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比仰头抬颌法与常规体位雾化麻醉对纤支镜操作的影响,探讨仰头抬颌法雾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局麻后行纤支镜检查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A组采用常规体位法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10mL局部麻醉,B组仰头抬颌法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10mL局部麻醉。观察纤支镜操作中麻醉效果及两分钟时指脉氧饱和度、心率、血压、以及追加利多卡因的次数。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7%,对照组麻醉效果优良率82%,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操作两分钟时指脉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心率、血压、追加利多卡因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采用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方法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仰头抬颌法的雾化方式麻醉效果更好,更有利于纤支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与常规局部喷雾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行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予2%利多卡因10ml氧气雾化,在检查过程视情况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活检孔滴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麻醉(2%利多卡因咽喉喷雾3次,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活检孔滴注).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并评价麻醉效果,记录局麻药用量.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平均耗药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麻醉,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且有利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雾化麻醉应用于纤支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30min后行纤支镜检查进行麻醉效果分析. 结果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后行纤支镜检查,术前麻醉,操作简单、效果满意.结论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优于常规麻醉方法,效果好且安全,麻醉起效时间快,副作用少,易于接受,可作为纤维支气管镜首选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有远  李洪菊 《河北医学》2001,7(4):331-333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检查前的麻醉方法、效果及药物。方法 :将 2 %的盐酸利多卡因 2 0 ml置于射流式雾化器的储雾杯内 ,以纯氧作驱动面罩吸入 ,同以往传统方法即 1%地卡因鼻咽部喷注加纤支镜孔滴入 2 %利多卡因相比较。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麻醉效果显著 ( P<0 .0 1) ,达到有效麻醉时间短 ( P<0 .0 1) ,平均用药量少 ( P<0 .0 1) ,血气分析及心电图检查分别优于对照组 ,全身副作用小等特点。结论 :采用射流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是纤支镜检查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芬太尼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临床应用,纤支镜检查目前大多采用局部麻醉方法减少窥镜置入的不适,但部分患者仍会出现不适,影响了检查操作的进行。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采用以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现将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拔牙术中,分别用碳酸利多卡因及盐酸利多卡因及盐酸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100例,观察其麻醉效果.显示碳酸利多卡因潜伏期为54.00±10.20s;盐酸利多卡因潜伏期为200.00±9.50s;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比较,前者潜伏期短,麻醉效果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前麻醉方法进一步研究,使其达到最佳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稀释后利多卡因与肾上腺素经鼻咽喉部滴注在纤支镜检查前麻醉效果的研究,自1998年6月~2000年4月对80例病人随机均分两组(即治疗组、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到达有效麻醉时间及平均耗药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纤支镜术后每组对20例病人进行心电图及动脉血气分析检查与术前检查对比,治疗组动脉氧分压(PaO2)变化不显著,心电图3例病人窦性心动过速,1例病人有房性早搏;对照组窦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早搏2例,PaO2下降10mmHg以上10例。结论 利多卡因稀释后副作用更小,与小剂量肾上腺素合用收缩血管,减少渗出,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延长麻醉时间。此方法是纤支镜检查术前良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在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平  马兵  龙海碧 《四川医学》2003,24(3):315-316
我院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行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检查时 ,术前应用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 ,对患者鼻、咽部和气管内粘膜进行麻醉 ,麻醉效果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于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在我院需经纤支镜检查的 80例病人 ,按完全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 4 0例 ,其中男 2 3例、女17例 ,平均年龄 5 8± 13岁 ,采用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麻醉 ;对照组 4 0例 ,其中男 2 8例、女 12例 ,平均年龄 60± 15岁 ,采用喷枪局部表面麻醉鼻及咽部。1 2 方法 :对需经纤支镜检查的患者 ,使…  相似文献   

9.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前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将2001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的拟行纤支镜检查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6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检查前用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80例,检查前用2%利多卡因喷雾鼻咽部加气管内注射。 结果 观察组优73例,良7例;对照组优21例,良57例,差2例;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 05)。麻醉维持时间两组分别为31. 0±4. 6min, 30. 0±5. 4min,无显著性差异(t=0.991,P>0. 05)。观察组发生过敏反应等各项不良反应均比对照组少。 结论 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可作为纤支镜检查前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压缩雾化吸入长托宁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阻,对照组在行纤支镜检查前单独给予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行鼻部、环甲膜局部麻醉。治疗组除给予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利多卡因行鼻部、环甲膜局部麻醉外,在行纤支镜检查前30 min雾化吸入长托宁。分别监测支气管镜检查前、检查开始、检查中、检查结束后即刻及检查结束后10 min时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气道分泌物等情况,观察患者的镇静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刺激性咳嗽次数,术中、术后气道分泌物较对照组少。治疗组患者均无口干、恶心、头晕、尿潴留、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雾化吸入长托宁对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影响极小,安全性高,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支气管镜检查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3种不同麻醉方法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目前诊治肺部疾病的常用手段,而术前麻醉是确保检查顺利实施及检查效果的关键。我室自1991年9月至2007年5月共开展纤支镜检查术1 500例。为了探索方法简单且效果佳的纤支镜检查麻醉方法,减少麻醉的不良反应,我们借鉴其他医院经验,对过去的纤支镜  相似文献   

12.
杨进 《中华当代医学》2005,3(6):22-22,9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在纤支镜检查术前麻醉效果。方法选2002年9月~2003年11月在我院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2.3%,不满意率7.7%,失败率0%。对照组:满意率28.8%,不满意率65.4%,失败率5.8%。结论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在纤支镜检查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胜喜 《中外医疗》2008,27(28):123-123
目的 比较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与常规纤维支气管镜麻醉方法疗效.方法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对照组分别进行麻醉效果及用药量此较.结果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后行纤支镜检查,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病人耐受性好.结论 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优于常规麻醉方法,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耐受纤支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法 )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取 16 0例肱骨骨折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的患者 ,其中 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 ,另 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 ,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碳酸利多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显著短于盐酸利多卡因组 (P <0 .0 5 ) ,但两组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效果I级率、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 ,阻滞完全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任永伦 《中外医疗》2012,31(15):1-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无痛纤支镜检查和治疗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8例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雾化吸入表面麻醉+全麻组(观察组)和喷雾表面麻醉+全麻组(对照组),观察组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超声雾化吸入,对照组术前使用2%利多卡因上呼吸道喷雾,两组患者检查时均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静脉注射全身麻醉。观察术中呛咳情况,脉搏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的变化,记录检查中丙泊酚用量,纤支镜操作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纤支镜检查时剧烈呛咳病例数、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血压及心率升高低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用量低于对照组(P≤0.05),纤支镜操作者对麻醉效果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无痛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前,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配合全身麻醉,可更好地维持检查过程中心血管系统和血氧饱和度相对稳定、减少静脉麻醉药用量,提高纤支镜操作者的满意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160例肱骨骨折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的患者其中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另80例以布比卡因复合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碳酸利多卡因组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显著短于盐酸利多卡因组(P<0.05)但两组麻醉持续时间、麻醉效果I级率、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碳酸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为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手段,尽管术前采用局部喷喉麻醉,但仍有不少人感到不适,难以忍受,对纤支镜检查怀有恐惧心理,致使不愿检查或在检查中配合不好,影响了检查效果[1].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手术操作条件,以及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我们通过监测下的麻醉管理技术,应用全麻行无痛性纤支镜检查2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在纤支镜检查术前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在纤支镜检查术前麻醉效果。方法 :选 2 0 0 2年 9月~ 2 0 0 3年 11月在我院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 ,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 :满意率 92 3% ,不满意 7 7% ,失败率 0 %。对照组 :满意率 2 8 8% ,不满意率 6 5 4 % ,失败率 5 8%。结论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正0引言无痛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就是在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应用一定量的静脉镇静、镇痛药或吸入麻醉药使患者进入短暂睡眠过程,检查完毕后患者能迅速清醒,对整个过程无记忆,无痛苦,减少了常规纤支镜检查时患者应激反应造成的生理、心理上的不适,使检查得以顺利完成,有助提高检查效果与复查率。传统的纤支镜检查方法是采用局部表面麻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检查,易导致患者出现生理、心理上的不适,使得患者承受了巨大的痛苦。由于肺部疾病的复杂化,纤支镜的  相似文献   

20.
纤支镜检查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之一是有良好的呼吸道局部麻醉方法,我们采用一次性射流式氧气雾化吸入麻醉的方法进行纤支镜检查前的呼吸道麻醉,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全部病例为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随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