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五皮饮冷热浸泡结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采用加味五皮饮冷热交替浸泡手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Fugl-meyer(FM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MA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五皮饮冷热浸泡结联合康复训练,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康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应用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SHS患者1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物理治疗、空气波压力治疗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水肿以及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SHS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可以取得较佳的疗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丽华 《内科》2014,(5):610-612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患者常因难以忍受疼痛放弃康复,影响预后。目前肩手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无统一的临床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能获得较好治疗效果。肩手综合征发生后,要早期介入治疗,早期治疗具有可逆性,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进行积极的治疗对肩手综合征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肩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康复护理评估及预防治疗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RSD)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仅行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FMA、MBI评分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确切,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5%~32%.约74.1%发生在发病后2~3个月,最早在发病后第3天,迟到6个月后发生[1].严重的可引起手指变形,功能完全丧失,给患者身心康复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对康复失去信心;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因此,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了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9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良肢位摆放、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同时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高压氧治疗、冷热水交替浸泡、手指缠绕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4周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上肢的疼痛、关节活动度、水肿和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且疼痛、水肿、上肢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苏敏  何希俊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48-5050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又称反射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RSD),可以是原发的,也可由不同因素诱发[1].SHS的发生多在病后1~3个月,发生率为12.5%~70%[2],是脑卒中后的难治兼夹症,如早期不及时治疗,病情恶性进展,将成为永久性患肢的功能障碍.现代康复治疗虽然能较好地缓解SHS引起的疼痛和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运用火针治疗卒中SHS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费用低、无副作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在2017年1—7月期间收治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单号单双数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放血疗法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由此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MNCV、SNCV速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老年糖尿病高危足的疗效,并验证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老年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对照组应用前列地尔及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尼龙丝感觉检查及踝肱指数(ABI)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1.7%和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指标2组治疗后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尼龙丝感觉检查与治疗前病足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高危足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肢的供血不足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配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半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结合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VIP、CNKI、万方、CBMdisc,收集以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干预措施治疗DPN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8个RCT,包括2 381例DP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改善DPN症状及体征的总有效率优于B族维生素等西药,三组比较结果显示RR(95% CI)分别为[1.42(1.17,1.72),P=0.000 4]、[1.33(1.19,1.48),P<0.000 01]及[3.96(3.01,5.20),P<0.000 01],对DPN腓总感觉、腓总运动、正中感觉、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亦优于西药组.缺乏对黄芪桂枝五物汤不良反应及长期副作用的报告.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对DPN的疗效优于B族维生素等西药,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存在较大的偏倚风险,不能评价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使其对DPN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的价值。方法 筛选2020年2月—2021年10月于该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96.00%)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4,P<0.05);观察组FPG、2 h PG、Hb A1c、TG、TC、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方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可改善其神经传导速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明辉  阮娟娟  魏霞 《内科》2021,(1):11-14
目的 观察乙哌立松联合肩宁汤(自拟方)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SHS Ⅰ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乙哌立松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乙哌立松联合肩宁汤治疗,14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14.
15.
刘书剑  邹君 《内科》2021,(2):204-207
目的 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治疗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PNF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PNF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14 d.比较两组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浮针联合红外照射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在针灸门诊选取脑卒中后SHS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浮针组30例、红外组20例,观察组予浮针联合红外照射疗法(在距离激痛点4~5 cm处进针,于皮下扫散运针,持续2 min,继以红外照射30 min),浮针组单纯予浮针疗法,红外组单纯予红外照射疗法,三组均予相同的康复训练,隔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 w。治疗前后采用SHS评估量表(SHSS)对上肢损伤程度进行评估,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浮针组的SHSS评分、FM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优于浮针组(P0.05),红外组治疗前后两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优于浮针组(P0.05)和红外组(P0.01)。结论浮针联合红外照射疗法治疗脑卒中后SHS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上肢损伤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疗效满意且优于单纯浮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中针灸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对上肢运动功能及自发性疼痛的影响。方法纳入社区就诊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83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1例)和研究组(n=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基础疗法联合针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和MBI指数,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FMA评分和VAS评分以及临床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各自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MMSE评分和MB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信仰/精神、环境、社会关系、独立性、心理、生理等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和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各自治疗前(P<0.05),研究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有统计学差异(χ~2=5.673,P<0.05)。结论针灸联合超短波物理疗法可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减轻患者自发性疼痛程度,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既妨碍上肢功能运动的恢复,在晚期还会造成固定畸形。我国脑卒中后SHS的发生率在30%以上,仅少部分患者生活能力能完全恢复。随着脑卒中及SHS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其治疗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我们主要对SHS的治疗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配合现代康复训练对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65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在现代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患肢,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第28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肿胀、麻木评分、上肢功能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4天,VAS评分、上肢肿胀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8天,患者肢体疼痛、肿胀及麻木情况均得到有效缓解,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肩手复康散熏蒸外洗患肢能有效缓解肢体疼痛、肿胀及麻木症状,同时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有利于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入选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统计两组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中医症候积分、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疾病相关评分及炎症、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乏力倦怠、酸胀沉重、疼痛、麻木、手足心热、口渴多饮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二醛(MD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