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治疗对低位直肠癌p33ING1表达及细胞凋亡、保肛的影响。方法 60例低位直肠癌病例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术前新辅助放疗。A组放疗前先行新辅助化疗。检测其治疗前及手术后的p33ING1表达及细胞凋亡,观察其保肛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按计划完成新辅助放化疗并施行根治性切除术。A组治疗前后p33ING1阳性表达分别为43.33%和76.67%,B组分别为46.67%和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组治疗前后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es,AI)分别为(8.90±1.10)‰和(55.83±1.01)‰,B组分别为(8.82±1.12)‰和(28.56±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p33 ING1阳性表达、AI之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全部保肛成功,B组保肛2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术前采用新辅助治疗可以增高p33ING1表达、促进癌细胞凋亡、提高保肛率,它是对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有效和合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低位直肠癌是指距肛缘5-7cm直肠癌肿。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十种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居第2位,占全肿瘤的第3位,男女比例为2:3。  相似文献   

3.
新辅助化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保肛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对61例估计可切除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前行两周期新辅助化疗,对照组不行任何放化疗.结果实验组中81.8%肿瘤体积出现缩小、变软,肿瘤距肛缘距离增加;保肛率及手术根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中低位直肠癌根治率及保肛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尽管生长抑制基因(ING)家族被发现不久,但研究认为它是公认的抑癌基因进化家族的一部分。ING1基因是这个家族的第一个成员,编码几个不同的mRNA变异体,产生一个蛋白家族。目前研究最多的蛋白亚型是p33ING1b,它与限制细胞生长和增殖、凋亡、肿瘤的非锚定生长、细胞衰老、维持基因组稳定和调节细胞周期调节点有关。ING1基因在肿瘤中很少发生突变,尽管p33ING1b的亚细胞位置可能影响它的功能。p33ING1b从胞核转移到胞质可能失去正常的细胞功能,很可能是一些肿瘤发病机制的中枢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采用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42例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结果 42例患者肿瘤体积均出现缩小、变软,肿瘤距肛缘距离增加,平均增加2.1cm,其中35例(83.3%)拟行MILES术式者改行低位吻合保留肛门术式(TME),术后平均随访19个月,无复发、转移及死亡病例。结论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可显著提高低位直肠癌保肛率,并且安全性高,是非常可行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8-70岁,均有排便习惯改变及脓血便史,最长一年,最短10天,伴梗阻症状16例.平均住院25天.肿物下缘距肛门5-8厘米,癌肿侵及肠壁一周者10例,2/3周8例,浸破浆膜层者17例,淋巴转移10例,癌肿长径最大6.5厘米.应用吻合器成功18例,不满意追加缝合3例.术后吻合口漏3例,狭窄1例.切口感染2例.随访1年,局部复发1例,膀胱转移1例,肝转移1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体会,探讨术后不良并发症的防治及合理保肛方法。方法对36例患者治疗过程及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无骶前静脉丛出血,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各2例,术后有便急、便频、便意不尽感22例,术后尿潴留2例,肝转移2例,1年内局部复发2例。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合理保肛、减少术后不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勋锦 《右江医学》2007,35(5):581-583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直肠癌发病尤以低位为主.随着人们观念和追求生活质量目标的改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近年来成了外科领域关注、争论的热点,保肛手术已成为首选术式,占直肠癌外科手术的70%,成了"主旋律".这一方面是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如双吻合器技术的出现等;另一方面也是顺应人们对生命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了更高的内涵,不只是单纯满足于生命的维持,更要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因而当前认为对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目标有二:一是根除肿癌,二是保留排便功能.为达到这两大目标,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肠癌(rectal cancer)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国内外均有上升趋势.在我国,低位直肠癌占直肠癌的85%.目前,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目标也从单纯的手术根治性转向为根治性和生活质量的共同兼顾.本文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理论依据、术前评估、手术适应证以及术式选择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开展研究.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 ,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开腹手术,观察组则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及保肛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对照组为26.7%,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4.3200,P=0.0377).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66.5±9.1)mL,保肛率为56.67%,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93.4±10.2)mL,保肛率30.00%,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10.7787,P=0.0000),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439,P=0.0371).结论 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梁跃  李红梅  高锐星 《吉林医学》2011,32(27):5749-5749
目的:探讨TME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直肠系膜全切除术(TME)原则进行,在非牵拉状态下切除肿瘤远端直肠不少于2 cm,并切除全部直肠系膜。结果:保肛组病例无一例手术死亡,12例有程度不同的肛门下坠感,但对正常生活及工作无严重影响,于术后3~12个月逐渐缓解。结论:TME技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18例低位直肠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68例采用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50例采用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经不同手术方式后,采用相关的疗效评价标准对2组患者肛门功能状况进行评价比较、并对存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后,观察组AMS评分、Pescatori评分、Wexner评分及Vaizey评分分别为(81.2±9.89)、(4.77±0.94)、(6.51±3.24)及(6.87±3.4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2.74±10.52)、(9.11±2.08)、(10.24±2.65)及(9.85±4.36)(均P<0.05);手术5年后,观察组存活率64.7%(48/68),对照组存活率66.0%(33/50),2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疗效确切,在保肛同时使患者有较高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49-51
目的 分析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划分A组(n=30)和B组(n=30),两组均实施新辅助放化疗,A组行开腹手术,B组行腹腔镜下保肛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保肛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B组患者保肛率高于A组;B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尿潴留、吻合口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实施新辅助放化疗联合腹腔镜下保肛术,术中出血量少,保肛率高,很少出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术后复发率、存活率、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式的可行性。方法:总结190例距肛缘7cm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距肛缘3-5cm38例,5.1 ̄7cm152例;DukesA期65例,DukesB期90例,DukesC期35例,行Dixon术169例,Parks术8例,Bacon术13便。并与期413上肠癌行Miles术患者比较术后局部复发率、存活率。结果:保肛术局部复发率为14.7%,5  相似文献   

15.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位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占大肠癌患者的 6 0 % [1] 其病因不明确 ,一般认为此病的发生与直肠息肉、慢性炎症、慢性整激、血吸芽肿及遗传因素有关 [2 ] 其共同症状是排便习惯的改变 ,腹泻或便秘 ,排便不尽感 ,里急后重。后期出现肠狭窄 ,大便变细 ,血便或粘液便 ,腹痛 ,腹胀 ,肠鸣音亢进 ,以及贫血、肝肿大、黄疸、腹水等。 196 6~ 1999年 ,我们在护理工作中 ,针对此病的特点 ,对我科收治的低位直癌保肛术患者 ,总结了 1套较好的中西医结合的心身护理方案 ,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现将此方案介绍如下。1 术前护理1.1 一般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低位直肠癌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2-72)岁,平均54.3岁.所有病例均进行保肛治疗.术前注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注重并发症防治.结果:32例均成功施行保肛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定期随访排便控制良好.结论:对于低位直...  相似文献   

17.
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峰 《河北医学》2012,18(6):801-803
目的:探讨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7月至2010年4月于我院采取保肛手术治疗的3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手术资料.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1例发生切口感染,均给予保守对症治疗后愈合;术后8个月至1年,所有患者排便功能恢复至正常;1例患者于术后13个月时发生吻合口癌复发,复发率2.9%.结论:保肛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在根治患者肿瘤同时可保留患者排便功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 ,直肠癌病人的保肛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本院从 1992年开展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3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并与Miles手术 6 0例效果进行比较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年龄34~ 70岁 ,平均 5 6岁 ;直肠癌肿位于直肠 5~ 10cm ,平均7cm。本组 2 6例行Dixon术 ,1例行Parks术 ,3例行改良Bacon术。术后病理诊断 :管状腺癌 16例 ,乳头状腺癌 12例 ,未分化癌 1例 ,粘液腺癌 1例。Dukes’分期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组 ,A期 3例 ,B期 2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保肛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行保肛手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组)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并发症,术后排便和控便功能恢复情况、2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进行分析,并与前期收治的行Mile's手术的患者(Mile's组)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100例患者保肛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者3例,吻合口瘘者1例.保肛组术后局部复发率7.00%,Mile's组为6.90%,生存率分别为92.00%和91.95%,排便功能两组患者均在术后1年有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保肛组患者对排便的控制能力却明显优于Mile's组,且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避免了永久性造口,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且疗效佳,安全性好,获得与Mile's手术相近的疗效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适于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在临床上的成功应用,使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明显提高,局部复发率显著下降.近年来,我们共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128例,疗效满意,现就其临床特点及外科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