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联合小剂量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神经心理学评估。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与CBT干预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利培酮片治疗,研究组予以CBT干预的同时给予对照组药物剂量的1/3治疗,分别于入组时、治疗6个月及随访6个月采用Wisconsin卡片分类测验(WCST)、听觉注意测验(AAT)、临床记忆量表(CMS)进行认知功能的神经心理学评估。结果治疗6个月后及随访6个月除正确反应数外两组的WCST、AAT、CMS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随访6个月时两组WCST总测验数、AAT测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T联合小剂量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改善的持续性和远期疗效可能优于单用利培酮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伴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60)和对照组(n=60)。在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研究组给予6周左侧颞顶叶的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治疗。采用幻听量表(AHRS)、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幻听量表(AHR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结果 6周治疗后,研究组治疗幻听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AHRS、PANSS的总分和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左侧颞顶叶rTMS治疗能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顽固性幻听。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精神分裂症难治性慢性幻听症状的疗效。方法将46例精神分裂症伴慢性幻听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研究组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的同时给予经左侧颞顶叶的2周共10次低频(1Hz)rTMS刺激,对照组采用假rTMS刺激。治疗前后对两组分别进行AHRS听幻觉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幻听症状的变化,并对治疗有效者于3个月后随访。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AHRS评分分别为(8.1±2.5)和(3.5±1.5);对照组为(7.8±2.6)和(6.5±2.1),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F=20.3,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试验,未见有严重的副反应出现。结论低频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慢性幻听症状,疗效肯定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52例幻听症状突出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真刺激组和伪刺激组,刺激频率为1Hz,部位为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在基线期、2周(治疗10次)、6周(治疗20次)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幻听量表(AH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评价精神症状,采用可反复测查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评估工具(RBANS)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r TMS治疗10次、20次及随访1个月时,真刺激组和伪刺激组相比,PANSS幻觉、CGI评分、AHRS频率及RBANS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r TMS治疗20次及随访1个月时,AHRS总评分、影响、痛苦、RBANS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及注意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随访1个月时,PANSS阳性症状、一般病理症状评分、RBANS即刻记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r TMS治疗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频r TMS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幻听、阳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联合抗抑郁药物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口服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疗程12周,使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SAN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的相应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66例患者不良反应均为轻度至中度。结论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联合抗抑郁药物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方法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口服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培酮。疗程12周,使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末研究组SANS评分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的相应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例患者不良反应均为轻度至中度。结论利培酮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目前临床常用的5种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的近期影响。方法 2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利培酮、奥氮平、帕利哌酮、喹硫平、齐拉西酮治疗6周,检测基线(入组时)和治疗每周末血清泌乳素水平,并在基线和治疗第6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和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各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患者泌乳素水平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示,时间因素主效应、分组因素主效应和时间与分组的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第1周末时,利培酮组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另外4组(P0.05);第2、3、4、5周末时,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泌乳素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P0.05);第6周末,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和帕利哌酮组均高于其他2组(P0.05),并且利培酮组和奥氮平组高于帕利哌酮组(P0.05)。治疗前后PANSS量表的变化值在5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使患者泌乳素水平逐渐增高;不同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泌乳素的近期影响不同,利培酮和奥氮平在治疗早期就能明显升高泌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及吸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血药浓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ICD-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6例,根据单纯随机方法分为利培酮组(对照组)66例,利培酮+丙戊酸钠组(研究组1)70例;将有吸烟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入利培酮+吸烟组68例(研究组2)。3组均给予利培酮4mg/d治疗,研究组1在应用利培酮同时即使用丙戊酸钠片,剂量1周内加至400~600mg/d;研究组2每日吸烟量控制在6~20支。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于治疗2、4、8周末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不良反应并测定利培酮血药浓度。结果 3组组间利培酮血药浓度在治疗4、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和研究组1组间利培酮血药浓度在各周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较对照组、在治疗4周末(P0.05)、8周末(P0.01)均下降;3组组间PANSS评分在治疗4、8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8周末3组显效率分别83.33%、80.00%、60.00%,研究组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间TESS评分在治疗2、4、8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组组内各时点PANSS和TE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利培酮血药浓度与PANSS减分率在4周末与8周末、利培酮血药浓度与TESS评分在4周末均具有弱相关性(r=0.211,P0.05;r=0.259,P0.05;r=0.245,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血药浓度、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无明显影响,吸烟会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血药浓度、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减少。  相似文献   

9.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性治疗与利培酮对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100例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2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齐拉西酮片120~160mg,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片5mg/d,疗程8周.采用PANSs量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显效率(痊愈+显进)为75.9%,对照组为75.8%,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作用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齐拉西酮抗精神病作用起效快,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逍遥丸治疗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PRL)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服用利培酮所致高泌乳素血症(血清PRL水平>25ng/ml)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各36例,研究组给予逍遥丸,对照组服用面粉制成的类药丸,共治疗6个月。通过测评患者月经症状改善状况和PRL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高泌乳素血症临床疗效的差异,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月末、第2月末、第6月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2月及6月末,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PR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月末及6月末,PANSS、CGIS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丸对利培酮所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有效,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无明显影响,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方法 60例伴有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即在8周的时间内给予8次认知行为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PSYRAT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随访24周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8周治疗结束时,在PANSS的一般精神病理和SAS评分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24周时,在PANSS的幻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PSYR-ATS和SAS评分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于幻听,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的幻听症状,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拉莫三嗪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r TMS和拉莫三嗪治疗,对照1组给予伪r TMS和拉莫三嗪治疗,对照2组则给予r TMS和安慰剂治疗,连续观察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听幻觉量表(AHR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观察组PANSS及AHR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组间主效应明显(F=6.739,P0.01;F=3.898,P0.05);各组PANSS总分及AHRS总分具有时间主效应(F=30.383,F=18.232;P均0.001),但组间与时间均无交互作用(F=1.607,F=1.56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2,P0.05)。结论:r TMS联合拉莫三嗪辅助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顽固性幻听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用r TMS或拉莫三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神经递质功能特点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患者的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脑涨落图仪(EFG)检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前后脑内神经递质功能。选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4例,MECT治疗8~12次。在首次治疗前半小时,首次治疗之后半小时及24小时、末次治疗后24小时采用EFG检测脑内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六种神经递质的功率。在首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24小时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测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半小时患者的全部递质功率升高(P0.05),首次治疗与末次治疗后24小时,多巴胺功率降低(P0.05)。5-HT、Ach、NE、DA的功率与P分呈正相关(P0.05),GABA与G分、PANSS总评分呈负相关(P0.05),PANSS评分P分和PANSS总评分降低(P0.01)、G分降低(P0.05)。结论 MECT治疗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初步探讨背外侧前额叶和左侧颞顶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的疗效(起效时间)和安全性.方法 36例伴有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背外侧前额叶rTMS治疗组(n1 =12)、左侧颞顶叶rTMS治疗组(n2=14)及对照组(假性刺激)(n3=10),背外侧前额叶rTMS治疗组、左侧颞顶叶rTMS治疗组分别给予10次1 Hz rTMS真性刺激,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治疗期间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种类及剂量不变.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定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纯音听力测试评估副反应.结果 两个真性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假性治疗组,与基线比较,背外侧前额叶组第4次评估、左侧颞顶叶组第7次评估出现统计学差异,两个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论治疗组、对照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副反应.结论 1 Hz背外侧前额叶、左侧颞顶叶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顽固性幻听均有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纯药物与药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具有幻听症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在药物(利培酮)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周末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通过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末,研究组PANSS阳性症状因子显效率(30%)高于对照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NSS总分和阳性症状因子分在第2周和4周末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rTMS可以缩短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幻听症状的起效时间,并可提高药物的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施行CBT,疗程均为6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QLS总分及心理社会、动力/精力、症状/副反应分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干预后研究组上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干预后GSE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干预后研究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BT结合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氨磺必利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8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治疗组(研究组)和利培酮治疗组(对照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58,P>0.05);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和CDSS量表减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静坐不能、心血管不良反应、体质量增加、血清泌乳素升高方面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总体疗效相当,但在改善阴性症状及抑郁症状方面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将98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接受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接受喹硫平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临床记忆量表评价认知功能,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9.36%和81.82%,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06,P﹥0.05);治疗后第2、4、8周末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第4、8周末阴性症状、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8周末两组认知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研究组WAIS量表的操作智商,临床记忆量表的联想学习、图像自由回忆、记忆商数,以及WCST量表的正确百分数、随机错误数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磺必利能明显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奎硫平、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治疗组和利培酮治疗组,疗程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缺陷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奎硫平组GQOLI评分和SDSS某些因子评分较利培酮组显著为好(P〈0.01);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利培酮组(P〈0.01)。结论:奎硫平较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仿,但更能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