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四川解剖学杂志》2011,19(3):65-78
人体解剖学1.附脐静脉的解剖学观测 杨继碧 四川省广元职工医学院 广元628017 笔者观察并直接测量32例成人附脐静脉,结果表明两条附脐静脉附着肝圆韧带两侧缘左、右对称走行,于肝圆韧带汇入门静脉的基部附近汇入肝门静脉左干囊部.其起点至附于肝圆韧带侧缘处距离40.64±9.27mm,起始端直径0.58±0.15mm,汇入端直径1.23士0.31mm.附脐静脉是作为肝门静脉系中交通上、下腔静脉的重要属支静脉.由脐周静脉网形成而汇入肝门静脉.有作者报道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偶可出现附脐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近年来有将扩张的附脐静脉与下腔静脉吻合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取得可喜疗效的报道.但附脐静脉的走行、数目、吻合及直径和汇入门静脉部位等解剖学资料甚少.为此,对附脐静脉的观测可以积累国人的体质资料,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门脉血管造影(3DDCEMRP)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门静脉系统及门体侧支循环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组病人及51例非肝硬化对照组行3DDCEMRP检查,测量门脉系统各主要干支的径线并比较两者差异;于3DDCEMRP检查前后10d内,对所有肝硬化症组患者行门脉间接造影,以其结果为标准,分析侧支循环发生的部位和分布范围,评价两者的符合情况.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组MPV、SPV及SMV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门脉分支级数明显减少;但Child A、B级患者间MPV直径及门脉分支级数的减少无明显差别(P>0.05).同时,3D DCE MRP显示2例门脉主干海绵样变并检出48条肝外侧支血管,与DSA结果相对照,除1例脐静脉开放及1例自发性脾肾分流未见显示外,其余侧支循环在3D DCE MRP 上均清楚显影,总符合率为96.0%(48/50).结论:3DDCEMRP能较好显示门脉系统的解剖影像,并对曲张静脉、侧支循环显影良好,也是诊断门脉海绵样变的有效方法.对于门脉高压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并脾动脉、冠状静脉结扎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自1983.5~1993.5施行限制性门腔侧侧分流并脾动脉、冠状静脉结扎术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症62例。经随诊,累积死亡率5.3%,上消化道再出血率8.8%,脑病发生率8.8%,优于同期...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门静脉高压的三大临床表现是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而侧支循环开放主要表现为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消化道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黑便、呕血、头昏、心悸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不仅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还对病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我科对2007年12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15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加强了心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门脉高压症是肝硬化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本研究采用两步门静脉结扎法制备门脉高压症(PHT)兔模型;检测不同时间点门静脉及小肠系膜曲张静脉的直径,不同程度曲张静脉及门静脉主干的血流动力学和应力(压力、剪应力和周向应力)大小.随着小肠系膜曲张静脉直径的增大,PHT兔门脉与小肠系膜静脉压力显著增加,剪应力减小,周向应力增大;两部位间应力(压力、剪应力和周向应力)呈直线正相关.研究表明,门脉高压时门脉系统处于低剪应力与高周向应力状态,这可能是门脉高压症并发症发生的力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门脉高压食道静脉的解剖结构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道静脉是门脉高压下最具意义的侧支循环通道,深入研究门脉高压食道静脉的解剖结构学特性,有助于阐明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病理机制。本文对门脉高压状态食道静脉的整体配布、血液回流、形态构象、组织结构特性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TIPSS治疗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医学信息》2001,14(7):437-438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 ,出血量最大、死亡率高 ,内科治疗效果不确切 ,且静脉一旦破裂 ,就会反复出血 ,再出血率高达 6 0 %〔1〕,而每次出血必将给肝带来严重损害 ,因此 ,应争取即时外科手术治疗。又因其侧支吻合丰富 ,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在众多手术中 ,近 10年来发展起来的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TIPSS) ,脱颖而出 ,独占鳌头 ,被众多专家学者看好 ,成为解决门脉高压问题的一个较好方法。现结合最新资料 ,就其治疗、研究近况及进展作一综述。1  TIPSS的方法及基本情况确切的讲 ,TIPSS…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狗和人的门静脉侧支循环之间的异同,为门静脉高压症动物模型提供开矿学依据。方法:分别结扎狗之内脏大、小循环血管,经过1周至3年8个月,用解剖的方法观察其侧支循环,与人则支循环进行比较。结果:两者均存在内脏大、小循环间以及内脏循环间相互沟通。不同之处:①狗之侧支循环并没有人的丰富、复杂;②狗有小肠系膜静脉→右肾囊静脉→右肾,而人则没有;③两者表浅侧支循环不同。结论:将狗的实验结果应用于临床时  相似文献   

9.
门脉高压症是因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如肝硬化、血栓和肿瘤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表现有脾肿大、脾机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是门脉高压症致命的并发症,其死亡率在30%以上。因此,急性大出血经非手术治疗48h无效即应紧急手术  相似文献   

10.
背景:Apelin/APJ系统在心血管调节中具有降低血压、加强心脏收缩及Apelin刺激血管生成等作用已为人们所证实。 目的:确认apelin和APJ在内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检验apelin在门脉高压征大鼠的内脏新生血管发育、内脏充血及门静脉侧支化中的关联作用。 方法:36只大白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8只和假手术组18只,模型组采用局部门静脉结扎构建门脉高压征大鼠模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特定Apelin受体拮抗剂F13A。假手术组除不行结扎外,其余同模型组。 结果与结论:Apelin及其受体APJ在门静脉高压征的大鼠内脏血管系统过度表达。F13A在门静脉高压征的大鼠中能有效减少内脏血管再生和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2的表达,也能减少门静脉侧支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致命重症[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是一种介入放射学新技术,采用经皮穿刺右侧颈静脉的介入方法,建立肝内的主干肝静脉及门静脉主要分支之间的分流通道,  相似文献   

12.
门脉高压药物治疗现状张源才综述陈勇周永兴审校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门静脉压力升高是由于门静脉血流量和血流阻力增加。在我国形成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是肝炎肝硬化。门脉高压是门静脉压超过1.33~1.59Kpa,形成的主要机理是再生结节的压迫,肝纤维化使...  相似文献   

13.
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评估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经颈静脉途经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50例,其中49例为肝炎后肝硬化,1例为门静脉海绵窦样变,45例有反复呕血及黑便史,5例无上消化道出血史,均有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门静脉部分缩窄法建立SD大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动物模型,观察成模过程中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变化,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稳定的模型动物。方法将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各50只。模型组用21G口径的钝头针对大鼠门静脉部分缩窄术;假手术组仅对门静脉进行游离探查,不进行缩窄。各组分别在术后1、2、3、4、6w随机取出10只,行门静脉测压、门静脉造影、病理学等观察门静脉及其周围组织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时间段均未形成门脉高压,门静脉造影未见有侧支循环形成。模型组术后1w即形成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造影显示术后第3w,肝门区可见向肝性侧支循环,术后6w,门静脉区形成典型的海绵样变性。结论用21G钝针头行门静脉部分缩窄,可以复制出类似CTPV的大鼠模型。术后3w门静脉压力达到高峰,以后稍有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在术后3w门静脉已出现向肝性侧支循环,到6w时形成典型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为阐明肝硬化时TXA_2/PGI_2的代谢状况及其与门脉高压的关系,我们研究了慢性胆管结扎犬肝硬化时血浆TXB_2/6-keto-PGF_(1α)变化及其与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关系。结果表明,肝硬化犬下腔静脉TXB_2水平与正常犬相近(P>0.05),肝静脉显著高于正常犬(P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分析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以此为疾病的控制以及预防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2年9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90例肝硬化患者,基于出血情况,将90例肝硬化患者划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其中出血组病例为44例,非出血组病例为46例,采取多因素分析法和单因素法来观察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有关危险因素,同时对照组研究两组病例。结果经研究分析,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和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静脉曲张以及肝功能分级相关。结论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门脉高压性胃病、食管静脉曲张以及肝功能分级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非肝病患者及肝硬化患者模拟穿刺途径与门静脉右支及肝中、肝右静脉夹角的测量,以期为肝内门腔分流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选取上腹部64-MSCT扫描非肝病被检查组共40例;肝硬化组符合纳入标准14例。用智能追踪技术启动扫描。并将所得数据在GEADW4.2工作站进行处理。结果无论正常组或肝硬化Child-PughA、B分级组,肝中、肝右静脉1、2、3cm和门静脉右支1、2cm间的模拟穿刺途径与肝静脉间夹角平均值呈减小趋势,而模拟穿刺途径与门静脉右支间夹角则依次增大。按照α=0.05标准认为正常组与肝硬化Child-PughA、B分级组模拟穿刺途径与肝中、肝右静脉和门静脉间夹角没有显著差异。结论TIPSS模拟穿刺途径与肝中、肝右静脉和门静脉右支间夹角变化方向相反。在肝中静脉2cm与门静脉2cm间穿刺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8.
在45例7-10个月胎儿肝的ABS铸型标本中,发现脐静脉连于门静脉右支伴门静脉分支变异一例,现报道如下:脐静脉连于门静脉右支,脐切迹亦偏右,致使肝左外叶约占整个肝的2/3大小,左内叶极小。门静脉主干在脐静脉的左侧。门静脉左支较短,只有横部,其末端直接发出左外叶上、下段支。门静脉右支为出现横部、角部、矢状部和囊部,与正常的左支相同,由各部的分支多而细,在角部发出右前叶支和右后叶上段支;右后叶下段支约8小支,发自矢状部和囊部;囊部亦发出4小支至左外叶。左内叶门静脉支纤  相似文献   

19.
张宗友  郭学刚 《医学信息》2000,13(5):259-259
目的 食道静脉曲张是门脉高压症 ( PHT)死亡的主要原因 ,预防其出血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目的 ,尽管已经发现心得安对肝硬化 PHT患者曲张静脉第一次出血具有预防作用 ,但由于其副作用 ,禁忌症、非依从性及有治疗失败的报道 ,从而限制了其使用。内镜下曲张静脉结扎术 ( EVL )尚未见用于预防出血。方法  3 0例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 ,食道静脉曲张 3~ 4度 ,肝静脉压力梯度≥ 12 mm Hg,无上消化道出血史 ,随机分为 2组 ,一组服用心得安 (将其脉率降低 2 5 % ,15例 ) ,一组行 EVL ( 1~ 2周一次直至曲张血管消失 15例 )。两组进行比…  相似文献   

20.
<正>门脉高压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致,按照病因可分为肝前型、肝内型和肝后型,其主要致病因素为血吸虫病和肝硬化[1]。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异常和低蛋白血症等临床表现,其合并胆石症发病率较高,是正常人发病率的2~3倍[2]。且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使患者术中出血风险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给治疗带来了较大挑战。为分析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以及术中、术后情况,笔者选取我院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7例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分析,现将研究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