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14)
目的:以ICU特殊科室为研究对象,探讨5S管理法在药品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ICU科室的药品进行5S理论管理,以此来保证该科室的所有药品都处于功能状态,从而提高药品的使用效率。所谓5S管理,指的就是通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这五个方面来对药品进行的管理,通过比较实施5S管理前后,ICU科室的药品使用效果的不同,从而得出结论。结果:ICU在采用5S管理法后,相关的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比之前更加认真负责,能够对相关药品做到了如指掌,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使得各药品的到位率达到了100%。结论:ICU使用5S管理后,最大可能性地提高了抢救效率,保证了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药品。该项模式的实施,对ICU乃至整个医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5S管理在妇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S管理方法应用到各项护理活动中,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评价,对病区环境、临床药品,物品等各项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进行检测,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通过实施5S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提升了护理人员素质,保障了护理安全。结论:5S管理可有效应用于妇科病房管理,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5.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4)
目的:探讨5S+5M管理法在管理ICU抢救物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为2016~2017年,于2017年1月起在ICU抢救物品中应用5S+5M管理法,在实施前后分别随机抽取科室患者50例和护理人员12名参与效果评定。以5M管理的人、机、料、法、测和5S管理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相结合,比较实施前后管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5S+5M管理法实施后,ICU人员管理、物品管理、环境管理考核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管理ICU抢救物品中应用5S+5M管理法可显著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患者认可度。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2)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在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丽水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新生儿院内院内转运的360例新生儿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转运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5S管理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转运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情况以及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18.23%)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5.3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5S管理法应用到新生儿院内安全转诊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几率,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能够有效地确保患儿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在ICU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浙江省荣军医院于2015年将"5S"管理方式运用到ICU药品管理中,分析ICU用药安全隐患和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并比较"5S"管理实施前后ICU病房内药物使用差错、护理人员药物相关知识水平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5S"管理实施前,ICU病房内药物使用差错率为显著高于实施后(P0.05);护理人员在"5S"实施管理后药物知识水平得分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5S"管理法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减少ICU病房内药物使用差错率,还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药物相关知识水平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9.
感染病房引入5S管理法显著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及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科室院内感染率,减少护理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7)
目的:探讨感染科应用6S管理法提高安全用药的实践效果。方法:2016年1月以来,医院感染科成立6S管理小组,对于科室的日常用药安全管理实施6S管理方法。比较实施6S管理法前后工作人员对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给药差错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的工作人员安全用药相关知识掌握为优的比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对安全用药相关知识掌握为差的比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实施后给药差错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给药差错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6S管理法为一种循序渐进的管理方法,整合到医院感染科的用药安全相关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管理者对于用药安全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同时有效降低给药差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仪器安全管理中6S管理法的应用价值。方法:ICU仪器安全管理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及6S管理法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共8个环节。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评定,检验6S管理法实施前的2016年1~7月与实施后的2016年8月~2017年2月ICU的人、机、法、料、环五要素各安全评价指标的评分差异。结果:6S管理法实施后,医院ICU仪器安全管理指标层各指标评分与实施前比较显著提高(P0.05)。结论:6S管理法可明显改善病区人、机、法、料、环五要素安全管理质量,显著优化ICU仪器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12)
目的:探讨7S管理法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普外科病区自2019年3月起在实行7S管理,根据7S管理法思路逐项调整护理管理制度,对病区环境进行规范化管理,梳理护理流程,全面提升普外科护士的专业素养,重视病区风险防控,强调医疗资源节约,比较实行前后6个月内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200例患者参与满意度调查,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结果:普外科的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护理安全、文书书写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由90%提高到98.5%(P0.05)。结论:将7S管理法用于普外科的护理管理,能够促进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改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研究5S现场管理法在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诊的18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5S现场管理,对两组患者管理后的室内质量控制评分、及差错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S现场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常规项目、尿常规项目、免疫项目、常规生化项目的质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在检验质量控制中采取5S现场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室内质量控制评分,降低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5S管理法在门诊采血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推进采血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方法:①总结1年来采血室管理的体会,1次性物品和无菌物品有效使用率,1次性医疗用物回收、卫生检查合格率等。②引进5s管理理念应用到门诊采血室管理中,制定细则,实行专人负责制。l年后再进行相同项目比较。结果:引进5s管理理念后一次性物品和无菌物品规范放置率、有效使用率、一次性医疗用物回收率、卫生检查合格率等方面取的良好的效果。结论:5S管理法能有效提高门诊采血室管理质量和一次性物品和无菌物品有效利用率、1次性医疗用物回收率、卫生检查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