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揭示两性分子与有序磷脂膜的作用模式。方法 分别使用磷脂膜色谱和正辛醇 水系统测定药物的膜亲和性和疏水性参数。结果 两性分子与有序磷脂膜存在吸引性极性附加作用力 ,其测定的膜亲和性参数要明显比由疏水性参数预测的值高。结论 结合两性分子复杂的微观质子平衡 ,不仅其中性、阳性而且两性的微观离子可能通过匹配的构象和能量有利的作用模式而有效的分布到有序的两性磷脂膜中 ,并且后两者的分配产生了与有序磷脂膜的吸引性极性附加作用力  相似文献   

2.
磷脂膜色谱及其在生物药剂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脂性参数在解释药物体内吸收、分布和排泄及预测生物活性等方面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认识。几种简单有机溶剂 水分配系统的模型都曾被用于评价药物的亲脂性 ,但其中取得较为成功的为正辛醇 水系统[1 ] 。在定量构效关系和药物合理设计上 ,它已成为标准疏水性参数 ,构成了药物特征参数的数据库。近年来 ,研究表明正辛醇 水系统并不能完全模拟所有类型药物在生物膜模型 (液晶态脂质体膜 )上的分配行为 ,导致其不能解释由不同化学结构类型药物组成集合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其分配系数与稳态下脑 血浓度比值或穿透血脑屏障渗透系数间无明显联系[2 ] 。这主要是因为各向同性、不带电荷中心的正辛醇相并不是呈液晶态生物膜上有序磷脂双分子层的客观模型。为了建立更精确的生物膜模拟系统 ,曾有文献[3]报道合成了磷脂膜界面 (immobilizedartificialmem brane,IAM) ,并将其作为固定相填料引入高效液相色谱系统 ,组成了磷脂膜色谱 (IAMchromatography)。对结构相似的苯乙胺衍生物 ,磷脂膜色谱与正辛醇 水系统给出相似的亲脂性测量尺度 (r =0 985 ) [4 ] ;但对于由不同化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具有酸敏特性的高分子聚(2-乙基丙烯酸)诱导的脂质体-脂质体及脂质体-细胞膜之间的融合特性。采用脂肪胺修饰的聚(2-乙基丙烯酸)制备酸敏高分子脂质体。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定量测定脂质体间的融合程度,采用粒径仪研究脂质体在发生膜融合时的粒径变化。结果显示,聚(2-乙基丙烯酸)酸敏高分子脂质体有很强的酸敏融合性能。在酸性条件下高分子酸敏脂质体之间可以相互融合,其程度与脂质体表面酸敏高分子聚(2-乙基丙烯酸)的分子质量成正比;高分子酸敏脂质体的酸敏融合性与构成其磷脂膜的磷脂种类有关,另外脂质体膜中加入胆固醇可降低高分子酸敏脂质体的膜融合性能;高分子酸敏脂质体与血红细胞膜影融合;酸敏高分子诱导的脂质体融合会引起脂质体膜通透性的增加。聚(2-乙基丙烯酸)诱导的酸敏高分子脂质体的膜融合特性说明其可用于制备酸敏控释脂质体。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进一步验证RSS的抗菌机理。方法 本文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系统探讨了肽膜质心距离、肽膜间的最小距 离、肽膜之间形成的氢键数量以及脂膜的均方根偏差和脂膜有序参数这几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来反映RSS对细菌细胞膜的作用 机理。结果 抗菌肽最先与脂膜接触,由于静电作用力,带正电荷的N末端残基与带负电的脂膜相结合,最终RSS呈现倾斜的 状态。随着RSS浓度的增加,增加了RSS与脂膜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氢键数目增加,导致了脂膜的不均匀性,增强了脂膜磷 脂分子的无序波动,这可能会使得细菌内组分泄露,直至死亡。结论 RSS可以通过作用于细胞膜,从而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 菌的生长。该研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为RSS的抗菌机理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孙进  程刚  何仲贵  王淑君 《药学学报》2003,38(9):702-706
目的使用磷脂膜色谱考察药物与有序磷脂膜的相互作用。方法使用磷脂膜色谱测定药物与有序磷脂膜的相互作用强度,表示为药物的膜亲和性参数(lg KIAM)。使用正辛醇/水系统测定药物的疏水性参数(lg DO/W,7.4)。结果在有机调节剂百分比(φ) 0~30%范围内,容量因子对数值(lg KIAM)与φ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对于3种有机调节剂(甲醇、乙醇和乙腈),lg KIAM与φ间曲线截距相同,但斜率有显著差别。从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到丁酯,每增加一个CH2对测定的亲脂性参数差值(Δlg KIAM和Δlg DO/W,7.4)具有相似的影响,但是从对羟基苯甲酸到甲酯的差值却明显偏离这个规律。结论磷脂膜色谱是一个简便、有效和快速的用于评价药物与有序磷脂膜相互作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阿片孤儿受体三维结构的比较分子模拟(英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阿片孤儿受体(ORL1)的三维结构。方法:以蛙视紫红质为模板,用比较分子模拟方法进行序列联配,建立阿片孤儿受体七段跨膜区的结构;通过自己构件的数据库进行搜寻确立膜外环区的构象;对初始模型进行分子力学优化。结果:建立了阿片孤儿受体的三维结构模型;有多个氢键集中区分别存在于跨膜区和膜外环区;保守性的结合口袋位于第三、五、六、七跨膜区;预测可能的结合位点由包含Asp130、Tyr131残基的高度保守区和靠近膜外端的部分可变区组成。结论:模拟膜外环区的方法可用于其他GPCR的分子模拟;所建立的三维结构模型有助于阿片受体的结构功能研究并能为相关实验提供有益信息。  相似文献   

7.
侯新朴  仇勇等 《中国药学》1997,6(4):198-202
本项研究从仿红细胞出发,将增加双分子脂膜亲水性的PEG-PE(聚乙二醇与磷脂酰乙醇胺的衍生物)及增加双分子脂膜硬度的SM(神经鞘磷脂(掺入脂质体,比较其在体外稳定性,体内分布及清除半衰期,结果证明该类脂质体稳定性提高,体内被肝,脾清除减少,血循环中半衰期显著延长,本研究为脂质体载药至非网状内皮系统的靶向给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药物除口服粉剂外,都靠递药系统(Drugdelivery systems)供病人使用,七十年代以来着重研究脂质体作为药物的载体,希望能选择性地达到靶组织,尤其着重于抗癌药物脂质体的研究。一、什么是脂质体?脂质体是由磷脂、胆固醇的疏水性基因交互作用而构成的双层脂质膜,亲水基团位于膜的表面,疏水性基团位于膜的中间,每层脂膜之间有少量水液,一大片双脂膜连接成一个小球,叫做脂质体(Liposomes)或称脂微球(Ve-sicle)。可将大小不规则的大脂质体超声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吴茱萸碱超分子复合物(EVO-PLC),并考察其体外溶出。方法:以吴茱萸碱(EVO)和磷脂的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验证磷脂复合物的形成,并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用Weibull模型拟合法和相似因子(f2)法考察磷脂复合物的体外溶出动力学。结果:超分子磷脂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磷脂与吴茱萸碱的物质的量的比为2∶1,吴茱萸碱的反应浓度为1.5 mg·mL-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 h;最优工艺的复合率为(92.01±0.11)%,粒径为(248.03±9.15)nm,Zeta电位为(-24.68±3.97)mV;薄层色谱法提示吴茱萸碱与磷脂复合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紫外光谱法提示吴茱萸碱与磷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而非简单的物理混合,溶出动力学结果表明吴茱萸碱磷脂复合物的溶出符合Weibull模型,相似因子(f2)法结果表明EVO通过与磷脂复合促进了EVO的体外溶出。结论:本文制备得到了工艺简单、复合率较高的吴茱萸碱超分子磷脂复合物,通过制备磷脂复合物大大增加了吴茱萸碱的体外溶出。  相似文献   

10.
脂质体用作药物载体已有多年,然而众所周知多层脂质体(MLV)的药物包裹率很低,这是由于用薄膜法制备时,将水溶液加至类脂膜中,穿透干燥类脂膜使磷脂水化,由于脂相和水相间的表面积小,在形成脂质体膜时,水溶液中的药物不能密切与类脂质接触,因此药物包裹率低。逆相蒸发法(REV)克服了包裹率低的问题,在形成膜时增加类脂和水相之间的表面积,它将水滴乳化在有机相中(W/O乳剂),再形成脂质体。在W/O乳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