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300名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患者分为试验组(150例)与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用护理层级管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提高护理质量中应用护理层级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节护理人员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人性化管理和层级管理在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医院外科和妇产科护理人员29人,根据管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考核其护理质量和对住院患者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护理人员进行的满意度调查,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方法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实施前护理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层级管理的护理质量优于人性化管理。实施人性化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明显(P0.05)。实施层级管理后的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所提高(P0.05)。两组满意度比较,层级管理模式的患者满意度高(P0.05)。结论:护理管理模式关系着护理质量,只有选择适宜本科室人员和病种的管理方法,才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8月医院呼吸消化内科收治的13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层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健康宣教、护理安全等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级管理用于呼吸消化内科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肾内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病房收治的15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患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与风险管理实施前比较,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水平、护理制度落实情况、技能操作情况、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性、护患沟通能力等)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前,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6.03%,实施后为5.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81.4±18.1),实施后为(93.3±23.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内科护理工作中采取风险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还能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陈玉杰  陈伟连 《新中医》2017,49(6):135-137
目的:观察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柔性管理理论对急诊护理人员护理技能、自我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护理人员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护理人员采取常规临床护理管理方式,观察组25例护理人员在急诊护理管理中采取柔性管理理论,观察并比较2组护理人员各项护理技能评分、护理人员自我满意度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心肺复苏(CPR)、电除颤、洗胃、插管配合、静脉穿刺、吸痰以及理论知识掌握等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综合操作完成时间少于对照组,2组各项护理技能评分及综合操作完成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自我满意度96.0%,对照组护理人员自我满意度8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柔性管理理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及自我满意度,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护理层级管理对于提高外科护士护理服务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4名我院外科护士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名,对照组使用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士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自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士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自我满意度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对于提高外科护士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及护士满意度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彩色防跌倒警示标示在内科老年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温岭市中医院内科住院部于2014年10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坚持应用内科病房常规基础老年患者防跌倒安全管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调整防跌倒警示标识颜色而进行安全管理,在实施彩色防跌倒警示标示管理老年患者防跌倒观察结束时对两组患者的意外跌倒率、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回顾性对比。结果:护理人员在实施彩色防跌倒警示标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之后,试验组的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彩色防跌倒警示标示在内科老年患者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中临床成效显著,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在内科病房护理效率,并且提高患者与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层级责任模式在手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6年12月~2017年7月就诊的64例手外伤的患者进行分组,实施前(2016年12月~2017年3月)32例患者应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实施后(2017年4~7月)32例患者应用层级责任护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的结果。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优于实施前(P0.05);病房管理质量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基础服务质量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医生满意度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的护士护理技能结果比较,护理文书质量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专业技能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急救技能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综合能力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护士压力感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家属对医生的满意率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家属对护士的满意率比较实施后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层级责任模式在手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和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措施在中医院护理质控管理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用"随机分组法"将80名医院护理人员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对照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护理人员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措施实施护理。统计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及考核成绩,其中考核成绩包括理论考核成绩和实操考核成绩。于两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患者,统计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实操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措施在中医院护理质控管理中效果显著,并且应用价值高,不仅使得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护理技能得到了提升,还使得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提高医院外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月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医医院普外科病区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医医院普外科病区患者设为实施组,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分析比较对照组与实施组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分析层级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护理层级管理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P0.05)。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成绩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提高(P0.05)。实施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管理用于外科护理能有效提高外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产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中,比较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前后,产科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孕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护士层级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病历书写、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操作技术等方面护理质量与实施层级管理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病房孕产妇对产科病房的服务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层级管理前(P0.05)。结论: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产科病房护理出错率,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而提升了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护理中实施分组护理制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22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实施分组护理制度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护理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分组护理制度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人员文书书写合格率和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人员(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患者压疮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铃声呼叫次数及护理人员往返病房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分组护理制度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科室护理质量,还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医院22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持续质量改进实施时间,将其分为2016年1~7月持续质量改进前的对照组和2016年8月~2017年2月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的观察组,评估和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对管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分析激励机制在康复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10月未实施激励机制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医院2018年1~6月实施激励机制后的患者56例为观察组;对比实施激励机制前后护理质量、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中治疗护理质量、心理护理质量、生活护理质量及健康宣教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科护理管理采用激励机制,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规范化管理措施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3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的情况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行静脉治疗的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管理。比较2组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对比2组患者满意度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理论知识评分、技能考核评分和患者满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正确给药、穿刺工具、高危药物、感染控制、管道管理和维护、职业防护等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治疗规范化管理措施大大提高了静脉治疗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起在消化科病区实施层级护理模式,调查2013年全年的护理工作质量、护士心理状况以及护士工作满意度等情况,与2012年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后,病区管理、基础护理、整体护理、护理文件等护理质量评分较实施前明显提高,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则明显下降,护理人员的SDS及SAS评分较实施前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和工作满意度,使护士能够以更好的状态去服务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呼吸内科管理中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并探究分析该管理模式与护理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17年9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投掷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方法,后者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护理内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的,且观察组护理质量总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呼吸内科实施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可大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名,采取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30名,采取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患者的满意度及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护理工作投诉率、急诊护理技能、自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u=2.1213,P=0.033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工作投诉率分别为3.33%和20.00%,有统计学差异(χ2=4.0431,P=0.044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急诊护理技能得分分别为(95.5±3.1)分和(85.6±6.7)分,有统计学差异(t=7.3451,P0.0001);观察组的自我满意度高于对照组(t=9.2098,P0.0001)。结论: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用于急诊护理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技能和自我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OEC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医院消化内科在职的1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OEC模式对其进行管理,比较OEC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选取同期消化内科的48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比较OEC实施前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显示,实施OEC管理后,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能力、整体护理能力、病区管理能力、护理文书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平均得分较实施前更高(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83%,显著高于实施前的72.92%(P0.05)。结论: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实施OEC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研究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病人的规范化围术期管理措施与成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12月之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采用内镜微创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实施规范化围术期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理操作、环境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围术期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治疗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