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磁热疗法、干扰电治疗及牵引)和神经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及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sEMG)分别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VAS、NDI评分及颈部肌肉MF值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半年后,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联合神经松动术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症状和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平乐筋骨并调疗法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治疗组采用平乐筋骨并调疗法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体征积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后4周,2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VAS评分、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4周的疗效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平乐筋骨并调疗法联合肌骨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激痛点联合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就诊的CSR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激痛点联合神经阻滞组(试验组)和单纯神经阻滞组(对照组), 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颈神经根阻滞, 试验组在对照组单纯神经阻滞疗法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 NDI)及颈部关节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CROM)差异, 比较两组患者补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3个月时VAS疼痛评分、NDI及CROM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时VAS疼痛评分、N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试验组CROM低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维曲度牵引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伴有颈椎曲度异常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三维曲度牵引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坐位枕颌套牵引联合电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3个月随访时对2组患者颈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曲度指数等指标进行观察;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2组VAS评分、颈椎曲度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2组VAS评分、颈椎曲度指数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曲度牵引联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或改善患者的异常颈椎曲度,疗效持久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Ilizarov理论长时间牵引对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28例行长时间牵引,28例行常规牵引。比较两组临床、电生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牵引治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治疗4周后VAS、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治疗前VAS、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长时间组VAS、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4周后,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电位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传导速度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间正中神经及尺神经F波潜伏期、传导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长时间组正中神经及尺神经F波潜伏期、传导速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延长牵引治疗时间能有效改善脊髓-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电生理表现,疗效优于常规牵引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配合微波及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采用神经松动术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椎推拿手法配合微波及牵引治疗。2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价颈椎的疼痛及整体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间VAS及CAS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及CASCS评分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配合微波及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PRF)联合选择性神经阻滞在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9年3月-2020年2月纳入72例CS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选择性神经阻滞治疗;研究组36例则采用背根神经节PRF联合选择性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7 d,术后3、6个月,统一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观察(VAS评分、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以及Odom标准评价生活质量),并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 d的VAS评分显著下降,田中靖久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7 d、3个月和6个月的VAS评分和田中靖久评分均呈缓慢改善、总体平稳的情况;而对照组的两项指标,均呈逐渐反弹的情况.术后1 d、7 d、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田中靖久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90.9%,对照组为67.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背根神经节PRF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CSR,其疼痛缓解情况及总体疗效均优于单一的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且疗效持续时间久,未见明显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曲度牵引联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8月~2017年11月治疗的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及曲度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频电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的ND指数VAS评分以及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CASCS);抽取治疗前后静脉血,检测栓素B2(TXB2)及炎症因子水平,评价综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CASCS评分均显著升高,NDI指数、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以及TXB2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5)。结论常规药物及曲度牵引治疗基础上给予中频电治疗,能显著提升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提高颈椎活动功能,减轻疼痛,与中频电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下调NF-κB表达、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绷带加压联合中药熏蒸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将60例存在肢体肿胀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行中药熏蒸疗法,观察组行中药熏蒸联合绷带加压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干预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治疗效果、静息和活动时疼痛评分(VAS)以及患肢肿胀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和肿胀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绷带加压联合中药熏蒸较单一熏蒸更有助于减轻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肿胀和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随机分成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牵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颈、肩、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颈、肩、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2组治疗优良率及治疗前后疼痛情况(VAS评分)、颈部失能程度(NDI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VAS及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及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颈部疼痛及肢体麻木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松解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超声组和常规组,统计分析其手术指标。结果 超声组手术时间(26.45±2.14)min显著短于常规组(35.18±3.4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及3月超声组VAS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超声组治疗有效率(93.02%)显著优于常规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患者满意度(9.41±1.08分)及颈椎病症状评分(15.87±1.71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08±0.94分、12.42±1.34分),差异显著(P<0.05);超声组皮下血肿发生1例,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常规组(1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率比较中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肌骨超声引导下刃针松解较单纯依赖于医师经验的刃针松解术在临床治疗中效果更好,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提高术后患者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八段锦联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其远期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八段锦训练。两组疗程均为8周,半年后随访。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以及6个月后随访时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治疗组VAS和ODI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联合悬吊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恢复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陈艳红  陈敏  方汉萍  杨凤翔  薛霜  夏婷 《骨科》2015,6(1):42-44
目的观察并比较内热针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太和医院康复科就诊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病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临床颈椎病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分进行配对,每对研究对象分别随机归入内热针组及电针组。内热针组行内热针治疗,电针组行电针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改善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热针组JOA评分中的主观症状评分、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情况比治疗前明显增加,而电针组仅日常活动受限比治疗前改善。内热针组治疗后JOA评分各项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的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5.
徐劼  谢伟玉  杨雪菲 《颈腰痛杂志》2023,(3):474-475+478
目的 研究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13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关节松动术与整脊手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NDI指数、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NDI指数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3.08%,显著低于研究组的9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颈椎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曲度牵引仪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及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纳入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电脑枕颌套牵引治疗,观察组采取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Cobb角、椎间高度,以及颈椎转动、侧屈、后伸、前屈范围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尺神经、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颈椎功能(JOA)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维曲度牵引仪牵引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与活动度,改善肌电图F波传导情况,降低疼痛症状并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力性抗阻训练联合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ESW)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6例CSR患者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接受ESW治疗,观察组在ESW治疗基础上接受静力性抗阻训练,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颈椎活动度和颈椎功能。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NDI评分均下降(P<0.05),而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和CASCS评分均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和CAS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静力性抗阻训练联合ESW治疗可有效缓解CSR患者疼痛,且能有效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和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徒手神经松动术结合悬吊训练技术(sling exercise training,SET)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颈椎牵引结合SET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徒手神经松动术结合SET治疗.两组患者各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NDI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徒手神经松动术结合SET可进一步改善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刃针闭合松解联合牵引下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5例,采用简单随机法,根据SAS统计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将6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42~73岁,平均(61.3±6.4)岁,病程8~42个月,平均(23.8±13.8)个月,治疗前颈椎功能评分4~17分,平均(11.45±3.31)分。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4~76岁,平均(62.4±8.8)岁;病程7~43个月,平均(24.4±16.8)个月,治疗前颈椎功能评分4~18分,平均(11.40±3.24)分。治疗组给予刃针闭合松解联合术后牵引复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牵引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0、20、180d进行随访,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对比两组颈椎功能评分,其中包括颈肩臂疼痛、颈部活动受限、颈部压痛、上肢麻木、上肢肌力下降等。结果:①治疗后10d,颈椎功能总评分治疗组为(15.43±3.46)分,对照组为(13.17±3.18)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各项症状评分比较:颈部压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活动受限、肌力下降改善更为明显(P<0.01)。②治疗后20d,颈椎功能总评分治疗组为(18.00±2.94)分,对照组为(15.90±2.89)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各项症状评分比较:颈肩臂疼痛、肌力下降、上肢麻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尤以活动受限、颈部压痛改善更明显(P<0.01)。③治疗后180d,颈椎功能总评分治疗组为(16.63±3.32)分,对照组(12.67±3.42)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各项症状评分比较:上肢麻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尤以颈肩臂疼痛、颈肩活动度受限,颈部压痛、颈肩上肢肌力下降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与传统牵引相比,刃针闭合松解联合牵引下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较快地获得颈椎功能的改善;能有效缓解颈肩臂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及上肢麻木,且长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拮抗松弛术联合压力生物反馈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纳入自2022-06—2023-02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收治的7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8),对照组在常规理疗(低周波疗法、干扰电疗法、红外线照射疗法)基础上增加拮抗松弛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理疗基础上采用拮抗松弛术联合颈部肌肉压力生物反馈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NDI评分、压力生物反馈测量的峰值压力和峰值压力维持时间。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7~3.2个月,平均3个月。两组疼痛VAS评分在首次治疗后、治疗2周后及3个月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2周及3个月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DI评分在首次治疗后、治疗2周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压力峰值、峰值维持时间在首次治疗后较治疗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