,也能在7~13d内治愈。结论:经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采和Ⅰ号”、“采和Ⅱ号”确是治疗冻伤的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3.
中医"和"论     
哲学之和是协调和谐、适度之义,和的观念被引入到中医学之后,又具有了许多新的涵义。“和”既体现了一种和的状态,又体现了一种和的关系,以及为维持这种状态或关系采用的一种手段。作为一种手段,“和”可以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或治疗原则,又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治疗方法,还可以作为养生防病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陈锦伦 《光明中医》2012,27(7):1456-1457
桂枝汤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为主治太阳病中风证之方剂,现代多用来治疗感冒、流感、凤湿、头痛等疾病.绝大部分方书,包括现今中医药高等学府通用的《方剂学》教材,都将其归于“汗法”之列,但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实质的探讨以及临床的实践检验,发现此方对于“和法”的体现其实并不亚于“汗法”.桂枝汤被誉为“群方之魁”,“和”法是八法之一,又是统领诸法、指导治疗的根本大法,两者相互呼应.下面试就桂枝汤属和法之依据这个问题作一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5.
遵"里则和其肝气"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子宫出血 ,属祖国医学崩漏的范围 ,是妇女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我们在唐容川“里则和其肝气”理论指导下 ,遵用“丹栀逍遥散加牡蛎、阿胶、蒲黄”无选择性的治疗了 5 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 ,收到了满意效果。功能性子宫出血 ,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中医治疗本病已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胶艾汤养血固冲 ,暖宫止血 ;傅山有益气止血、补肾摄血、平肝止血、逐瘀止血、清热凉血等法。后世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将崩漏之成因归纳为 :“血热”、“血瘀”、“脾虚”、“肾虚”四型进行辨证施治[1] 。以前我们多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6.
和法为“八法”之一,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江育仁教授"运脾法属于和法"之浅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浩 《江苏中医药》2002,23(2):17-17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育仁教授在《脾健不在补贵在运》(《中医杂志》1 983年第 4期 )的论文中明确指出 :“运脾法属于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中的和法”,这一论述在中医儿科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复读江老所著 ,若有所悟 ,拟就“运脾法属于和法”浅识如下。1 和法的临床意义和法的临床意义大致有三 :一指“和解”:如伤寒邪在半表半里 ,“不可汗 ,不可吐 ,不可下 ,法当和解 ,小柴胡汤是也”(《医宗必读·本草征要》) ;二指“调和”:如清·戴北山谓 :“寒热并用谓之和 ,补泻合剂谓之和 ,表里双解谓之和 ,平其亢厉谓之和”(《广…  相似文献   

8.
方和谦创"和肝汤"的组方原则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和谦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方老在临证的同时也进行古方新用的探索,将前人的经验加以拓展,重新组合创出新的方剂,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以适应新的疾病谱的需要。方老根据“逍遥散”自创“和肝汤”,在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异病同治的疗效。现将此方的组方原则和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试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中首先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痰饮病治疗原则,对后世痰饮学说奠定了基础,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现试作如下分析。1痰饮的生理和病理《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人身水液的正常流行情况。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局部障碍而引起的病理产物,若人体感受外邪、情志所伤、饮食劳倦、生活失宜、脏器亏虚等因素,都可以导致痰饮形成,但发病与否则取决于脾肺肾三脏化气行水的功能状态。肺主布津液,并有通调…  相似文献   

10.
"和"之为义及其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盛国光 《中医杂志》2006,47(6):410-4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表达了一种“和谐平衡”的哲学理念。“和”的思维理念在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的体现有如阴阳以平为期;五行生克制化合乎节度;营卫气血以和为贵;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少阳为枢调和为用等。“和”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如其在“八法”中。或在现代中医肝病治疗中的体现。“和”为中医学治病的重要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而不同"是中医学坚持自身特色,兼容并蓄,不断继承发展的重要理念."和"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精髓,中医学的基本出发点和理想目标是达到阴阳和谐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2.
阴阳大挪移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阴和阳的统一,在其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之中,显示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生命,犹如一支散发光能和热能的蜡烛,燃烧得愈璀璨、延续时间愈短,蜡烛剩下灰烬时,亦不复存在。婴儿出生,充满能量,双手紧握,哭声震天。人离开世界时,能量丧失,撒手人寰,悄无声息。  相似文献   

14.
许愿祈福     
《东方养生》2007,(3):156-156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你和他(她)一起来到寺庙里进香许愿。你期盼今年万事如意。并抽了一个大吉签。现在你和他(她)准备把这个好签系在许愿树的树枝上,你会选以下哪个树枝?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中医"和法"的内涵,根据道家"和"的观点,将"和法"分为广义"和法"、狭义"和法"及相对"和法"3类.狭义的和法即现行中医方剂学所讲之和法,广义和法中多种治法的组合、组合式多种治法的"生化"过程两种内涵.根据道家"和"之内涵,和法的使用必须注意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组方原则、用药原则、制剂类型、给药途径等方面对敦煌性爱和谐医方进行了医药学方面的初步分析探讨;指出对敦煌性爱和谐医方文献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对敦煌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有一定作用,而且对于中医临床男科、妇科疾病的古方今用及中医性医学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现代研究经过多年探索,在"医理"层面上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对"事理"的研究尚嫌不足。医理探求与事理圆融是名医成长的阶梯,是弘扬中医的先导,它体现的是人文导向科学的进步,因而对中医学术传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从组方原则、用药原则、制剂类型、给药途径等方面对敦煌性爱和谐医方进行了医药学方面的初步分析探讨;指出对敦煌性爱和谐医方文献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对敦煌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有一定作用,而且对于中医临床男科、妇科疾病的古方今用及中医性医学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参考、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若梅 《吉林中医药》2009,29(7):617-618
中医学强调生命体是有机和谐运动的整体,认为疾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阴阳失调;治病之道法于自然,遵循生命活动固有规律,而用药遣方就是根据这基本的病理变化确定预防、治疗、养生原则,启发、调动、协助人体自身的调控机能,使机体恢复阴阳平衡。医家制定方剂兼顾脏腑运动和病理状态,协调阴阳,扶正祛邪。在众方之中,常见神来之笔,稳健和谐中益见灵动。  相似文献   

20.
和谐是发展的条件,和谐产生动力。如何利用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是中医发展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对中医发展中的和谐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