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强睡眠管理对保障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安全性的价值。方法:随机挑选2014年3月~2016年3月入住精神科的1800位患者,分为A组(观察组):采用睡眠时数记录本对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进行规范管理,认真记录睡眠情况,严格交接班,把睡眠管理列入护理质量考核内容,B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最后设计问卷调查对患者家属进行管理前后的满意度打分。结果:睡眠时数登记本的应用加强了精神病患者的睡眠管理,提高了精神病患者的住院安全性,使精神病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从5.1%降低至1.11%,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从78.67%提高到95.34%(P0.05)。结论:加强睡眠管理对于保障精神病患者住院安全性,并且提高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效果显著,从而提高医院效益。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患者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自身所患精神疾病而不能辨别清楚周围状况,经常会出现伤害他人或伤害自己等危险行为。而对于每一个患者,最需要的是一个安全场所。质量与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石,是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为了提高精神病区的护理质量,有必要实施安全管理,避免护理过程中会出现的差错,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寻找可能出现的隐患,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互助模式管理在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流浪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流浪精神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互助模式管理。观察并比较流浪精神病患者在初诊和4周诊治时的康复疗效和流浪精神病患者护理观察量表(NOSIE)得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以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素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激惹、迟缓、抑郁、精神病表现和总消极因素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互助模式管理模式,能够改善其精神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流浪精神病患者恢复疾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4.
精神专科患者的自伤行为既是精神科常见的急诊原因,也是精神科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1],在病房的护理及管理中始终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自伤行为常在妄想、幻觉等病态支配下发生,而在疾病康复期,自伤行为却往往因某些心理因素所诱发[2].因此,若观察与护理工作略有疏忽,将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及家庭不幸,给医院造成护理纠纷或经济损失,给安全护理带来隐患.笔者将我院2001-2007年所收治60例严重自伤患者的行为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据此而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引起同行的注意,减少患者自伤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强心内科住院患者用药的安全管理干预。方法:研究对象为9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研究时间为2016年6月~2018年4月,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加强安全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心内科住院患者用药的安全管理,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在降低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的基础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全院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血常规化验检查,有白细胞异常者,结合所用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62例患者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白细胞异常者14例。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患者自细胞下降,尤以氯氮平为甚,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要定期检查血象,并密切观察有关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精神病住院患者拒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85例精神病住院患者拒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住院时间、疾病类型和发病次数对患者拒食的影响,同时对患者拒食原因加以分析。结果 685例患者中,有拒食行为156例占22.77%;拒食率女性高于男性,与发病次数、病程呈负相关,但与患者年龄、受教育年限以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关联;疾病类型上心境障碍拒食率较其他精神疾病显著提高;拒食原因依次为妄想、抑郁、幻觉、兴奋、木僵。结论精神病住院患者拒食较为常见,主要受精神症状影响,心境障碍、女性、首发、病程短的患者拒食发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原因,了解死亡率高的原因,以便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4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排序依次为:伴发躯体疾病,与使用精神科药物有关的原因,自杀和意外。所以加强精神病患者伴有躯体疾病的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另外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加强安全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9.
老年住院患者因身体各方面功能的减退,病情及用药等较为复杂,较一般患者更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从而给老年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不容忽视。基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第一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文章从跌倒、坠床、烫伤、割伤、院内感染、心理护理等方面分析了老年住院患者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为今后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往往失去自我保护能力,既不会辨认各种危险因素,也不会正确反映躯体不适,甚至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容易突发各种意外,如自杀、伤人、毁物、外跑等。若不及时发现,及早采取早期干预,会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退药管理问题,目的是加强患者安全用药目标的实现。方法:主要运用统计分析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医院住院患者退药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分析近年来医院住院患者退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住院患者退药管理的具体对策。结果:住院患者退药现象时有发生,必须要特别注重患者退药管理,这是保证安全用药的基本前提。结论:规范住院患者退药管理、保证安全用药,应重点从加大住院患者药品管理的宣传力度、规范住院患者退药管理、完善住院患者退药管理制度、增强医务人员用药责任意识、强化监督工作等方面采取措施,对保障医院安全用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衢州市第三医院内科2015年7~12月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患者14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1~6月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患者12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呼吸科常规医疗服务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则加强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意外事故、差错事件、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意外事故、差错事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0.00%、0.69%、0.69%,与对照组的3.97%、5.56%、6.35%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6.55%、89.68%,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患者在我院实施安全管理,能有效提升安全质量水平,应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97例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800例非流浪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的精神病理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躯体生活自理量表评分、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院人数占比84.07%,明显低于对照组9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和未特定的精神障碍患者诊断占比为89.85%,明显高于对照组2.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诊断占比为1.94%、2.99%,明显低于对照组82.31%、7.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与非流浪住院精神病患者在阴性症状、精神病理症状、躯体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前者预后效果相对较差,在治疗上需要加强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危机管理在呼吸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8月~2019年10月治疗的124例呼吸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添加危机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管道脱落、给药错误及压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危机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呼吸科住院患者中应用危机管理能够从危机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三个角度进行预防处理,使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程度降低,提高呼吸科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5.
李晓娟  田莉 《西部中医药》2009,22(10):49-50
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护理人员对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将不安全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细致的人性化管理和加强安全性教育是预防不安全因素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痴呆患者的住院安全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住院安全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00%(P0.05)。观察组的用药意外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33%(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的住院安全管理效果显著,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改善患者用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康复教育需求进行调查,总结出住院精神病患者和家属所需求的康复教育内容与形式。其中,住院精神病患者与家属对于康复教育的内容需求具有一定的相重性,均比较关注疾病的性质、康复的程度与复发的情况。而对于康复教育开展的形式,住院患者往往更倾向于个别指导,而患者家属的需求则比较分散,没有明显的倾向性。文章就该调查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时效性的康复教育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包括更新理念、更新康复教育的形式及开展家庭康复教育与社会康复教育等,从而增强康复教育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史红  宋芳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7):285-285,246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方法:采用“睡眠质量自评量表”评定筛选出有睡眠障碍的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通过调查发现,住院病人睡眠质量较差是一个比较普遍存在的护理问题,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及病人的身心健康。结论: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较差,多存在短暂的睡眠障碍,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可改善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老年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通过综合分析了解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通过加强责任心的培养,重视安全护理,改善病房设施,增强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使全体护理人员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减少甚至杜绝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目前我院临床使用精神药物的处方变化趋势。方法:采用1日法对我院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病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①抗精神病使用药物前3住是氯氮平(51倒,占17.70%),利培酮(42例,占14.58%)奥氮平(38例,占13.19)。②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60例(48.0%)联合使用两种抗精神病药物56例(44.8%)联合使用三种抗精神病药物9例(7.2%)。③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55例(61.11%)合并使用心境稳定剂261例(28.89%)合并使用抗抑郁药9(10.00%)。结论:各种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情况较前发生很大改变,目前临床抗精神药物使用趋向选择新型化、多样化、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