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来自不同家系12例遗传性蛋白C(PC)缺陷症先证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PC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C抗原含量。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分析先证者PROC基因9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对发现的疑似突变用反向(缺失突变用克隆)测序予以验证。结果12例先证者的PC活性均明显下降(18%~55%),其中10例先证者的PC抗原水平显著降低(13%~58%)。共发现11种PROC基因突变,其中c.383G>A(p.Gly128Asp)、c.997G>A(p.Ala291Thr)、c.1318C>T(p.Arg398Cys)和c.532G>C(p.Leu278Pro)4种杂合突变为首次发现;6种突变发生在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4种发生在表皮生长因子同源区域(EGF)、1种突变在EGF和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域之间的激活肽区域;缺失突变(p.Met364Trp fsX15和p.Lys192del)2种,其余为错义突变。有3例无亲缘关系的先证者检出p.Phe181Val和p.Arg189Trp纯合或杂合突变。所有基因突变可能来自先证者的父亲和(或)母亲,其中2个家系存在近亲婚配。先证者有9例出现静脉血栓形成、2例有不良妊娠表现、1例出现紫癜。结论PROC基因缺陷导致的PC缺陷症患者易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尤其当同时存在其他易栓因素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8例遗传性蛋白S(PS)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分子致病机制。方法对2016年7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18例PS缺乏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凝固法测定PS活性、应用发色底物法测定蛋白C(PC)和抗凝血酶(AT)活性并进行初步诊断,使用高通量测序(HTS)筛查凝血疾病相关基因变异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使用Swiss-model软件进行三维结构分析。结果18例患者中男15例,女3例,中位年龄37(14~62)岁。均有深静脉血栓栓塞病史,PS活性为12.5~48.2 U/dl。所有患者均检出PROS1基因变异,其中5个无义突变(c.134_162del/p.Leu45*、c.847G>T/p.Glu283*、c.995_996delAT/p.Tyr332*、c.1359G>A/p.Trp453*、c.1474C>T/p.Gln492*)、2个移码突变(c.1460delG/p.Gla487Valfs*9、c.1747_1750delAATC/p.Asn583Wfs*9)和1个大片段缺失(外显子9 缺失)为首次报道。此外,1例妊娠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女性患者的PS活性为55.2 U/dl,并且检出PROC基因c.565C>T/p.Arg189Trp突变。结论该研究新发现的基因突变丰富了与遗传性PS缺乏症相关的PROS1基因突变谱。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9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Ⅴ(FⅤ)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分子致病机制。方法对1999年4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9例遗传性FⅤ缺乏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FⅤ促凝活性(FⅤ∶C)测定进行表型诊断;使用高通量靶向测序筛查F5基因变异,Sanger测序验证并分析双亲携带情况;Swiss-model进行三维结构分析,ClustalX-2.1软件进行同源保守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的FⅤ∶C为0.1~10.6 U/dl,其中8例患者有出血病史,以皮肤/黏膜出血最为多见(3例),其余1例未发生出血事件。所有患者中纯合子5例,复合杂合子4例,共检测到12个致病或疑似致病F5基因突变,其中c.6100C>A/p.Pro2034Thr、c.6575T>C/p.Phe2192Ser、c.1600_1601delinsTG/p.Gln534*、c.4713C>A/p.Tyr1571*和c.952+5G>C为首次报道。结论该研究新发现的基因突变丰富了与遗传性FⅤ缺乏症相关F5基因突变谱,高通量测序方法可以有效检测F5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初发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治疗反应及结局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因素,并联合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因素分别建立针对治疗反应及结局新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18岁初诊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一线治疗、具有完整社会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的CML-CP连续病例。应用Cox回归模型探索治疗反应和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治疗反应包括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子学反应4(MR4)、分子学反应4.5(MR4.5),结局包括无失败生存(FFS)、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CML相关生存(CML-OS)。结果研究共纳入1414例以伊马替尼(1176例)、尼洛替尼(170例)或达沙替尼(68例)为一线治疗的成人CML-CP患者,中位年龄40(18~83)岁,男性873例(61.7%)。多因素分析显示,受教育水平低(P值<0.001~0.070)和ELTS评分中/高危(P值<0.001~0.009)是较低的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反应获得率以及各种不良治疗结局的共同影响因素。此外,男性、农村户籍以及初诊时WBC≥120×109/L、HGB<115 g/L和一线伊马替尼治疗与较低的细胞遗传学反应和(或)分子学反应获得率均显著相关;单身、离异或丧偶、农村户籍以及初诊时WBC≥120×109/L、HGB<115 g/L和伴有合并症与较低的FFS、PFS、OS和(或)CML-OS率显著相关。联合社会人口学因素及临床因素分别建立针对治疗反应、治疗失败及疾病进展以及生存的预测模型,根据上述预测模型将整体患者分为各风险亚组,亚组间治疗反应及结局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除临床因素外,社会人口学因素与CML-CP患者治疗反应及结局密切相关。联合社会人口学因素与临床特征可较好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及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基因突变谱及其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行基因突变检测的141例初治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基因突变谱及其对ALL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141例患儿中,83例(58.9%)检出体细胞突变,包括37个Ⅰ类及123个Ⅱ类突变位点。单核苷酸变异(SNV)为最常见的突变类型。KRAS(20/160,12.5%)为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其次为NOTCH1(11.9%)及NRAS(10.6%)。RAS通路(KRAS、FLT3、PTPN11)、PAX5及TP53突变仅在B-ALL患儿中检出,而FBXW7、PTEN突变仅在T-ALL患儿中检出;NRAS突变主要在B-ALL中检出,而NOTCH1突变主要在T-ALL中检出。每例T-ALL患儿检出的平均基因突变个数显著高于B-ALL患儿(4.16±1.33对2.04±0.92,P=0.004)。按照有无遗传变异将患儿分为突变组和无突变组,两组的性别、年龄、初诊白细胞计数、微小残留病监测结果、预计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及总生存(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突变组T-ALL以及融合基因阴性患儿的比例显著高于无突变组(P值分别为0.021和<0.001)。进一步亚组分析,在融合基因阴性的患儿中,有Ⅰ类突变的患儿预计3年EFS率显著低于无Ⅰ类突变的患儿(85.5%对100.0%,P=0.039);在B-ALL患儿中,伴TP53突变的患儿预计3年EFS率显著低于不伴有TP53突变的患儿(37.5%对91.2%,P<0.001)。结论体细胞突变在儿童ALL中较为常见,与临床表型及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NGS可作为传统MICM分型检查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CEBPA基因突变的家族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特征、病因及转归,提高对家族性白血病的认识。方法调查一个伴CEBPA基因突变AML家系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特征、转归及预后并绘制家系谱。对先证者采集骨髓及口腔黏膜细胞,与先证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采集外周血,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结果该家系共有10人诊断为AML,其中男4例,女6例,中位年龄9(3~48)岁。10例患者中,6例死亡,其中4例未进行治疗,1例患者化疗后生存3年复发死亡,1例采取中药及支持治疗生存2年后死亡。4例患者生存,1例接受化疗患者生存达15年,3例患者接受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至随访截止,生存时间分别为6、9、28个月。对先证者及8名与先证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进行基因测序,发现5例存在胚系CEBPA TAD p.G36Afs*124突变,其中4例确诊为AML,1例随访至今未发病。结论伴CEBPA基因突变的家族性AML多在儿童及青壮年期发病,具有完全或接近完全的外显率,通过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TP53基因突变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479例初诊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9例B-ALL患者中,34例(7.1%)TP53基因突变阳性,共检测到36个TP53突变,其中移码基因突变10个(27.8%),错义突变23个(63.9%),无义突变3个(8.3%)。共有34个(94.4%)突变位于DNA结合结构域(第5~8号外显子)。伴TP53基因突变组患者平均突变基因数目(2.3个)与无TP53基因突变组(1.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h阳性和Ph-like阳性患者在TP53基因突变阴性组中的比例显著高于TP53突变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P53基因突变阴性组3年总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显著高于TP53基因突变阳性组(χ2=4.694,P=0.030;χ2=5.080,P=0.024)。多因素分析中,1个疗程诱导化疗未完全缓解(CR)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34例伴TP53基因突变患者中16例在第1次CR(CR1)状态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2例移植后复发输注供者来源的抗CD19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后获CR2。11例巩固化疗过程中复发的TP53基因突变患者中6例行抗CD19 CAR-T细胞治疗,4例获得缓解且微小残留病(MRD)转阴,缓解后桥接allo-HSCT,其中2例持续CR。结论伴TP53基因突变B-ALL患者中错义突变最常见,突变位点主要分布于DNA结合结构域。伴TP53基因突变的B-ALL患者复发后CAR-T细胞治疗清除MRD后应尽早行allo-HSCT。伴TP53基因突变的B-ALL患者在allo-HSCT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输注供者来源的CAR-T细胞能获得较好的持续缓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基于二代测序(NGS)检测技术下的克隆性基因突变对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CBF-AML)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7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诊治的195例成人初治CBF-AML患者,其中诱导化疗达完全缓解的患者190例,包括134例RUNX1-RUNXIT1+ AML和56例CBFβ-MYH11+ AML,年龄15~64岁,中位随访时间43.6个月。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因素和基因突变对患者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的影响。结果在195例患者中,KIT基因突变发生率最高(47.6%),其次为NRAS(20.0%)、FLT3(18.4%)、ASXL2(14.3%)、KRAS(10.7%)、ASXL1(9.7%)。按基因功能分类,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基因突变发生率最高(76.4%),其次为染色质修饰相关基因(29.7%)。在接受强化巩固治疗的患者中,CBFβ-MYH11+ AML患者的OS有优于RUNX1-RUNXIT1+ AML患者的趋势(P=0.062)。染色质修饰相关基因突变仅在RUNX1-RUNXIT1+ AML中检出,但对患者的DFS无明显影响(P=0.557)。染色质修饰相关基因突变阳性且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预后最好。多因素分析显示KIT exon17突变为影响RUNX1-RUNXIT1+ AML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allo-HSCT能明显改善RUNX1-RUNXIT1+ AML患者的DFS(P=0.010)。结论合并KIT exon17突变的RUNX1-RUNXIT1+ AML患者预后差,allo-HSCT可改善这部分患者的预后,allo-HSCT也能使染色质修饰相关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伴超高水平血清游离轻链(FLC)的轻链型(AL型)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595例AL型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FLC水平将其分为两组:超高FLC组[FLC差值(dFLC)>500 mg/L,124例]与非超高FLC组(dFLC≤500 mg/L,4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超高FLC组患者与非超高FLC组相比,心脏受累比例更高(82.3%对70.1%,P=0.007),2004梅奥分期Ⅲ期比例更高(41.8%对33.8%,P=0.029),肾脏受累比例更低(59.7%对71.8%,P=0.009)。超高FLC组患者与非超高FLC组相比,血液学缓解率降低(72.4%对82.3%,P=0.048),心脏缓解率降低(37.3%对54.7%,P=0.016),中位总生存期缩短(13.0个月对未达到,P<0.001),3个月内早期死亡率升高(28.2%对11.3%,P<0.001)。dFLC>500 mg/L是影响AL型淀粉样变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2.279,95% CI 1.685~3.083,P<0.001)。结论初诊时FLC超高AL型淀粉样变患者的心脏受累更多见,临床分期更晚,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在回输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后28 d内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和微生物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成功接受CAR-T细胞输注的170例血液肿瘤患者基线资料以及回输后28 d内发生感染的临床与病原菌特征。使用泊松回归评估基线特征与感染密度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CAR-T细胞回输后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170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56例、多发性骨髓瘤(MM)42例,99例患者在28 d内共发生119次感染,累积感染发生率为(58.2±3.8)%;其中细菌感染98次(45.9%),总感染密度为2.01,首次感染发生的中位时间为回输后12(1~18)d。多因素泊松回归显示ALL患者、难治性疾病、既往30 d内感染病史、回输前ANC<0.5×109/L、前期治疗方案≥4种的患者在28 d内与感染密度有更高的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显示≥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是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HR=3.74,95%CI 1.29~5.72,P<0.001)。结论感染是血液病患者CAR-T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同肿瘤的感染发生率与类型有所差异,但均以细菌感染为主。ALL患者、难治性疾病、既往30天内感染病史、回输前ANC<0.5×109/L、前期治疗方案≥4种与感染密度相关;3级以上CRS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OIC-17011180、ChiCTR1800018143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骨髓纤维化(MF)患者RAS基因突变的分子特征及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中心有二代基因测序数据的226例MF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RAS基因突变特征、与临床和实验室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对总生存(OS)期的影响。结果226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后骨髓纤维化(post-PV/ET MF)患者中,共14例(6.2%)检出RAS基因突变:NRAS突变9例(4.0%),KRAS突变8例(3.5%),NRAS及KRAS突变并存3例(1.3%)。所有NRAS突变均发生在第12-13号密码子。RAS基因突变多为亚克隆突变,常与SETBP1、SRSF2、MPL共同发生。伴RAS基因异常患者平均突变基因个数(3.36个)与无RAS基因异常组(1.77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S基因突变患者与无突变患者相比,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升高(P=0.003),血小板水平减低(P=0.026),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升高(P=0.022),脾脏肋缘下≥10 cm患者比例更高(P=0.005)。突变组患者非常高危(VHR)染色体核型比例(18.2%,2/11)显著高于无突变组患者(2.3%,3/133)(P=0.031)。单因素分析中,NRAS基因突变的MF患者及PMF患者的OS时间较无突变患者显著缩短(P=0.001,P=0.008)。多因素分析显示,NRAS突变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RAS突变常与外周血单核细胞水平升高、血小板计数减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升高、VHR染色体核型等高危临床特征及实验室参数相关,多为发生在MF晚期的亚克隆突变。伴NRAS基因突变PMF及MF患者的OS时间显著缩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基因突变对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MF)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服用芦可替尼治疗并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127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突变的56例MF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突变基因与芦可替尼疗效的关系。结果①56例患者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36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后骨髓纤维化(PPV-MF)9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后骨髓纤维化(PET-MF)11例。②50例(89.29%)携带驱动基因突变,22例(39.29%)携带基因突变≥3个,29例(51.79%)检出高危基因突变(HMR)。③对于基因突变≥3个的MF患者,芦可替尼仍有较好的改善体质性症状及缩小脾脏的效果(P=0.001,P<0.001)。与基因突变<3个组比较,基因突变≥3个组停药前持续用药时间(TTF)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缩短[356(55~1061)d对471.5(50~1270)d,z=−2.701,P=0.007;444(91~4109)d对1248.5(91~7061)d,z=−2.030,P=0.042]。④与未检出HMR的患者比较,≥2个HMR患者的芦可替尼缩脾效果较差(t=10.471,P=0.034),TTF及PFS明显缩短(P<0.001,P=0.001)。⑤在携带ASXL1、EZH2、SRSF2等附加基因突变患者中,芦可替尼缩脾、症状改善及稳定骨髓纤维化作用较差,携带ASXL1、EZH2突变患者TTF[ASXL1:360(55~1270)d对440(55~1268)d,z=−3.115,P=0.002;EZH2:327(55~975)d对404(50~1270)d,z=−3.219,P=0.001]及PFS较未携带者明显缩短(ASXL1:457(50~1331)d对574(55~1437)d,z=−3.219,P=0.001;EZH2:428(55~1331)d对505(55~1437)d,z=−2.576,P=0.008]。结论MF患者携带的基因突变类型、数量以及HMR对芦可替尼疗效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L-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14年7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9例PCNSL-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MTX组、R-CDOP组、BTKi-R-MTX组和RLZT组,计算各组中位总生存(OS)与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预后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存预后。结果MTX组、R-CDOP组、BTKi-R-MTX组和RLZT组的中位OS时间分别为16.5个月、4.5个月、42个月和未达到(P<0.001),中位PFS时间分别为7个月、1.5个月、20个月和5个月(P=0.005)。多因素预后分析表明是否双表达、IESLG评分和治疗方案是PCNSL-DLBCL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PCNSL-DLBCL患者的生存预后受治疗方案影响,CD20单抗在PCNSL-DLBCL 治疗中的作用尚有争议,含BTKi的治疗方案有巨大潜力,RLZT方案对于高龄、不耐受大剂量化疗及放疗患者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LymphGen基因分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并验证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资料完整155例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包埋肿瘤组织标本,从肿瘤组织中提取DNA,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475种基因突变情况,研究LymphGen基因分型在新疆DLBCL人群及不同细胞起源(COO)分型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对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①155患者中 105例(67.7%)能进行基因分型,其中MCD型14例(9.0%),BN2型26例(16.8%),N1型10例(6.5%),EZB型8例(5.2%),A53型27例(17.4%),ST2型20例(12.9%)。②各基因亚型在不同COO分型中分布不同(P=0.021),生发中心型(GCB)组中以ST2为主(28.8%),非生发中心型(non-GCB)组中以A53及MCD型为主(35.8%、17.0%),BN2型在两组中均较多分布(23.1%、26.4%)。③不同基因亚型PFS、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1、0.005):N1型2年PFS、OS率仅为(21.3±18.4)%,A53型3年PFS、OS率分别为(60.9±11.3)%、(46.8±10.9)%。④MCD型3年PFS、OS率最优,但5年PFS、OS率较差。⑤LymphGen基因分型预测O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66,具有一定的区分度。结论LymphGen基因分型在DLBCL人群中分布与以往报道有差异,LymphGen基因分型对DLBCL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合并轻链型淀粉样变性(AL)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160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骨髓、皮肤和其他部位组织病理活检结果是否合并淀粉样变性分为两组,即合并淀粉样变性的MM(MM+AL)组和M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160例初诊MM患者中,MM+AL组42例,MM组118例。在临床特征方面,MM+AL组的受累轻链与非受累轻链差值(dFLC)明显高于MM组(P=0.039)。诱导治疗后MM+AL组较MM组有更高的总缓解率(85.7%对79.7%,P<0.05)和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76.2%对55.1%,P<0.05)。中位随访26(0.25~41)个月,MM+AL组与MM组患者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患者的OS优于未移植组患者(P值均<0.05)。MM+AL组心脏受累患者的预后较MM组和MM+AL组非心脏受累患者差(P<0.001),中位OS时间仅为13个月。结论MM+AL患者和MM患者的鉴别诊断需行组织病理活检,尤其是dFLC明显增高患者。MM+AL组患者4个疗程诱导化疗后总体缓解率较MM组更高。MM+AL组累及心脏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对新型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小鼠发病的影响。方法以正常雌性B6D2F1(F1)小鼠作为空白对照(对照组,3只),应用双磷酸盐(Clodronate)脂质体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去除小鼠的巨噬细胞(CLO组,4只),以PBS脂质体处理小鼠为阴性对照(PBS组,4只)。并在注射脂质体后以全身辐照(TBI)联合异基因淋巴细胞输注的方法制备F1 AA小鼠模型,分别记为CLO+AA组和PBS+AA组。骨髓活检病理学检查、外周血细胞计数观察各组小鼠AA的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CD4+/CD8+ T淋巴细胞亚群和巨噬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血浆中IFN-γ、TNF-α、G-CSF、GM-CSF、TPO、EPO的水平变化。结果与PBS+AA组相比,去除巨噬细胞的CLO+AA组小鼠骨髓脂肪化明显改善。PBS+AA组和CLO+AA组的HGB分别为(91.50±31.63)、(110.65±24.15)g/L,PLT分别为(90.85±121.90)×106/L、(461.13±483.45)×106/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BS+AA组和CLO+AA组CD4+ T淋巴细胞占骨髓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8.50±10.17)%、(7.58±8.00)%;CD8+ T淋巴细胞占骨髓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6.23±6.40)%、(6.67±5.78)%。去除巨噬细胞后,CD4+和CD8+ T淋巴细胞比值均下降,但CD8+ T细胞减少程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和PBS+AA组相比,CLO+AA组小鼠的脾脏和骨髓巨噬细胞比例均明显减少,M1型巨噬细胞减少程度明显高于M2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BS+AA组和CLO+AA组外周血中IFN-γ水平分别为(602.37±104.62)、(303.01±87.22)ng/L;TNF-α水平分别为(34.46±1.42)、(23.25±4.21)ng/L;GM-CSF水平分别为(9.32±2.00)、(64.85±12.25)ng/L;G-CSF水平分别为(5 891.78±2 632.39)、(17 784.16±488.36)ng/L;EPO水平分别为(9 667.31±4 501.95)、(2 078.02±897.56)ng/L;TPO的浓度分别为(6.36±2.09)、(11.67±2.8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该实验证实在新型F1 AA小鼠模型中巨噬细胞参与了AA的发病。提前去除巨噬细胞,F1 AA模型小鼠的血象和骨髓损伤程度得以改善。正负造血调控因子的改变和巨噬细胞M1/M2亚群失衡可能是造成AA微环境损伤、最终引起AA发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完善的BCR-ABL(P210)监测室内质控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长期稳定性和室间可比性,并在3家医院进行推广应用。方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病研究室(H1)利用实时定量PCR(RQ-PCR)检测质控物的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完善质控体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赴其他3家医院(H2~H4)现场进行测定前质量控制检查,同时邮寄给各家医院25套质控物进行检测;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结合Westgard多规则方法,对各家医院的标准曲线斜率、截距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的质量判断,作出质控评价。结果①成功建立并完善了测定前质控检查、测定中质控统计判断、测定后质控评价的BCR-ABL(P210)转录本水平监测的室内质控体系。②4家医院标准曲线的斜率、截距均在控。③多中心质控物判断结果:H1医院中、低浓度质控物各出现1次“12s”警告,判断为在控;H2医院3种浓度质控物各出现1次“12s”警告,判断为“22s”失控;H3医院高浓度质控物违反1次“13s”规则,低浓度质控物出现1次“12s”警告,判断为“13s”失控;H4医院各质控物均在控。④质控评价及纠正:2家医院在控,另2家医院各出现1次失控,查找原因进行纠正后未再出现失控。⑤多中心质控物原始数值比较:4家医院之间高浓度质控物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低浓度质控物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⑥多中心质控物国际标准值(IS值)比较:H2、H3医院的IS数值显著高于H1医院,H2医院显著高于H3医院。结论建立了一套完善稳定的BCR-ABL(P210)转录本室内质控体系,有效地保证临床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室间可比性,并成功完成了多中心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中,CYP3A5基因多态性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及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allo-HSCT的35例中国成人患者。移植前采集骨髓进行CYP3A5基因分型。应用静脉输注他克莫司、短疗程甲氨蝶呤(MTX)±吗替麦考酚酯进行GVHD预防。在他克莫司用药第2天或第3天监测初始血药浓度,随后每周监测2~3次。根据目标血药浓度(10~15 ng/ml)调整药物剂量。结果16例携带CYP3A5*3/*3基因的allo-HSCT患者的初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9.82 ng/ml对8.53 ng/ml)、初始血药浓度/剂量(C/D)比值(5.72 ng·ml−1·mg−1对4.26 ng·ml−1·mg−1)、allo-HSCT后第一和第二周C/D比值中位数(5.29 ng·ml−1·mg−1对4.61 ng·ml−1·mg−1,5.65 ng·ml−1·mg−1对4.56 ng·ml−1·mg−1)均明显高于19例至少携带一个CYP3A5*1等位基因的患者(P值分别为0.028、0.001、0.037、0.045)。至少携带一个CYP3A5*1等位基因的患者,allo-HSCT后Ⅲ~Ⅳ级急性GVHD的发生率有高于携带CYP3A5*3/*3基因患者的趋势[(26.3±10.1)%对(6.2±6.1)%,P=0.187]。结论CYP3A5基因型导向给药可能有助于allo-HSCT后更快地达到他克莫司目标血药浓度,减少严重急性GVHD的发生,改善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19.
&#x;    ê   ೽   ¬       ëú   ¯      í¯  Þ &#x;   &#x; ý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2):107
目的比较伴JAK2 exon12与JAK2 V617F突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方法对2013年9月至2020年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就诊的570例符合WHO(2016)诊断分型标准且伴有JAK2基因突变的初诊PV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伴有JAK2 exon12与JAK2 V617F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特征。结果①全部570例患者中,543例(95.3%)伴有单纯JAK2 V617F突变(JAK2 V617F组),24例(4.2%)伴有单纯JAK2 exon12突变(JAK2 exon12组),3例(0.5%)伴有JAK2 exon12与JAK2 V617F双突变。②27例伴有JAK2 exon12突变的患者中,JAK2 exon12突变类型包括缺失(10例,37.0%)、缺失伴插入(10例,37.0%)和错义突变(7例,25.9%)。③与JAK2 V617F组比较,JAK2 exon12组患者更年轻[中位年龄50(20~73)岁对59(25~91)岁,P=0.040],RBC[8.19(5.88~10.94)×1012/L对7.14(4.11~10.64)×1012/L,P<0.001]和红细胞比容[64.1%(53.7%~79.0%)对59.6%(47.2%~77.1%),P=0.001]更高,而WBC[8.29(3.20~18.99)×109/L对12.91(3.24~38.30)×109/L,P<0.001]、PLT[313(83~1433)×109/L对470(61~2169)×109/L,P<0.001]和红细胞生成素[0.70(0.06~3.27)U/L对1.14(0.01~10.16)U/L,P=0.002]更低。④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JAK2 exon12组与JAK2 V617F组各20例患者的骨髓活组织病理标本,JAK2 exon12组巨核细胞疏松成簇的患者比例显著低于JAK2 V617F组(40.0%对80.0%,P=0.022),其他骨髓病理形态特性相似。⑤JAK2 exon12组、JAK2 V617F突变组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30(4~83)个月、37(1~84)个月,两组总生存(P=0.422)和无血栓生存(P=0.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JAK2 exon12突变患者较JAK2 V617F突变患者更为年轻,红系增生更显著,骨髓巨核细胞疏松成簇更少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硼替佐米和(或)西拉美新作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株后细胞增殖、转录因子EB(TFEB)核转位表达变化及自噬水平,为进一步探讨TFEB对自噬的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MM细胞株RPMI8226及U266,并以一定浓度的硼替佐米和西拉美新处理MM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FEB、自噬相关因子LC3B、Beclin1、p62、LAMP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随着硼替佐米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两个细胞系的增殖抑制率增高(P<0.05)。硼替佐米和西拉美新联用对上述MM细胞株的增殖有协同抑制作用(P<0.05)。空白对照组、单药组、联合用药组处理MM细胞株后,细胞质中TFEB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下降(P<0.05),细胞核中TFEB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上升(P<0.05),自噬相关因子LC3B、Beclin1、LAMP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上升,p6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依次下降(P<0.05)。结论硼替佐米和西拉美新具有协同抑制MM细胞增殖作用,与其诱导MM细胞株自噬表达增强相关,发生核转位的TFEB表达亦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