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共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用尿激酶等西药常规溶栓疗法,治疗组予中药通脉汤口服,股动脉灌注尿激酶等治疗。结果:在多种指标、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4.
《双足与保健》2018,(21)
目的探讨和分析祛瘀通脉汤用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11月—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8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患者42例,采取常规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以祛瘀通脉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后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取祛瘀通脉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增强疗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采取祛瘀通脉汤安全性高,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少,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体质,加强疗效;叮嘱患者平时多注意保暖,适当地进行锻炼有利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祛瘀通脉汤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该院2013年3月—2018年3月,撷取的8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42例。甲组采用祛瘀通脉汤+常规溶栓治疗,乙组采用常规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和乙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对比为:92.86%、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凝血相关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PT、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予以应用祛瘀通脉汤+常规溶栓治疗方案,能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6.
化瘀利湿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化瘀利湿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小者16岁,最大者68岁,平均41.3岁;病程1个月之内12例,2个月6例,3个月8例,3~6个月8例,6个月~1年14例,1~3年4例,3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内科临床常见病,自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活血通脉汤治疗本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活血通脉汤(丹参、红花、地龙、山甲、玄胡、苍术、黄柏、防己、乳香、川牛膝)配合西药治疗本病46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提示:本方对本病具有清热利湿、活血祛瘀、通脉消肿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湿活血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湿活血汤治疗,日1剂,7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肿胀、压痛、皮色暗红、皮热改善情况,及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证候积分明显下降,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均较入院时有明显下降,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经治疗后明显减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为90.5%,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为69.0%,两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湿活血汤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降低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水平,减小下肢周径,增加患者血管的再通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逐瘀通脉汤联合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普外科住院的1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2017年1月—2021年3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状抽剥常规西医手术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予逐瘀通脉方中药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CEAP分级、VCSS评分、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中医证候积分、CEAP分级、VC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逐瘀通脉汤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状抽剥微创手术能够有效改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脉活血汤内服外洗治疗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内服外洗通脉活血汤,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7例,有效4例,显效率为86.67%;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显效率为64.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脉活血汤治疗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活血通脉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桂熙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6)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内科临床常见病,笔者自2004年~2007年,采用活血通脉汤治疗本病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自拟利湿活血汤为主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64例,结果:临床痊愈31例,显效23例,有效10例,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湿、热、瘀互结。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法。 相似文献
14.
,患肢肿胀,按之凹陷,疼痛剧烈,皮温升高.股三角区及小腿腓肠肌有明显压痛,可见发热恶寒,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治宜清热利湿,祛瘀通络。方用通脉饮加黄柏、苍术、生薏苡仁;寒湿瘀滞型;多见于慢性期,患肢肿胀,沉重疼痛.朝轻暮重,活动过久则症状加重,或肢凉麻木,患肢增粗,皮色苍白,日久皮色紫暗变硬.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或白腻,脉沉细弱。治宜温阳益气利水,化瘀通络。用通脉饮加黄芪、桂枝、川芎,去地龙。3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周围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标准。 结果:本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消肿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清热利湿消肿药(金银花、茵陈、薏苡仁、赤芍、丹参、益母草等)配合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钙等西药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57例患者治愈,有效率95%。结论:清热利湿消肿药配合西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导报》2015,(8)
目的:观察血栓通辅助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急性DV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血栓通+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方案,疗程为10 d,通过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Wells量化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对急性DVT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7%,对照组为95.4%,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63.6%,对照组为39.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Wells量化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栓通辅助抗凝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DVT的治愈率,疗效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络活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以通络活血汤治疗,对照组以溶栓、抗凝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肿胀、发热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通络活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通脉消炎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脉消炎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山东省泗水县第一人民医院(273200)吕德田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通脉消炎汤活血化瘀1988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通脉消炎汤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其... 相似文献
19.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指深静脉血栓形成再通后,由于静脉瓣膜破坏,静脉血逆流,引起远端静脉高压和瘀血等临床症状。以明显的下肢浅静脉曲张和小腿色素沉着、溃疡,活动后下肢胀痛,肿胀加重,平卧休息后症状减轻为突出表现。本病是外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