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总结烧伤面积大于90%TBSA的严重烧伤的救治经验,进一步提高对大面积严重烧伤的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包钢医院烧伤科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所收治的烧伤面积≥90%TBSA的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26例,对休克期补液、创面封闭、脏器保护及并发症治疗等进行总结。结果26例患者,并发脓毒症者15例,占57.69%;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8例,占30.77%。治愈19例,好转2例,死亡5例,总体治愈率73.08%。结论对于烧伤面积≥90%TBSA的严重烧伤患者的救治,伤后早期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是关键,尽早封闭创面是根本,感染及脓毒症的防治、脏器功能的扶持、内环境的调理以及营养的支持等综合治疗是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并急性胃黏膜损害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4例大面积烧伤(烧伤总面积>50%)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有6例并发急性胃黏膜损害,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发病率为6.3%,除1例死亡之外,其余经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结论对大面积烧伤并急性胃黏膜损害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罗杰 《医学信息》2008,(11):39-40
上消化道出血是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较严重的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重症颅脑外伤后,应激性上消化道病变的发生率高达80%,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42%。其因此,预防已有黏膜病变不再恶化极为重要,预防重点在于积极消除应激因素,及时治疗原发病,防治休克、感染和内脏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应激性溃疡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嫈 《医学信息》2009,22(6):1020-1021
目的探讨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回顾性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7月收治的86例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组患者中,引起应激性溃疡的原因有NSAID(占病人总数的50%)、激素(7%)、饮酒(30.2%)、休克(4.6%)、心理应激(1.2%)等。结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多因素有关,其中以NSAID及饮酒最为常见,且空腹时较易发生。使用激素会增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为避免发病,可选择饭后服用或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休克、有胃肠道痪病常为其发病基础,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病也可降低其发病率。过度的心理应激可对人的情绪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等方面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影响而致胃肠道疾病,应激性溃疡是其中之一,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告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全组16例,男12例,女4例。术前均无溃疡病史,血红蛋白检查均正常。术后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9例,出血前发生肺不张、严重呼吸道感染、呼吸功能不全6例,低血容量休克5例,急性重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4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6例,严重烧伤(80%(?)Ⅱ°)1例。14例保守治疗,2例保守治疗无效而手术治疗。结果14例经治疗后(2例手术治疗)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 应激性溃疡大出血患者多病情危重,难以忍受二次手术,死亡率约为50%,因此应采取有效的保守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大出血休克或胃肠穿孔者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10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研究,就在未应用抑酸、保护胃粘膜药物之前,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发生时间、预后以及与疾病种类、病变部位、病变大小、患者意识状态、年龄、性别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血管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7.72%;多发生于原发病早期,3内天多见(P<0.01);脑出血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1);脑干、丘脑和小脑病变容易发生应激性溃疡(P<0.01);激性溃疡发生率与脑血管病灶大小无关(P>0.05);意识障碍者易发生应激性溃疡(P<0.01);有上消化道系统疾病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率显著高于无上消化道系统疾病者(P<0.01);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应激性溃疡容易发生于急性脑血管病早期,与急性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病变部位和意识状态有关;脑出血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高于脑梗死组;有上消化道系统疾病者,容易出现应激性溃疡;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死亡率高,预后差,应及早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洛赛克与西米替丁用于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价值。方法 将10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38例,加用洛赛克;II组35例,加用西米替丁;Ⅲ组对照组36例,不加预防药物,观察3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Ⅰ、Ⅱ、Ⅲ组溃疡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5.8%、42.9%和55.6%。Ⅰ、Ⅱ组总有效率(92.1%和71.4%),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 洛赛克与西米替丁均有预防溃疡出血的作用,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烧伤后期由于存在各种致敏的因素,寻求并发过敏性紫癜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通过近4年来20例烧伤后期出现过敏性紫癜的病例分析。结果 寻得烧伤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总结了烧伤后并发过敏性紫癜的病因、预后及防治。结论 烧伤可引起过敏性紫癜,但是可以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重度烧伤患者并发ARDS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并发ARDS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总结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重症监护室(BICU)收治的201例重度烧伤患者中19例并发ARDS的临床资料,包括致伤因素,入院前后的治疗措施及预后。所有病例入院后均采取补液抗休克、抗感染及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及营养支持治疗,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呼吸频率、SpO2、PaO2/FiO2、血气分析和X线胸片,一经ARDS诊断成立及早应用呼吸机治疗,我们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呼吸模式采用SIMV+PEEP模式。结果重度烧伤患者201例中并发ARDS的病例19例,11例存活,死亡8例。其发病率为9.5%,病死率却高达54%。结论重度烧伤患者并发ARDS预后差,为重度烧伤患者的主要死因,应该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3例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胸腔积液患者均予以保肝、营养支持及利尿治疗;对其中10例中等量以上积液者同时采用B超定位下胸腔穿刺引流治疗,3例合并膈下积液者行膈下积液穿刺引流并加强抗感染治疗,3例合并肺部感染者依据药敏加强抗感染及排痰治疗。结果:本组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率为28.5%(35/123);其发生与患者术前肝功能、肝切除量、术中肝门阻断时间及术后腹水量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35例中,治愈34例;另1例治疗过程中出现肝衰,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胸腔积液是肝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格掌握肝切除术适应证、控制肝切除范围,加强术前术后保肝治疗,根据积液量和合并症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胸腔积液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成批烧伤的特点、救治的经验和组织实施中的内在规律。方法回顾2002年4月至2010年9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10批56例烧伤患者的救治过程,根据危重烧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可能发生的情况,作出完善的医疗、护理抢救预案。结果56例患者全部治愈,55例功能、外观良好,正常生活,恢复工作,1例继续康复治疗。结论高效率的组织协调能够避免抢救工作中的忙乱、顾此失彼,使医疗程序更加顺畅,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2.
Marjolin's ulcer is the malignant lesion which develops in a burn scar or chronic fistula. Due to the low prevalence of this lesion, there has been disagreement regarding its clinical features, methods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We evaluated 19 cases of patients who had been admitted to Severance Hospital from Jan. 1970 to Dec. 1985.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The previous lesion was a burn scar in 52% of the cases and a fistula of chronic osteomyelitis in 32%. The mean latent period was 31.5 years. The initial symptoms were increased pain (74%), discharge with foul odor (68%) and bleeding (58%). Upon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all of the cases wer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 rate of metastasis at the time of diagnosis was 32%. Of the 16 patients treated by surgery, local recurrence was noted in 4 cases. Three of these cases were patients who had been treated by excision and split thickness skin graft. The time interval for local recurrence ranged from 6 months to 11 months (average 8.8 months). In conclusion, th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marjolin's ulcer seems to have a worse prognosis than other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and it requires aggressive treatment. The burn scar or chronic fistula that occurs in elderly patients especially requires more adequate treatment and close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13.
The author studied the effect of Dalargin on the dynamics of experimental burn trauma in Wistar rats, which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values of lethality, the level of stress ulcero-erosive affection of the gastric mucosa, and the degree of functional activity of an isolated perfused heart. The antistress effect of Dalargin, consisting in limitation of ulcer formation in the gastric mucosa, was determined by dose-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made it possible to develop the optimal schemes of Dalargin administ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 burn trauma. This was manifested by reduced lethality among the experimental rats compared to that among the controls and marked limitation of stress ulcer formation and by significantly diminished cardiodepressive effect of burn toxemia. Beside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Dalargin was connected with the direct formation of resistance to hypoxia of the myocardium of rats with burns.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特点回顾性研究,探讨老年严重烧伤流行病学特征,为未来烧伤学科在老年严重烧伤治疗领域提供较为详实的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的年龄≥60岁、烧伤总面积大于30%总体表面积(TBSA)的老年严重烧伤患者住院病史信息,收录信息包括患者入院日期、年龄、性别、烧伤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烧伤原因、受伤场所、合并伤前疾病、烧伤后并发症、合并吸入性损伤、生存患者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留治时间及治疗结果。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二项分布检验,生存患者和病死患者对比有差异的因素(年龄、烧伤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存在伤后并发症)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结果本研究共收录老年严重烧伤患者73例,老年严重烧伤患者发病率从2005年2.7%上升到2017年17.8%,呈显著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8,P<0.05)。男性患者(65.8%)多于女性患者(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年龄分布为61~86岁,年龄中位数为66岁,男、女性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2,P=0.83)。患者平均烧伤面积为(53.9±20.9)%TBSA,Ⅲ度烧伤面积中位数0。不同烧伤严重程度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特重度烧伤患者合并吸入性损伤例数、生存患者ICU留治时间、病死例数均多于重度烧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特重度烧伤患者中工作场所烧伤占比高。患者烧伤原因以火焰烧伤为主(79.5%),受伤场所以家庭为主(57.5%),其次为工作场所(31.5%)。患者伤前明确诊断疾病主要有心血管疾病32例(43.8%)、神经系统疾病7例(9.6%)、糖尿病5例(6.8%)、呼吸系统疾病5例(6.8%)。患者烧伤后并发症主要为创面感染31例(42.5%)、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8例(11.0%)、肺部感染8例(11.0%)。合并吸入性损伤11例(15.1%),生存患者ICU留治时间中位数为12 d。患者病死率为32.9%,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是影响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的危险因素,Ⅲ度烧伤面积是影响老年严重烧伤患者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HR为1.024, 95%CI为1.006~1.041,P=0.008)。 结论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严重烧伤发病率显著增高,老年患者家庭烧伤占比高,应积极制定老年烧伤特别是家庭预防策略,切实降低发病率及减小烧伤面积、提高治愈率,建立有效烧伤康复体系改善患者愈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院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情况,比较中青年和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征,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情况,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季节,发病原因,比较老年患者与中青年患者住院时间、入院时Blatchford评分、输血情况,回顾患者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4、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全年总出血人数的33.00%。胃溃疡患者多集中在老年患者,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多集中在中青年患者。老年患者的住院天数比中青年患者住院天数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中,中高危患者比率高于中青年患者(88.23% vs 7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老年患者Blatchford评分9(8,11)约等于中青年患者9(5,11)。入院时老年患者输血比例高于中青年患者(9.80% vs 7.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有2例需行介入止血治疗,1例患者因胃溃疡合并胆管癌去世,其余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胃溃疡,中青年患者主要病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老年患者住院时间、输血人次和中高危患者比率均高于中青年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髂静脉支架成形术对非血栓性髂静脉压迫病变(NIVCL)患者深静脉瓣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 4月~2018年4月我院血管外科22例行髂静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NIVCL合并下肢深静脉瓣膜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21例左侧髂静脉狭窄,1例右侧髂静脉狭窄,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深静脉瓣膜反流持续时间(VCT)及静脉疾病严重程度评分(VCSS)。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功率100.00%,术后无支架闭塞、下肢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随访时,一期支架通畅率1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分析三批不同年龄段成批烧创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成批烧创伤的临床救治、监护及康复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对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2009年至2013年救治的三批26例不同年龄段成批烧创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中学龄期儿童组2例患者和老年组1例特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23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 区域烧创伤救治网的建立、政府层面的行政协调、早期综合救治及监护方案的实施与系统康复训练的有效结合是成批烧创伤救治的关键,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李强 《医学信息》2019,(12):162-164
目的 观察中医外治法结合微波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采用微波腔内闭合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手术前后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外治法(熏洗疗法、中药化腐清创术、湿敷疗法、掺药法)。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疗效、溃疡愈合时间、溃疡愈合面积、临床症状评分(疼痛、肿胀、溃疡、渗液、行走恢复、皮肤)、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溃疡愈合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外治法结合微波腔内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疗效确切,溃疡愈合率高,缩短了愈合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