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闻艳  朱之庄 《云南医药》2003,24(5):430-431
病例 男性 ,5岁。双眼睑下垂 3天入院 ,无头痛、肢体麻木、无力。入院前 7个月患肺结核予抗痨治疗好转。查体 :意识清 ,双眼球活动不到边 ,露白约 2mm ,双眼睑下垂 ,眼裂约 4mm ,上提困难 ,颅神经检查正常 ,四肢肌力V级 ,肌张力正常 ,腱反射对称 ,感觉正常 ,病理征阴性。入院后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颅脑MRI检查正常 ,头颅、胸部、胸腺CT平扫未见异常现象 ,甲状腺功能测定正常 ,CD36 2 8% ,CD4 2 5 7% ,CD837 1% ,CD192 1 8% ,CD4 /CD80 6 9,NK13 2 % ,CD3+ /HLA -DR+ 8 6 4,CD3+ /HLA -DR- 5 7 4 % ,CD4 499 5 % ,IgA ,I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并与采用常规对症综合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21例患儿中治愈17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00%;对照组20例患儿中治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5.00%;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为有力辅助药物,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36例,根据丙种球蛋白的治疗剂量分为2组,试验组68例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照组68例行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6.76%(χ2=4.847,P<0.05)。治疗后,2组NSE、NGF、MBP、S-100β、CK-BB、IL-1、IL-6、CRP、INF-γ水平均下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可减轻患儿炎性反应及神经损害,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且大剂量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本科2010年3至5月份收治的9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抗病毒,降颅压,甲基强的松龙(MP)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A组:大剂量冲击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g/kg,连用2d;B组:小剂量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g/kg,连用2d,观察两组间的疗效: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神经系统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B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上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注射小剂量人免疫球蛋白亦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5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小剂量组(n=57)和大剂量组(n=58).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小剂量组加用丙种球蛋白0.2 g/( kg·d),静脉点滴2d;大剂最组加用丙种球蛋 白2 g/(kg·d),静脉点滴2d.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主要症状、辅助检查缓解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小剂量组的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5.2±2.1)d、(13.5±4.3)d]明显比大剂量组[( 3.5±1.8)d、(10.7±3.6)d]((P< 0.05)长.出院或转科时,小剂量组的白细胞异常和C反应蛋白的异常病例(7例和5例)明显多于大剂量组(1例和1例)(P<0.05).小刺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率(包括治愈和好转病例)为71.9%,明显低于大剂量组的有效率(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增强重症手足口病患者抵抗病毒的能力,缩短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重症毛细支气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秀蕊  王满良 《河北医药》2008,30(7):1015-1015
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急症,主要表现为顽固性喘憋,呼吸困难、咳嗽、发绀,脉细而快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常见于2岁以内小儿,很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心衰、呼衰,严重威胁患儿生命.目前尚缺乏特异性治疗,主要是对症、综合处理.我科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给予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佐治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 我院收治的103例急性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患儿大剂量丙神球蛋白冲击治疗.结果 治疗组康复速度大于对照组,且无任何副作用.各项免疫抗体如IgG、IgA、IgM等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增高.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能促进病毒性肺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并缩短病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致颅内压增高三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是一个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副作用很少。近期,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在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过程中,发现3例出现颅内压增高的不良反应,在以往文献中未见报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捷 《天津药学》1999,11(3):19-20
  相似文献   

11.
儿童重症药疹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院近4年住院重症药疹患者的诊治情况。方法:对22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热镇痛药所致重症药疹在我院占第1位,有19例患儿有发热,累及粘膜16例,肝脏受累16例。由芳香族抗癫痫药物所致重症药疹致敏期长,常伴有发热和内脏损害。结论:早期诊断和足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的关键,大剂量静注高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能缩短疗程,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药疹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5年75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标准剂量IVIgG组、半标准剂量IVIgG组以及激素组,采用SCORTEN评分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比较三组SCORTEN评分,最大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卡马西平和别嘌呤醇是最常见的致敏药物,以重症多形红斑型最常见.激素组的最大激素使用量大于标准剂量IVIgG组(P<0.05),激素组的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大于其他两组(P<0.05);标准剂量和半标准剂量IVgG组最大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早期联合IVIgG治疗重症药疹是改善预后和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治疗方法.半标准剂量和标准剂量IVIgG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病人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方法:对22例重症药疹病人收集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22病人全部治愈。结论:成功实施整体护理、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正确分析疾病知识、全理的皮肤黏膜损害的治疗及护理,是治疗重症药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是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胡泽芳  陈瑾  李惠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762-1763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进行暴露疗法护理,以及对皮肤、黏膜、眼部、口腔、心理等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重症药疹患者通过激素治疗和各种护理措施,其发热消退时间、黏膜糜烂治愈时间、躯干四肢皮疹治愈时间、肝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重症药疹患者早期、足量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和有效的综合护理,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对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卡马西平重症药疹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临床卡马西平重症药疹的危险因素,以减少药疹的发生。方法:收集1997年至2007年服用卡马西平出现药疹的住院患者55例的资料,其中非重症药疹28例,重症药疹27例。统计分析药疹与患者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癫痫病、药物初始剂量、药疹潜伏期的关系,并对2组患者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药疹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性别、药物过敏史、癫痫病无关(P〉0.05),与卡马西平的起始剂量和药疹潜伏期有关。而重症药疹组和非重症药疹组的卡马西平起始剂量及药疹潜伏期有差异,卡马西平起始剂量分别为(155.74±81.130)mg/d和(124.11±44.867)mg/d(P〈0.05),药疹潜伏期分别为(11.81±7.45)d和(6.14±5.30)d(P〈0.01)。重症药疹的肝损害较非重症者显著增多(P〈0.01),且早期均有发热表现,病情也较重。结论:卡马西平的起始剂量犬及药疹潜伏期长可能增加药疹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及治疗,为临床安全用药,减少重症药疹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华山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9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致敏药物类别以抗菌药物最多见(43例,30.1%),最易引起重症药疹的两种药物为卡马西平(32例,26.9%)和别嘌呤醇(23例,19.3%);药疹类型中,重症多形性红斑型为最常见的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为最凶险的类型,死亡2例,死因均为呼吸衰竭。结论:对易致重症药疹的药物临床使用中应加强药学监护,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并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当前药疹的主要临床特征 ,为其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1999年全年确诊为药疹的病例 2 33例 ,并对其发病年龄、主要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药疹的发病年龄有所提高 ,主要致敏药物以抗生素最常见 ,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血清及疫苗制剂、中成药。皮疹类型以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型最常见 ,其次为荨麻疹型、多型红斑型、固定型。结论 :临床医生在用药时应详细询问病史 ,避免不必要用药 ,以减少药疹发生  相似文献   

18.
百例药疹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了解近年来临床用药与药疹发生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皮肤科 1998年 10月~2 0 0 0年 10月住院病历 4 2 8份 ,其中明确诊断为药疹的病历 10 0份 ,分析病人过敏史、潜伏期、药疹类型、致敏药物种类及其他相互关系。结果 :百例药疹涉及药品 4 3种 ,明确为 1种致敏药物为 5 7% ,2种可疑致敏药物为 2 8% ,3种以上可疑致敏药物为9%。结论 :致敏药物排在前 3位的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中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疹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药物种类与药疹类型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住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0例药疹中Naranjo评分≥5分者共461例,其中男133例,女328例。244例(52.93%)为单一致敏药物,以抗菌药物、中成药、非甾体抗炎药为主;重症药疹61例(13.23%),非重症药疹400例(86.77%),两组在年龄、潜伏期、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疹型及荨麻疹型最为常见,抗菌药物较易导致发疹型药疹,而生物制剂较易引发荨麻疹型药疹,抗痛风药及抗癫疒间药较易引起重症药疹。对药疹的病因学诊断及预防应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0.
Lichenoid drug eruption (LDE) is a common cutaneous side effect of drugs including antimalarials, antihypertensives, nonsteroids,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diuretics. The physiopatholo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chicine treatment and LDE is unclear. There is very little documentation of LDE induced by colchicine in the literature. In this report, we present a case that developed LDE on the abdomen and the legs during the colchicin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