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科输液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期间,随机选取医院20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6月的急诊科护理人员视为对照组,将2016年7~12月的急诊科护理人员视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急诊常规管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加行危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救处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接待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区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文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输液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提升护理能力,规避不良事件,改善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13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5年5月~2016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的1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护理质量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以及一级及以上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即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67.6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08%,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提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风险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急诊科入院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风险护理模式,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照。结果:观察组护理投诉率、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护理对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与护理投诉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安全质量小组在急诊科安全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急诊科收治的10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急诊护理;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急诊科收治的11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设立安全质量小组检查,比较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比较分析,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设立安全质量小组能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升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如何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以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浙江省诸暨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为监测生命体征及对症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强调心理护理与环境护理,注重"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能够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避免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柔性护理在急诊科日常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探讨柔性护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的护理人员32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名。观察组采用柔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对自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与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经过3个月,两组均取得了一定效果,护理质量得到提高。观察组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技能水平评分为96.7分,自我满意度为100%,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3.8%;分别高于对照组85.3分、81.3%和75.0%(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运用柔性护,可以提升急诊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安全质量小组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急诊科的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科护理,实验组采取安全质量小组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科建立安全质量小组可明显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效防范护理风险,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且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急诊科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以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时段选取范围2019年5月~2020年8月,以抛硬币法进行组别,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45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以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管理质量、满意度为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采用安全质量小组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42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安全质量小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安全事件、护理纠纷、护理投诉等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护理质量评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安全质量小组护理,既可减少不安全事件发生概率,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评分,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2016年8~11月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医院急诊科进行护理干预后,选取2017年3~6月的500例患者为观察组,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例数,以及两组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评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例数显著降低,患者及家属对医院急诊科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对护理质量的评分也显著提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科进行及时全面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达到了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的作用,降低急诊风险,提高了急诊的治疗水平,促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目标管理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实施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效果,为临床护理带教提供新参考。方法:选取实施目标管理前在医院急诊科实习及培训的52例护士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目标管理后在医院急诊科实习及培训的50例护士作为观察组。评价和比较两组护生的带教效果。结果:急诊科实施目标管理后,护生的护理操作成绩、理论知识成绩、病历书写成绩、基础护理合格率等指标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目标管理法可明显提高护生的考核成绩、护理带教质量,进而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指引"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科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士管理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于2017年1月实施"护理指引"管理模式。选取12名护士和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实施"护理指引"管理模式前后护士护理管理情况。调查实施"护理指引"管理模式前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指引"管理模式后,护士的护患沟通、工作能力、护理文书书写、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实际操作能力、危机意识、理论知识等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护理指引"管理模式,可提高急诊科护士护理管理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从而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与体会。方法:选取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患者,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管理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监护,在此基础上给予管理组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管理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患纠纷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管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率和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平均治疗时间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治疗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管理应用到急诊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不仅有利于患者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而且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对提高急诊患者的救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芬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0):1685-1686
目的:分析分层级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分层级管理,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变化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分层级管理后,专科护理、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总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投诉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实施分层级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投诉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将医院急诊科2013年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将医院急诊科2014年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在输液巡视、用药指导、就诊安排及时到位、协诊护士主动维护就诊秩序及预诊护士接诊等方面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医生接诊、开始检查、开始用药及获得决定性治疗的用时方面,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能让分诊准确率显著提高,让医疗效率显著提高,为急诊患者的临床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危机管理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了急诊科护理管理存在的危机因素,强调了危机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提出防范和控制风险事件发生的相关措施,旨在提高急诊科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5年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对科室护理人员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2016年急诊科对科室护理人员改用分层管理。记录不同时间段急诊室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率、急诊室患者(或家属)对护士工作满意率,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后经相应检验并得出结论。结果:2016年急诊科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2015年(P0.05);2016年急诊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2015年(P0.05)。结论:在急诊科应用护士分层管理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管理效果,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护关系、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病案分析点评在急诊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护士先要将自己参与急诊的院前相关病例做好记录,以备汇报病历用。由护士长、责任护士及培训对象组成一个案例分析小组;由护士长抽取典型病例,指定相关急诊护士汇报病例,主要针对病例中涉及的要害问题,安全质量隐患等进行分析,相关人员做好记录。结果:培训后护士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使用及急救相关知识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急诊医护人员应经常进行急救技术模拟训练,不断学习并更新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水平,由专科向全科化发展,使该院急诊科的急救医疗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药品说明书在急诊科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医院于2018年7月开始对急诊科药品说明书进行收集、分类及综合管理,比较管理措施实施前(2018年1~6月)和实施后(2018年7~12月)科室内安全用药差错率及患者满意程度的差异,明确药品说明书的规范性管理实际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应用后急诊科用药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应用前(P0.05);措施实施后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急诊科安全用药管理中通过对药品说明书的规范整理可提高科室用药安全性,对患者治疗结局及预后的改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