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ICU内感染通常是指院内感染,发生率高达50%以上。病原分布以G-杆菌为主,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常见,感染部位最常见的是下呼吸道。PICU内细菌的耐药情况较普通病房更严重。抗感染策略是早期应用抗生素和降阶梯治疗,初始抗生素可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感染部位及本地区细菌的流行病学特点来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道感染患儿博卡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入住本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儿咽拭子标本450份。应用多重PCR技术对博卡病毒和呼吸道常见病毒进行检测,博卡病毒PCR阳性结果进行基因测序确定,并分析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50份咽拭子标本中,检出博卡病毒30例(检出率6.7%)。30例博卡病毒阳性标本中,16例为单独感染,占总阳性标本的53.3%;14例为混合感染,占总阳性标本的46.7%。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16例单独感染患儿中13例为>80分(非危重),2例为80~71分(危重),1例为<70分(极危重);14例混合感染患儿中12例为>80分(非危重),2例为80~71分(危重);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所致疾病的危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博卡病毒能够引起儿童重症呼吸道感染,混合感染不会增加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病毒病原谱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咽拭子标本349份,同时收集该349例病例中因发热抽搐而需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脑脊液标本130份,选取社区健康体检儿童87份咽拭子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多重PCR技术,对咽拭子和脑脊液标本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同时应用荧光实时PCR技术,对脑脊液标本检测13种脑炎相关病毒,并对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49份咽拭子标本中,病毒阳性209例(59.9%),其中鼻病毒11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60例,流感病毒A 20例,腺病毒10例,副流感病毒-3 6例,博卡病毒6例,流感病毒C5例,副流感病毒4 4例,冠状病毒HJYl/OC43 4例,流感病毒B3例,WU多瘤病毒3例,副流感病毒-l 2例,偏肺病毒2例,冠状病毒NL63/229E l例.87名健康儿童呼吸道病毒检测均为阴性.130例留取脑脊液标本的病例中,最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58例,病毒阳性22例(37.9%),其中肠道病毒通用型14例,巨细胞病毒3例,腮腺炎病毒2例,柯萨奇A16型l例,单纯疱疹病毒1例,鼻病毒1例.349例入选病例中,咽拭子和脑脊液病毒检测总阳性率为63.3% (221/349).同一患儿检测到病毒混合感染45例(12.9%),占所有病毒阳性病例的20.4%.混合感染率最高为WU多瘤病毒(100%,3/3)和人偏肺病毒(100%,2/2).病毒阳性病例中,年龄<6个月病毒感染率最高(72.2%),男性(148例)明显多于女性(73例).病毒阳性组中非危重病例少于病毒阴性组,而极危重病例则多于阴性组.结论 病毒是儿童重症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全面监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病毒病原谱,对于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十五年死亡疾病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进一步减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病死率,分析和总结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有助于提高儿内科医生特别是PICU专业人员对儿科常见病的认识。方法 对近15年来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各年龄段的主要死亡疾病以及不同时期的主要死亡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比较80~90年代,PCIU病死率有明显下降;重症肺炎(饰物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是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近年来死亡数有明显下降;婴儿期重症肺炎(先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抢救措施。方法对2008-06/12周口市中心医院传染科收治的1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措施及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重症患儿均分别合并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或)循环系统等并发症,其中4例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病情进展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因病情、经济等原因放弃治疗,14例治愈。结论重症手足口病多为婴幼儿,以起病急、病程短、发展快为特点;强调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给予呼吸机支持,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激素冲击治疗,积极进行降颅压、亚低温疗法,改善全身微循环等综合抢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PICU中人腺病毒( human adenovirus,HAdV)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PICU住院的HAdV感染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咽拭子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方法进行HAdV及其亚型检测,同时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肠道病毒、偏肺病毒、博卡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副流感病毒等10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对HAdV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7例HAdV肺炎患儿中, HAdV-3感染占35.6%(31/87), HAdV-7感染占52.9%(46/87),HAdV-4感染占2.3%(2/87),8例未定型;病原体混合感染检出率为27.6%(24/87),其中87.5%(21/24)是2种混合感染,12.5%(3/24)是3种混合感染;与肺炎支原体发生混合感染的占50.0%(12/24),与人博卡病毒混合感染的占20.8%(5/24)。 HAdV-7感染患儿中73.9%(34/46)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而 HAdV-3感染患儿中51.6%(16/31)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χ2=4.045,P=0.044)。 HAdV-7感染患儿发生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比例大于HAdV-3感染患儿[47.8%(22/46)vs.22.6%(7/31),χ2=5.027,P=0.025]。结论 HAdV是广州地区PICU感染的重要病毒病原,可导致重症肺炎。 PICU中发现3、7、4型HAdV感染,7型HAdV肺炎患儿所占比例和临床表现较3型更多、更危重。 HAdV与其他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的现象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3月收入PICU的55例胸部放射学和(或)胸部B超确诊为胸腔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中以感染为原因者占76.36%,肿瘤性疾病18.18%,其他5.46%。本组死亡3例,病死率5.46%;细菌感染组17例培养阳性,9例为G 菌(5例肺炎链球菌),8例G-菌(4例铜绿假单孢菌);恶性肿瘤组血LDH增高与细菌感染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细菌感染组与恶性肿瘤组胸水细胞计数分类比较,结果显示多形核细胞分类与单核细胞分类差异均显著;脓胸与非脓胸细菌感染组胸水中糖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脓胸组治疗后胸水平均消失时间与非脓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本组胸腔积液患儿,以细菌感染为主,G 菌及G-菌均是重要致病菌,并提示PICU要特别重视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血LDH增高的程度及胸水细胞分类计数有助于早期鉴别恶性或感染性胸腔积液;细菌感染者胸水糖含量的高低,可以预示疾病严重程度及内科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病毒病原谱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咽拭子标本349份,同时收集该349例病例中因发热抽搐而需行腰椎穿刺术的患儿脑脊液标本130份,选取社区健康体检儿童87份咽拭子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多重PCR技术,对咽拭子和脑脊液标本进行16种呼吸道病毒检测,同时应用荧光实时PCR技术,对脑脊液标本检测13种脑炎相关病毒,并对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9份咽拭子标本中,病毒阳性209例(59.9%),其中鼻病毒11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60例,流感病毒A20例,腺病毒10例,副流感病毒一36例,博卡病毒6例,流感病毒C5例,副流感病毒-44例,冠状病毒HJYI/OC434例,流感病毒B3例,wu多瘤病毒3例,副流感病毒一12例,偏肺病毒2例,冠状病毒NL63/229E1例。87名健康儿童呼吸道病毒检测均为阴性。130例留取脑脊液标本的病例中,最后诊断为病毒性脑炎58例,病毒阳性22例(37.9%),其中肠道病毒通用型14例,巨细胞病毒3例,腮腺炎病毒2例,柯萨奇A16型1例,单纯疱疹病毒1例,鼻病毒1例。349例人选病例中,咽拭子和脑脊液病毒检测总阳性率为63.3%(221/349)。同一患儿检测到病毒混合感染45例(12.9%),占所有病毒阳性病例的20.4%。混合感染率最高为wu多瘤病毒(100%,3/3)和人偏肺病毒(100%,2/2)。病毒阳性病例中,年龄〈6个月病毒感染率最高(72.2%),男性(148例)明显多于女性(73例)。病毒阳性组中非危重病例少于病毒阴性组,而极危重病例则多于阴性组。结论病毒是儿童重症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病毒感染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全面监测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病毒病原谱,对于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治疗的针对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ICU病原菌分布和耐药趋势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成都市儿童医院2002--2006年ICU住院患儿的所有分离菌株进行分析。检测方法严格按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最新标准进行。结果2002~2006年成都市儿童医院ICU患儿各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1.9%、革兰阳性菌33.8%、真菌4.3%。本组病原菌前10位依次为大肠埃希杆菌(22.2%)、肺炎克雷白杆菌(12.5%)、金黄色葡萄球菌(9.7%)、表皮葡萄球菌(8.8%)、阴沟肠杆菌(8.5%)、其他葡萄球菌(7.4%)、铜绿假单胞菌(7.1%)、鲍曼不动杆菌(4.6%)、肠球菌属(4.3%)、化脓性链球菌(3.7%)。痰培养和血培养病原菌排序不同。结论2005~2006年与2002~2004年相比,本院ICU常见病原菌耐药趋势呈多态性变化。及时监测ICU病原菌耐药趋势变化对指导危重患儿合理用药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儿童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儿童医院ICU2003年1月~2007年1月4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儿抗生素、激素和侵入性操作使用情况及其防治与转归。结果40例患儿均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史,75%患儿接受过侵入性操作或治疗,平均住院时间长(37.8d)。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原以白色念珠菌居首,占80%,曲霉菌属次之。治愈35例(87.5%),死亡5例(12.5%)。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是儿童肺部真菌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侵入性操作,加强微生态免疫营养支持,及时用高效抗真菌药物,有助于降低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8例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并发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患儿的脊髓MRI特点并进行临床随访.方法 观察8例于足口病并发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临床特点,于起病2周行脊髓和头颅MRI检查,早期进行针对性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并儿随访3个月.结果 8例手足口病并发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2例四肢瘫痪,1例双下肢瘫痪,5例单侧下肢瘫痪.大部分患儿表现为轻瘫,以下肢麻痹为主.病程2周行脊髓MRI,示患儿脊髓病变集中于颈2~7和(或)胸12~腰1,表现为脊髓前角T1长T2信号.脊髓前角病变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预后相关.下肢瘫痪恢复较快,四肢瘫痪者,恢复缓慢;并发脑炎者,恢复相对较慢.结论 本组手足口病患儿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约占0.83%.AFP病变涉及颈2~7和(或)胸12~腰1脊髓前角区,引起所支配的上肢和(或)下肢肌群的急性弛缓性麻痹.随访结果显示,手足口病伴发AFP可能是可逆性病变,单侧下肢瘫痪恢复快,四肢瘫痪恢复慢.MRI可准确的显示脊髓病,变,对全面评估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获得2008年西安地区肠道病毒71型(EV71)流行株,探寻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分析所获西安地区流行株与安徽阜阳流行株的区别.方法 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疱液、咽部分泌物进行病毒分离和RT-PCR检测;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进行病毒鉴定.结果 56份咽部分泌物接种RD细胞和HEp-2细胞,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5.4%(3/56)、1.8%(1/56);56份疱液标本接种RD细胞和HEp-2细胞,病毒分离阳性率分别为12.5%(7/56)、5.4%(3/56);RD细胞和HEp-2细胞分别于7 d和10 d出现细胞病变.检测了56例患儿的咽部分泌物和疱液标本,咽部分泌物RT-PCR结果阳性率为21.4%(12/56),疱液标本RT-PCR结果阳性率为33.9%(19/56).14份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株通过免疫荧光鉴定9份为EV71感染.获得了2008年西安地区EV71流行株,将核苷酸序列提交NCBI Genbank,获得核苷酸登录号EU812461.结论 本流行株可能嗜上皮细胞性弱、与2008年提交的安徽阜阳病毒株EU703812、EU703813、EU703814同源性达97%~98%;RT-PCR技术有快速、高效的优势,是EV71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主要通过影响脊髓灰质和延髓,导致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并可出现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重症手足口病存在一些早期的高危因素,但其诊断标准尚未统一,目前主要根据其特殊的临床症状来识别.该文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免疫检测、诊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儿童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改善其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长春市儿童医院2009至2010年住院的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病原情况.方法 采集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就诊的HFMD患儿1 862例的临床资料及患儿粪便和咽拭子标本,用RT-PCR方法对1 514份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犁(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 virus A16,CoxA16)扩增,用人横纹肌肉瘤细胞对530份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HFMD住院数2009年687人次,2010年1 175人次;其中重患率2009年6.26%( 43/687),2010年为16.51%( 194/1 175).季节分布:2009年6月及2010年6、7、8月为发病高峰月份.性别分布男1 241例,女621例.发病平均年龄(28.32±15.22)个月.城乡分布为1∶1.05.临床表现:100%出现皮疹;就诊时首发症状发热55.69%(1 037/1 862)、神经系统症状6.07% (113/1 862)、呕吐1.41% (26/1 862).病程中出现心肌损伤547例(29.41%),神经系统并发症548例(29.43%),呼吸系统并发症82例(4.39%).病毒分离阳性166例,阳性率31.32%.2009年EV71检出率9.62%,CoxA16检出率10.57%:2010年EV71检出率32.52%,CoxA 16检出率39.53%.结论 小儿HFMD发病数2010年较2009年增多,重患率亦增高;在夏秋季对发热患儿应注意HFMD;HFMD可引起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器官损害,重症患儿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HFMD病原呈现多样性,以EV71和CoxA16为主,重患多数为EV71感染.  相似文献   

15.
Yang ZH  Zhu QR  Li XZ  Wang XH  Wang JS  Hu JY  Tang W  Cui AL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9):648-652
目的对上海地区2002年4—6月儿童手足口病流行期间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病原学调查。方法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的疱疹液、粪便、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分别用肠道病毒组合血清、肠道病毒71型(EV71)单价血清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单价血清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中和试验定型;对不能定型的病毒株再分别用EV71和CA16的VP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鉴定。结果从72例患儿共采集102份标本,由其中67例患儿的91份标本分离到病毒;所有分离到的病毒株均不能用血清学方法进行定型;进一步经RT—PCR检测,58例为CA16,9例为EV71,二者之比为6.4:1;其中2例的EV71病毒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序列分析,认为属新的C4基因亚型;在EV71阳性病例中1例并发脑炎,出现抽搐、休克、昏迷、呼吸衰竭。结论从该组手足口病患儿检测到的主要病原是CA16和EV71;在上海地区首次报道与EV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合并重症脑炎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变化与患儿年龄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探讨CD8+T细胞在EV71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38例,其中普通型33例,重型45例,危重型60例。患儿年龄9个月~5岁。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中CD8+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各年龄段健康儿童CD8+T细胞参考值相比,除~2岁年龄段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百分比增高明显,~5岁年龄段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减低外,其他各年龄段各病情患儿中CD8+T细胞均增高或略高。其中,9~15个月普通型、重型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增高均较明显,而危重型患儿略增高;~2岁患儿随病情加重CD8+T细胞增高幅度逐渐减低;~5岁年龄段患儿,普通型增高不明显,重型略高,危重型减低。~2岁年龄段普通型与重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百分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P均﹤0.05);而其他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者CD8+T细胞的表达无显著差异( P均﹥0.05)。结论 CD8+T细胞的表达变化与患儿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2岁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体内CD8+T细胞的表达减低与患儿病情发展至重症相关,推测CD8+T细胞在~2岁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很可能发挥重要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7.
深圳237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血清型基因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55,自引:4,他引:55  
目的:了解该地区手足口病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明确其肠道病毒血清型分布。方法:分别在肠道病毒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CAV16和EV71 VP1区设计通用引物和特异性引物,建立RT-nPCR检测方法,对手足口病病人进行肠道病毒基因检测,鉴别其血清型,根据血清型不同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237例手足口病均有口腔黏膜疹和手足皮疹,发热141例(59.5%),低热为主,6岁以下占94.5%,以春夏季节为多(67.9%)。肠道病毒通用引物RT-nPCR检测阳性133例(56.1%),其中EV71 38例,CAV16 64例,二者均阴性31例。12株肠道病毒PCR阳性产物基因克隆、测序,证实分别为EV71 5株、CAV16 5株、ECHO13 1株、CAV5 1株。结论: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AV16为主,另有CAV5,ECHO13,临床症状与肠道病毒血清型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病原的基因型.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标本进行EV71检测,RT-PCR扩增VP1基因目的片段测序,确定基因型.回顾性分析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重症病例EV71核酸阳性,测序系C4型.全部病例均有体温异常,早期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受累.起病至出现重症合并症平均时间为1.26d.11例发展为神经源性肺水肿.4例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11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3例死亡,1例放弃,11例治愈.结论 重症EV71感染起病初期就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受累,多数发展为神经源性肺水肿,EV71基因型为C4型.早期识别、及早呼吸支持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手足口病患儿大便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的持续存在时间;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肠道排毒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13例EV71、CoxA16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随访,每隔4~7d收集1次大便标本,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直至大便病毒核酸转阴为止.并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113例患儿中,EV71阳性者65例,CoxA16阳性者44例,混合感染者4例.EV71组患儿在第1、4、6、10周的大便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48.1%、17.2%、0;CoxA16组患儿在第1、4、6周的大便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95.5%、53.8%、0.两组大便病毒核酸阳性率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P>0.05).EV71普通型组患儿在第1、4、6周的大便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23.5%、0;EV71重症组患儿在第1、4、6、10周的大便病毒核酸阳性率分别为100%、62.4%、26.0%、0.EV71普通型组和重症组大便病毒核酸阳性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89,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大便中病毒可存在较长的时间:EV71持续最长时问为10周;CoxA16持续最长时间为6周.感染EV71的手足口病患儿的肠道排毒持续时间与病情轻重相关.  相似文献   

20.
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2008和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期间(5至9月),我院手足口病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重症与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相关因素差异,为手足口病特别是重症患儿的预警与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8和2009年,流行期间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5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重症28例,并收集同期疱疹性咽炎患儿80例作对照;用荧光定量RT-PCR法进行肠道病毒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定量分型.结果 154例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81.82%(126/154),其中EV71占57.14%(72/126),80例疱疹性咽炎肠道病毒总阳性率为68.75%(55/80),EV71为0例;手足口病2008年以EV71流行为主,2009年以EV71和CA16流行为主,两年患儿肠道病毒株流行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0,P=0.000)(P<0.01).重症与普通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株流行分布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5,P=0.000)(P<0.01),手足口病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92.86%(26/28),明显高于普通病例36.51%(46/126)(X2=29.22,P=0.000)(P<0.01);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中重症组与轻症组在性别(x2=0.135,P=0.714)和病毒载量(t=0.141,P=0.889)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6,P=0.009),重症组患儿年龄小于2岁占88.89%(8/9),普通组患儿平均年龄为3.19岁..结论 手足口病在不同时期的肠道病毒感染往往呈现不同的流行特点,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与普通患儿可能在性别和病毒载量上没有差异,年龄小于3岁的EV71阳性手足口病患儿已成为重症病例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