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分析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3年3月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大医院就诊并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治疗病人175例,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于术后12个月、24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术前、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病人心功能相关指标均未明显变化,左室射血分数较前略有提高。结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接受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治疗后24个月内未发现对心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晓辉  张博  于晓峰  谭虹 《心脏杂志》2015,27(2):169-171
目的:探讨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以及右室心尖部不同起搏比例与左室大小的关系。方法:66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行起搏治疗:46例为右室心尖部起搏,20例为中下位室间隔起搏,随访12个月,心脏超声评价术前、半年及1年的左房及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对心尖部起搏组按心室起搏比率分为≥30%、<30%两组,同样心脏超声评价左房及左室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右心室心尖部组及右心室室间隔组,在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其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无显著差别。心尖部起搏比率≥30%组与<30%组间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未见显著区别,而左心室在半年及1年可见左心室舒张末径变化有显著差异,随着起搏比率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增大。结论:右室起搏1年,起搏部位对左心结构及功能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右室心尖部高心室起搏比率(≥30%)可引起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的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流出道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室间运动同步性及左室内运动同步性,以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因Ⅲ度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置入双腔起搏器患者共38例。其中心室电极置入右室流出道者20例(RVOT组),置入右室心尖部18例(RVA组),超声心动图术前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E/A值、心室间激动延迟时间(IVMD)、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间收缩延迟时间(SPWMD)。术后1个月、12个月随访。结果:术后1个月,与RVOT组比较,RVA组IVMD、SPWMD明显延长[IVMD(39.83±6.01)∶(31.95±7.86)ms,P=0.02],[SP-WMD(97.83±20.81)∶(84.6±10.89)ms,P=0.023]。术后12个月,与ROVT组比较,RVA组LVEDD明显增大[(49.11±2.39)∶(47.4±1.96)mm,P=0.02],LVESD明显增大[(34.28±3.41)∶(32.5±1.5)mm,P=0.04];LVEF明显降低[(59.56±3.38)∶(62.8±2.14)%,...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主动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可行性及其对左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RVSP组33例、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8例(RVAP组).比较两组植入术后20 min、12个月的心室电极导线参数(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术前及术后12个月的QRS波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中X线曝光时间.结果 ①两组术后20 min、12个月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两组术后12个月QRS波时限均较术前延长(P均<0.01),且RVAP组较RVSP组延长更明显(P<0.01);③RVSP组术后12个月LVEDD明显低于RVAP组,LVEF明显高于RVAP组(P均<0.05);④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但RVSP组术中X线曝光时间明显长于RVAP组(P<0.05).结论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采用主动电极行RVSP是安全的,其对左室重构的影响小于RVAP.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旨在对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以确立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地位。方法本研究通过射频消融房室结建立Ⅲ°房室传导阻滞模型,结合影像学及心电图定位方法于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置入螺旋电极导线,并分别比较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及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后急性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随访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2周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即刻血流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较心尖部和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心排血量高(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较低(P<0.05),而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变化。结论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可作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替代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6.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参数的差异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安装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VA)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进行置入时及术后3个月起搏参数、左室射血分数的分析。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术后15min及3个月两组的起搏阂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术后3个月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右室心尖部组(0.57±0.04vs0.50±0.03,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且对心功能的影响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和右室心尖部起搏参数的差异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5例安装DDD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VA)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进行置入时及术后3个月起搏参数、左室射血分数的分析。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术后15min及3个月两组的起搏阂值、感知、阻抗均无差异,术后3个月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右室心尖部组(0.57&#177;0.04vs0.50&#177;0.03,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安全可行,且对心功能的影响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8.
不同部位右室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4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或右室间隔部起搏组(23例).随访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临床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 结果:24个月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NYHA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增大趋势,射血分数显著减低,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产生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25例)或右室间隔部起搏组(23例)。随访术后的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临床的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结果:24个月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及NYHA分级较术前无明显变化。但右室心尖部起搏组与术前相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有增大趋势,射血分数显著减低,NYHA心功能分级级别增高。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产生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右心室起搏导线位置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效果的影响.方法 71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T手术,53例左心室导线植入侧壁或侧后壁,18例植入前壁或下壁(非侧后壁);48例右心室导线植入心尖部,23例植入流出道间隔部.术前记录受试者心功能(NYHA分级)、QRS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术后6个月对上述参数进行随访,比较不同右心室起搏部位对CRT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术后6个月,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LVEF高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0.44±0.07)对(0.40±0.07),P=0.048],余心功能、QRSd、LVEDD、LVESD等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左心室起搏部位进一步分为侧壁或侧后壁与非侧后壁两组,就侧壁或侧后壁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较间隔部起搏可更好地提高心输出量LVEF[(0.45±0.07)对(0.40±0.08),P=0.027],改善心功能[(2.59±0.59)对(3.00±0.68),P=0.038],对于非侧后壁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无视左心室起搏部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略优于流出道间隔部起搏;而对于左心室侧壁和/或侧后壁起搏者,应尽量将右心室导线置于心尖部,以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评价RVOTS起搏对老年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双腔起搏器置入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快慢综合征老年患者57例,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分为RVA起搏组30例和RVOTS起搏组27例,记录术后心电图QRS波的宽度,比较2组术后1、3、9、15、21个月末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差异。结果 2组术前,术后1、3、9个月LVE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VA起搏组术后15、21个月,LVEDD和NT-proBNP较RVOTS起搏组明显升高,LVEF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快慢综合征老年患者行RVOTS起搏是安全可行的,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小,是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2.
56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窦综合征病人根据起搏部位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右室高位室间隔起搏组(RHVS组)。起搏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明显高于RVA组,B型脑利钠肽、QRS波时限明显低于RVA起搏。结论:HRVS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优于RVA组,可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右室流出道间隔部(RVOTS)起搏与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CAVB患者被随机分为RVOTS组(25例)和RVA组(25例),全部植入房室全能(DDD)型起搏器,分别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以DDD模式或心房同步心室抑制(VDD)模式起搏,心室起搏比例为100%。所有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术后6个月两组LVEF、FS无显著差异(P均>0.05);术后12个月,ROVTS组LVEF[(57.29±2.87)%比(50.03±2.98)%]、FS[(34.24±2.59)%比(29.06±3.72)%]显著优于RVA组(P均<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左室收缩功能显著好于右室心尖部起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3830电极起搏与普通翼状电极起搏的优劣。方法选择需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患者59例,根据起搏电极及起搏部位的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31例(应用3830电极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患者)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28例(置入翼状电极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患者)。2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等检查。观察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LVEF、左心室内径等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均明显延长,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左心室内径明显增大,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术后6个月QRS波群时限、左心室内径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减小,LVEF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830电极行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安全有效,且较传统翼状电极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加符合生理传导模式,QRS波群时限更短,更接近正常水平,对心功能影响更小,适合进行广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并植入双腔心脏起搏器患者共59例,根据右室起搏部位随机分为右室间隔起搏组(RVSP)和右心室心尖组(RVAP),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的QRS波群宽度、左房内径(LA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RVSP组LVEDD及QRS波宽度低于RVAP组,LVEF高于RVA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S组患者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不利影响低于RVA组,是比较理想的起搏部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入选安装心脏永久起搏器患者65例,按起搏部位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31例)和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34例),记录并比较二组术中、术后起搏参数,并比较二组间的QRS时限,记录并比较二组术前、术后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VVI型起搏器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VVI型起搏器,对36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的Ⅲ度AVB患者行右室心尖部或右室间隔起搏治疗,术前及术后12个月用心脏彩超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CO)、心脏指数(CI),并行6 min步行试验(6-MWD).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置入手术,随访12~24个月,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无严重置入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发生.与术前比较,患者心功能改善,CO、CI增加(P均<0.05);EF、FS、SV下降,6-MWD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Ⅲ度AVB患者行VVI型起搏器治疗后CO、CI增加,活动耐量及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多部位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双心室同步起搏、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右心室流出道起搏、左心室基底部起搏等 5种不同起搏模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5例患者男 10例 ,女 5例 ,年龄 6 6± 6 4岁。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7例。分别行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左心室基底部及双心室同步起搏 (VVI ,6 0~ 90次 /分 ) ,测定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 (CI)、肺毛细血管嵌顿压 (PCWP)、QRS波群宽度和电轴。结果 :①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 ,右心室流出道、右心室双部位、左心室基底部、双心室同步起搏的CO、CI显著增加 ,PCWP明显降低 (P均 <0 0 1) ;②右心室双部位、双心室同步起搏较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基底部起搏的CO、CI增高而PCWP降低 (P均 <0 0 5 ) ;③右心室双部位与双心室同步起搏、右心室流出道与左心室基底部起搏之间CO、CI和PCWP无显著差异 ;④右心室双部位、双心室同步起搏的QRS波群宽度较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基底部起搏显著缩短 (P均 <0 0 1) ,而左心室基底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和双心室同步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果无明显差异 ,但双部位起搏的效果明显优于单部位起搏 ;双部位起搏的Q  相似文献   

19.
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 男性 ,6 3岁。以“劳累后心悸、气短 6年 ,加重伴咳嗽、咳痰 3个月”为主诉入院。入院时患者口唇紫绀 ,颈静脉怒张 ,肺部散在哮鸣音 ,两肺底闻及湿罗音 ,心界扩大 ,肝脏明显增大 ,腹水征阳性 ,双下肢中度浮肿。X线示左右心室增大 ,心胸比例 0 .78。彩色多普勒示左室内径 7.0cm ,二、三尖瓣中度返流 ,左室射血分数 (EF) 0 .34。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Ⅰ度房室阻滞、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于 1999年 11月 2 5日为患者行右心房双心室三腔起搏器置入术。左心室起搏电极置入心大静脉远端 ,起搏电极为 2 188起搏电极导线。右心房、右心室…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62岁,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双腔(DDD)永久起搏器,术后Holter检查显示:起搏QRS波两种形态交替出现,一种为心尖部起搏波形,另一种为右室流出道起搏波形,全程无起搏P波,考虑心房电极导线移位右室流出道着床并起搏右室,间歇感知心房。经程控及胸透亦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