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目的:探讨氨苄青霉素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80例氨苄青霉素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氨苄青霉素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以皮疹为主,常在首次用药后7~9d发生,年龄多在25~50岁之间,过敏体质高发,常规皮试无法预知.结论:氨苄青霉素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为Ⅳ型变态反应,与药理作用无关;与用药患者本身及其它因素有关,临床上宜针对性防治.  相似文献   

2.
氨苄青霉素迟发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154-1154
<正>氨苄青霉素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抗菌药,对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副作用很少,属于临床安全用药之一。但不可忽视氨苄青霉素的迟发过敏反应。我科现有氨苄青霉素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都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两者作用原理相同 ,其共同特点是作用强、疗效高、毒性小 ,为抗多种感染之首选药物。青霉素对绝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少数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对螺旋体、放线菌也有效。氨苄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稍弱于青霉素 ,但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呈较强的抗菌作用 ,对肠球菌作用优于青霉素。近年在临床上常见到青霉素与氨苄青霉素联合应用的现象 ,至于其联合应用的疗效则未见报道。该二药属于同一类抗生素 ,联合应用是否存在重复用药问题值得探讨 ,为此我们对二者联合应用的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大量应用氨苄青霉素后皮疹发生情况。方法 对不同300例感染患者输液应用氨苄青霉素后发生皮疹51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 皮疹发生率为17%,女性为多,类型以斑丘疹居多,皮疹发生率与感染的病种有密切关系。多发生在用药后7天左右。结论 基层医院应用氨苄青霉素应注意用药过敏史,尤其女性用药第7天理我应仔细注意。  相似文献   

5.
氨苄青霉素(以下简称氨苄)所致药疹,在临床上较多见,除个体因素外,与用药剂量及药品质量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氨苄青霉素为广谱青霉素类药物,因其与青霉素G有交叉过敏反应,临床上用氨苄青霉素之前要求做青霉素G过敏试验,皮试阴性者可以使用。从2004年10月至2005年2月,我科共发生10例青霉素G试验阴性者用氨苄青霉素致过敏反应的病例,对近期发生的10例氨苄青霉素过敏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观察氨苄青霉素过敏的临床表现,探讨相关的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28岁~64岁;7例为过去使用青霉素G而无过敏史者,此次青霉素G过敏试验仍为阴性者,3例为首次使用青霉素类药,本次青霉素G过敏试验阴性者。2给药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氨苄青霉素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74例氨苄青霉素药疹患者初次发病的潜伏期、症状、皮疹类型、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74例氨苄青霉素药疹潜伏期平均8.4天,疗程平均13.6天,药疹主要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90.37%)。结论 氨苄青霉素药疹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但也可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型等。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氨苄青霉素采用一日一次大剂量给药方案,使静点开始阶段血药水平过高,容易造成药热等不良反应,并由于半衰期很短,一天之中大部分血药浓度达不到治疗水平,进行实验研究,用微生物法测定了家兔血清中氨苄青霉素的浓度,以此结果提出了一天静滴两次或静滴和口服相结合的合理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9.
氨苄青霉素致药疹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苄青霉素(以下简称氨苄)所致药疹,在临床上较多见,除个体因素外,与用药剂量及药品质量等有关。笔者针对所见100例氨节所致药疹,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敬霞  王燕  党米婵 《医学争鸣》2001,22(21):1945-1945
0 引言 氨苄青霉素是临床内科常用抗生素药物之一 .我们报道静滴氨苄青霉素致血栓性静脉炎 ,以引起临床用药时注意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19岁 ,平素身体健康 ;因颌面外伤来院就诊 ,给予止血 ,缝合处理 ,氨苄青霉素预防伤口感染治疗 ,方案为生理盐水 10 0 m L+氨苄青霉素 6 g,静脉滴注1次·d- 1 ,穿刺部位为右上肢、腕关节上 8cm尺侧 ,静脉滴注1次后 2 3h,由穿刺点起始 ,沿静脉血管行径至肘关节处 ,呈一红线状约 13cm,用手可摸到一条有压痛的索状物 ,随着时间的延长 ,压痛明显加重 ,且伴有右上肢胀痛 ,考虑为静脉炎症反应 ,即行多普勒…  相似文献   

11.
氨苄青霉素过敏反应97例临床分析王方花,刘志秀(临沂地区儿童医院)(临沂市第二人民医院)关键词氨苄青霉素;过敏自1990年5月~1993年12月,我科用国产氨节青霉素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349例.其中发生过敏反应97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l一般资...  相似文献   

12.
次枸橼酸铋合羟氨苄青霉素治疗胃炎46例分析陈洁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310007李晓玲,黄彩凤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3100004本文对HP阳性的46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胶体次枸橼酸铋CBS)合并羟氨苄青霉素治疗,今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氨苄青霉素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74例氨苄青霉药疹患者初次发病的潜伏期,症状,皮疹类型,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4例氨苄青霉素药疹伏期平均8.4天,疗程平均13.6天,药疹主要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90.37%),结论:氨苄青霉素药疹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但也可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型等。  相似文献   

14.
氨苄青霉素的过敏反应及护理李怡(广西区南溪山医院)关键词过敏反应;氨苄青霉素;护理AllergicReactionandNursingofAmpicillin¥//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氨苄青霉素。它主要用于青霉素敏感,革兰氏阳性菌,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  相似文献   

15.
不能用青霉素替代氨苄青霉素进行皮试 临床上青霉素皮试阴性者,注射氨苄青霉素后引超过敏反应或青霉素皮试阳性注射氨苄青霉素后并不导致过敏反应的现象常有报道。由于这种非交叉过敏现象的存在,主张采用氨苄青霉素本品皮试。  相似文献   

16.
由于氨苄青霉素的广泛应用 ,过敏反应常有发生 ,其皮疹的发病率高于其他抗生素 ,多在用药一周左右出现。笔者用中药配合治疗氨苄青霉素引起严重皮疹两例 ,现报告如下。例 1,张某 ,女性 ,4 9岁。因右上腹疼痛 ,发热 ,1999年 9月 9日来本院门诊 ,拟诊为“胆石症合并胆囊炎” ,予氨苄青霉素 6g/d ,静脉滴注 3天。疼痛缓解。用药 13天后 ,该患者颜面四肢出现粟粒样大小红色丘疹 ,胸腹部及背部可见大片红色斑丘疹 ,高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 ,皮疹处奇痒难忍 ,颜面及双下肢 ,轻度浮肿 ,伴口干便结 ,小便色黄。于 1999年 9月 2 5日收入住院治疗 ,…  相似文献   

17.
氨苄青霉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毒性小,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我院自1990年2月—1993年7月,在用药过程中共发现42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2例中,男性15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18个月,最大58岁.用药前常规氨苄青霉素皮试均阴性.过敏反应出现时间,于用药后7天—10天出现,3例在停药后3—4天出现,1例半月后出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99例氨苄青霉素静脉输入处方,表明氨苄青霉素在单一输液中应用为多,其中以10%葡萄糖、0.9%氯化钠及5%葡萄糖注射液为常用。探讨了氨苄青霉素在这三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观察存放时间(0—24小时)对效价、pH 值及外观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效价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 在10%葡萄糖及5%葡萄糖中效价下降显著;pH 值变化不大;外观性状无变化。据此提示临床应提倡氨苄青霉素与0.9%氯化钠配伍,如必需用葡萄糖输液制剂也应在2小时内快速完成静滴为宜。  相似文献   

19.
青霉素类药物药疹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丽颖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154-155
目的探讨青霉素所致药疹的原因、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5年5月37例口服青霉素所致药疹,其中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发疹型27例,荨麻疹5例,多样红斑型3例,麻疹样发疹型与紫癜混合型1例,同定药疹与麻疹样发疹混合型1例。采用抗组胺药非特异性脱敏疗法及大剂量维生素C等治疗。结果青霉素类药物所致药疹中,潜伏期长短不一,皮疹广泛,多形性;致敏药物以羟氨苄青霉素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其次为荨麻疹型。结论临床用药中,应注意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避免药疹的发生。对于皮疹较重者或合并内脏器官受累者,应早期足量应用皮质类同醇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氧氟沙星与氨苄青霉素治疗伤寒的临床用药效果,我们将两组伤寒病人分别用药加以比较,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组42例均为1998年6月~2000年6月住院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肥达反应阳性,无心、肝、肾造血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合并症,均无喹诺酮药物和氨苄青霉素过敏史。男12例,女30例,年龄14~36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病程和开始治疗时的体温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四川科伦大生产的氧氟沙星液0.2/次,2次/日;对照组,应用氨苄青霉素5g(由华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日一次,疗程均为10天,高热时酌用物理降温及退热药物,适当补液。 1.3 疗效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