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0,(5):390-39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颈椎前路单节段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且随访资料完整的76例患者,依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邻近节段退变分为退变组和无退变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以及颈椎矢状位C2-7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C2-7矢状位轴向距离、胸廓入口角、TI倾斜角、颈部倾斜角等参数。[结果] 76例中,31例发生ASD,占40.79%;45例未发生ASD,占59.21%。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BMI、随访时间和手术节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前两组患者之间的C2-7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C2-7SVA、TIA、T1S、NT、T1S<19.5°等参数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退变组的C2-7Cobb角、手术节段Cobb角、T1S均显著小于无退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之间C2-7SVA、TIA和N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术后退变组中T1S<19.5°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退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S<19.5°是发生邻近节段退变的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1.892,95%置信区间为1.140-3.138。[结论]颈椎前路单节段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密切相关,手术节段Cobb角恢复不良导致C2-7Cobb角的丧失,进而引起颈椎矢状位失衡是引起ACDF术后发生ASD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行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32~63岁,平均51.3岁,病程平均5.6年。术前病变节段:3节段16例,4节段12例。其中累及C2/3节段5例次、C3/4 21例次、C4/5 26例次、C5/6 28例次、C6/7 16例次。合并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5例。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改良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联合前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前、术后3、6及12个月随访时采用10秒握拳试验、双手握力、VAS评分、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及神经功能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并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颈椎曲度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本组后前路联合手术时间平均6.5h,出血量平均375ml。患者均得到1年及以上有效随访。1年随访时JOA评分由术前的9.8±2.1分提高到15.9±1.2分(P<0.05),平均改善率(84.7±9.2)%。术前、术后10秒试验:左手由11.2±3.1次提高到18.2±2.6次,右手由10.8±1.0次提高到17.8±3.9次(P均<0.05)。平均握力:左手由18.7±7.1kg提高到33.2±6.3kg,右手由19.2±3.6kg提高到35.8±2.5kg(P均<0.05)。颈部轴性疼痛VAS评分为2.1±1.1分。颈椎前凸角由21.5°±5.7°减少到19.60°±4.10°(P>0.05)。影像学随访示颈椎管减压充分,椎间植骨融合满意,未见相邻节段不稳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一期后前路联合手术创伤小、可有效改善颈椎后路术后轴性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在后路手术基础上,前路选择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有效解除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1):1954-1957
[目的]探讨L_(4-5)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及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十年间本院因腰椎退变经PLIF或TLIF手术行L_(4-5)融合的患者资料(随访时间≥1年)。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后路腰椎融合术(PLIF)组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TLIF)组。邻近节段退变(ASD)在本文中指的是L_(4-5)上下邻近节段发生的有临床症状或影像学表现,且需要接受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结果]所有接受L_(4-5)融合的355例病例中,需要再手术的ASD共42例54节段,其中L_(1-2)3例(5%),L_(2-3)13例(24%),L_(3-4)29例(54%),L_5S_1 9例(17%),整体ASD发生率为11.8%。L_(3-4)节段最易发生ASD(P<0.001)。虽然PLIF组的ASD发生率高于TLIF组,但两种术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vs 9.5%,P=0.189)。PLIF组与TLIF组的头侧ASD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尾侧(P<0.001)。根据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PLIF和TLIF手术组ASD的发病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9)。[结论]355例患者中,ASD发病率为12%,平均发病时间为术后2年。L_(3-4)节段是L_(4-5)后路融合术后ASD最易发生的节段。PLIF与TLIF手术组在ASD发生时间和发生率方面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多节段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采用一期后路“双开门”椎板成形、侧块钛板固定加前路减压支撑植骨钛板固定术治疗术前MRI显示三个节段以上(含三个节段)颈脊髓前后方受压,X线动态片显示颈椎失稳或后突畸形的20例脊髓型颈椎病。结果 一期后、前路手术20例,手术时间平均5.5h(5~7h),失血量平均500ml。术后1~2d病人戴颈围离床活动,颈围外固定12周,所有病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无伤口感染,未见颈椎内固定及植骨块松脱移位,X线摄片显示术后4个月前方植骨块与椎体融合。临床颈痛消失,四肢神经症状按Nurick分级均较术前上升一级以上,平均从术前3.3级升至术后2.4级。结论 一期后、前路颈椎管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为复杂棘手的多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在达到充分解除颈脊髓前后压迫同时稳定颈椎,预防了前方支撑植骨的松脱、颈椎的后突畸形发生,提高了植骨融合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运用超声骨刀辅助下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超声骨刀辅助下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术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31例。分析病例围手术期、后期随访数据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31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例出现一过性吞咽异物感,术后1个月1例病人出现钛网下沉,经密切观察,最终稳定融合;无椎动脉损伤、食管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JOA、NDI评分分别为(11.23±1.41)和(14.77±3.10),末次随访JOA、NDI评分分别为(12.84±1.73)和(12.77±3.80),术后各随访时间点JOA、NDI评分较术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颈椎前凸角(Cobb角)、颈椎矢状位轴向距离(SVA)、T1倾斜角(T1S)分别为(15.44±2.39)°、(14.26±3.23)°和(28.18±4.49)°,末次随访Cobb角、SVA、T1S分别为(16.24±1.06)°、(12.96±2.43)°和(27.50±3.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Cobb角、SVA、T1S均较术前提...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后相邻节段退变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行前路减压融合治疗的 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结果 :随访 1~ 1 2年 ,平均 5年。 34例中 1 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相邻节段退变 ,其中 3例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因素除与应力集中有关外 ,还与患者年龄、术前相邻节段退变情况、融合节段长度、重建的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比较前路多节段(≥3)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ELAP)联合ACDF治疗伴颈椎后凸、巨大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多节段ACDF或ELAP联合ACDF治疗的41例合并颈椎后凸畸形、巨大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前路组(21例)和前后联合入路组(20例),单纯前路组21例,男10例,女11例,年龄为(52.10±5.96)岁。前后联合入路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为(53.23±5.12)岁。记录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Nurick评分、C2-7 Cobb角、局部后凸角(RK)、C2-7矢状面垂直轴(SVA)。结果 前后联合入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大于单纯前路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VAS评分、Nurick评分均小于术前,JOA评分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联合入路组VAS评分、Nurick评分小于单纯前路组,JOA评分、JOA改善率大于单纯前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2-7 Cobb角、RK均大于术前(P<0.05),C2-7 S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2-7 Cobb角、RK、C2-7 S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节段ACDF、ELAP联合ACDF治疗合并颈椎后凸畸形、巨大椎间盘突出的退变性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显著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及颈椎曲度。与多节段ACDF比较,ELAP联合ACDF虽然手术创伤大但术式更安全,病人的临床症状效果改善更好。 相似文献
9.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融合术是否必然导致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方法]1986~1999年,共346例采用“环锯法前路扩大脊髓减压+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其中,1个间隙55例,2个间隙223例,3个间隙68例.分别评定融合节段头、尾侧相邻间隙及间隔间隙的影像学表现,对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术后随访13.5 (4.1 ~18)年,发生邻近节段明显退变的156例(45.1%),间隔节段明显退变的23例(6.6%).间隔节段退变明显少于邻近节段退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头侧邻近节段发生ASD 84例,单纯尾侧邻近节段发生ASD 27例,头、尾侧邻近节段均发生的45例.头侧邻近节段ASD发生率明显高于尾侧邻近节段,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融合间隙数不同分为单间隙组、2间隙组和3间隙组,单间隙术后ASD 25例(45.5%),其中8例(14.5%)需2次手术.2间隙术后ASD 101例(45.3%),其中37例(16.6%)需2次手术.3间隙术后ASD 30例(44.1%),其中12例(17.6%)需2次手术.各组间ASD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加速了ASD的发生,并且多见于头侧相邻节段.单节段或多节段融合术后ASD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前相邻节段已存在退变因素及对其处理方式的不同对术后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入选标准:责任节段为L4~S1,且责任节段的相邻节段不存在不稳定因素。术前及随访时完成腰椎MRI及腰椎正侧伸屈位X线片检查,评估责任节段及相邻节段退变状态。依据术前相邻节段椎管形态及手术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术前L3/4节段椎管形态为0级,手术单纯融合责任节段L4~S1;B组,术前L3/4节段椎管形态≥1级,手术单纯融合责任节段L4~S1;C组,术前L3/4节段椎管形态≥1级,手术将退变的相邻节段一并处理,L3~S1固定融合。术后进行至少1年随访。记录患者术时年龄、性别、术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麻醉ASA分级、术后随访时间、手术相关数据,术前及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 相似文献
11.
腰椎融合术主要用于治疗腰椎滑脱症或不稳定、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其术后邻近节段退变越来越引起临床上广泛关注.影响邻近节段退变的因素中女性、绝经、高龄、术前邻近节段已存在退变可增加术后邻近节段退变风险,手术融合长度、融合方式、融合平面、脊柱矢状位平衡、椎间隙过度牵开等可影响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合理选择非融合技术、合理应用融合方式及手术入路、重建脊柱生理前凸及腰骶-骨盆参数等有助于预防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发生.该文就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相关概念、发生率、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及其机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1邻近节段退变的病理近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的日趋成熟,脊柱融合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问题则变得更为突出,故引起人们的重视。1988年,Lee〔1〕首先报告了一组因下腰痛和/或腰骶部间盘突出而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经平均8.5... 相似文献
13.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潜在的各种并发症,包括融合椎体邻近节段发生的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就邻近节段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相关因素及治疗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特点及再手术治疗的术式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因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滑脱症曾行后路减压、植骨及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12~132个月(平均41.6个月)出现新的腰腿痛症状的病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与术前资料比较,并行手术治疗.结果:X线片显示融合的上方(1个节段7例,2个节段1例)或下方(1个节段2例)邻近节段出现了退变,首次术前及术后上述邻近节段均未见退变征象.8例MRI显示邻近节段出现了新的椎管狭窄,且有明显的神经压迫.采用后路术式,将减压及固定融合范围向邻近退变节段延伸.经7~36个月平均12.1个月的随访,优良率80%.结论: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是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之一,应仔细鉴别症状复发的原因.对于有明显神经压迫者,再手术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 LDD)患者术前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PI与LL差值(ΔPI-LL)与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及上述指标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LDD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出现邻近节段退变分为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组(n=81)、术后无邻近节段退变组(n=119)。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术前LL、PI、ΔPI-LL等资料。分析术前LL、PI、ΔPI-LL与病变程度、疼痛程度(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ODI指数)、JOA评分的关系,以及术前LL、PI、ΔPI-LL对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前LL、PI、ΔPI-LL、腰椎骨质增生程度、腰椎小关节增生硬化程度、腰椎终板硬化程度、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程度,均为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P<0.05)。邻近节段退变患者术前LL与VAS、ODI评分呈负相关,与JOA评分呈正相关(P<0.05);PI、ΔPI... 相似文献
16.
颈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融合固定是众多脊柱疾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患者手术邻近节段逐渐退变并出现症状,从而引发对其发病率、发病机制、影响因素、预防治疗策略等的大量研究.一般认为颈椎前路融合固定较后路融合固定更易引起邻近节段退变,本身已有退变者术后退变发病率更高.颈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但融合内固定、部位脊柱生理曲度异常等引起生物力学应力改变、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加、关节面载荷和椎间盘内压力增加在病程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影响邻近节段退变的因素还包括融合节段的多少、融合术式和部位、邻近椎间盘状况、术前疾病类型等.尽可能地保留运动节段能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等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比较全椎板切除减压、椎管扩大成形与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等手术方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16例中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A组)37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B组)49例,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C组)30例;根据JOA评分、颈部轴性症状及X线表现比较平均改善率。结果:经3~36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各组术后3个月和12个月与术前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个月改善率,A组比B、C两组较术后3个月时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3种手术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的神经功能改善率低,疗效维持时间短,颈部轴性症状及颈椎后突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9.
20.
两种前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对比性研究,评价前路长节段减压法及分段减压法治疗多节段受累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4年1月,采用前路长节段减压法19例和分段减压法33例治疗并获随访的多节段受累的CSM患者资料,根据随访X线片及MRI评估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植骨融合率,根据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长节段减压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8%,包括内固定及植骨块松动移位,经翻修手术治愈;分段减压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1%,包括钛网下沉及植骨螺钉松动,经延长外固定时间治愈;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9~31个月随访,平均11.2个月.长节段减压组和分段减压组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84.2%和81.8%,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分别为64.4%和70.4%;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段减压法治疗多节段受累的CSM更趋合理,其减压效果与长节段减压法相似,优势在于更利于脊柱稳定性的即刻重建及长期保持,为植骨融合提供稳定的局部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