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婷婷 《吉林医学》2012,33(8):1772-1773
目的:选取实行电子病历前后两年的病案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评价实行电子病历后病案质量的变化。方法:根据《广东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4年间的病案进行评价,应用SPSS13.0,通过t检验和秩和检验,对实行电子病历前后的病案缺陷率和甲级病案率进行比较。结果:实行电子病历前后两年各科室的病案缺陷率和甲级病案率差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电子病历后,该院的病案质量总体上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电子病案系统在临床应用后对病历书写的快捷性、方便性和病案的安全性及内涵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临床医师进行电子病案实施前后对比调查,并采用病案个案评价方法对电子归档病案进行内涵质量评价。结果实施电子病案系统后,入院记录和首次病程记录书写时间分别平均缩短了16.1分钟和11.9分钟;编辑、审查病案和书写医嘱较实施前更方便(P〈0.01),然而电子病案查房、签名等方面不方便;容易出现病历未及时签名、被篡改、拷贝,医嘱开错等安全隐患。结论电子病案系统在临床应用中更快捷、更方便,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当前有必要研发出新的质量监测体系,促成电子病案对医疗质量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前病案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发展,对病案信息服务的内容及服务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总结了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方式,提高病案信息服务的方法。针对病案管理信息服务的现状,提出优化各系统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病案管理制度,对病案流通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管理的思路。并选择适合的病案管理服务模式,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发挥工作人员的能动性,使病案管理的服务方式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方向发展。为服务对象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子病历对病案回收效率及病案首页质量的影响,为电子病历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实施电子病历前(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后(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临床科室的病案回收数量、回收率、平均回收时间,从完整性、逻辑性、规范性3个维度对实施电子病历前后2个时段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实施电子病历后2、3、7个工作日回收率分别由23.78%提高到42.45%、由38.17%提高到56.55%、由86.12%提高到92.75%(P=0.000),平均回收时间由(4.50±1.50)d降低至(3.42±1.1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18,P=0.000)。应用电子病历后病案首页项目完整率、规范率和逻辑符合率明显优于应用电子病历前。结论电子病历明显提高病案回收率,提高病案首页质量,值得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蒋红梅  杨情 《大家健康》2016,(1):290-291
目的:探讨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总结病案管理中的不足之处 ,制定病案管理改进措施 ,比较实施前后的病案管理质量.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 ,病案填写的规范性评分、准确性评分明显增加 ,患者满意率明显提高 ,和实施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案管理是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体现 ,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对于医院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能够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美国电子病案成功普及与其立法关系和国外电子文件管理成功经验。探讨我国现阶段解决电子病案法律瓶颈问题可以采用的方法。方法纸质病案和电子病案双轨制管理方法——在满足电子病案原件形式和保存要求的前提下保存电子版本,电子病案打印并手工签名后归档。结果保证病案的法律作用,保证电子病案的实施,推进电子签名的进展。结论双轨制管理方法是纸质病案向电子病案过渡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电子病案系统的实施对医院病案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质控医师对全院病案的定期检查,选取15个临床科室的病案缺陷率,采用SAS软件的重复测量分析方法对实施电子病案前后四年病案质量缺陷率进行分析。结果电子病案的实施初期导致医院总体病案缺陷率有所上升,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1)不断有新来院实习医师及进修医师书写病案;(2)医师未养成打印病案后及时签名的习惯,未签字缺陷占2012年全年病案缺陷比例的28.5%;(3)病案中必填项目未填写,该缺陷占2012年全年病案缺陷比例的22.1%,而上述两项缺陷在电子病案未实施前基本不存在;(4)电子病案暴露出的病案缺陷,易于质控,2012年病案内涵质量的缺陷比例占该年病案缺陷的13.4%,而相对比未实施电子病案的2010年和2009年,该类缺陷比例只占8.3%和6.5%。(5)质控医师水平的不断提高及质控范围的不断扩大,增强了麻醉记录,输血单,输血记录,消化内镜检查报告,支气管镜检查报告等部分的质控,该部分检查出的病案缺陷占2012年全年病案缺陷的2.5%;结论电子病案的实施有利于医院病案质量的监控及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刘克新  王莹  郑琳 《中国病案》2011,12(3):30-31
目的探求实施病案数字化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方法与传统病案管理比较并基于病案数字化的实践确定流程、方法等。结果实施病案数字化要解决存储方式、加工流程、质量控制和经费等问题,还要建立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与HIS连接,才能实现病案数据的在线传送和共享;杜绝病案丢失、损坏;减少存储空间;提高病案对外利用的效率;提升病案管理的水平。结论病案数字化是与无纸化电子病案对接的必由之路,可以提高信息服务的工作效率,改变病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电子病案的产生是人类在医院病案管理方面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将改变原来病案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利用原始的病案管理格局,它的诞生与发展,无论是病案工作者的传统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服务方式、还是病案使用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方法等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但在电子病案的安全性、保密性等技术问题和法律地位未得到认可与保证以前,电子病案与纸质病案管理共存的二元格局将会持续存在,并且两种共存状态下病案的社会属性和功能有所不同.电子病案的管理推动纸质病案管理的改革,纸质病案管理的经验和信息技术促进电子病案管理的规范和完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其发展趋向是纸质病案管理功能的弱化和电子病案管理功能的强化.  相似文献   

10.
陈小琤  孙涛 《中国病案》2013,(12):28-29,M0002
目的探讨当下医疗机构纸质病案数字化管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通过对纸质病案数字化前后医院病案资料管理工作的特点和使用,全面进行分析和比对并对具体实施方法进行论证。结果纸质病案数字化管理的实施在使用效率,资料安全、规范管理、服务范围及节省储存空间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支持。结论病案资料的数字化是医院发展的需要,提升了病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升了医院质量管理,解决了当前病案保存、科研利用、数据共享等诸多方面问题的一种实用、有效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病案管理服务采用个性化服务模式的效果,为病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12月收治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前2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病案管理服务,后200例为观察组,实施个性化病案管理服务。同时对我院100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病案管理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统计调查结果,观察组200例患者及50名医务人员对病案管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9.00%、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92.00%、8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个性化服务模式进行病案管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及医务人员满意度评价,有利于完善病案管理服务,增进医患关系,对医院实现综合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电子病案平台下病案信息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龙仕柏 《中国病案》2010,11(4):32-33
目的探讨电子病案平台下病案信息服务的模式。方法先对电子病案平台下患者对病案信息的需求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做好病案信息服务的相应措施。结果电子病案平台下病案信息服务的模式包含确保病案信息的真实性、维护病案信息中患者隐私权和建立病案信息服务"便捷通道"。结论病案信息服务必须与患者的需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病案信息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效果与服务质量。方法将我院从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实行病案信息管理前后的8000份病案信息选取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信息管理实施前后的病案利用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病案信息管理后,科研探讨、医疗保险以及临床治疗对病案信息的利用率显著高于管理实施之前,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病案信息管理,能够将管理工作中的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类,保证了资源的规范性以及协调性,取得了理想的管理效果。病案管理保证了医院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医疗质量,为医院的持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电子病案国内外发展概况: 一些西方国家早在70年代就采用计算机管理病案,9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实施了电子病案,如荷兰10所医院联合指定ICU电子病案标准,并在MASSTRICT城的大学医院的ICU部门实施.  相似文献   

15.
赖庆梅 《中国病案》2006,7(3):15-16
病案服务工作是医院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中体现了病案的价值,《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前,病案管理基本上以保管为主,服务工作较单纯,《条例》实施以来,医院病案服务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病案的服务对象范围扩大了,服务的内容变多了,复印病历成为病案服务方式一项主要工作。这一系列的变化给病案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病案室传统的服务习惯,一时难以适应新形势对病案服务的要求,服务质量有待提高。1医院病案的服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1病案工作者服务观念滞后《条例…  相似文献   

16.
胡磊  王靖良 《中国病案》2012,(12):13-14
目的通过分析输血病案的缺陷原因,提高输血病案质量。方法比较改进措施实施前后输血病案的平均分与零缺陷病历比率。结果措施实施后输血病案平均分值较实施前提高,零缺陷病案率升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施改进措施提高了输血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建立数字化病案管理网络,从中挖掘和提炼出丰富的信息用于决策和科研教学,达到广泛应用病案信息的目的。方法通过对纸质病案数字化、电子病案的规范管理,开发数字化病案管理网络体系及构建网络利用信息平台,使病案信息管理系统与全院内部网络之间完美结合。结果建立了纸质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及电子病案管理模式,使病案的形成过程、存储方式及使用方法都符合管理规范,力求达到病案数字化存储、安全可靠、资料完整、利用快捷方便、信息资源网上共享等要求,能够满足医院信息化对病案管理的需求。结论使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升医院病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电子病案的建立与运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病案信息化管理在现代化医院管理的建立与应用.方法通过讨论电子病案的概念、内容,病案作为医学信息储存和传递的载体,不但为医院内部的临床、教学、科研提供信息服务,而且需要向外提供有关的病案信息服务.电子病案系统是支持电子病案的一套软件硬件系统,它能实现病人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服务.结果电子病案的建立要求具有完整性、统一标准和一定基本格式,利用先进数据检索技术,进行快速检索查询资料,同时电子病案尚需显示出信息共享和通讯能力,易于存储,便于管理.结论在现代信息化医院管理中电子病案是HIS的基本保障,其开发与应用需要法律的认可,规范与标准化,技术与生成相结合,依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块连接,不断完善"的原则进行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参与医院病案管理医护人员进行研究,其中2014年7月-2015年病案管理工作未实施绩效考核,2015年7月-2016年7月的病案管理工作实施绩效考核。对绩效考核前后医护人员病案质量完善率进行比较,同时对绩效考核前后住院患者的投诉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患者病案质量完善率为96.15%,明显高于实施前的53.8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4.59%,明显高于实施前的75.6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后患者的投诉率为2.70%,明显低于实施前的16.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绩效考核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病案质量完善水平,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在医院病案管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规范病案管理后,对降低病案ICD编码错误率,提高病案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月广东省东莞市凤岗人民医院将各项规范病案管理活动后的住院病案502份;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3年8月未实施规范病案管理活动的住院病案502份;对比管理活动实施前后,ICD编码错误率的变化.结果 管理活动实施后,ICD编码错误率为7.97%,明显低于实施前的2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活动前后,错误编码的病案为149份,其中未按检查报告编码占44.97%、主要诊断选择错误占21.48%、未应用合并编码原则占18.12%、手术编码选择错误占10.07%、疑难诊断错误编码占5.37%.结论 通过规范病案管理活动后,有利于降低病案ICD编码错误率,确保病案管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