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曲正伟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10):59-59
目的对60例腮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的总结性分析,得出提高疾病治愈率的经验。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到我院进行腮腺炎肿瘤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搜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手术方式、术后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情况,总结提高疾病治愈率的经验。结果术后发生复发的多形性腺瘤患者1例,粘液表皮样癌患者1例,高分化上皮一肌上皮癌患者1例,恶性混合瘤1例。复发时间6~30个月不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涎瘘3例,经局部加压包扎后,给予口服抑制唾液分泌药物治疗;皮下积液1例,给予穿刺将积液抽出,加压包扎2周后痊愈;暂时性面瘫3例,口服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术后3~6月痊愈;永久性面瘫2例,因恶性肿瘤累及神经,术中切除肿瘤所致;味觉出汗综合症5例,未给予特殊治疗。结论手术治疗腮腺肿瘤的疗效佳,治愈率高,是治疗腮腺肿瘤安全可靠的方式,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取最适宜的术式。中国论文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SHL)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外科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SH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56.25%)无任何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结节。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无并发症及死亡,术后复查X线胸片,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SHL需依靠病理进行明确诊断,有效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在腮腺肿瘤切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至2011年收治的择期行腮腺肿瘤切除术患者127例,按照入院日期,分为2组,单日为观察组62例,双日为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腮腺切除术,并进行随访,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共102例患者接受随访,随访率为80.3%,随访时间为2~46个月,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和肿瘤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但在面部瘫痪、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有效的切除肿瘤,且切口隐蔽、手术创伤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左房粘液瘤的外科治疗及减少并发症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8 6年 8月我们开始手术治疗心脏粘液瘤以来 ,多次发现误诊和漏诊 ,现将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 8例典型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中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19~ 5 0岁 ,平均 39 0岁 ;全组病人均因有症状就诊发现心脏粘液瘤。病程 1个月至 2年 ,劳累后气促、心悸、乏力 6例 ;反复咳嗽、咳痰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 1例 ;反复发作的一过性眩晕 1例 ,长期低热者 5例 ;症状因体位改变而变化显著者 3例 ;心前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6例 ;双期杂音 2例 ;肿瘤扑落音 4例 ;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1例 ;Ⅱ°房室传导… 相似文献
5.
血管瘤分为真性瘤和血管畸形,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血管瘤好发于婴幼儿.这是因为小儿皮肤内的微小血管的内皮细胞易发生异常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6.
7.
婴幼儿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s,IH)是一种婴幼儿最常见的良性血管肿瘤,IH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一般由中胚叶的正常血管组织过度增殖所致。多发生于患儿面部、头颈部,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会阴等部位,其发病时间早,临床生长周期长,初期表现为点状红色丘疹、斑块或痣,具有自行消退性和低比例风险性,且易与脉管畸形混淆,容易被患儿家属忽视,从而错失预防性治疗时机,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因此,家长应了解婴幼儿血管瘤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对IH的认识,便于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外科手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方法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旨在完善手术治疗方式,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分析,了解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患者中未发现永久性面瘫情况,但存在暂时性面瘫的可能性。不同手术方法在面瘫人数上存在差异性。并发症方面,少数患者出现涎瘘状况。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效果根据手术方式不同而存在差异性。采用浅叶切除术并发症较多但疗效好,区域性切除术并发症少但适应证严格,全腮切除方式面瘫的发生率最高。外科手术应根据患者腮腺肿瘤位置选取适合的手术方法,尽可能将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9.
10.
腮腺区肿瘤69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0~1995年收住的69例腮腺区肿瘤病例,现就诊、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进行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9例,男性39例,女性30例;年龄27岁~80岁,平均年龄为52.13岁。部位:左侧27例,右侧42例;耳屏前9例,耳垂区17例,颌后区27例,腮腺下极区16例。以颌后型多见,约占39.13%,其中6例先后出现于双侧。病程与症状:患者发现肿块就诊时间最短为3个月,最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78例(85只眼),其中A组32眼因急性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经局部及全身降眼压治疗眼压控制不佳,房角检查粘连≥180°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B组19眼因急性房角关闭合并白内障患者经局部及全身降眼压治疗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房角检查粘连﹤180°的眼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C组:34只眼因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手术。手术后分别对3组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进行评估。[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眼压控制良好84只眼,其余1只眼手术后3d眼压升高,UBM检查诊断为恶性青光眼再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眼压得到控制。[结论]对于发病后房角开放﹥180°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单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及可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联合术大多能有效的降低眼压提高视力,但是术后早期需住院观察。 相似文献
13.
妇科诊治中腹腔镜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腹腔镜诊疗中的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德国stores腹腔镜对11020例腹腔镜诊疗患者中发生并发症的15例进行分析。结果:15例并发症中,气肿、血管损伤、肠损伤、膀胱损伤是腹腔镜诊疗中的主要类型。结论:腹腔镜诊疗中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操作中的任何阶段。不正确地进针技术,套管针穿刺过深、电灼伤、手术灼解以及操作技术不成熟是引起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加强腹腔镜操作技能培训,满意气腹的形成,操作中注意脏器解剖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小儿气管内插管麻醉复苏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小儿插管麻醉术后复苏期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患儿手术完毕进入麻醉恢复室后,麻醉护士根据患儿的特点、病情评估患儿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复苏期护理计划。严密注意心电变化、血氧饱和度、血压情况,皮肤颜色、皮肤温度及足部动脉搏动强弱,是否有自主呼吸,观察其呼吸频率和幅度。发现异常立即报告麻醉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结果本组458例患儿在复苏期间及时发现并处理喉痉挛23例,喉头水肿2例,窒息1例。最后均安全渡过复苏期,转出麻醉恢复室回到病房。结论加强气管插管麻醉患儿复苏期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对降低小儿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复苏期安全和护理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6月24例经手术治疗的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行CT和甲状腺核素扫显像检查。19例采用颈部低位领式切口,3例经颈部低位领式切口联合部分胸骨劈开,2例开胸。病理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18例,甲状腺腺瘤4例,甲状腺癌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术后并发症包括2例一过性低钙血症和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 CT和甲状腺核素扫显像是胸骨后甲状腺的重要诊断方法。大多数患者手术可经颈部低领状切口完成,必要时附加胸骨部分切开。 相似文献
17.
18.
19.
采用透明胶纸拭肛法对徐州城乡38所幼儿园共9297名儿童进行蛲虫流行情况调查,结果发现蛲虫卵阳性者3223名(34.7%)。对其中12所共2660名儿童中阴性者再连续检查两天次,累计阳性率达55.4%。城、乡以及男、女性别儿童感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6岁间,年龄与感染率呈显著正相关(r=0.998,P<0.025)。感染者的手指、内裤、床单和坐椅上均查到感染性卵。52.7%感染者具有肛痒症状。表明蛲虫病在我区城乡儿童中流行广泛、危害严重,急待防治。对2358名感染者分别采用不同剂量丙硫咪唑与复方甲苯达唑治疗,虫卵阴转率达97.7%~98.9%,效果显著,副反应轻微。表明这两种药小剂量顿服,适用于现场普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发性结肠癌的外科治疗和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8年12月的108例结肠癌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SSPSS 11.5对随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2检验分析其相关因素,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单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原发肿瘤梗阻情况、复发部位的多少、复发间隔时间、再手术前的癌胚抗原水平与再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统计分析显示复发部位的多少、再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结论积极的外科治疗,再次行根治性手术治疗,可以延长复发性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