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小结节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CT检查发现的59例肺周围小结节痛变患者行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其中49例作纤支镜检结合痰细胞检查。结果 经皮肺穿刺活检恶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100%(31/31),良性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84.0%(21/25):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纤支镜检结合痰细胞学检查,差异非常显著(P〈0.01);取材满意率94.9%。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小结节病变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并发症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穿刺肺内大血管旁直径≤2cm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CT引导经皮穿刺肺内大血管旁直径≤2cm病灶41例。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并发症。结果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86.7%(26/30).阳性预测值100%良性病变诊断特异性100%.阴性预测值73,3%(11/15)。总诊断准确率90.2%(37/41)。气胸发生率7.3%(3/41).肺内出血发生率12.2%(5/41),均朱作特殊处理自愈。病灶周围有肺气肿是气胸及肺内出血的危险因素(r=4.7.6.8,P〈0.05),而病灶部住、大小及深度均与上述井发症无关(P〉0.05)。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肺内大血管旁直径≤2cm病灶准确性较高而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穿刺胸部大血管旁小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CT引导经皮穿刺胸部大血管旁小病灶127例,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并发症。结果: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为85.9%(79/92),阳性预测值为100%,良性病变诊断特异性为100%,阴性预测值为72.9%(35/48),总诊断准确率为89.8%(114/127)。气胸发生率为7.9%(10/127),肺内出血发生率为10.2%(13/127),均未作特殊处理自愈。病灶周围有肺气肿是气胸及肺内出血的危险因素(P〈O.05),而病灶大小及深度均与上述并发症无关(P〉0.05)。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胸部大血管旁小病灶准确性较高而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性分析43例肺部肿块CT导引下经皮细针穿刺肺活俭。获取组织标本成功率97%(4/43)。针吸组织清理学检查结果与最后诊断相比,肺部恶性肿瘤诊断阳性率,细胞学21%(7/33),组织学75%(25/33),确定肿瘤组织学类型64%(21/33),无假阳性。肺部良性病变阴性家:细胞学O,组织学33%(4/10),特异性组织学诊断30(3/10)。认为对疫细胞学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能确诊的肺部肿块,CT导引下经皮肺活检是一项有价值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的临床应用进行评估.方法:CT引导定位下用9~12号腰穿针和Bard穿刺枪对120例患者进行穿刺活检.结果:120例肺穿刺患者中有84例肺癌(70%)经组织或(和)细胞学检查得到诊断,其中细胞学检查阳性者61例(72.6%),组织学检查阳性者68例(80.9%).穿刺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100%,诊断准确性为97.5%.并发症8例(6.7%),其中气胸5例,痰血3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活检技术相结合提高对肺外周病变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各种肺外周型病变9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用Bard活检枪和18G切割活检针进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穿刺活检成功率为100%,取材满意度92.8%;组织学阳性率为91.7%,可疑阳性率为4.1%,假阴性率为5.1%,诊断准确性为95.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活检技术相结合是诊断肺外周型病变准确、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CT引导向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 采用CO0K公司18~21G自动弹射活检枪,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和深度。行多点取材。回顾性分析56例肺内病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为54/56(95%)。3例发生轻度气胸,1例穿刺后咯血痰。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是安全的,可有效提高肺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和影响诊断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肺内病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分析影响穿刺准确性及诊断准确率的因素。结果:22例中,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率为21/22(95.4%)。3例发生轻度气胸,1例穿刺后咯血痰。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安全的,可有效提高肺内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周围肿块样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用16~21G、针长9~20cm、标本槽口10-20mm弹簧式自动穿刺活检枪,CT引导下对133例肺周围肿块样病灶经皮肺穿刺取材进行组织细胞学检查。结果穿刺成功率、合格组织学标本、病理正确诊断率三项指标均达100%。其中肺癌95例,结核29例,炎性假瘤6例,错构瘤3例。并发症发生率25.5%,其中气胸15%,肺出血6.7%,咯血3.7%。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定性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提高穿刺肺内小病灶活检阳性率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抽吸针与活检枪组合使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制14号抽吸针与BARD公司产19.5G活检枪,组合成同轴穿刺器,对68例肺内小病灶(直径≤3cm)穿刺活检。结果:68例中鳞状细胞癌28例,腺癌19例,结核球8例,炎性假瘤5例,霉菌球3例,错构瘤2例,肺脓肿、肺硬化性血管瘤、胰腺癌肺转移各1例。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8.5%(67/68),组织学诊断正确率为94.1%(64/68),气胸发生率为4.4%(3/68),咯血发生率为2.9%(2/68)。结论:国产抽吸针与活检枪组合使用,能提高穿刺活检阳性率及组织学诊断正确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内小结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细胞学、组织学或临床随访证实的病例39例,病灶直径为1.0~3.0cm(平均直径2.1cm)。穿刺后即刻至7d内行CT复查及临床观察,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病例随访时间为3~28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39例中,经手术后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确诊为恶性肿瘤者21例,其中,穿刺与手术或临床随访结果一致者17例;经手术后病理检查或临床随访确诊为良性病变18例,其中穿刺与手术或临床随访结果一致者14例。恶性肿瘤的准确性为81%(17/21)。良性病变的准确性为73%(14/18)。发生并发症者8例(20%),其中气胸6例(15%),咯血2例(5%)。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肺内小结节病变的定性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周光荣  谢智峰 《四川医学》2006,27(10):1037-103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栓的方法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方法穿刺活栓总的诊断准确率95%(57/60),气胸发生率25%(15/60),出血发生率13%(8/6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栓术是一项对肺肿块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操作易掌握的诊断技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以气胸和出血多见,发生率随穿刺针经过肺组织的深度和穿刺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病灶越小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弹簧式切割活检针在CT引导下对103例肺部病灶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103例经穿刺活检后确诊为恶性者74例,良性者20例,9例未能作出明确诊断,其中提示炎症的15例中有2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肺癌,总确诊率为89.3%(92/103)。并发症中气胸者14例(13.6%),其中有1例为迟发型大量气胸;肺内少量出血者7例(6.8%);少量血胸者2例。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项安全、准确性高、简便有效的临床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74例孤立性肺结节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对7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CT、经皮穿刺肺活检术及手术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例患者CEA增高51例(69%),痰脱落细胞学发现癌细胞9例(12%),CT诊断肺癌56例。26例行经皮穿刺肺活检术,42例手术治疗,术后诊断肺癌46例(62%)。本组病例确诊肺癌与非肺癌分组比较,CEA、HRCT与经皮穿刺肺活检术阳性和诊断分别为38(74.51%)、13(25.49%)、39(75.00%)、13(25.00%)、21(80.77%)、5(19.23%),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以周围型肺癌及结核球居多,诊断以CEA、薄层CT扫描、经皮穿刺肺活检术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6例肺部肿块患者采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246例均1次穿刺成功,1次标本取材准确率90.65%(223/246)。病理组织学检查获得明确诊断者240例,确诊率97.56%。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具有穿刺成功率高、病理确诊率高的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谢满红  王东刚 《中外医疗》2009,28(31):160-16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诊断肺占位疾病的特点。方法采用RARD活检枪,16或18G活检针在SIEMENS EMOTION 6CT机引导下穿刺65例肺占位疾病患者。结果65例经皮肺占位穿刺活检,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51例,结核8例,炎性假瘤4例,未能明确诊断2例。诊断率为96.9%。术后出现1例少量气胸,5例咯血痰,均愈。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安全、经济、创伤性小,准确性高、并发症发生率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行组织学和细胞学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CT引导下肺穿刺标本,对组织学、细胞学以及两者结合诊断的敏感性、假阴性、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 45例穿刺确诊为恶性肿瘤,组织学敏感性为82.6%,细胞学敏感性为80.4%,两者结合敏感性为97.8%,明显高于单一方法的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对于肺部病变,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敏感性高和安全的定性诊断方法,同时行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的敏感性,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采用美国Bard Magnum活检装置(No MG1522)及与之配套的Bard Magnum活检针行透视或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病灶的位置、性状及距胸壁的距离,选择定位方法。其中64例采用透视下经皮肺穿刺活检;29例(包括透视定位穿刺不成功者5例)采用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两种定位方法穿刺取材的成功率分别为92.2%,96.5%;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7.5%,93.1%;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5%和7%。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美国Bard Magnum活检装置(No MG1522)及与之配套的Bard Magnum活检针行透视或CT定位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性病变是较为理想的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肺内小结节病变(直径≤15m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9例直径≤15mm的肺内单发小结节病变患者,在CT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取材。所有病例行病理检查。结果肺小结节病变诊断准确率为89.9%(62/69);无假阳性,假阴性5例,假阴性率7-2%。该组6例出现气胸,发生率为8.7%;7例肺出血,发生率为10.1%;2例咯血,发生率为2.9%。结论HRCT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经皮肺活检肺小结节(直径≤15mm)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切割活检诊断肺部病变8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螺旋CT导引,用分体切割型活检枪经皮肺穿刺活检,以期获得肺部病变的病理学诊断的价值。方法:肺部周边或肺门区肿块84例,用螺旋CT机薄层扫描定位,optimed分体切割型活检枪经皮肺穿刺行组织学检查。结果:肿瘤性病变68例,非肿瘤性病变8例,未定性1例,失败7例;9例并发气胸,7例并发咯血。结论:螺旋CT导引下用切割活检枪行经皮肺穿是一种有效、安全、准确性高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