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逍遥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美沙拉嗪肠溶片1g/次,5次/d。治疗组40例逍遥散(炙甘草7g,柴胡16g,枳壳14g,党参22g,木香16g),1剂/d,水煎200mL,早晚温服;西医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2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结肠黏膜状态、C-反应蛋白(CRP)、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15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值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逍遥散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加用三氧灌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三氧灌注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空气保留灌肠合美沙拉嗪治疗.两组均隔天1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65.0%,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三氧灌注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0.1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黄连、广木香、生白芍、白头翁、黄芩、秦皮)保留灌肠。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缓解8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临床缓解4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0.0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能提高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谢晶日  郑少阳 《新中医》2014,46(2):62-63
目的:观察肠愈宁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用肠愈宁颗粒治疗,对照组24例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均为自行停药。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4例有轻度胃区不适、厌食、恶心的症状,能耐受,无需停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肠愈宁颗粒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肠溶片(惠迪)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惠迪)口服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6.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穴位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愈疡生肌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愈疡生肌汤150mL每晚保留灌肠2h,联合口服美沙拉嗪颗粒4g/d;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颗粒4g/d;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愈疡生肌汤灌肠联合美沙拉嗪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美沙拉嗪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范维玲 《光明中医》2014,(9):1975-1976
目的评价中药颗粒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分别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中药保留灌肠(芍药汤加减)+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21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21天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1.5%,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a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同时科学的中药保留灌肠方式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白头翁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9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三组。西药组23例美沙拉嗪,1.5g/次,3次/d。中药组23例白头翁汤(白头翁15g,黄柏12g,黄连6g,秦皮12g),1剂/d,水煎100m L,早晚分服。。联合组23例美沙拉嗪治疗同西药组;白头翁汤治疗同中药组。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纤维结肠镜、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中药组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2.60%。西药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8.20%。联合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70%。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头翁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颗粒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3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参苓白术颗粒及美沙拉嗪肠溶片;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两组共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综合疗效、主要症状积分、Mayo指数的变化及复发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Mayo指数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苓白术颗粒联合美沙拉嗪可明显改善脾虚湿盛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并降低复发率,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西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水杨酸制剂美沙拉嗪治疗;实验组40例在口服美沙拉嗪的基础上采用肠溃汤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愈30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2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32例,总有效率82.5%,两组总有效率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表明口服美沙拉嗪结合肠溃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独口服美沙拉嗪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治以美沙拉嗪肠溶片,4次/d,0.5g/次;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1.0g/次,4次/d。2组均以20d为1个疗程。两组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显着。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香连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香连丸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8%优于对照组的71.86%(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和结肠黏膜评分(采用改良May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香连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溃结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美沙拉嗪,1g/次,3次/d,口服。治疗组30例溃结方(败酱草30g,白矾4g,五倍子6g,煅龙骨、煅牡蛎各30g,煅瓦楞子15g,白芨粉9g),1剂/d,浓煎至100m L,灌肠;美沙拉嗪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小板、红细胞沉积率(ESR)、C反应蛋白、结肠黏膜、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7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临床疗效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计数、ESR、CRP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溃结方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罗海英 《山西中医》2013,29(6):25-2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5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中西药保留灌肠加口服美沙拉嗪片,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片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95%CI=74.9%~99.1%);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9.23%(95%CI=48.2%~85.7%);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95 5,P=0.013 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美沙拉嗪,其收益为OR=0.19(95%CI=0.04~0.83),NNT=4(95%CI=2.25~60.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美沙拉嗪和美常安胶囊治疗轻、中度结肠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11月我院门诊或住院轻、中度结肠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1.0 g 3次/d;治疗组予美沙拉嗪1.0 g 3次/d,同时加服美常安胶囊2粒3次/d,疗程12周。分别统计2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数以及总有效率,0.5 a内复发病例数。并对2组有效及复发率分别进行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结果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0.5 a内复发4例(20%);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5 a内未见复发病例。对2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分别进行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P<0.05及P<0.01)。结论联合应用美沙拉嗪和美常安胶囊比单独应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炎具有更的临床疗效,且可以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于氏头针"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片1.0g,4次/天,同时针刺"于氏头针"额区;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片1.0g,4次/天。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SD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于氏头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g/次,3~4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内服及保留灌肠,疗程均为28天,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白术黄芪汤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0.5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白术黄芪汤(马齿笕、蒲公英、生黄芪、米炒党参、黄芩、白芍、白术、陈皮、煨木香、黄连、甘草),1剂/d,水煎,早、晚分服。两组均于连续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22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基本痊愈16例,显效9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3.5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8(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白术黄芪汤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可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张礼辉 《新中医》2015,47(9):79-80
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脾气虚弱型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脾益肠丸口服,28天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0%,治疗组总有效率9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脾益肠丸与美沙拉嗪肠溶片、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姜石颗粒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部及门诊收治的慢性结肠炎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补脾益肠丸(广州陈李济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44022627),6 g/次,3次/d;治疗组给予姜石颗粒,1袋/次,3次/d。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痊愈1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2.5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姜石颗粒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