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并发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名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并发乳腺增生患者采用电针辨证施治,观察治疗前后3个月患者的肥胖指标,乳腺增生疗效。结果:针灸治疗3个月后,针灸减肥及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率均为95.52%,总有效率为95.52%。肝郁脾虚型患者治疗后临床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对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乳腺增生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具有减肥和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减肥疗效与治疗乳腺增生疗效同等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并发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5年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就诊的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及肝郁脾虚型肥胖病并发高血压患者229例,分为单纯肥胖组113例和并发高血压组116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两组均采用耳针、体针结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的变化和疗效。结果:针灸治疗3个月后,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组总有效率94.83%。单纯肥胖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并发高血压组[96.46%,94.83%(χ2=14.5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临床病证指标比较:单纯肥胖组及并发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单纯肥胖病及肝郁脾虚型肥胖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均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具有减肥和降压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方法:将45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患者依据辨证分型采用耳体针结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评分。结果:针灸治疗1疗程(1月)患者总有效率为71.11%,2疗程总有效率为86.67%,3疗程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同时具有减肥和镇痛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83例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1例和针灸组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调节饮食、改善内分泌药物进行治疗;针灸组在常规组方案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体重、体质指数、痛经症状评分、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针灸组对比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体重、体质指数、痛经症状评分、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针灸组对比常规组体重、体质指数、痛经症状评分、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体重水平和痛经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方法:将单纯性肥胖病及单纯性肥胖并发痛经的女性患者808例,依据诊断标准分为单纯性单纯肥胖病组(简称肥胖组)和单纯性肥胖并发痛经组(简称并发痛经组),其中单纯性肥胖组407例,并发痛经组401例,两组均采用耳体针结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评分。结果:针灸治疗后有效率肥胖组为96.31%,并发痛经组为89.02%,其中并发痛经组痊愈率33.17%,显效率38.40%,有效率17.46%,无效率10.97%。结论:针灸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病及肥胖并发痛经患者均有良好的干预效果,表明针灸疗法同时具有减肥和镇痛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能有效率为97.14%。结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同证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是"异病同治"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患者根据临床辨证分型采用耳体针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体重、肥胖度、体质指数、体脂肪百分率、痛经症状积分及减肥、痛经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肥胖度、体质指数、体脂肪百分率、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疗程2肥胖及痛经总有效率均高于疗程1(P0.01)。结论: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效果明显,可减肥和镇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值或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总有效率为98.26%,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能有效率为97.14%。结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同证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异病同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推法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并发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及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并发亚健康状态患者61例,分为单纯性肥胖症组32例和并发肥胖症组29例.两组均采用采用手法(腹推与躯体穴位相结合推拿手法)与针灸(针刺穴位、拔罐、ATP照射)治疗61例,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的变化和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单纯性肥胖症组及并发亚健康状态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针推疗法对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及肝郁脾虚型肥胖症并发亚健康状态患者均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具有减肥和治疗亚健康状态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病4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对单纯性肥胖病408例和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病400例,依据辨证施治基本理论,分别采用耳针体针结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的变化和疗效。结果:针灸治疗3个月后,前者的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后者(92.50%),但2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病症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结论:针灸疗法对单纯肥胖病及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病均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表明针灸疗法同时具有减肥和降压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灸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针灸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气滞衄瘀型、寒湿凝滞型、肝郁湿热型、气血亏虚型、肝肾亏损型,分别辨证取穴治疗,同时设口服布洛芬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症状总评分等情况。结果针灸辨证治疗在总有效率和症状总评分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灸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进火补针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进火补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法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进火补针法治疗组有效率96.67%,传统针灸治疗组有效率86.67%,进火补针法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灸疗法.结论:进火补针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治疗,对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治疗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纳入171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肝郁脾虚型患者,均采用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施治,隔日一次,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肥胖指标:体质量、肥胖度、体质指数(BMI)和体脂百分率(F%),脂质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总体疗效。结果:①治疗后患者肥胖指标及脂质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总体有效率达90.1%;②总体疗效与患者的年龄以及肥胖度呈相关关系(P<0.05或P<0.01),年龄越小,肥胖度越轻,疗效越好,其中,轻度肥胖度的患者疗效最佳(有效率达98.1%)。患者不同的证候特点、性别、病程、病因诱因等因素对疗效均无影响。结论:针刺加叩刺联合耳针具有减肥降脂双重作用,对肥胖并发高脂血症肝郁脾虚型患者的疗效显著,适用范围广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五脏背俞穴对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疲劳症状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五脏背俞穴行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五脏背俞穴行单纯针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疲劳量表-14(FS-14)、自拟肝郁脾虚型CFS症状分级量表的积分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血清总皮质醇(CORT)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S-14评分、症状分级量表评分、血清ACTH及CORT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S-14评分、症状分级量表评分、血清ACTH及CORT含量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6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贴敷五脏背俞穴能够有效地改善肝郁脾虚型CFS患者的疲劳症状,并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针灸拔罐综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探讨临床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案并为其提供较可靠的证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单纯性肥胖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取针灸拔罐+饮食运动综合干预疗法,对照组采取单纯饮食运动干预疗法,4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以临床有效率、体质指数(BMI)、腰围、体质量下降率、腰围下降率作为疗效评价指标,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表作为安全性性评价指标,明确针灸拔罐综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总纳入病例60例,脱落3例,最终纳入分析有效病例57例,试验28例,对照组29例,总体疗效组间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68.97%,试验组总体疗效较对照组为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组内比较均呈显著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组内腰围比较均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围差值比较,试验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体质量下降率组间比较,在疗程1、2结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疗程3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腰围下降率组间比较,在疗程1结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疗程2、3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拔罐综合疗法在改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体质量和腰围上疗效明确、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