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的生长壮老与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而肾中精气的盛衰,更是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更年期综合征即是由于肾气由盛渐衰,冲任二脉虚衰,天癸渐竭,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衡,其关键在于肾气不足,肾之阴阳二气失于平衡,脏腑气血失于协调而导致.肾为元阴元阳之根本,本文据此探讨了经断前后诸证的出现,多与肾气不足密切相关,根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以及"损其肾者,益其精"之旨,故在治疗时,应注重维护肾气,兼顾阴阳,以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相似文献   

2.
《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历代医家对阴阳偏盛偏衰及其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调整阴阳平衡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性均极为重视。通常临床多以“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正治法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方药多用直接调整阴阳盛衰的药物为主。如以  相似文献   

3.
王淑卫  张建强 《河北中医》2007,29(7):607-607
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居乳腺疾病首位,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中医药治疗有很好的疗效。中医学认为肝郁脾虚、冲任失调为此病的病机。然而冲任隶属于肾,肾为先天之本,脏腑之根,我们经临床验证,认为肾的功能失调应是导致乳腺增生病的根本,为发病之主,肝郁脾虚为发病之辅,其病位在冲任。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当重视补肾的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1肾虚乃乳腺增生病根源所在,为病之本1.1肾藏精,生天癸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肾中精气为人体生殖发育之源,主宰着天癸的功能。肾精化生天癸,藏之于肾,它是由于肾气充盛而产生的一种促使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阴精,肾气充盛,则天癸成熟,导致女子任脉流通,冲脉盛满。冲任二脉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因此天癸同时作用于胞宫和乳房,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活动。1.2肾为冲任之本张景岳说:“冲任之本在肾。”从经络角度讲,任脉系于肾,冲脉与肾脉相并而行,得肾精滋养。故言冲任之本在肾。肾气化生天癸,天癸又激发冲任,使任通冲盛。肾气、天癸、冲任既密切联系又相互作用。肾气的盛衰决定着乳房的发育及其生理功能活动。如由于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肾气虚衰,天癸不足,而致冲任二脉失于条达,下不能充胞宫...  相似文献   

4.
“阴平阳秘”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常用于表述人体的健康状态,但其内涵在教材或者文献中却鲜有阐述,现代多以“阴阳平衡”来代替“阴平阳秘”,与其最初的内涵相差较远,从而产生了一定的误导。该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进行了较深入的诠释,以期明晰其不同的内容层次。  相似文献   

5.
关建国主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虽然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但主要是由于肾气渐衰,精血不足,导致机体 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失司,继而影响心主神明,又涉及肝、脾而发生本病。为此,针对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及该病的 发病机理,紧紧抓住女子以 “肝肾”为先天之论,治病求本,关键在辨治,调整阴阳使之平衡,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 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在揭示人体的生命规律时,提出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生理常态;同时又指出:“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由此可以看出《黄帝内经》在强调“阴平阳秘”的同时,更重视阳气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肾辨治月经病的理论依据肾与月经病的关系:①生理关系:《内经》:“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月经之本在冲任,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行经之所在为胞宫,胞络者系于肾而络于胞中,冲任之本在肾。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精能化血,血能生精,精血相互滋生,肾精又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气的盛衰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肾气充盛,冲任流通,经血既盈,应时而下”。故《医学正传.妇人科》说:“月经全借肾水施化”。《傅青主女科.调经》亦说:“经水出诸肾”。如前所述,肾主生殖,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而月经周期性来…  相似文献   

8.
窦光毓 《陕西中医》2001,22(6):376-377
根据临床实践,余窥管之见,运用调补肝肾之法治疗不孕症,收效甚佳。盖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之脏,司生殖、主骨,纳气,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主宰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对女子天癸的成熟和冲任二脉之通盛极为重要。冲任二脉起于胞中,胞脉系于肾,经脉相连,冲任根于肾也。唐容川《血证论》云:“肾居冲脉之下,又为冲脉之根”。肾气盛衰,冲任应之。肾气盛,天癸至,冲任通盛,肾之阴阳平秘,月事应期而至。若禀赋不足,肾气不充,或房劳不节,产育过多,肾精暗耗,证见腰痛腰酸、两膝酸软无力等证。肾阴虚则头眩目花,耳聋耳鸣,遗精…  相似文献   

9.
浅析更年期综合征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年期综合征是西医的病名,中医无此病名,与它相关的是“脏躁证”、“绝经前后诸证”等病名。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二脉亏损,精血不足,脏腑失于濡养,阴阳失调所致。  相似文献   

10.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阐述了女子在生长发育中的生理特点:月经、胎产。其中肾气的盛衰贯穿于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藏精气,主生殖。肾既藏先天之精,又藏后天之精,为生殖发育之源,而精能生血,血能化精,精血同源而互相资生,成为月经的物质基础;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为肾气,肾气的盛衰主宰着天癸的至与竭。  相似文献   

11.
肾藏有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的本源,女子胞与生殖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经络上的联系,肾虚可导致妇科诸疾,疾病日久亦可致肾虚。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说明妇女天癸的发生,冲任的通盛,皆以肾气的盛衰为前提。肾气又分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本”,若肾中水或火不足而致阴阳失调,必然会引起妇女生理功能失调而发病。《傅青主女科》为清代傅山所著,博采众家之长,治疗妇科病强调从肾治本,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为水火之宅”,在诊治妇科经、带、胎、产诸方面疾病中重视肾中阴阳平衡的调节,强调精血同源,气血相生的原则。总结出“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带脉关乎脾肾”,“胃为肾之关”等理论,为后世运用补肾法治疗妇科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天癸时限性异常与常见的妇科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天癸时限性的认识1·1古代文献的记载《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此段经文客观清晰地描绘了天癸具有明显的时限性:天癸二七、二八而生,七七、七八而竭,只存在于生命具有生殖能力的育龄阶段,同时又明确揭示了天癸的“至与竭”(即时限性)与肾中精气的盛衰…  相似文献   

13.
戴恩来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多年,认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主要病因病机为肾气渐衰、冲任失调、天癸渐竭。戴恩来教授主张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围绕病因来调整五脏的气血、肾阴与肾阳,使阴平阳秘、精气乃治,恢复脏腑的功能。总结戴恩来教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本文从阴阳交感角度浅谈“头冷脚热八分饱”的中医养生观点,此观点暗含泰卦之象:头冷为坤在上,阴气下降;脚热为乾在下,阳气升腾,因而阴阳交济互根而生命泉源不止.八分饱则脾胃真气流通,而助心肾坎离交媾.只有阴阳交感,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相似文献   

15.
浅谈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阴阳辨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成磊  王炎杰 《河南中医》2010,30(4):334-335
慢性肾功能不全病程日久,病机复杂多变,或因诱因表现急剧增进,或迁延日久,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中医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全在调理其阴阳,病情可论阴阳,药理亦可论阴阳。细察病情的阴阳盛袁,应用中药的阴阳偏性,有余则泻之,不足则补之,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16.
血管新生有生成不足与生成过亢两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异常都可以导致疾病的产生或自愈能力的下降,甚至导致不治。这与中医理论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有异曲同工之妙。从阴阳之间的关系着手,从"阴平阳秘"角度探讨血管新生的调控机制并阐示中医药相关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7.
张晋 《吉林中医药》2011,31(1):14-16
周文泉教授依据阴阳学说,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以调整阴阳为基础,逐渐形成调整理论,通过调整气机、调理气血、调整脏腑等方法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盗汗病机为卫阳不足,火旺伤阴,其治疗不外乎阴阳二字,正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当归六黄汤主要功效是滋阴泻火,固表止汗,用其临床治疗盗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 一、阴阳对峙状态是形成体质的决定因素在人体内阴与阳两者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不断地推动着生命过程的进展。《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是指阴阳两个方面在运动状态中的平衡,和在平衡状态中的运动。只有在阴阳等量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从肾论治女性性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主生殖、主司二阴”故女性性生理病理无不与肾密切相关 ,尤其与“天癸”的盛衰关系密切。《素问·上古天真论》云 :“女子肾气盛 ,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说明肾气旺盛 ,天癸的产生 ,任通冲盛对月经的来潮(排卵 )有着极为重要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